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卖油翁》对比阅读
中考真题|文言文+文言文|文言群文|古诗词+文言文
(2022·湖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的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戴嵩①画牛
苏轼
蜀中有杜处士②,好书画,所宝③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④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⑤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注释】①戴嵩(sōng):唐代著名画家。②处士:有才德而不愿做官的人。③宝:珍藏。④拊(fǔ)掌:拍手。⑤搐(chù):紧缩。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公亦以此自矜(矜:同情) B.尔安敢轻吾射(轻:重量小)
C.一日曝书画(曝:暴露) D.尾搐入两股间(股:大腿)
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B.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C.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D.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2)处士笑而然之。
4.小李同学平时只埋头读书,不愿参与实践活动。请结合以上两则短文揭示的道理,谈谈你的看法。
(2024·湖北荆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归田录》)
【乙】
嘉靖①中,京师缝人某姓者,擅名②一时,所制长短宽窄,无不称身。尝有御史令裁员领③,跪请入台年资④。御史曰:“制衣何用知此?”曰:“相公辈初任雄职⑤,意高气盛其体微仰衣当后短前长:在事将半⑥,意气微平,衣当前后如一:及任久欲迁⑦,内存冲挹⑧,其容俯,衣当前短后长。不知年资,不能称□。”
(选自《寄园寄所寄》)
【注释】①嘉靖: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1522-1566)。②擅名:大有名望。③员领:即盘领衫,旧时官吏的服饰之一。④跪请入台年资:(裁缝)跪着请问;当御史当了几年了。⑤雄职:大职,高位。⑥在事将半:任职稍久。⑦迁:古代指调动官职(多指升官)。⑧内存冲挹:内心谦虚自抑。冲挹:谦虚。
5.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词语 解释
结合字形推测 康肃忿然曰
联系常见成语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迁移课内字词 尝有御史令裁员领
根据语境推断 及任久欲迁
6.请将恰当的选项填在乙文方格中。( )
A.乎 B.欤 C.也
7.请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
意高气盛其体微仰衣当后短前长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9.甲文写“善射”,乙文写“擅名”,陈尧咨、京师缝人的高超技艺分别达到怎样程度?(分别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10.甲乙两文均塑造了小人物,他们平凡而有光辉,请你分析卖油翁和京师缝人分别有什么过人能力或品质?
(2024·山东济宁·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②,敌惊以为神,逡巡③敛去。
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节选自《宋史·何灌传》,有删改)
【注释】①亲申画界堠(hòu):亲自划定边界。②镞(zú):箭头。③逡巡:顷刻。
1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但微颔之 颔:点头。 B.公亦以此自矜 自矜:自夸
C.康肃笑而遣之 遣:派遣 D.帝亲赐酒劳之 劳:犒劳
12.下列句子中,加点“其”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
A.其此之为乎 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C.安陵君其许寡人 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13.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乙文“敌惊以为神”“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从侧面表现何灌善射的本领。
C.甲文详写陈尧咨善射略写卖油翁酌油,使叙事详略得当,突出熟能生巧的道理。
D.面对善射的本领,陈尧咨恃才傲物、自命不凡,何灌朴实、谦逊、毫不骄矜。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1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陪 辽 使 射 玉 津 园 一 发 破 的 再 发 则 否
(2024·江苏淮安·一模)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 完成各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节选自欧阳修《卖油翁》)
【乙】
铁匠王某,人无不以巧匠呼之。有新奇诡怪淫巧之物敝①,不能自理,则往修之,巧匠无不井井②焉,如未敝者,虽极巧之物,曾未足以难巧匠也。间能伪作古铜器,篆刻花纹,尺度形式无一差者,所作古戈几能乱真。
铁匠以巧故闻名于西洋某教士,教士以西洋最新之枪一,语之曰:“若能拆之而后合之,则酬以重金。”盖此枪为最新式者,虽工艺专家,或未能明其构造也。铁匠若无事然,尽拆之,不终日,复合之,并能言其构造之理。某教士无以难,而心折其人,许以重金,邀置西洋某工厂。铁匠闻之,曰: “我华人也,安能为外国用 虽万金,不屑也。”某教士亦无知之何。
(节选自徐珂《清稗类钞》,有删改)
【注释】①敝:破旧,坏。②井井:有条理的样子。
16.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1处)
所 作 古 戈 几 能 乱 真
17.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徐以杓酌油
②语之曰
③虽工艺专家
④铁匠闻之
1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尔安敢轻吾射!
②若能拆之而后合之,则酬以重金。
19.有人用“德艺双馨”来评价铁匠王某,你是否同意 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20.请说说【甲】【乙】两文画线句分别表现人物怎样的心理。
(2024·上海金山·二模)阅读下文, 完成小题。
【甲】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乐工罗程
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①。得幸于武宗,恃恩自恣。宣宗初亦召供奉。程既审②上晓音律,尤自刻苦。往往令倚嫔御歌,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程一日果以毗睚③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④。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会幸苑中,乐将作,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上曰:“汝辈何为也?”进曰:“罗程负陛下,万死不赦。然臣辈惜程艺天下第一,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上曰:“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卒不赦程。
(选自《唐语林》)
【注释】①变易新声:创作新曲调。②审:深知。③眦睚:瞪眼,发怒,指极小的仇怨。④京兆:京城长安地区的长官和衙门。
21.甲文作者是 , 字永叔, 号 。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恃恩自恣( )
(2) 会幸苑中( )
2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陈康肃公善射 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
B.尝射于家圃 置琵琶于其上
C.以钱覆其口 徐以杓酌油沥之
D.但微颔之 康肃笑而遣之
24.下列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必定演奏出新奇巧妙的乐声感动皇上,因为这个(缘故) 得到皇上的宠爱
B.必定演奏出新奇巧妙的乐声使皇上感动,因为这个(缘故) 得到皇上的宠爱。
C.必定演奏出新奇巧妙的乐声感动皇上,所以得到了皇上的宠爱。
D.必定演奏出新奇巧妙的乐声使皇上感动,所以得到了皇上的宠爱。
25.甲文的陈尧咨因“ ”而自矜,然而卖油翁用酌油技艺告诉他 的道理;乙文的罗程因 而自恣,后“以眦睚杀人”被宣宗“付京兆”,表明他没有明白 的道理。
26.乙文详写乐工们向唐宣宗求情的经过,有何作用?
(2024·甘肃陇南·三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甘戊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①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騄駬②,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③;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
(节选自《说苑·杂言》,有删改)
【注释】①间:阻隔。②骐骥騄駬:四种骏马的名称。③狸:猫。
27.解释下列加点词。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2)康肃笑而遣之
(3)甘戊使于齐
(4)可事主
28.翻译下列句子。(5 分)
(1)尔安敢轻吾射!
(2)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
29.请回答问题。
(1)【乙】文中,甘戊举一系列例子有什么作用?
(2)这两篇文章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023·甘肃定西·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轮扁①斫轮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②,疾则苦而不入③,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选自《庄子》
【注释】①轮扁:制造车轮的人。②甘而不固:滑动而不牢固。指轮孔太大车辐条松动。甘,滑。③苦而不入:滞涩而难进入。
30.解释下列加点词。
(1)公亦以此自矜
(2)康肃忿然曰
(3)释椎凿而上
(4)古人之糟魄已夫
31.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尝射于家圃 斫轮于堂下 B.以我酌油知之 臣也以臣之事观之
C.尔安敢吾射 轮人安得议乎! D.康肃笑而遣之 不能受之于臣
3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
33.欧阳修在【甲】文后还写了一句话:“此与庄生所谓斫轮者何异?”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2023·湖北恩施·模拟预测)比较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的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欧阳修)
【乙】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④仁化⑤而专一夫之伎⑥,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⑦。
(《宋史》)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行:施行。⑤仁化:仁化之政。⑥伎:同“技”。⑦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3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睨之,久而不去。 睨:
⑵康肃笑而遣之 遣:
⑶陈尧咨善射 善:
⑷杖之,碎其金鱼 杖:
35.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用“/”在句中标出。(限划2处)
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36.翻译下面句子。
⑴无他,但手熟尔。
⑵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
37.面对陈尧咨善射,卖油翁报以 的神态,陈母则待以 的动作。
38.综合【甲】【乙】两文,分析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2023·安徽芜湖·二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 无如①人之常情,恶劳而好逸:甘食媮衣②,玩日愒③岁。……夫天地之化,日新则不敝,故户枢④不蠹⑤,流水不腐,诚不欲其常安也。人之心与力,何独不然?劳则思,逸则忘,物之情也。
【注释】①无如:无奈。②媮衣:华美的衣服。③愒(kài):荒废。④户枢:门上的转轴。⑤蠹:蛀蚀器物的虫子。
39.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公亦以此自矜
(2)以我酌油知之
(3)日新则不敝
(4)诚不欲其常安也
40.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2)言虽近而旨则远。
41.甲文中表达观点的句子是 ,乙文中的观点是 。(用原文回答)
42.乙文画线句用什么修辞表达了什么道理?和甲文有何联系?
