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鄂教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6.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26 09:0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
一、单选题
1.冬天,挂在阳台上的衣服结了一层冰,太阳下冰融化成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和水都是无色、透明的
B.冰和水都会流动,都有固定的形状
C.冰和水状态不同,不是同一种物质
2.假如在一个由草原、鹿、狼组成的相对单一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的数量将会(  )。
A.迅速上升 B.先上升后下降 C.保持相对稳定
3.为了研究食物链和食物网,科学小组选取了学校附近池塘中的5 种不同生物进行观察研究,这5 种生物分别是大鱼、小鱼、河蚌、小球藻、水蚤。这5种生物构成了一个小小的食物网,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
A.小球藻→水蚤→小鱼→大鱼
B.大鱼→小鱼→水蚤→小球藻
C.小球藻→水蚤→小鱼→大鱼→河蚌
4.某地区的农林害虫和鼠害非常严重,最可能的一个原因是(  )
A.害虫、鼠类繁殖快 B.农药施用不及时 C.人们乱捕滥杀鸟类
5.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了(  )并且储存在植物体内.
A.化学能 B.热能 C.动能
6.下列可以自己制造“食物”的是(  )。
A.分解者 B.生产者 C.消费者
7.农民伯伯为了防止鸟类啄食农作物的种子,大肆捕杀了鸟类,后来发现农田中有大量害虫,其主要原因是(  )
A.害虫生长速度加快
B.农作物生长旺盛,食物充足
C.食物链被破坏
8.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蒸发着,但是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却没有枯竭。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太空来的陨石为地球补充了水
B.蒸发的水又以雨、雪等形式回到了地球上
C.水是可再生资源,地球自身能产生水
9.人们需要呼吸新鲜的空气来维持生命。以下能使空气更清新的是。(  )
A.过年放烟花爆竹 B.冬天烧煤取暖 C.植树造林
10.莲的(  ),使它能够更好地适应水中的环境。
A.花瓣鲜艳 B.叶子碧绿 C.叶柄中有很多孔
11.在做白糖加热实验时,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白糖由固态变为液态
B.变成黑色固体物质
C.出现白糖结晶颗粒
12.以下不属于铁锈特点的是(  )
A.容易脱落 B.不易导电 C.能被磁铁吸引
二、填空题
13.如冰融化成水,这类没有产生不同于原来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之为   变化。加热白糖至颜色变黑属于化学变化,那是因为   。
14.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将   与   转化为   和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质,增加了大气层中氧气的含量。
15.米饭的主要成分是   ,在咀嚼的过程中,它与口腔内的   作用发生化学变化,人们就感觉到米饭变甜了。
16.将白醋滴入装有小苏打的瓶盖中,它们的反应很   (填“缓慢”或“迅速”),会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不同于小苏打和白醋的   ,因此这种变化是   变化。
1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的   关系,里面存在的食物链是   。
三、判断题
18.晴天时空气中没有水蒸气,下雨时空气中有水蒸气。(  )
19.如果在实验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变化,那就说明什么也没发生。(  )
20.吃火锅时,镜面变的模糊,这是镜面蒙上了一层水蒸气。 (  )
21.湿衣服被太阳晒一天变干了,是因为衣服上的水被太阳吸收了。(  )
22.乔木有明显的主干,灌木没有明显的主干。(  )
23.物体燃烧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
四、连线题
24.木材加工成家具
米饭变质 物理变化
捏橡皮泥萝卜
蚊香燃烧
小苏打加醋 化学变化
巧克力融化
五、简答题
25.有些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是有益的,而有些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却是有害的,你能列举几个这样的事例吗?
26.你知道新能源有哪些优点吗?(至少写出3条)
27.什么叫光合作用?
28.简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六、实验探究题
29.小王同学做了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探究实验,他用三个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取三枚同样大小的铁钉,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里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一半放在水里,还有一枚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见右图)。他每天观察记录到的现象如下表。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A 空盘子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有点生锈
B 水盘子 水变色 生锈 锈多了 锈更多了
C 菜油盘,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1)实验结果分析:比较A盘子和B盘子,证明在有   时,铁钉容易生锈;比较   盘子和   盘子,证明在有空气时,铁钉容易生锈。
(2)实验结论:铁在   的环境里容易生锈。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我们应该怎样防止铁生锈?请列举2种方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分析】冰和水是水在不同温度下的不同状态,属于同一种物质,冰是水的固体状态,冰是固体,没有流动性。
2.【答案】B
【解析】【分析】因为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在该生态系统中存在:草→鹿→狼的食物链,全部捕杀狼群会使鹿的数量增加,从而使鹿场上的植物(鹿的食物)减少,以鹿为食动物也会随着鹿的增多而增多,后来鹿的数量会随着植物(鹿的食物)的减少而减少。
3.【答案】A
【解析】【分析】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我们称为食物链,五种生物中小球藻是绿色植物,是生产者,食物链从此处开始,选项B错误,河蚌不会吃大鱼,所以选项C错误。故答案为:A。
4.【答案】C
【解析】【分析】生物圈是由食物链和食物网组成的,如果其中的一环断链就会影响到其它生物,首先以它们为主食的生物数量会大大减少,甚至灭绝,其次以这些生物为主食的生物数量也跟着大大减少,甚至灭绝,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某地区的农林害虫和鼠害非常严重,最可能的一个原因是人们乱捕滥杀鸟类,这些害虫和鼠失去了天敌,大肆繁殖。
5.【答案】A
【解析】【分析】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的过程。因此通过光合作用,绿色植物把光能转变成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6.【答案】B
【解析】【分析】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分解者指以动植物等生物的遗体、残骸、粪便等为食的那些生物。故选B。
7.【答案】C
【解析】【分析】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 叫做食物链。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食物链中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 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某农田保护区,为防止鸟类啄食农作物的种子,对鸟类进行大肆的捕杀,后来发现农田中有大量害虫,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
