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 故宫博物院
【教学目标】
1.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筛选阅读材料。
2.从各种相关材料中提取重要信息,完成故宫参观路线图的设计。
3.对材料中的重要信息进行组合,并搜集相关资料,游览时进行讲解。
【教学重难点】
1.从各种相关材料中提取重要信息,完成故宫参观路线图的设计。
2.对材料中的重要信息进行组合,并搜集相关资料,游览时进行讲解。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在我们的首都北京,有一座古老的皇城,距今已有六百年的历史。它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里面珍藏着无数稀世珍宝。它就是明清两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宫——故宫。(课件出示教材中和网上查找的故宫图片)
2.交流: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呢?
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12课《故宫博物院》。
【设计意图】出示故宫图片,解说故宫的重要地位,营造氛围,拉近学生和学习材料的距离,激发学生对故宫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板块二 整体感知,明确任务
1.请大家浏览课文并思考: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和以前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2.学生交流。
(1)课文是由四则材料组成的,有文字材料,也有图片材料。
(2)有的材料来源选自文章,有的选自网站。
3.提问:默读这四则材料,说一说它们分别介绍了哪些内容。
4.学生交流。
第1则材料按照由南向北的顺序,对故宫主体建筑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第2则材料讲述了有关太和门的故事。
第3则材料介绍了故宫的地位和价值,提醒游客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参观、游览。
第4则材料是故宫博物院的平面示意图,用阴影标示出了目前故宫还未开放的区域。
5.回顾策略。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关于“有目的地阅读”(板书:有目的地阅读),你有哪些收获呢?
6.学生交流,教师梳理。在阅读时,要根据阅读任务筛选合适的阅读材料;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可以跳过或简略地快速阅读;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如找中心句、抓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等。
7.明确任务。这篇文章给我们布置了什么样的阅读任务呢?
课件出示:
下面提供了两个任务,和同学交流:你会怎样根据不同的任务阅读以下材料?
? ·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 ·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
【设计意图】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非连续性文本,为此,教师引导学生浏览课文,发现课文形式的特别之处,初步感知文本后,引导学生回顾前两课学习的阅读策略,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使学生的学习思路明晰、学习目的明确。
板块三 指导方法,完成任务
1.独立思考: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和阅读目的,你会怎样阅读?完成学习单中“我选择的阅读材料”和“我运用的阅读方法”这两项任务。
课件出示:
我的阅读任务 设计故宫一日游路线图 选择景点作讲解
我选择的阅读材料 材料一、材料三、材料四 材料一、材料二
我运用的阅读方法 抓住关键词 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整合
我的阅读成果 画出参观路线图 模拟详细讲解
我这样设计/讲解的原因 路线简省、不遗漏重要景点 讲解更详细
2.小组交流,组长记录交流要点。
3.组长代表小组发言,其他小组补充。教师相机点拨。
(1)第一个任务。
①选择的阅读材料是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重点关注材料一。阅读材料一,需要细读第二、第三部分的内容,第一和第四部分只需要大致浏览一下。
②阅读时运用的方法:要抓住关键词来规划路线。
③思考:哪些是设计参观路线时的关键信息呢?
④学生交流,教师小结:材料一中表示游览顺序的词语、方位词和表示具体位置的词语(板书:游览顺序的词语、方位词和表示具体位置的词语),就是设计路线的关键词。通过阅读材料三、材料四,要把握的主要信息——不逆行,不到未开放的区域去参观。
(2)第二个任务。
①选择的阅读材料是材料一和材料二。
②提问:如果你是一名游客,你最希望别人向你介绍景点的哪些方面?
③引导思考:如果要把太和殿介绍得清楚、有趣,应该怎样阅读材料?怎样讲解?
④学生交流,教师小结:阅读材料时要找出大家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并将提取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介绍时,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如位置—样貌—作用—故事传说。(板书:位置—样貌—作用—故事传说)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讲解层次清晰、内容有趣。
4.自主学习。带着阅读目的,细读相关内容,运用方法完成学习单中“我的阅读成果”和“我这样设计/讲解的原因”这两项分任务。
【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出色地完成两个任务,教师在学生动手之前给予提示,为学生在有目的地阅读时,提供语言支架,这样学生完成任务时有章可循。
板块四 展示汇报,交流过程
1.小组交流。
(1)明确交流要求。请大家根据交流提示,在小组内进行成果的展示汇报。
课件出示:
交流提示
? ·每个人向小组成员展示自己画的参观路线图,并解释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 ·其他同学评价参观路线图设计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需要怎么调整,调整的依据是什么。
课件出示:
? ·将小组成员当作自己的家人,模拟向他们作一次详细讲解。
? ·其他同学随机提问,小组同学尽量予以回答。
(2)小组内交流,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予以点拨和帮助。
①汇报交流第一个阅读任务。
预设:有的同学设计的路线与故宫规定冲突,会给其他游客游览带来影响;有的同学设计的路线过于复杂,往返步行的路程过长,导致一天不能走完所要参观的景点;有的同学设计的路线不够完备,遗漏了重要景点。
点拨:在评价时,引导学生能根据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的内容提取关键信息,对同学设计的路线图作出自己的判断,并给予合理的建议。
②汇报交流第二个阅读任务。
预设:有的同学向家人介绍的是御花园,从课文中提取了介绍御花园位置、样子和作用的关键信息,但因为课文中没有御花园动人故事的介绍,所以未能介绍。
点拨:如果我们想知道御花园里曾经发生过哪些动人的故事,可以怎么办呢?