(2022·广东深圳·二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念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乙】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①,奏刀騞然②,莫不中音。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③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④。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节选自《庄子》,有删改)
【注】①砉(huā)然向然:形容声音响亮。②奏刀騞(huō)然:进刀时发出霍霍的声音。③盖:通“盍”,为什么。④硎(xíng):磨刀石。
4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陈康肃公善射/择其善者 B.释担而立/释刀对曰
C.彼节者有间/又间令吴广 D.进乎技矣/时时而间进
44.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4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以神态、语言描写刻画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礼。
B.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还学过他的《醉翁亭记》。
C.乙文“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断句是正确的。
D.出自乙文的成语除了“庖丁解牛”,还有“游刃有余”。
46.卖油翁和庖丁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结合两文,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2022·海南·模拟预测)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州城,命小奚②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扑,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①矣。
予爽然③思渡者言近道,天上之以躁急自败,穷暮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
(周容《小港渡者》)
[注]①牡下:上锁,②小奚:小书童。③爽然:若有所失的样子。
【乙】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47.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予 自 小 港 欲 入 蛟 州 城
48.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①许
②徐行
③愠
④自矜
4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趋行及半,小奚扑,束断书崩,啼未即起。
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50.【甲】文渡者“熟视小奚”注意到了什么?他为什么做出“速进则阖”的推测?
51.两个故事可读出弦外之音,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说说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022·上海黄浦·二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一日,语众曰:“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人无应者。乃问之曰:“子之技诚巧矣。子何不范金①琢玉,为夏、殷、周、汉之器,可以宝②而不坏?今乃琢冰为玩物,其形虽有,不日而化矣!吾甚惜事之技巧而非真③,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之远也。”
注:①范金:把金属浇在模子里。②宝:珍藏。③真:实际。
52.甲文作者是 (人名),篇名是《 》 。
5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琢冰为人物之形( )
(2)神色如生( )
5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55.甲文中“徐以杓酌油沥之”的“徐”不能删去,原因是
56.乙文中第二段琢冰者的话无人应对,原因是观者
57.甲乙两文同是塑造技艺高超的人物形象,但是表现手法有异同,请简述之。
(2022·广西贺州·一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族兄中涵知①旌德县时,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邑人请曰:非聘徽州唐打猎②,不能除此患也。休宁戴东原曰:明代有唐某,甫新婚而戕于虎,其妇后生一子,祝之曰:“尔不能杀虎,非我子也。后世子孙,如不能杀虎,亦皆非我子孙也。”故唐氏世世能捕虎。乃遣吏持币往,归报唐氏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
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③,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大失望,姑④命具食,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遂命役导往。
役至谷口,不敢行,老翁哂⑤曰:我在,尔尚畏耶?入谷将半,老翁顾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童子作虎啸声,果自林中出,径搏老翁,老翁手一短柄斧,纵八九寸,横半之,奋臂屹立,虎扑至,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仆地。视之,自颔下至尾闾,皆触斧裂矣,乃厚赠遣之。
老翁自言炼臂十年,炼目十年,其目以毛帚扫之不瞬,其臂使壮夫攀之,悬身下缒⑥不能动,庄子曰:“习伏众神⑦,巧者不过习者之门。”信夫!
——纪昀《阅微草常笔记》
【注释】①知:主持,掌管。②唐打猎:据传说唐氏世代善捕虎,故有“唐打措”之称。③皓然:须发皆白的样子。④姑:姑且,暂且。⑤哂:讥笑。⑥悬身下缒:指双脚离地,用力向下沉坠。⑦习伏众:只有反复练习才能让别人佩服。⑧信:的确,确实。
58.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康肃公善射(擅长,善于) 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挑着)
C.乃遣吏持币往(派遣,派) D.老翁手一短柄斧(用手拿)
5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亦以此自矜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B.睨之 已而之细柳军
C.而钱不湿 学而不思则罔
D.以钱覆其口 其业有不精
6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面对卖油翁观射时不以为然的态度,康肃在质问时称呼、语气的变化,淋滴尽致地表现了他傲慢无礼、骄矜暴躁的个性。
B.酌油术表演后,卖油翁以一句“我亦无他”来教训康肃“你亦无他”,举重若轻,一个沉稳老练、从容自得的长者形象跃然纸上。
C.从康肃的“射箭”到卖油翁的“酌油”,从康肃“自矜”“忿然”到“笑”“遣”,行文跌宕有致,富有戏剧性。
D.甲乙两文故事虽短,但都生动有趣,通过类比,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做人要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善于向他人学习的道理。
61.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
62.你从两文中两位老翁身上分别获得怎样的教益?
(2024·浙江宁波·一模)“跟着诗文去旅行”,我们会见识到奇人奇技及其背后支撑的匠人精神。请阅读下列材料,探究“匠人精神”的内涵。
【甲】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欧阳修《卖油翁》节选)
【乙】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A】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魏学洢《核舟记》节选)
【丙】
颜渊问仲尼曰:“吾尝济乎觞深①之渊,津人②操舟若神。吾问焉,曰:‘操舟可学邪?’曰:‘可。【B】善游者数能。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吾问焉而不吾告,敢问何谓也?”
仲尼曰:“善游者数能,忘水也。若乃夫没人之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C】彼视渊若陵,视舟之覆犹其车却也。覆却万方③陈乎前而不得入其舍③,恶往而不暇!”
(《庄子·达生·津人操舟》节选)
【注释】①觞深:渊名,水深而形似酒杯,故名。地在宋国。②津人:在渡口上撑船之人。③万方:万端。指变化无穷的各种事端。③舍:指心。
63.参考表格中提供的方法,解释加点词语。
文言词句 方法策略 释义
吾尝济乎觞深之渊 成语推断法:同舟共济 (1)
善游者数能 课内迁移法:陈康肃公善射 (2)
视舟之覆 语境推测法 (3)
恶往而不暇 查阅词典法:①(è)罪过:②(wù)憎恶,讨厌;③(wū)哪里。 (4)
64.部分同学在阅读【丙】文时,对“没”字的读音有疑惑。请你结合语境,帮助他们确认画线句B中的“没”字读音,并联系句子意思说明理由。
“没”字在划线句中的读音: ,因为
65.下面是“匠人精神”探究单,请你结合材料内容,根据要求补充完整。
识匠人匠艺请你参照示例,根据选文【乙】【丙】概括匠人们擅长的技艺。 示例:卖油翁酌油入钱孔,但钱不湿。 【乙】文:(1) 【丙】文:(2) 析匠艺成因请你参照示例,联系选文A、C两个画线句,分析各项技艺的成因。 示例:“我亦无他,唯手熟尔”表现了卖油翁谦虚平和的心态,也说明他平时在反复酌油,达到了熟能生巧的地步。 【乙】文:(3) 【丙】文:(4) 探究小结: (5)通过上述探究,请你提炼出“匠人精神”的内涵。
(2023·上海奉贤·二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甲】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乙】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丙】
詹懋举以工为师
万历末,詹懋举为颍州守,偶召木工,詹适①弹琴,工立户外,矫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者。呼问之曰:“颇善此乎?”曰:“然。”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②,甚妙。詹大惊异,诘③所自。工曰;“家在西郭外,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薪担头常囊④琴,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詹予以金,不受,曰:“某,木工也,受工之直而已。”又曰:“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果良琴也,詹乃从之学,一时琴师莫能及。
【注释】①适:恰好,正巧。②一过:一遍。③诘:询问,追问。④囊:用袋子装。
66.【乙】文作者是宋代的 ,号 ,晚号六一居士,他与《小石潭记》的作者 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6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徐以杓酌油沥之( )
(2)即老人所贻( )
68.对【丙】文中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詹懋举于是听从木工学习弹琴,(学完以后)一段时间琴师没有能到这里来的。
B.詹懋举于是跟着木工学习弹琴,(学完以后)当时的琴师没有能到这里来的。
C.詹懋举于是听从木工学习弹琴,(学完以后)一段时间没有一个琴师能比得上他。
D.詹懋举于是跟着木工学习弹琴,(学完以后)当时的琴师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
69.【甲】文中杜处士面对牧童的“拊掌大笑”,表现是“ ” ; 【乙】文中陈康肃 “忿然曰”的原因是 【丙】文中“詹大惊异”的原因是 。
70.【甲】文中的牧童能指出戴嵩所画《牛》图中的错误,给我们的启示是 ;【乙】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丙】文中的詹懋举“以工为师”,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 的品质。09 《卖油翁》对比阅读
中考真题|文言文+文言文|文言群文|古诗词+文言文
(2022·湖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的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戴嵩①画牛
苏轼
蜀中有杜处士②,好书画,所宝③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④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⑤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注释】①戴嵩(sōng):唐代著名画家。②处士:有才德而不愿做官的人。③宝:珍藏。④拊(fǔ)掌:拍手。⑤搐(chù):紧缩。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公亦以此自矜(矜:同情) B.尔安敢轻吾射(轻:重量小)
C.一日曝书画(曝:暴露) D.尾搐入两股间(股:大腿)
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B.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C.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D.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2)处士笑而然之。
4.小李同学平时只埋头读书,不愿参与实践活动。请结合以上两则短文揭示的道理,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D 2.A 3.(1)我并没有别的(本事),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2)杜处士笑了,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 4.示例:不赞成小李的做法。《卖油翁》和《戴嵩画牛》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实践出真知。作为学生,不但要静心读书,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样才能有益于个人全面发展。
【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A.“公亦以此自矜”的意思是:康肃公也凭这种(本领)自夸。矜:自夸。选项错误;
B.“尔安敢轻吾射”的意思是: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轻:轻视。选项错误;
