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爱祖国 2课时作业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爱祖国 2课时作业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7-19 10:1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作业设计
单元作业概况
本章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爱祖国》以“爱祖国”为主题。按照2022版艺术课程标准要求,艺术课程应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 通过聆听歌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卢沟谣》、管弦乐《红旗颂》(片段),演唱《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只怕不抵抗》这些爱国主义题材的音乐作品,进一步激发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达对伟大祖国最真挚的感情和最崇高的祝福。主要编排了认识合唱演唱形式的内容,聆听作品编排了两首合唱歌曲。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帮助学生积累多声部音乐的感性经验,为后面学习和掌握合唱技能做好准备。
二、案例正文
(一)学科核心素养细化
学科审美价值:“新课标”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在四首作品的学习中,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聆听、表现音乐、创编等审美活动,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感知蕴涵于音乐之美感。
学科创造价值:“美育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教育。”学生通过聆听、联想等形式去感受体验音乐。在学生创编抗战游戏和作品中激发学生的音乐表现欲,发挥了创造力。
学科社会价值:以音乐为纽带,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鉴赏作品等形式树立团结合作意识。
(二)单元大概念架构
爱国主义是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本单元以“爱祖国”为主题,通过聆听歌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卢沟谣》、管弦乐《红旗颂》(片段),演唱《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只怕不抵抗》这些爱国主义题材的音乐作品,进一步激发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达对伟大祖国最真挚的感情和最崇高的祝福。
双减背景下,全面优化作业形式和作业内容,在本单元作业设计中,创新采用了“线上+线下”的作业模式进行深入研究,配合开放性的作业形式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音乐感知能力以及音乐学科核心素质,帮助学生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围绕“爱国”主题,遵循“以审美为核心”,在教师创设的情景教学中,学生参与丰富的音乐体验,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我好学”,“我乐学”的课堂机制,充分运用生本理念组织策略、多方位调动学生围绕“爱国主义”教学,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这种唱歌教学与欣赏教学的贯通使音乐更贴近学生们的生活,让音乐的理解变得浅显易懂,学生自然有了情感共鸣,以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怀,践行爱国从我做起,从小树立爱国、为国、建国的光荣使命与责任担当,热爱祖国、保卫祖国。
整体作业内容规划
根据本单元内容,课时作业设为三个栏目,分别为:“操练型”“创造型”和“提升型”。每人根据实际情况任选一项,提交作业形式为视频,并附上自评星级。
“操练型”栏目为基础题:通过查阅知识、课堂储备,朋友分享,父母共同学习等不同形式演唱歌曲,感知音乐,准确体会歌曲的音乐形象和情感。激发强烈的爱国情怀。
“创造型”栏目为实践题学生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动作、分析感情、创编情境,通过自制乐器、编创手势舞等多种形式对歌曲进行编创,给音乐作业注入生机和活力,让音乐课不仅仅是掌握知识技能,更是激发创造能力。
“提升型”栏目让学生借助不同的渠道收集、了解抗日战争时代的儿童军故事,并且听不同的红色童歌,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并且说出为什么。在课堂后完成歌曲收集、鉴赏,并且以视频录制的方式进行分享,时长在1-3分钟。为探究题通过深度挖掘音乐作品、了解音乐文化、结合日常生活感受音乐,拓展音乐视野,全面提升音乐素养。单元检测以“空中红色音乐会”为主题,设计多种活泼生动、深受学生喜爱的形式,以节目展演、视频分享、互动抢答等方式,全面考察本单元课程内容所涉及的三维目标达成情况,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老师评价,深度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热爱,培养学生老师强烈的爱国情感。
作业具体内容设计
第一课时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1.作业内容
请任选一项,与家庭成员一人或多人一起完成。提交作业形式为MP4视频并附上自评星级。
(1)操练型:请说一说与《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有关知识或历史,再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创造型: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都爱自己的祖国,请同学们在音乐声中画一画祖国的山水或民族服饰人物等有标志性的图画。
(3)提升型:请语言描述《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给你的演唱体会 同爸爸妈妈跟随音乐一起律动,感受祖国的魅力!
2.评价设计
请任选一项,提交作业形式为MP4视频,并附上自评星级。
自选项目 评价标准 水平 自评 师评
操练型 表述内容丰富流畅:能用激昂的情绪演唱。 √√√√√
表述内容丰富流畅:能演唱。 √√√
创造型 图画清晰丰富:主题明确,凸显歌曲内容。 √√√√√
图画清晰:主题明确。 √√√
提升型 表述内容全面完整:随音乐准确有表情地律动。 √√√√√
表述内容恰当:能随音乐律动。 √√√
评价说明:本课时作业内容“实操型”为基础型,评价设计两个等级:“小创造型”和“提升型”为拓展型,设置两个等级,均用小对号表示。
第二课时 红旗颂
1.作业内容
请任选一项,与家庭成员共同完成,提交作业形式为MP4视频并附上自评星级。
(1)实操型:请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管弦乐《红旗颂》演奏视频,模唱音乐主题。
(2)创造型:用笔轻轻点击桌面,试着用合适的节奏配合音乐体现行进的特点。
(3)提升型:当小号声奏出“国歌”旋律时,模拟吹小号动作,家长作升国旗,并仰望敬礼。随音乐的变化进行有情景化的表演。
2.评价设计
自选项目 评价标准 水平 自评 师评
操练型 聆听认真,主题模唱完整、准确,并富有感情。 √√√√√
歌曲演唱完整.。 √√√
创造型 能用符合乐曲情绪节奏型进行伴奏:富有变化,体现行进特点。 √√√√√
能配合简单的节奏型。 √√√
提升型 情景设计富有创意,符合乐曲情绪变化,表现力 √√√√√
能设计情景表现乐曲。 √√√
评价说明:本课时作业内容“实操型”为基础型,评价设计两个等级:“小创造型”和“提升型”为拓展型,设置两个等级,均用小对号表示。
第三课时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1.作业内容
请任选一项,提交作业形式为MP4视频,并附上自评星级。
(1)实操型:请随音乐哼唱歌曲,并用不同的身体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吧!如能完整演唱歌曲,你就是最棒的!
