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昳丽(yì)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B.崩殂(cú) 间进(jiān) 咨诹善道(zōu)
C.期年(qī) 舂谷(chōng) 望其旗靡(mǐ)
D.夙夜(sù) 行阵(xíng) 陟罚臧否(pǐ)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独自享有)
B.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使……听到)
C.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熟悉)
D.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同“贻”,送给)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B.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D.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4.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思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B.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C.先帝不以臣卑鄙
D.先帝知臣谨慎
5.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孰与徐公美
B.吾妻之美我者
C.皆以美于徐公
D.君美甚
6.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译文: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文:祭祀用的牛、羊、猪和玉、丝织品等祭品,我不敢加大数量,一定按照实情报告。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
D.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是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战国时期左丘明所作。
B.《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编年体史学著作,由西汉刘向编订。
C.《出师表》选自《诸葛亮集》。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
D.《过零丁洋》的作者是文天祥,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8.默写。
(1)无限山河泪, 。(夏完淳《别云间》)
(2)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成语“一鼓作气”是从《曹刿论战》中的“ , ,
”化用而来的。
(5)《出师表》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最重要的一条是: , 。
(用原文回答)
9.名著阅读。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________小说,作者以高妙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请以范进这个典型人物为例略作分析。
10.《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是我们初中三年最后一次综合性学习,它将是我们在初中阶段留下的最美好的回忆。请根据你们班级所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情况,完成下列题目。
(1)“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在这即将结束三年初中学习和生活的时刻,让我们共同回忆那难以忘怀的岁月。首先请说说你在三年中最高兴或最不愉快的事。
(2)结合这次综合性学习,你们班级要策划、组织一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突出、富有感染力的毕业晚会。毕业晚会的结束语你们是如何设计的?(50字左右)
毕业在即,你一定想带着老师、同学的微笑和祝福走向远方吧!那么,在毕业前就请准备一本毕业纪念册,给你的同学送上你的照片和心语。请摘录你写给最好的朋友的赠言。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1.诗的颔联用“ ”和“ ”六个字形象生动地揭示出国家和个人的命运。
12.这首诗叙述了诗人的什么经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1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死明志,丹心光照千秋。
B.首联诗人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
C.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写危难形势,抒忧患之情,比喻形象,对仗工整。
D.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感人至深。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可/以一战 B.登轼/而望之
C.公问其/故 D.彼竭/我盈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齐师伐我 伐竹取道
B.弗敢加也 而山不加增
C.虽不能察 虽欲言,无可进者
D.公问其故 故逐之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联系上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有哪些特点。
(三)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沈①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②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③国死义乎!”
(选自《宋史 岳飞传》)
【注】①沈:同“沉”,深沉。②朔望:阴历每月的初一日和十五日。③徇:同“殉”,为某种目的而死。
19. 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_____ (2)未冠,挽弓三百斤_____
2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
21. 【甲】文情辞恳切,感人肺腑。请从以下两句中任选一个加点词,联系全文,说说你对该词所蕴含情感的理解。
(1)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我选:_____(填词语),我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有评者说:“义”是诸葛亮和岳飞共同的人生准则。岳飞遵循的“义”是什么?在他身上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乙】文内容回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游青城山记 [明]焦维章
成都之西,名山水以十数,而灌①胜;灌之山以百数,而青城尤胜。
时嘉靖二载季春三月,予友冯廷器曰:“青城之秀甲于益州,望之蔚然。予将披石穿云,候君于青霄白石间,亦胜事也。”予偕诸友刺舟渡江,渐近山下。一时林壑之美,已觉胜绝。过横山,望青城山长生观等处,尚在翠微烟霭间。少焉,阴雨冥濛,作潇潇声。南行一里余,雨亦霁。由长生观西北行,凡数转,抵建福宫。且暝,不可前矣,遂宿焉。迨晚,风雨大作,且饮且怅,以为天师洞陡绝,扳跻尤难。吾友鲜宗申曰:“不可止也!其勿贻谢灵运之愧。”夜分,雨止。
厥明②,日光苍凉,掩映云际。行巨壑间,每大啸,类有人在空谷中酬和者。西升崇岭,罗磴如立,仰首拊膺而上。远望有梨花一株,灿如素锦,云即洞所在也。道甚湫隘,才可尺许,旁皆邃谷,易于坠蹈。凡行四五里,得至洞下,洞在石壁十余丈上。悬为栈道,沿入洞中,三十六峰次第呈露,黛色如螺。左试剑石等山,远近朝拱,浮岚往来,在我襟袖。天下之奇观备矣。
寻建福宫故道,将谋归路。会冯廷器延饮其家,诸友亦醉饱连日。吾曹虽铅椠③之素业未休,而江湖之志壮尤甚。故太史公必登龙门,探禹穴,而后为文豪宕有奇气。朱、张二儒④,远临衡岳,一时高迈之怀,岂潦倒嚣哗者之能与哉?