C.“一日曝书画”的意思是:有一天,他晾晒书画。曝:晒。选项错误;
D.“尾搐入两股间”的意思是: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股:大腿。选项正确;
故选D。
2.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语句“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的意思是:有戴嵩画的《斗牛图》一幅,(他)特别喜爱,用锦缎作画套,又用玉装饰卷轴,并经常随身携带。“有戴嵩《牛》一轴”是交代画作;“尤所爱”是写主人对画作的态度;“锦囊玉轴”是对画作的描写;“常以自随”是主人对画作的具体行为。根据句意,正确的句读是: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故选A。
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亦(也)、惟(只)、尔(罢了)”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笑(苦笑)、然(认为正确)、之(代牧童的话)”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4.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与概括。《卖油翁》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和“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戴嵩画牛》叙写著名画家戴嵩的画遭到牧童的拍手大笑,暗含了“实践出真知”和艺术源于生活的深刻道理。而“小李同学平时只埋头读书,不愿参与实践活动”,实则就是只知道一味读书,而缺少实践活动,这样,人就不能得到全面发展。所以,小李同学做法是不正确的。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
(一)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在世界上没有第二人(能同他相比),康肃公也凭这种(本领)自夸。(有一次)他曾在自己家(射箭的)场地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场边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翁)看见康肃公射十箭能中八九箭,(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
康肃公问(他)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精深吗?”老翁说:“(这也)没有别的(原因),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听后)气愤地说道:“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就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注入,但钱币却未被打湿。(卖油翁)于是说:“我并没有别的(本事),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苦)笑着打发他走了。
(二)蜀中有一位杜处士,喜好书画,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数百件。其中有戴嵩画的《斗牛图》一幅,他特别喜爱,于是用锦缎作画套,又用玉装饰卷轴,并经常随身携带。有一天,他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道:“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吗?牛在互相争斗时,力量用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互相争斗,错了。”杜处士笑了笑,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
古人说:“种田要问耕种的农民,织布要问织绢的婢女。”这个道理是不变的。
(2024·湖北荆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归田录》)
【乙】
嘉靖①中,京师缝人某姓者,擅名②一时,所制长短宽窄,无不称身。尝有御史令裁员领③,跪请入台年资④。御史曰:“制衣何用知此?”曰:“相公辈初任雄职⑤,意高气盛其体微仰衣当后短前长:在事将半⑥,意气微平,衣当前后如一:及任久欲迁⑦,内存冲挹⑧,其容俯,衣当前短后长。不知年资,不能称□。”
(选自《寄园寄所寄》)
【注释】①嘉靖: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1522-1566)。②擅名:大有名望。③员领:即盘领衫,旧时官吏的服饰之一。④跪请入台年资:(裁缝)跪着请问;当御史当了几年了。⑤雄职:大职,高位。⑥在事将半:任职稍久。⑦迁:古代指调动官职(多指升官)。⑧内存冲挹:内心谦虚自抑。冲挹:谦虚。
5.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词语 解释
结合字形推测 康肃忿然曰
联系常见成语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迁移课内字词 尝有御史令裁员领
根据语境推断 及任久欲迁
6.请将恰当的选项填在乙文方格中。( )
A.乎 B.欤 C.也
7.请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
意高气盛其体微仰衣当后短前长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9.甲文写“善射”,乙文写“擅名”,陈尧咨、京师缝人的高超技艺分别达到怎样程度?(分别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10.甲乙两文均塑造了小人物,他们平凡而有光辉,请你分析卖油翁和京师缝人分别有什么过人能力或品质?
【答案】5.(1)气愤(2)放下(3)曾经(4)等到;到了 6.C 7.意高气盛/其体微仰/衣当后短前长。 8.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懂得这个道理。” 9.陈尧咨善射:发矢十中八九。缝人善制衣:所制长短宽窄,无不称身。 10.卖油翁:身怀酌油高超技艺,面对权贵不卑不亢,勤劳、朴实而又心胸开阔。
京师缝人:对世态观察细致入微,通晓变化规律,能抓住事物本质特征,善于“量体裁衣”。京师缝人深谙人心、洞若观火。
【解析】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第一空,句意: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结合字形推测“忿”与心理活动有关,为“气愤”的意思;
第二空,句意: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联系常见成语“如释重负”,可知:“释”为“放下”的意思;
第三空,句意:曾经有(一位)御史请他裁制一件盘领衣服。迁移课内字词“尝射于家圃”,可知:“尝”为“曾经”的意思;
第四空,句意:等到做官时间长了,想要升职。根据语境推断,可知:“及”为“等到”的意思。
6.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虚词。
“不知年资,不能称□”的意思是,(如果)不知道(大人当官的)资历。做的衣服就不容易合身了。这是陈述句。
A.用在问句或感叹句末,不符合题意;
B.用在问句或感叹句末,不符合题意;
C.用在陈述句句末,表陈述或解释语气,符合题意;
故选C。
7.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
句意:意气风发,他们身体略往后仰,所以衣服就应当后摆短,前摆长。可知:“意高气盛”这是初任高位时的情态,“其体微仰”这是完整的主谓句,“衣当后短前长”这是裁剪的衣服特点;
故断为:意高气盛/其体微仰/衣当后短前长。
8.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
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以:凭着;知:懂得。
9.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结合甲文“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可知:陈尧咨的高超技艺达到发矢十中八九。
结合乙文“京师缝人某姓者,擅名一时,所制长短宽窄,无不称身”,可知:京师缝人的高超技艺达到所制长短宽窄,无不称身。
10.本题考查赏析人物形象。
结合甲文“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可知:卖油翁看陈康肃公射十箭中了八九箭,只是微微点点头,当陈康肃公生气质问他时,老翁向他展示了高超的倒油技术,并很谦虚回答道,他也只是手法熟练罢了。由此可见,老翁是一个技艺高超,面对权贵不卑不亢,为人很平和的人。
结合乙文“相公辈初任雄职,意高气盛其体微仰衣当后短前长:在事将半,意气微平,衣当前后如一:及任久欲迁,内存冲挹,其容俯,衣当前短后长”,可知:在京师缝人看来,不同经历的人待人接物的方式不一样,其对衣服的要求也不一样,他善于根据顾客的经历来裁剪衣服,由此可见,他是一个洞察世故,了解人心,善于量体裁衣的人。
【点睛】参考译文:
【甲】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地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箭,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乙】
(明朝)嘉靖年间,京城里某位裁缝,在当时大有名望,(他)所做的(衣服)的长短肥瘦,没有(一件)不合身的。曾经有(一位)御史请他裁制一件盘领衣服,(裁缝)跪着请问,当御史当了几年了。御史(询问)说:“(你)做衣服要知道这些干什么?”(裁缝回答)说:“相公们大凡初任高位的时候,意气风发,他们身体略往后仰,所以衣服就应当后摆短,前摆长;任职稍久,心气微微平和,衣服就应该前后摆一样长;等到做官时间长了,想要升职,心里谦虚自抑,他们身体往前倾,这时做的衣服就应该前摆短,后摆长。(如果)不知道(大人当官的)资历。做的衣服就不容易合身了。”
(2024·山东济宁·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②,敌惊以为神,逡巡③敛去。
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节选自《宋史·何灌传》,有删改)
【注释】①亲申画界堠(hòu):亲自划定边界。②镞(zú):箭头。③逡巡:顷刻。
1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但微颔之 颔:点头。 B.公亦以此自矜 自矜:自夸
C.康肃笑而遣之 遣:派遣 D.帝亲赐酒劳之 劳:犒劳
12.下列句子中,加点“其”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
A.其此之为乎 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C.安陵君其许寡人 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13.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乙文“敌惊以为神”“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从侧面表现何灌善射的本领。
C.甲文详写陈尧咨善射略写卖油翁酌油,使叙事详略得当,突出熟能生巧的道理。
D.面对善射的本领,陈尧咨恃才傲物、自命不凡,何灌朴实、谦逊、毫不骄矜。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1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陪 辽 使 射 玉 津 园 一 发 破 的 再 发 则 否
【答案】11.C 12.D 13.C 14.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15.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
【解析】1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C.康肃笑而遣之: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遣:打发。
故选C。
1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
例句中“其”是代词,指代辽国人;
A.表示推测;
B.表示选择,或许;
C.语气副词,加强语气,可以翻译为“可要”、“一定”;
D.代词,指代学子;
故选D。
13.本题考查理解内容。
C.“甲文详写陈尧咨善射略写卖油翁酌油”有误,应是略写陈尧咨善射,祥写卖油翁酌油。故选C。
1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注意关键词:
忿然:气愤的样子。然,作形容词或者副词的词尾,相当于的或地,可译为的样子。 尔:你。 安:怎么。轻吾射:看轻我射箭(的本领)。轻,作动词用。
15.本题考查断句。这句话意思是:何灌曾陪同辽国使者在玉津园射箭,一箭就射中了靶心,第二次射却没有射中。“一发破的”是前面“陪辽使射玉津园”的第一次结果,“再发则否”是第二次结果。据此断句为: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
【点睛】参考译文:
【甲】康肃公陈尧咨擅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箭,但只是微微点点头。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乙】何灌,字仲源,是开封祥符人。辽国人经常越过边境来取水,何灌亲自告诫并划定边界,禁止辽国人前来。辽国人愤怒地兴兵进犯。何灌面对敌军高高地向上射箭,每射必中,有的箭射中山崖,箭头都能没入到岩石之中。敌军大惊,把他当做神人,迟疑徘徊了好久,终于退缩离去了。
何灌曾陪同辽国使者在玉津园射箭,一箭就射中了靶心,第二次射却没有射中。辽国使者说:“太尉不行了吧?”何灌答道:“不是,我是出于礼节让让客人你。”他整理弓箭再次射中了靶心,观看的人赞叹(不已),皇帝亲自赐酒犒劳他。
(2024·江苏淮安·一模)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 完成各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节选自欧阳修《卖油翁》)
【乙】
铁匠王某,人无不以巧匠呼之。有新奇诡怪淫巧之物敝①,不能自理,则往修之,巧匠无不井井②焉,如未敝者,虽极巧之物,曾未足以难巧匠也。间能伪作古铜器,篆刻花纹,尺度形式无一差者,所作古戈几能乱真。
铁匠以巧故闻名于西洋某教士,教士以西洋最新之枪一,语之曰:“若能拆之而后合之,则酬以重金。”盖此枪为最新式者,虽工艺专家,或未能明其构造也。铁匠若无事然,尽拆之,不终日,复合之,并能言其构造之理。某教士无以难,而心折其人,许以重金,邀置西洋某工厂。铁匠闻之,曰: “我华人也,安能为外国用 虽万金,不屑也。”某教士亦无知之何。
(节选自徐珂《清稗类钞》,有删改)
【注释】①敝:破旧,坏。②井井:有条理的样子。
16.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1处)
所 作 古 戈 几 能 乱 真
17.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徐以杓酌油
②语之曰
③虽工艺专家
④铁匠闻之
1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尔安敢轻吾射!