8.【答案】B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循环使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及生物圈之间进行能量交换,所以地球上的水循环对人类、对自然界其他生物都重要。水循环过程中最重要的三个环节是降水、蒸发和径流,所以蒸发的水又以雨、雪等形式回到了地球上,B是正确的选项;A选项观点错误,太空来的的陨石不能为地球补充水;C选项观点错误,水是可再生资源,地球自身不能产生水。
9.【答案】C
【解析】【分析】过年放烟花、冬天烧煤取暖都会释放二氧化碳,造成环境污染,植树造林,树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改善我们的空气。选项C正确。
10.【答案】C
【解析】【分析】水生植物是指那些能够长期在水中正常生活的植物,水生植物的根不发达,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莲是水生植物,具有适应环境的结构,莲的根状茎和叶柄都有气腔,这是为了适应水中的环境。
11.【答案】C
【解析】【分析】在加热过程中,白砂糖首先会熔化,这是物理变化。但很快白砂糖颜色会变黄,然后越来越深,这是因为在加热过程中产生了有颜色的新物质。最后白砂糖变成了黑色的固体物质,我们也会闻到特殊的气味。黑色的固体是新物质,气味是散发到空气中的新物质。所以在做白糖加热实验时,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出现白糖结晶颗粒,因为白糖最后变成黑色物质了。
12.【答案】C
【解析】【分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所以铁锈不能被磁铁吸引。因此,能被磁铁吸引不属于铁锈特点。
13.【答案】物理;产生了新物质
【解析】【分析】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着。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如冰融化成水,这类没有产生不同于原来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之为物理变化;加热白糖至颜色变黑属于化学变化,那是因为产生了新物质。
14.【答案】二氧化碳;水;氧气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的叶和根吸收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吸收阳光,在绿叶中制造其生存所需要的养分,同时放出氧气,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质,增加了大气层中氧气的含量。
15.【答案】淀粉;唾液
【解析】【分析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能把米饭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所以米饭经过一段时间咀嚼会有甜味。
16.【答案】迅速;新物质;化学
【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当把白醋滴入装有小苏打的瓶盖时,会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不同于小苏打和白醋的新物质,因此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
17.【答案】食物;树→蝉→螳螂→黄雀
【解析】【分析】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存在的食物关系是螳螂捕食蝉、黄雀捕食螳螂,螳螂、蝉、黄雀都是动物属于消费者,没有生产者,因此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能表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或食物网,完整的食物链是:树→蝉→螳螂→黄雀。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表示动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18.【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 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氮气大约占 78%,氧气大约占 21%,二氧化碳大约占 0.03%,水蒸气等其它气体大约占 0.97%。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降雨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发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时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存在。故题干说法错误。
19.【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有些实验没有明显的变化,但仍然进行了化学变化。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现象不能说明就没有反应发生,比如酸和碱的反应生成水,本身都在溶液里,就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但是实际上是发生了中和反正,有新的物质水生成。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0.【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 吃火锅时,镜面变的模糊, 是因为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镜面上的缘故。
21.【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湿衣服被太阳晒一天就变干了,是因为衣服上的水蒸发散发到空气中去了,晒太阳会加快水分的蒸发,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2.【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具有独立的主干,能明显区分其树干和树冠。灌木的特征是植株通常比较矮小,枝条丛生,没有明显的主干。
23.【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另一类是会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以及发光发热、性质改变等现象加以判断。物体燃烧发光发热、产生气体等,属于化学变化,物体燃烧后都有新的物质生成。
24.【答案】
【解析】【分析】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米饭变质、蚊香燃烧、小苏打加醋变化过程中都产生了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木材加工成家具、捏橡皮泥萝卜、巧克力融化变化过程中都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5.【答案】有益的:米煮成饭,食物为人体提供能量等;有害的:铁生锈、食物腐败、酸雨导致建筑腐蚀等
【解析】【分析】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着。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中,有些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是有益的,而有些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却是有害的,如:米煮成饭,食物为人体提供能量等是有益的;铁生锈、食物腐败、酸雨导致建筑腐蚀等是有害的。
26.【答案】新能源的优点有:清洁、环保无污染、利用价值高、可再生、,蕴藏量丰富等。
【解析】【分析】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新能源的优点有:清洁、环保无污染、利用价值高、可再生、,蕴藏量丰富等。
27.【答案】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包含着叶绿体,叶绿体能够吸收阳光,制造植物生长需要的养分。
28.【答案】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化学变化,但是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29.【答案】(1)水;A;C
(2)水和空气
(3)涂油、刷漆等
【解析】【分析】(1)实验结果分析:
比较A盘子和B盘子,一个空盘子、一个水盘子,改变的变量是水的有无,证明在有水时,铁钉容易生锈;比较A盘子和C盘子,一个空盘子、一个油盘子,改变的变量是空气的有无,证明在有空气时,铁钉容易生锈。
(2)实验结论:铁在水和空气的环境里容易生锈。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我们防止铁生锈,就是隔断铁制品和空气、水的接触,常用的方法有涂油、刷漆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