(选自《天启新修成都府志》卷五十五,有删节)
【注】①灌:灌县,今都江堰市。②厥明:天亮。③铅椠:指读书作文。④朱、张二儒:宋代大儒朱熹、张栻。
2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雨亦霁 霁:(雨)停
B.迨晚 迨:趁着
C.类有人在空谷中酬和者 类:好像
D.天下之奇观备矣 备:齐全
2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予将披石穿云,候君于青霄白石间,亦胜事也。
(2)会冯廷器延饮其家,诸友亦醉饱连日。
25、在作者的“青城之游”中,除了秀美景色,还有什么引发了他在文末的慨叹?请结合全文分析作答。
三、作文
26、鲁迅先生告别“百草园”时,是那样动情:“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在你的生活中,也一定感受过这样的时刻,那段日子,一定盛满了……
请以“告别”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不要忘了拟一个题目;③不少于500字。
答案
A 2.C 3.C 4.D 5.B 6.B 7.C
8、(1)谁言天地宽
(2)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3)千古兴亡多少事
(4)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5)亲贤臣 远小人
9.讽刺 示例:小说以生动的语言,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运用夸张、讽刺的手法,刻画了一个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范进的形象,对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
10.(1)略。
(2)略。
(3)示例一:我们即将分离,请你不要忧伤,不要流泪。把笑容挂在脸上,把自信藏在心中,乘着梦的翅膀飞翔在高高的蓝天之上。
示例二:朋友,再会!朋友,珍重!流水匆匆,岁月匆匆,唯有友情在心中!
示例三:你走了,送你一束鲜花,那花是我的微笑,那绿叶是我的思念。
11. 风飘絮 雨打萍
12. 这首诗叙述了诗人抗元事业失败(抗元被俘)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
13. 尾联上句是问句,下句表决心,并非对上句的直接回答,因此是反问,不是设问。反问起着加强语气、引起思考的作用。“取”“照”是动词,简洁、传神地表达了诗人的志向和生死观。
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引起读者的思考,表达了诗人为国捐躯、舍身取义的意志与决心。
D
15. C
16. C
17.(1)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18. ①有责任心、爱国;②洞察时政,深谋远虑;③善于观察和把握战机;④沉稳冷静,机敏果断。
19.①.拜访 ②. 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成年。
20. (1)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效忠于陛下的职责。
(2)他向名师周同学习射箭,学到了周同的所有本领,可以左右开弓
21.①. 示例:(1)感激 ②. 感动而奋发,表达了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
(2)担心。表达了忘身忧国的一腔忠贞。
22. 岳飞的“义”是情义(或重情重义)和正义(或家国情怀)。既有对师傅的“孝”,也有对国家的“忠”。师傅周同死后,岳飞每月初一、十五都到他坟前祭奠,赢得父亲赞誉,认为他能将来为国家、为正义而献身。
23.B
24.(1)我将越过山石,穿过云雾,在蓝天白石之间等候您,(这)也是美好的事。
(2)恰好冯廷器邀请(我们)(到)他家饮酒,诸位友人也连续多日醉饮、饱餐。
25.①战胜崎岖险阻的经历。途中遇雨,道路陡峭狭隘,都未让他们退却。②在山水间提升精神境界的体验。登临天师洞俯瞰高峻的群山,增添豪壮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