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一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地理试卷
(湘教版)
(本试题共4页,测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选择题
综合题
题号
总分
1---30
31
32
33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
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代码填
入题后括号中)
1.从北到南,我国濒临的近海依次是:
(
)
A.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B.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
C.南海、黄海、东海和渤海
D.渤海、黄海、南海和东海
2.就海陆分布而言,我国属于:
()
A.内陆国
B.半岛国家
C.海陆兼备之国
D.岛国
3.下列省(区)的名称与其简称及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
()
A.陕西一晋一西安B.山东一鲁一太原C.江西一鄂一合肥D.河南省一豫一郑州
4我国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脉中,位于最西边的一列是:
()
A.阿尔泰山B.台湾山脉C.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D.长白山一武夷山
5.位于我国太行山脉以东,东临渤海、黄海的地形区是:
A.内蒙古高原
B.东北平原
C.黄士高原
D.华北平原
6.我国的外流河大多分布在:
A.东南沿海地区B.东部季风区内
C.西部非季风区内
D.黄河和长江流域
7.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
A.河北省
B.四川省
C.广东省
D.北京市
8.下列省级行政区中,跨经度最广的是:
(
A.甘
B.新
C.藏
D.内蒙古
9.我国位置最南端的省(区)是:
A.广东
B.广西
C.云南
D.海南
10.我国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分界线是:
A.黑河到腾冲一线
B.淇河到腾冲一线
C.秦岭一淮河一线
D.大兴安岭一巫山一雪峰山一线
11.下列山脉中,走向与其他三列走向不同的是:
)
A.天山
B.台湾山脉
C.大兴安岭
D.长白山
12我国的五岳名山中,位于最北和最南的分别是:
)
A.华山、衡山
B.泰山、衡山
C.恒山、衡山
D.恒山、嵩山
13.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既沟通了东西,又产生了巨大水能,其原因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山区面积广大
D.山脉纵横交错,大致呈网格状分布
八年级地理试卷第1页(共4页)
14.关于我国四大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面起伏最小的是黄土高原
B.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云贵高原
C.喀斯特地形广布的是内蒙古高原
D.雪山连绵是青藏高原的景观
15.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盆地是: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16.高原与平原相比,不同之处在于:
)
A.绝对高度大
B.绝对高度小
C.地面崎岖不平
D.边缘坡度平缓
17.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下面的做法哪些是可取并且是你能做到的:
①实行垃圾分类回收②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③少吃少喝,以节约资源④直接参与生产
建设
A.①③
B.①④
C.②⑧
D.①②
18.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行山以西是华北平原
B.秦岭以南是云贵高原
C.天山以北是塔里木盆地
D.大兴安岭以东是东北平原
19.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其劣势是:
A.森林资源不足
B.耕地资源不足
C.水能资源不足
D.动植物资源不足
20.下列河流中属于内流河的是:
(
A.珠江
B.长江
C.塔里木河
D.黄河
21.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为:①青藏高原②华北平原③黄土高原
④内蒙古高原
按从上游至下游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③
D.②③④①
22.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途径有:
A.修建水库
B.跨流域调水C.海水淡化
D.开发地下水、冰川
2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的是:
A.长江上游的特征
B.长江中游的特征
C.长江下游的特征
D.长江中下游的特征
24.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所在的海区是:
A.渤海
B.黄海C.东海D.南海
25.与珠江三角洲相比,东北平原种植粮食的主要劣势条件是:
A.平原面积独小B.雨热不同期
C.热量条件较差
D.不利于机械化生产
26.下列农业发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A.新疆大力发展种植业
B.东北平原大力发展甘蔗种植业
C.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淡水养殖业
D.青藏高原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27.目前我国大力倡导“资源节约型生活方式”,下列用水行为中正确的是:
A.刷牙时不关水龙头
B.用淘米洗菜的水浇花
C.洗碗筷时过量使用清洁剂
D.用大量的水解冻或冷却食物
28.我国林地很少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B.东南山区和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D.东北山区和西北地区
29.一个坐火车外出旅行的人,当到达目的地,原来一只空旅行袋内已装满了他一路上
不得不脱下来,且暂时不穿的衣服。此人旅行的路线可能是:
A.北京一哈尔滨B.广州一昆明
C.哈尔滨一南宁D.北京一乌鲁木齐
八年级地理试卷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