②若能拆之而后合之,则酬以重金。
19.有人用“德艺双馨”来评价铁匠王某,你是否同意 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20.请说说【甲】【乙】两文画线句分别表现人物怎样的心理。
【答案】16.所作古戈/几能乱真 17. 慢慢地 对……说 即使 听闻、听说。 18.
①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②你如果能先拆解,然后再组合起来,我就用重金作为酬劳。 19.同意,①技艺精巧;②面对传教士的利诱,不为所动,热爱祖国。 20.
①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康肃射技的不在意、勉强认可的心理。
②表现王铁匠面对传教士的挑衅不卑不亢,沉着冷静的心理。
【分析】16.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语句的断句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本句的意思是:所做的古代长戈几乎能够以假乱真。“所作古戈”是主语,“几能乱真”是谓语,中间可以断开,故根据句意以及断1处的要求即可断句为:所作古戈/几能乱真
17.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为:慢慢地用勺子舀起油(通过铜钱方孔)滴入(葫芦)。徐:慢慢地。
②句意为:对他说。语:对……说。
③句意为:即便是工艺专家。虽:即使。
④句意为:铁匠听到后。闻:听到、听说。
18.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本题重点词:
①尔:你。安:怎么。轻:轻视。射:射箭的本领。
②若:如果。拆:拆解。而:表顺承,然后。则:就。以:用。
19.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首先表态,同意;然后结合具体文章内容谈理由即可。
乙文第①段“铁匠王某,人无不以巧匠呼之。有新奇诡怪淫巧之物敝,不能自理,则往修之,巧匠无不井井焉,如未敝者,虽极巧之物,曾未足以难巧匠也。间能伪作古铜器,篆刻花纹,尺度形式无一差者,所作古戈几能乱真”意思是:有个姓王的铁匠,人们没有不用巧匠称呼他。有新奇古怪精巧的物品坏了,自己不能修理,就去找王铁匠修理。王铁匠没有不有条理的修好的。如没有毁坏,即使是非常精巧的物品,也不足以为难巧匠。偶尔还能伪造古铜器,雕刻花纹,尺度和形式没有一点差别,所做的古代长戈几乎能够以假乱真。据此可知王铁匠技艺精巧;
乙文第②段“我华人也,安能为外国用?虽万金,不屑也”意思是:我是中国人,怎能够被外国人所用?即使是万两黄金,我也不屑。据此可知王铁匠面对传教士的利诱,不为所动,热爱祖国。
根据以上可知用“德艺双馨”来评价铁匠王某十分恰当。
20.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心理。
①“睨之久而不去”意思是:斜着眼睛看他射箭,很久不离开。据此可知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康肃射技的不在意、勉强认可的心理。
②“铁匠若无事然”意思是:铁匠好像没事的样子。结合“盖此枪为最新式者,虽工艺专家,或未能明其构造也”意思:原来这把枪是最新的式样,即便是工艺专家,有的也不能明白其中的构造原理。可知句子表现王铁匠面对传教士的挑衅不卑不亢,沉着冷静的心理。
【点睛】参考译文:
甲: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可与之媲美,他也因此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自家的园子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睛看他射箭,很久不离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康肃公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技艺不也很精湛吗?”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康肃公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舀起油(通过铜钱方孔)滴入(葫芦),油从铜钱的孔中注入,而铜钱没有被沾湿。于是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他奥妙,只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笑着让老翁走了。
乙:有个姓王的铁匠,人们没有不用巧匠称呼他。有新奇古怪精巧的物品坏了,自己不能修理,就去找王铁匠修理。王铁匠没有不有条理的修好的。如没有毁坏,即使是非常精巧的物品,也不足以为难巧匠。偶尔还能伪造古铜器,雕刻花纹,尺度和形式没有一点差别,所做的古代长戈几乎能够以假乱真。
铁匠因为巧的缘故被西洋某教士听说,传教士就拿着西洋最新生产的一种枪,对他说:“你如果能先拆解,然后再组合起来,我就用重金作为酬劳。”原来这把枪是最新的式样,即便是工艺专家,有的也不能明白其中的构造原理。铁匠好像没事的样子,全部将其拆解开,不到一天就又把它组合了起来,并且能够说出其中的构造原理。这个传教士没有什么能够难住他,但是内心对他十分折服,就答应给他大量黄金,邀请他到西洋的一家工厂。铁匠听到后,说:“我是中国人,怎能够被外国人所用?即使是万两黄金,我也不屑。”某传教士也无可奈何。
(2024·上海金山·二模)阅读下文, 完成小题。
【甲】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乐工罗程
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①。得幸于武宗,恃恩自恣。宣宗初亦召供奉。程既审②上晓音律,尤自刻苦。往往令倚嫔御歌,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程一日果以毗睚③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④。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会幸苑中,乐将作,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上曰:“汝辈何为也?”进曰:“罗程负陛下,万死不赦。然臣辈惜程艺天下第一,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上曰:“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卒不赦程。
(选自《唐语林》)
【注释】①变易新声:创作新曲调。②审:深知。③眦睚:瞪眼,发怒,指极小的仇怨。④京兆:京城长安地区的长官和衙门。
21.甲文作者是 , 字永叔, 号 。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恃恩自恣( )
(2) 会幸苑中( )
2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陈康肃公善射 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
B.尝射于家圃 置琵琶于其上
C.以钱覆其口 徐以杓酌油沥之
D.但微颔之 康肃笑而遣之
24.下列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必定演奏出新奇巧妙的乐声感动皇上,因为这个(缘故) 得到皇上的宠爱
B.必定演奏出新奇巧妙的乐声使皇上感动,因为这个(缘故) 得到皇上的宠爱。
C.必定演奏出新奇巧妙的乐声感动皇上,所以得到了皇上的宠爱。
D.必定演奏出新奇巧妙的乐声使皇上感动,所以得到了皇上的宠爱。
25.甲文的陈尧咨因“ ”而自矜,然而卖油翁用酌油技艺告诉他 的道理;乙文的罗程因 而自恣,后“以眦睚杀人”被宣宗“付京兆”,表明他没有明白 的道理。
26.乙文详写乐工们向唐宣宗求情的经过,有何作用?
