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 第二单元《中古亚欧文明》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关于中古亚欧文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国王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C.基督教是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D.查理·马特推行采邑制
2.下列文明中,自然环境特征明显不同于其他文明的是( )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希腊
3.为后世西欧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参照范例的是( )
A.古巴比伦 B.古印度 C.雅典 D.罗马帝国
4.欧洲文明起源于 ( )
A.希腊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波期文明
5.据称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行刑前手持《古兰经》,据此判断萨达姆信仰的宗教是( )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佛教 D、基督教
6.被称为世界一大“奇书”,该名著的出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这部“奇书”是( )
A、《马可·波罗行纪》 B、《天方夜谭》
C、《奥德赛》 D、《荷马史诗》
7.中世纪欧洲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是( )
A、教会 B、国王 C、贵族 D、商人
8.7世纪,穆罕默德顺应阿拉伯社会的发展趋势,创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国家的地点是( )
A、亚历山大 B、麦地那 C、麦加 D、大马士革
9.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和创新的国家,古代日本效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的改革是( )
A、伯利克里改革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查理·马特改革
10.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采邑分封制、丕平献土、城市自治。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
A.上古亚非文明 B.上古欧洲文明
C.亚洲封建国家 D.欧洲封建国家
11.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 )
A.贵族世袭制度 B.城市自治机构
C.中央集权国家 D.政教合一国家
12.世界三大宗教各有其教义,但往往为封建统治者所利用的则是( )
A.众生平等 B.忍受苦难,放弃斗争
C.教徒皆兄弟 D.人死后灵魂升入天堂
13.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 ( http: / / www.21cnjy.com )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跌、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A.雅典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14.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因反对教会,批判神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而被捕入狱,最后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的火刑柱上。在西欧封建时代,经常会有人因思想或学术上的创新而被视为“异端”,受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这种现象说明了
A.教会成为欧洲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B.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C.西欧封建国家内部管理权力分散
D.西欧封建制度等级森严
15.11世纪中国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同一时期,西欧城市兴起,究其影响,反映在
A.对瓦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和孕育近现代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B.一般是工商业活动中心、规模较小
C.是在封建主或教会的领地上兴起的,促进了佛教的发展
D.所有的城市发动争取自治斗争,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
16.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他地区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有
①佛教 ②阿拉伯数字 ③楔形文字 ④《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
17.下列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A.6世纪中叶,孝德天皇开始进行改革
B.大化改新把日本推到了奴隶社会的顶峰
C.通过改革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大化改新加强了世袭贵族统治
18.“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土地。这种自然环境成为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是产生民主制度的根源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第II卷(非选择题)
19.读图回答问题:
(1)该图反映了哪一地区的什么制度?
(2)该图最底层代表哪一阶级?
(3)该图反映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4)图中帝王能否管辖农民?为什么?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已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材料二 废除官职世袭的陋习,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是哪个国家在何时进行的?
(2)材料一、二分别是哪方面什么措施?
(3)此事件对该国有何重大意义?
21.阅读材料:简表
时间 7世纪中期
主要内容 经济上 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政治上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请回答:
(1)这是哪个国家改革的内容
(2)这次改革历史上称作什么
(3)它是何时开始实施的
(4)这次改革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有何启示?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经济方面,把土地收归公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废除部民制,建立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在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天皇制封建国家,建立中央机构。地方设国、郡、里,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治理。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次改革?这次改革是谁实施的?
(2)本次改革的影响是什么?
(3)本次改革主要是效仿中国什么时期的政治制度?
23.改革是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在日本的历史上有两次成功的改革——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
请回答:
(1)日本大化改新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2)它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日本改革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对中国哪个朝代的封建制度的学习?这对中国今天的发展和对你的学习有何启示?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记载,公元630年-894年,在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使.........
材料二:公元645年,日本孝德天皇重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朝归来的高向玄理等人,依照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在日本实行了改革。之后,确立了以唐朝三省六部制和郡县制为蓝本的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体系;以均田制为蓝本的班田收授法........从而形成了以天皇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
(1)以上材料反映了世界古代史上的哪次改革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次改革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措施分别有哪些 .
(3)根据两则材料归纳日本是怎样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制度的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这次改革在日本历史上有何标志性意义
(5)以上材料你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1.B
2.D
3.C
4.A
5.A
6.A
7.A
8.B
9.B
10.D
11.C
12.B
13.D
14.B
15.A
16.C
17.C
18.A
19.
(1)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
(2)农奴。
(3)封建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
(4) 不能;因为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20.(1)大化改新;日本;7世纪中期。
(2)材料一是经济方面的措施:土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材料二是政治方面的措施: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3)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要得国制改革,改革后,日本依靠律令实行统治得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21.(1)日本。
(2)大化改新。
(3)646
(4)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社会过渡的标志。虚心地有选择地向他人的长处学习,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就能够迅速地取得进步;改革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动力,只有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改革,才能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国家才能振兴。
22.
(1)大化改新 孝德天皇
(2)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3)隋唐时期
23.
(1)7世纪中叶,日本大奴隶主贵族苏我氏父子专权,大和朝廷的统治出现危机。
(2)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度到封建社会
(3)唐朝;对国家:要善于学习先进文化;对自身:多向同学学习,交流学习方法。
24.(1)大化改新
(2)政治上确立了以唐朝三省六部制和郡县制为蓝本的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体系;经济上以均田制为蓝本的班田收授法
(3)派遣唐使来华学习;大化改新学习中国唐朝先进制度.
(4)标志着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5)改革可以促进国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