(2)操练型:请和你的小伙伴们合作,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吧!
(3)提升型:请你和家人一起共绘歌曲旋律线。
2.评价设计
自选项目 评价标准 水平 自评 师评
操练型 完整演唱并用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现。 √√√√√
用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现。 √√√
创造型 能和同伴通过领唱,合唱等丰富的形式表现歌曲。 √√√√√
能和同伴通过齐唱、表演唱的形式表现歌曲。 √√√
提升型 能准确绘画出歌曲旋律线。 √√√√√
能绘画出歌曲旋律线。 √√√
评价说明:本课时作业内容“实操型”为基础型,评价设计 两个等级:“小创造型”和“提升型”为拓展型,设置两个等级,均用小对号表示。
(五)作业质量效果评估和实施效果反思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爱祖国》整体作业质量效果评估分析:
实践出真知音乐教育教学的首要目标是通过音乐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本单元以“爱祖国”为主题,通过聆听歌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卢沟谣》、管弦乐《红旗颂》(片段),演唱《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只怕不抵抗》这些爱国主义题材的音乐作品,进一步激发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达对伟大祖国最真挚的感情和最崇高的祝福。教师巧妙运用多媒体和音响、多元的实践方式和递进式的情感推动,受益颇深。学生的爱国情感油然而深。在此之外,仍有不足。
1.创新性:创新是进步的源泉,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挖掘自身的音乐潜能,通过听、唱、动、演、玩等活动的开展,学生乐于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来,丰富音乐体验。
2.探究性:在课余时间,多给予学生开阔的视野和尝试的空间。综合提升音乐素养。
学生们对于本次作业的完成积极性非常高,大部分学生都根据自身能力选择了相对应的作业完成,而且可以按时将录制的视频进行上传,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和自身情况不符的的作业。他们当中大部分学生上传的视频都非常完整,无论是演唱的节奏方面还是表演动作都很到位。学生在欢快和轻松的心态下完成了作业,而且还达到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锻炼学生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目的。
本次作业设计了演唱表演练习、拓展编创歌词、小组合作三层作业内容,每层作业内容都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己动手参与性很强。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作业、获得收获,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歌曲的情感。此外,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地发挥自身探究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对于学生这些能力的增强显然是有好处的,而且也减轻了学生对作业的抗拒心理,让学生们感到做作业的乐趣,长此以往,学生们对待作业也会变的更高。从上传的视频中学生们大部分能够完整背唱表现歌曲,情绪的表达很到位。当然本次作业设计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拓展性作业中学生编创歌词部分没有明确的规定,学生编创时会发现改变节奏的地方。这样会出现打击学生积极性的效果,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完成这项作业。给学生提供参考的视频可以更多一些。
三、作业案例特色说明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爱祖国》作业案例的特色说明如下:
1.入情入境,萌生爱国情愫
围绕“爱国”主题,遵循“以审美为核心”,在教师创设的情景教学中,学生参与丰富的音乐体验,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我好学”,“我乐学”的课堂机制,充分运用生本理念组织策略、多方位调动学生围绕“爱国主义”教学,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这种唱歌教学与欣赏教学的贯通使音乐更贴近学生们的生活,让音乐的理解变得浅显易懂,学生自然有了情感共鸣,以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怀,“践行爱国从我做起,从小树立爱国、为国、建国的光荣使命与责任担当,热爱祖国、保卫祖国。
2.静待花开,鼓励爱国创作
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方式,遵循其“情感性-愉悦性-参与性”的审美原则。本单元每个课时的开始都是从“欣赏”入手,创设情境,通过不同的画面与音乐感受、有效设问引领学生多层次的、反复的感受体验歌曲的主题旋律,感受歌曲带来的情绪情感体验。在游戏、有效设问、对比聆听等音乐活动中激发了学习兴趣。当学生兴趣和爱国的火花被点燃时,他们主动地参与到了“想象、演唱、探究、创编”等活动中,感受歌曲带来的不同情绪,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人文背景从而认知作品的风格特征。发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音乐创造成果,探究其独特风格和文化内涵。畅想“我的强国梦”画国图,歌唱“少年郎”强国志、发布“我的爱国宣言”等,引导学生勇于参与“爱国主题”音乐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