【答案】21. 欧阳修 醉翁 22. 依靠 适逢,正赶上 23.D 24.B 25. 善射,当世无双 熟能生巧 皇上的恩宠 做人不能得意忘形 26.侧面描写,通过描写乐工们用心良苦地为罗程求情,侧面表现罗程弹奏技艺之高超,也是为了衬托宣宗皇帝不因偏爱而违背国法的严明态度。
【解析】2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卖油翁》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及其对技能获得途径的议论,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上主张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
2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尤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
(1)句意:依靠皇帝的恩宠,放纵自己的行为。恃:依靠。
(2)句意:正好皇帝驾临御花园。会:适逢,正赶上。
23.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
A.都是动词,善于;擅长;
B.都是介词,在;
C.都是介词,用;
D.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代词,指卖油翁;
故选D。
24.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到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的意思是:必定演奏出新奇巧妙的乐声使皇上感动,因为这个(缘故)得到皇上的宠爱。
重点词:必:必定;为:演奏;动:使……感动;由:由于;是:这。
故选B。
2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
第①空:根据甲文“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可概括为:善射,当世无双;
第②空:根据甲文“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可知,卖油翁能够轻松地将油倒入葫芦中,而油却不会滴到外面,这是因为他长期练习,掌握了倒油的技巧。卖油翁用酌油技艺告诉陈尧咨,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反复练习,熟能生巧,就能够掌握其中的技巧和精髓,从而达到高超的境地。据此可概括为:熟能生巧;
第③空:根据乙文“乐工罗程者……得幸于武宗,恃恩自恣”可概括为:皇上的恩宠;
第④空:根据乙文“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得幸于武宗,恃恩自恣”,“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程一日果以毗睚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上曰:‘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卒不赦程”可知,演奏技艺无双的乐师罗程,得到了唐武宗、唐宣宗的宠爱,但罗程因小怨仇而杀人,最终唐宣宗没有因为他的技艺高超而赦免他。从乐师罗程的角度看,“恃恩自恣”终会酿成大祸,表明罗程不明白做人要谦逊,不可骄横的道理。据此概括回答即可。
2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
文中罗程杀人后,出现了他工辈替他求情的情节,这是侧面描写,结合“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可以看出侧面表现了罗程的技艺高超;
接下来,因为求情引出了下文中武宗的态度,结合“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一句可以看出这里侧面表现了武宗以国事为重,不偏袒,无私心的特点。据此概括回答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
【甲】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地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乙】乐师罗程,擅长弹奏琵琶,技艺天下第一,能够变换创作出新颖的乐曲。他在唐武宗时得到了皇上的宠爱,凭仗着皇上的恩宠,自己还骄横放肆。唐宣宗初年又召他到宫廷演奏。罗程知道皇上通晓音乐的曲调韵律,自己研习音乐尤其刻苦。时常皇上命令罗程依照格律为妃嫔作歌伴奏,罗程必定演奏出新奇巧妙的乐曲使皇上动情,因此罗程得到了宣宗皇帝的宠幸。一天,罗程竟然因小事杀死了人,皇上大为震怒,立即将他驱逐,押赴他给京城地方长官处理。其他乐工们因罗程的技艺天下无人能比,想要以此打动皇上的心意。适逢皇上到花园中去,将要演奏,乐工们便安设了一个空座,把琵琶放置在座位的上面。乐工们排列成队,走上前来,环绕在皇上跟前连连叩拜并痛哭流涕。皇上说:“你们这些人干什么呀?”众乐工向前来说道:“罗程对不起皇上您,他犯的罪无论怎样都不能赦免。但是我们这些臣民们都怜惜罗程天下无双的技艺,(他)不能得以永远侍奉给皇上,因此把这件事,当成为内心的遗憾。”皇上说:“你们这些人,怜惜的不过是罗程的技艺罢了,我所注重的是唐高祖、唐太宗时代所制定的法律啊。”最终,没有赦免罗程的罪。
(2024·甘肃陇南·三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甘戊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①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騄駬②,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③;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
(节选自《说苑·杂言》,有删改)
【注释】①间:阻隔。②骐骥騄駬:四种骏马的名称。③狸:猫。
27.解释下列加点词。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2)康肃笑而遣之
(3)甘戊使于齐
(4)可事主
28.翻译下列句子。(5 分)
(1)尔安敢轻吾射!
(2)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
29.请回答问题。
(1)【乙】文中,甘戊举一系列例子有什么作用?
(2)这两篇文章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27. 放下 打发 出使 侍奉 28.(1)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2)不是这样的,你不知道 (这其中的道理),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 29.(1)运用了借物说理 (举例论证)的方法,借谨慎厚道的臣子可以辅佐君主,却不能用兵;骏马可行千里,捉老鼠却不如小猫;名剑干将锋利,砍木头却不如斧头,具体有力、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物各有短长”的道理。
(2)【甲】文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乙】文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的道理。
【解析】27.本题考查解释词语。
(1)句意: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地看着他。释:放下。
(2)句意:陈尧咨笑着将他打发走了。遣:打发。
(3)句意:甘戊出使齐国使:出使。
(4)句意:可以侍奉君王。事:侍奉。
28.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
(1)重点词语:尔,你;安,怎么;轻,轻视;射,射箭的本领。
(2)重点词语:然,这样;汝,你;短长,短处和长处。
29.(1)本题考查写作方法及作用。
根据文中甘戊的话“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騄駬,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可知,他的主要观点是“物各有短长”。为了论证这个观点,甘戊用了两个通俗易懂的事例,即“骐骥騄駬,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和“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由此可知,作者举出一系列的例子是运用了借物说理的方法,为了论证物各有短长的道理。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启示能力。
甲文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告诉我们:所有技能都能透过长期反复苦练,最终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乙文讲一位船夫认为甘戊既然能成为君主的说客,面对很窄的河面就应该自己想办法过河,船夫刁难甘戊;甘戊于是直接点明“物各有短长”的道理。启发我们:“物各有短长”(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们不应求全责备;我们应该正视自己的不足,欣赏别人的长处,做到物尽其才。
【点睛】参考译文:
【甲】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地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乙】甘戊出使齐国,要渡过一条大河。船夫说:“河面很窄,你(却)不能够自己过河,能够成为君主的说客吗?”甘戊说:“不是这样的,你不知道,世间万物,各有长处和短处,(比方说)恭谨而又忠厚老实的臣子,可以侍奉君王,却不能带兵打仗;骐骥騄駬(可以)日行千里,(而)把它们放在房子里,叫它们去捉老鼠,那(它们)肯定不如小猫;干将剑的锋利,天下闻名,(可是如果)木匠用(它)来劈砍木柴,那(它)肯定不如斧子。现在用船桨划船,让船顺着水势起伏漂流,我比不上你,说服有千万辆战车的君王,你就比不上我了。”
(2023·甘肃定西·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轮扁①斫轮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②,疾则苦而不入③,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选自《庄子》
【注释】①轮扁:制造车轮的人。②甘而不固:滑动而不牢固。指轮孔太大车辐条松动。甘,滑。③苦而不入:滞涩而难进入。
30.解释下列加点词。
(1)公亦以此自矜
(2)康肃忿然曰
(3)释椎凿而上
(4)古人之糟魄已夫
31.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尝射于家圃 斫轮于堂下 B.以我酌油知之 臣也以臣之事观之
C.尔安敢吾射 轮人安得议乎! D.康肃笑而遣之 不能受之于臣
3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
33.欧阳修在【甲】文后还写了一句话:“此与庄生所谓斫轮者何异?”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答案】30. 夸 生气的样子 放下 比喻粗劣而没有价值的东西 31.D 32.(1)卖油翁看到陈康肃射箭十箭能中八九箭,只是微微地点头表示赞许。
(2)古代的人和他们不能流传下来的精华都死去了。 33.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卖油翁倒油的技艺与轮扁斫轮的技艺都是反复练习的结果,都在说明一个道理:熟能生巧。
【解析】30.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矜:夸。
(2)句意为: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忿然:生气的样子。
(3)句意为:放下椎凿的工具走上堂来。释:放下。
(4)句意为:不过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糟魄:比喻粗劣而没有价值的东西。
3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都是介词,译为“在”;
B.都是介词,译为“凭借”;
C.都译为“怎么”;
D.代词,代指卖油翁/代词,代指做轮子的经验和方法;
故选D。
32.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翻译。
文言文句子翻译要点: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准确,尤其注意一些关键词的特殊用法,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结合上下文,语句通顺,语意、语气不变;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有:
(1)发矢:射箭。但:只,只是。微颔:微微点头。
(2)古之人:古代的人。与:和。不可传也:不能流传下来的。死:死去。
3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来分析。“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这句话里包含了两个典故: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
庖丁解牛:庖丁给梁惠王宰牛,他的刀子在牛骨缝里灵活地移动,没有一点障碍。梁惠王看呆了,一个劲儿夸他技术高超。“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两个典故与文章所阐述的道理是一样的,都蕴含着“熟能生巧”的道理。
【点睛】参考译文:
【甲】卖油翁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地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乙】轮扁斫轮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轮扁放下椎凿的工具走上堂来,问齐桓公说:“请问,您所读的是什么书呀?”桓公说:“是记载圣人之言的书。”又问:“圣人还在吗?”桓公说:“已经死去了。”轮扁说:“既然这样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罢了。”桓公说:“我读书,做轮子的匠人怎么能议论?说出道理就可以放过你,没有道理可说就要处死。”轮扁说:“我是凭借我做的事情看出来的。砍削木材制作轮子,榫头做得过干宽缓,就会松动而不牢固,做得太紧了,又会滞涩而难以进入。我做得不宽不紧,从手中做出的活儿,正符合心中摸索出的规律。这种火候嘴里说不出来,但是有个规律存在其中。我不能明白地告诉我的儿子,我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得到做轮子的经验和方法,所以我已七十岁了,还在独自做车轮。古代人和他们所不能言传的东西都一起死去了,那么您读的书不过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2023·湖北恩施·模拟预测)比较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的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欧阳修)
【乙】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④仁化⑤而专一夫之伎⑥,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⑦。
(《宋史》)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行:施行。⑤仁化:仁化之政。⑥伎:同“技”。⑦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3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睨之,久而不去。 睨:
⑵康肃笑而遣之 遣:
⑶陈尧咨善射 善:
⑷杖之,碎其金鱼 杖:
35.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用“/”在句中标出。(限划2处)