预设: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我们要对查阅的资料进行“有目的地阅读”,将可能用到的资料增补到自己的阅读成果中来。
老师这里有个小锦囊,请打开看看,它或许能帮助你们更好地介绍故宫的景点。
御花园连理柏的故事
御花园园内青翠的松、柏、竹间点缀着山石,形成四季常青的园林景观。这些古树苍劲挺拔,郁郁葱葱,神态各异,蔚为奇观,尤其是那棵连理柏,更为别致雅观,犹如一对连体孪生兄弟,下面天成拱门,人们可在其间穿行,因而深得众游客的喜爱,很多人来御花园参观,都会专门和它留影纪念。
相传天一门内的那棵连理柏为清乾隆年间种植,也是御花园中唯一的连理柏,属于二级保护古树。它由两株古柏组成,其双柏的主干正巧跨在北京的中轴线上,双干相对倾斜生长,上部相交缠绕在一起,而且相交的部位里面的木质已融为一体,成为一棵树。
很多人会非常疑惑:这种连理柏是如何形成的呢?它是天然形成的吗?
连理柏可以天然形成:连理柏由两棵树组成,只是在生长的过程中,由于两棵树非常接近,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树皮被磨掉了,渐渐地就会长在一起,或者地下的根交叉长在一起,由此形成天然的连理柏。
九龙壁的故事
当初清朝在建造这座九龙壁时,就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整座九龙壁都是用琉璃制作而成,要知道本来有很小的一块这样的材料就已经非常珍贵了,而制作九龙壁那就更是奢侈。在建造时,材料也是有限的,结果有一个工匠在某一个步骤出了差错,导致一部分材料损坏。
这可就坏事了,要是被皇帝知道,因为自己的一个失误,导致工期延误,甚至是工程失败,搞不好是要被治罪的,好在这个工匠非常聪明,他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造假。
他在慌乱中找到了一块金丝楠木,进行修整之后,用上好的颜料给这块木头上了色。要知道这种木头本身就是不易腐朽的,再加上工匠的技术不错,所以在上了色之后,和真的几乎是一样的。
在九龙壁完成之后,乾隆皇帝自然来看了这个作品,不过当时的这点瑕疵隐藏得还是非常好的,不仔细观察根本看不出来,乾隆看后,感觉非常不错,也没有发现这条龙哪里不一样。就这样,这个工匠非常幸运地躲过了一劫。
这就是我们如今看到的这条龙腹部颜色有些不一样的原因。尽管看起来有些不一样,但整体上还是非常精美的,可想而知,当时这个工匠的技艺有多么高。
2.全班交流。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
3.小结:我们祖国有着壮丽的河山,有着世界瞩目的文化遗产。当我们阅读文字材料时,要带着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选用适当的阅读方法来达到自己的阅读目的。
课后,请大家读读《西湖》这篇文章,运用我们在这一单元学到的阅读方法,去完成文末的阅读任务。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根据学习任务对阅读材料进行筛选,学习比较迅速而准确地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梳理、概括,并在交流环节对他人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细化合作学习的过程,在语言实践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板书设计】
12* 故宫博物院
任务一:游览顺序的词语、方位词和表示具体位置的词语——有目的地阅读
任务二:位置—样貌—作用—故事传说
选择合适的材料——提取关键信息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有着丰富的语言材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语言风格。在本单元教学中的定位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能够迁移运用前两课的方法和策略。
1.让学生充分展开自主阅读。
让学生在进行有目的地阅读时,给学生发放学习单,让学生边阅读边记录,使学生的阅读思路更清晰,更能有意识地去运用阅读方法。教学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主完成本课学习,从明确阅读任务,到浏览全部材料,到细读相关内容,到完成阅读任务,让学生能够运用此前学到的方法和策略,独立地去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展开自主阅读。
2.对阅读过程进行充分交流。
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两项阅读任务进行充分交流:一是能否根据阅读任务合理选择阅读内容;二是采用了哪些阅读方法,这些方法的运用是否合理。教学过程中,我重视阅读方法的实践和运用,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反思为什么要运用这一策略,引导学生从“是什么”“怎么做”的思考层面进阶到“为什么”层面。
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