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36.翻译下面句子。
⑴无他,但手熟尔。
⑵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
37.面对陈尧咨善射,卖油翁报以 的神态,陈母则待以 的动作。
38.综合【甲】【乙】两文,分析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34. 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打发 擅长 用棒子打 35.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36.⑴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⑵现在你不致力于施行仁化之政却专注于个人的射箭技艺。 37. 但微颔之 杖之 38.陈尧咨是一个射技纯熟、傲慢无礼但又知错能改,却又贪图享乐的人。
【解析】34.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站在那里不在意的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睨: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2)句意: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遣:打发。
(3)句意:陈尧咨擅长于射箭。善:擅长。
(4)句意:(于是)用棒子打他,摔碎了他的金鱼配饰。杖:用棒子打。
35.考查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句意:常常有宴会,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在座的人没有不叹服的。根据句意可断句为: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36.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1)无他,没有别的奥秘。但,只,只是。尔,同“耳”,罢了。
(2)今,现在。汝,你。务,致力于。行,施行。而,却。
37.考查筛选信息。
第一空:根据甲文中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可得:但微颔之。
第二空:根据乙文中的“杖之,碎其金鱼”可得:杖之。
38.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甲】文“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乙】文“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可知,陈尧咨擅长射箭,百发百中,射箭技术纯熟;结合【甲】文“公亦以此自矜”“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可知,陈尧咨对自己的射箭技术十分自得,面对卖油翁对他箭术的评价,显得十分傲慢无礼;结合【乙】文“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可知,在陈尧咨做荆南郡守时,每天有宴会,他经常在宴会上表演我的射箭技术让客人们欣赏,可见他贪图享乐。
【点睛】参考译文:
【甲】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的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乙】陈尧咨擅长于射箭,百发百中,世人把他当作神射手,(陈尧咨)常常自称为“小由基”。等到驻守荆南回到家中,他的母亲冯夫人问他:“你掌管郡务有什么新政?”陈尧咨说:“荆南是重要的地方,常常有宴会,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在座的人没有不叹服的。”他的母亲说:“你的父亲教你要以忠孝来报效国家,而今你不致于施行仁化之政却专注于个人的射箭技艺,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于是)用棒子打他,摔碎了他的金鱼配饰。
(2023·安徽芜湖·二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 无如①人之常情,恶劳而好逸:甘食媮衣②,玩日愒③岁。……夫天地之化,日新则不敝,故户枢④不蠹⑤,流水不腐,诚不欲其常安也。人之心与力,何独不然?劳则思,逸则忘,物之情也。
【注释】①无如:无奈。②媮衣:华美的衣服。③愒(kài):荒废。④户枢:门上的转轴。⑤蠹:蛀蚀器物的虫子。
39.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公亦以此自矜
(2)以我酌油知之
(3)日新则不敝
(4)诚不欲其常安也
40.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2)言虽近而旨则远。
41.甲文中表达观点的句子是 ,乙文中的观点是 。(用原文回答)
42.乙文画线句用什么修辞表达了什么道理?和甲文有何联系?
【答案】39. 夸耀 凭借 每天 的确,实在 40.(1)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入到葫芦里。(2)这句话虽然说得浅近,意义却很深远。 41. 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 42.使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表明事物常活动则不易被侵蚀破坏。鼓励人们要勤锻炼,勤劳能使人长期保持健康,保持生气勃勃,而不致堕落。甲文讲述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两文都突出了勤奋练习带来的好处。
【解析】39.本题考查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词语解释时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
(1)句意: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矜:夸耀。
(2)句意: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以:凭借。
(3)句意:每天更新就不会毁坏。日:每天。
(4)句意:实在是上天不想要万物时常安逸啊。诚:的确,实在。
40.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注意重点词的解释:
(1)以,用;覆,盖;徐,慢慢地;杓,同“勺”。
(2)近,浅显;旨,意思,意义;远,深远。
4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
甲文中的“无他,但手熟尔(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和“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点出作者的观点:熟能生巧。乙文开篇就提出了“治生之道,莫尚乎勤(谋生的正确方法,莫过于勤快了)”的观点。
42.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与理解。
乙文画线句“夫天地之化,日新则不敝,故户枢不蠹,流水不腐”意思是: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是每天更新就不会毁坏。所以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蛀蚀,流动的水不会腐臭。运用“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比喻,进一步证明“勤”的重要,即事物常活动则不易被侵蚀破坏。告诉我们做人是不能够长期苟且偷闲,要动起来,要勤劳,勤劳能使人长期保持健康,保持生气勃勃,而不致堕落。甲文,从卖油翁酌油的过程可知,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及其对技能获得途径的议论,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两文都突出了勤奋练习带来的好处。
【点睛】参考译文:
【甲】 康肃公陈尧咨擅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箭,但只是微微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打发走了。
【乙】谋生的正确方法,莫过于勤快了。因此邵雍说:“一天的计划要在早晨做好安排,一年的计划要在春天做好安排,一生的计划在于勤劳的态度。”这些话虽然说得浅显,但意义却很深远。无奈的是一般人的习性,厌恶劳作而喜好安乐,贪图美味,讲究衣着,玩掉时间,荒废岁月。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是每天更新就不会毁坏。所以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蛀蚀,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实在是上天不想要万物时常安逸啊!人的心思和才能,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劳苦了就会用心去思考,安逸了就会放纵昏乱,这是人之常情。
(2022·广东深圳·二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念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乙】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①,奏刀騞然②,莫不中音。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③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④。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节选自《庄子》,有删改)
【注】①砉(huā)然向然:形容声音响亮。②奏刀騞(huō)然:进刀时发出霍霍的声音。③盖:通“盍”,为什么。④硎(xíng):磨刀石。
4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陈康肃公善射/择其善者 B.释担而立/释刀对曰
C.彼节者有间/又间令吴广 D.进乎技矣/时时而间进
44.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4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以神态、语言描写刻画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礼。
B.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还学过他的《醉翁亭记》。
C.乙文“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断句是正确的。
D.出自乙文的成语除了“庖丁解牛”,还有“游刃有余”。
46.卖油翁和庖丁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结合两文,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答案】43.B 44.(1)(卖油翁)见他(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点点头。
(2)我用心神(精神)和牛接触,而不必用眼睛去看。(意近即可) 45.C 46.①卖油翁通过不断练习和实践,油入钱口而不湿,把倒油的本领练得炉火纯青;②庖丁通过反复实践,知道刀要在牛的关节缝隙中游走才能省力,并且有更高的追求。③从他们身上我理解的工匠精神要具备严谨态度和专业精神,专注投入、不断练习、精益求精,还要有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顽强意志力。
【解析】43.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辨别词义。
A.善:擅长/好的,优点;
B.释:放下/放下;
C.间:间隙/私下;
D.进:超过/进谏;
故选B。
4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矢:箭;中:射中;但:只是;颔:点头;
(2)以:用;神:心神(精神);遇:接触;目视:眼睛看。
45.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
C.这个句子意思是: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应断为: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故选C。
4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启示。
甲文写卖油翁以酌油告诫陈尧咨“熟能生巧”的道理。“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之所以能熟练地从钱孔中往葫芦里注油,是因为他长期的练习与实践,最终才掌握了这种技艺。
乙文写庖丁解牛,动作娴熟,技术高超。“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因为疱丁掌握了牛的骨骼结构,将刀从牛的关节间隙中游走,根本不需要砍或剁,达到了游刃有余的技术境界,这是他在长期实践中摸索练就的,也体现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卖油翁倒油和疱丁解牛都体现了“工匠精神”,他们的技艺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长期不断地练习才获得的,这就启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精神专注,要有毅力,不能怕失败,要有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意志力。
【点睛】参考译文
【甲】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周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的射箭!”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尴尬地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
【乙】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庖丁放下刀回答说:“臣下所注重探究的,是解牛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几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2022·海南·模拟预测)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州城,命小奚②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扑,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①矣。
予爽然③思渡者言近道,天上之以躁急自败,穷暮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
(周容《小港渡者》)
[注]①牡下:上锁,②小奚:小书童。③爽然:若有所失的样子。
【乙】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47.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予 自 小 港 欲 入 蛟 州 城
48.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①许
②徐行
③愠
④自矜
4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趋行及半,小奚扑,束断书崩,啼未即起。
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50.【甲】文渡者“熟视小奚”注意到了什么?他为什么做出“速进则阖”的推测?
51.两个故事可读出弦外之音,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说说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案】47.予 自 小 港 /欲 入 蛟 州 城。 48.①表示约数;②慢慢走;③生气,恼怒;④自夸。 49.①我快步赶路,走到了一半路程的时候,书童摔了一跤,捆书的绳子断开,书也散了,他哭哭啼啼没有马上起来。②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 50.渡者注意到小童“以木简束书从”;渡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在仔细观察小书童,发现他人小书重,书捆得又不结实后然后得出了“速进则阖”的推测。 51.甲文通过写作者不听渡者的劝告执意快走,想赶上南门开着的时候进城,结果却因为走得太急导致小童摔倒反而适得其反的事,告诉我们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乙文通过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解析】47.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根据句子可以得出他的含义为“我从小港口想要进入蛟州城”;同时可知这个句子的成分为“自小港”是状语;“入”是动词,作为谓语,“蛟州城”这是宾语,所以说应该是和“欲入蛟州城”隔开;由此可知断句为“予自小港/欲入蛟州城。”
48.本题考查文言字词的含义。
①“望城二里许”含义为“看着距离城里有二里的距离”;许:大约,表示约数;
②“徐行之”含义为“慢慢地前进”;徐行:慢慢地行走;
③“予愠为戏”含义为“我生气了,以为他在戏弄我”;愠:生气;
④“公亦以此自矜”含义为“公以此为傲”;自矜:自己引以为傲。
49.本题考查文言翻译。注意以下字词的含义即可。
①趋行:快步赶路;小奚扑:书童摔了一跤;束断:捆书的绳子断开;即:马上;
②发矢:射箭;颔:点点头。
5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由原文的“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可知这是关于渡着说的话;由“小奚扑,束断书崩,啼未即起”可知这是通过自己的观察得知这个小书童的莽撞,从而知道的这个情况,可以根据这种情况,得出这样的结论。
51.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
由甲文“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扑,束断书崩,啼未即起”可知含义为“我生气了,以为他在戏弄我,快步赶路。走到了一半的时候,书童跌倒了,捆书的绳子断开了,书散落一地,书童哭哭啼啼的,来不及马上起身”所以最终得出来的道理是欲速则不达;
由乙文“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可知含义“我也没有其他的,就是熟练罢了”可知这是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
【点睛】译文:
甲文:
庚寅年的冬天,我从小港出发,打算到蛟洲城去,命令书童用夹书的木板捆着书跟从。当时太阳已经落山,傍晚的云雾环绕着山林。远望离城大约两里路,于是问船夫:“还可以赶得上南门开吗?”船夫仔细地看着书童,回答说:“慢慢地走,可以进入;快步行走,城门会关闭。”我生气了,以为他在戏弄我,快步赶路。走到了一半的时候,书童跌倒了,捆书的绳子断开了,书散落一地,书童哭哭啼啼的,来不及马上起身。等我整理好书籍捆好书时,可是这时南门已经关门上闩了。
我恍然大悟,觉得船夫说的话很有道理。天下间因为急躁而导致失败,一直到晚上也没有地方睡觉的人,大概是这样吧。
乙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箭,但只是微微点点头。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2022·上海黄浦·二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一日,语众曰:“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人无应者。乃问之曰:“子之技诚巧矣。子何不范金①琢玉,为夏、殷、周、汉之器,可以宝②而不坏?今乃琢冰为玩物,其形虽有,不日而化矣!吾甚惜事之技巧而非真③,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之远也。”
注:①范金:把金属浇在模子里。②宝:珍藏。③真:实际。
52.甲文作者是 (人名),篇名是《 》 。
5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琢冰为人物之形( )
(2)神色如生( )
5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55.甲文中“徐以杓酌油沥之”的“徐”不能删去,原因是
56.乙文中第二段琢冰者的话无人应对,原因是观者
57.甲乙两文同是塑造技艺高超的人物形象,但是表现手法有异同,请简述之。
【答案】52. 欧阳修 卖油翁 53. 成,变成 活的 54.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 55.“徐”的意思是缓慢,这里用“徐”是对卖油翁动作特征的描写,表现了卖油翁面对康肃咄咄逼人的态度时的镇定自若。 56.认为琢冰技艺虽然很巧,但是不实用,“心劳而无用”。 57.甲乙两文都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卖油翁与琢冰者的高超技艺乙文还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烘托琢冰者的高超技艺
【解析】5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卖油翁》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及其对技能获得途径的议论,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5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将冰变成人物形象的人。为:变成;
(2)句意为:神色像活的一样。生:活的;
54.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字词:乃,于是;置,放。覆,盖,覆盖。
55.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徐以杓酌油沥之”意思是: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徐”慢慢地,用来修饰卖油翁倒油时的动作。结合“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分析,与康肃咄咄逼人的态度形成对比,写出卖油翁的镇定。
56.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把握。结合“吾甚惜事之技巧而非真,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之远也”的意思“我很可惜你这做事的技巧却不是真东西,劳心而无用,可以娱乐目前却不能流传久远啊”可知,观者认为琢冰技艺虽然很巧,但是冰不能长久,不实用。
57.本题考查表现手法。
根据甲文“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可知,采用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刻画出一个技艺高超,沉稳镇定,从容不迫的劳动者形象。
根据“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分析,正面描写出琢冰者的高超技艺。结合“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分析,从观看的人数众多,侧面衬托出琢冰者技艺高超。
【点睛】参考译文:
(甲)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乙)从前京师有个将冰变成人物形象的人,给它们披上衣裳,点缀上红绿色彩,神色像活的一样,形体如同真人。京师天气寒冷,放到厅堂背阴处,过了一天也不会变;变了就修饰修饰它们。前往观看的人每天有数百人,都感叹他的精巧,惊叹他的神功。
一天,他对众人说:“谁能给我三斗粟米,我就把我的技艺传授给他。”没有人回应。有一个人就问他道:“您的技艺的确很巧啊。您为什么不铸造雕琢金玉,做夏、般、周、汉朝的器具,可以成为宝贝还不会坏啊?现在就琢冰成为玩物,它们的形虽然很好,没几天就化了啊!我很可惜你这做事的技巧却不是真东西,劳心而无用,可以娱乐目前却不能流传久远啊。”
(2022·广西贺州·一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族兄中涵知①旌德县时,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邑人请曰:非聘徽州唐打猎②,不能除此患也。休宁戴东原曰:明代有唐某,甫新婚而戕于虎,其妇后生一子,祝之曰:“尔不能杀虎,非我子也。后世子孙,如不能杀虎,亦皆非我子孙也。”故唐氏世世能捕虎。乃遣吏持币往,归报唐氏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
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③,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大失望,姑④命具食,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遂命役导往。
役至谷口,不敢行,老翁哂⑤曰:我在,尔尚畏耶?入谷将半,老翁顾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童子作虎啸声,果自林中出,径搏老翁,老翁手一短柄斧,纵八九寸,横半之,奋臂屹立,虎扑至,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仆地。视之,自颔下至尾闾,皆触斧裂矣,乃厚赠遣之。
老翁自言炼臂十年,炼目十年,其目以毛帚扫之不瞬,其臂使壮夫攀之,悬身下缒⑥不能动,庄子曰:“习伏众神⑦,巧者不过习者之门。”信夫!
——纪昀《阅微草常笔记》
【注释】①知:主持,掌管。②唐打猎:据传说唐氏世代善捕虎,故有“唐打措”之称。③皓然:须发皆白的样子。④姑:姑且,暂且。⑤哂:讥笑。⑥悬身下缒:指双脚离地,用力向下沉坠。⑦习伏众:只有反复练习才能让别人佩服。⑧信:的确,确实。
58.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康肃公善射(擅长,善于) 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挑着)
C.乃遣吏持币往(派遣,派) D.老翁手一短柄斧(用手拿)
5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亦以此自矜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B.睨之 已而之细柳军
C.而钱不湿 学而不思则罔
D.以钱覆其口 其业有不精
6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面对卖油翁观射时不以为然的态度,康肃在质问时称呼、语气的变化,淋滴尽致地表现了他傲慢无礼、骄矜暴躁的个性。
B.酌油术表演后,卖油翁以一句“我亦无他”来教训康肃“你亦无他”,举重若轻,一个沉稳老练、从容自得的长者形象跃然纸上。
C.从康肃的“射箭”到卖油翁的“酌油”,从康肃“自矜”“忿然”到“笑”“遣”,行文跌宕有致,富有戏剧性。
D.甲乙两文故事虽短,但都生动有趣,通过类比,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做人要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善于向他人学习的道理。
61.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
62.你从两文中两位老翁身上分别获得怎样的教益?
【答案】58.B 59.C 60.D 61.(1)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2)不聘请徽州唐家人来打猎,就不能除掉这个祸患。 62.示例一:卖油翁:只有反复实践把握事物内在规律,才能达到得心应手境界(或遵循事物内在规律才可然能生巧)。猎虎翁:高超的本领、深厚的功夫需要持之以恒的艰苦磨练、专心致志的态度和顽强的意志去获得。
示例二:卖油翁:不管本领有多大,都应含蓄内敛。猎虎翁:不管是练就精湛高深的技艺功夫,还是要获得成功,都须有坚毅的心志。
【解析】58.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B.大意: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释:放下。这里解释为“挑着”,故错误;
故选B。
5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A.介词,凭借/连词,因为;
B.代词,指陈尧咨/动词,到;
C.均“表转折,然而”;
D.代词,指葫芦/代词,指求学之人;
故选C。
60.本题考查文本理解。
D.甲文有类比,卖油翁用“酌油”类比康肃公“射箭”,深入浅出地阐明了道理。乙文只是曲折有致地讲述了一个故事,最后总结出“高超的本领、深厚的功夫需要持之以恒的艰苦磨练、专心致志的态度和顽强的意志去获得”的道理,没有用到“类比”的手法。
故选D。
61.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1)其:代词,指陈尧咨;发:发射;矢:弓箭;但:只是;颔:下巴。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点头。
(2)非:除非;聘:聘请;除:消除;患:祸患。
62.本题考查文本理解。
甲文通过略写陈尧咨射箭、详写卖油翁酌油这两件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作者借助卖油翁这一老者的形象,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下苦功夫,多思勤练,就一定会取得成绩的。
乙文通过唐家老者打虎的故事,指出“无论老幼都身怀绝技,擅长打虎,而其绝技又是数十年苦练的结果”。在今天,这句话仍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适用于各行各业。对我们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学习是快乐的过程,但是也要付出辛苦,一点辛苦都不付出,不可能有所成就,哪一个奥运冠军鲜花背后没有汗水和泪水。
学习需要反复的熟练的过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无他,但手熟尔”,告诉我们的都是相同的道理。
【点睛】甲参考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
乙参考译文:
族兄中涵任旌德知县时,靠近县城的地方有老虎,咬伤了几名猎手,无法捕捉。这县的人们请求说:除非聘请专门打猎的徽州唐家,否则不能消除虎患。休宁县戴东原说:“明代有个姓唐的人,刚结婚就被老虎吃了。后来他的妻子生下一个儿子,祈祷说:‘你如果不能杀死老虎,就不是我的儿子。后代子孙如果不能杀死老虎,也都不是我的子孙。’所以唐家世世代代都会捕杀老虎。”于是派属吏带着银钱前去聘请。属吏回来报告,唐家选派两位武艺最高强的,马上就要来了。
等到唐家两个人来到,原来一个是老头子,胡子头发雪白,还经常咯咯地咳嗽;一个是十六七岁的少年。中涵感到很失望,勉强命令手下给这两个猎手准备酒饭。老头子觉察中涵不满意,就行礼报告说:“听说这只老虎在离城不到五里的地方,不如先去捕杀,回来再赏饭也不迟。”中涵就派差役带这两个人去。
差役走到山谷入口,不敢再走。老头子轻蔑地笑着说:“有我在这里,你还害怕吗 ”进入山谷一半时,老头子回头对少年说:“这只畜生好像还在睡觉,你来喊醒它。”少年就模仿老虎的啸声。老虎果然从树林里冲出,直向老头子扑去。老头子手拿一把短柄的斧头,长八九寸,阔只有四五寸,高举手臂,直挺挺地站着。老虎扑过来,老头子把头一歪,让老虎越过。老虎从老头子的头顶飞跃而过,就流血滚地死去了。仔细一看!老虎从下巴至尾骨,都擦着斧头而过,全身开裂两半了。于是,中涵就重赏两个猎人,送他们回去。
老头子说,臂力练了十年,眼力练了十年。他的眼睛,练到用毛扫帚扫也不会眨眼;他的手臂,即使强壮汉子抓住,把身子吊在手臂上,也不会动一动。《庄子》说:“训练能折伏神奇,取巧的人不敢经过素有训练者的门口。”这是可信的。
(2024·浙江宁波·一模)“跟着诗文去旅行”,我们会见识到奇人奇技及其背后支撑的匠人精神。请阅读下列材料,探究“匠人精神”的内涵。
【甲】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欧阳修《卖油翁》节选)
【乙】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A】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魏学洢《核舟记》节选)
【丙】
颜渊问仲尼曰:“吾尝济乎觞深①之渊,津人②操舟若神。吾问焉,曰:‘操舟可学邪?’曰:‘可。【B】善游者数能。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吾问焉而不吾告,敢问何谓也?”
仲尼曰:“善游者数能,忘水也。若乃夫没人之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C】彼视渊若陵,视舟之覆犹其车却也。覆却万方③陈乎前而不得入其舍③,恶往而不暇!”
(《庄子·达生·津人操舟》节选)
【注释】①觞深:渊名,水深而形似酒杯,故名。地在宋国。②津人:在渡口上撑船之人。③万方:万端。指变化无穷的各种事端。③舍:指心。
63.参考表格中提供的方法,解释加点词语。
文言词句 方法策略 释义
吾尝济乎觞深之渊 成语推断法:同舟共济 (1)
善游者数能 课内迁移法:陈康肃公善射 (2)
视舟之覆 语境推测法 (3)
恶往而不暇 查阅词典法:①(è)罪过:②(wù)憎恶,讨厌;③(wū)哪里。 (4)
64.部分同学在阅读【丙】文时,对“没”字的读音有疑惑。请你结合语境,帮助他们确认画线句B中的“没”字读音,并联系句子意思说明理由。
“没”字在划线句中的读音: ,因为
65.下面是“匠人精神”探究单,请你结合材料内容,根据要求补充完整。
识匠人匠艺请你参照示例,根据选文【乙】【丙】概括匠人们擅长的技艺。 示例:卖油翁酌油入钱孔,但钱不湿。 【乙】文:(1) 【丙】文:(2) 析匠艺成因请你参照示例,联系选文A、C两个画线句,分析各项技艺的成因。 示例:“我亦无他,唯手熟尔”表现了卖油翁谦虚平和的心态,也说明他平时在反复酌油,达到了熟能生巧的地步。 【乙】文:(3) 【丙】文:(4) 探究小结: (5)通过上述探究,请你提炼出“匠人精神”的内涵。
【答案】63. 渡 善于,擅长 翻 ③ 64. 读音:“mò” 示例:因为善于游泳的人反复学几次就会驾船。至于不曾见过船就会驾船的人,应当更加精通水性,能长时间潜入水中。“没”取沉没之义,所以读“mò”。 65. 王叔远能用桃核雕刻出丰富生动的内容。/王叔远能用桃核雕刻出以“大苏泛赤壁”为主题的核舟。 在深渊中,船夫的驾船技术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示例:运用“执”、“抚”等动词和神态描写,使舟子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活灵活现,富有动感。体现他精雕细琢的执着专注。 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水性好的人看到深渊如同陆地上的小丘,看到翻船像车倒退一样,体现他们不但练就过硬的本领,还有一颗平常心,从容淡定。因此操舟水平达到神化的境界。 示例:匠人精神是不断练习实践,熟能生巧;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执着专注;是摒弃外界和内心一切困扰,不避艰苦,从容淡定。
【解析】63.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吾尝济乎觞深之渊:我曾经有一次渡名叫觞深的深潭。同舟共济: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根据成语推断法,济:渡;
善游者数能:擅长游泳的人反复学习几次就会了。陈康肃公善射: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根据课内迁移法,善:擅长,善于;
视舟之覆:看待船的倾覆。根据语境推测法可知,覆:倾覆;
恶往而不暇:哪有无论怎样他都好整以暇的呢?根据查阅词典法,恶:哪里。故选③。
64.本题考查字音及内容理解分析。
“善游者数能。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意为擅长游泳的人反复学习几次就会了,如果是会能潜水的人,那么还没见到船就会驾船了。由“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可知,有一种人还没见到船就会驾船了,指这类人能长时间潜入水中,精通水性,所以读“mò”,取沉没之义。
65.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分析。
(1)根据【乙】文“……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可知,雕刻内容生动逼真;由“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可知,小小的核舟雕刻内容非常丰富。故(1)可填写:王叔远能用桃核雕刻出丰富生动的内容;
(2)根据【丙】文“吾尝济乎觞深之渊,津人操舟若神”可知,(2)可填写:在深渊中,船夫的驾船技术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3)“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中,“执”“抚”等动词属于动作描写,“视端容寂”属于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舟子的动作和神态,表现了雕刻者雕刻时的认真细致以及精雕细琢精益求精;
(4)“彼视渊若陵,视舟之覆犹其车却也”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水性好的人看到深渊如同陆地上的小丘,看到翻船像车倒退一样。首先说明他们技艺高超,其次船的覆没和车的倒退以及各种景象展现在他们眼前却都不能扰乱他们的内心,表现出他们从容自得的心态,故“操舟若神”;
(5)由【甲】文“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可知,匠人精神是不断练习,熟能生巧;
由【乙】文“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可知,匠人精神是注重细节、精雕细琢、精益求精;
由【丙】文“善游者数能,忘水也。若乃夫没人之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彼视渊若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