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1课《地球的表面》
一、填空题
1.(2022四下·红塔期末)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 包裹着,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陆地,还包括海洋的底部。
2.(2024五下·巨鹿期中)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82亿亩,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减少6490多万亩,沙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由“ ”到“ ”的历史性转变。
3.(2024五上·巴中期末)地球的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陆地地形有:丘陵、 、平原等。
4.(2023六上·红塔期末)地球表面主要由 和 构成。
5.(2024五上·江源期末)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由雄伟的高原,绵延的群山,广阔的 ,低缓的丘陵,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 ……
二、判断题
6.(2024四下·武胜期末)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上绿色的部分代表海洋。 ( )
7.(2024四下·平陆期末)地球的卫星照片上,蓝色部分是森林, ( )
8.(2024四下·栾城期中)乱砍滥伐的行为会造成水土流失。( )
9.(2024五上·临平期末)我国地形的特点是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高山,东部多平原。( )
10.(2024五上·坪山期末)观察我国的地形图,可以知道我国地形比较单一,主要以平原为主。( )
三、单选题
11.(2024六下·修水期末)通过观察地球仪、地图,可以看出地球表面大部分是( )。
A.海洋 B.陆地 C.冰川 D.平原
12.(2024六下·岳池期末)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物种库”是( ),它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A.湿地 B.沙漠 C.草原
13.(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中,白色的部分代表的是( )
A.海洋 B.云层、冰川 C.森林、草原
14.小云和小丽在同一张地图上,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陆地和海洋面积,结果却大不相同,原因可能是( )
A.未提前约定数格子的标准
B.同一张计算纸上的格子大小不一
C.不会数数
15.(2024五上·宝安期末)《航拍中国*青海篇》介绍了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典型的雅丹地貌。如图。对于这种地貌的形成,说法合理的是( )。
A.该地貌源于常年干旱少雨,大风盛行
B.该地貌源于水的侵蚀作用
C.该地貌源于地壳运动剧烈,地震频发
四、多选题
16.(2023六下·荆门期末)下列关于地表形态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降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没有关系
B.地震、火山喷发可以改变地表形态
C.地表形态变化只与地震、火山喷发有关系,与其他自然现象没有关系
D.流水对地表形态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五、连线题
17.(2024五上·雨花期末)将下列地形特点与相对应的地形名称连起来。
地形平坦广阔,海拔不高 丘陵
四周是高山,中间很平坦 山地
峰峦高耸,地势崎岖 平原
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高原
地形平坦开阔,海拔较高 盆地
六、综合题
18.(2023五上·金东期末)河水的流动会使地球表面发生改变,右图是河道模型图,请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模型中,“河道”内的①、②、③三个位置的高度是不同的,位置最高的是( )。
A.①位置 B.②位置 C.③位置
七、简答题
19.通过观察地球仪,你知道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的面积大小有什么特点?
八、解答题
20.(2023五上·长兴月考)学习世界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是 。
(2)不同颜色可以表示不同的 , 表示海洋。
(3)我国的地形是西 东 ,西部多高山,东部多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岩石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考查地球的结构,地球的表面被岩石包裹着的。
2.【答案】沙进人退;绿进沙退
【知识点】地形、地貌;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近十年中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82亿亩,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减少6490多万亩,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从漫天飞舞的黄沙到一望无际的绿荫,从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到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不断推进,中国正成为全球荒漠生态治理新标杆。
3.【答案】高原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它们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是内力与外力作用的共同结果。
4.【答案】陆地;海洋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 地球表面的主要构成: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5.【答案】平原;盆地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的地形是的多种多样的。如果我们乘坐交通工具在广袤的地球表面长途旅行,有可能看到雄伟的高原、绵延的群山、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以及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盆地。
6.【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形、地貌;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说明地球是由大部分的海洋和小部分的陆地组成。从太空中看去,地球表面的颜色大致是由蓝色绿色和黄色相间分布而组成的。据科学家分析,蓝色部分面积最大,表面蓝色部分是海洋。绿色和浅黄色的是陆地。
7.【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形、地貌;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 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公里,占地表总面积29.2%;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0.8%.地球仪上海洋及湖泊的颜色是蓝色,所以地球仪上颜色最多的是蓝色,地球上的水资源大部分是以海水形式存在的。
8.【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形、地貌;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水土流失可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三种类型。
9.【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既有巍峨高耸的大山,也有大小不等的盆地;既有起伏不平的高原、丘陵,也有坦荡肥沃的平原。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的主要特点是:西部地形以山地、盆地高原为主,东部以山区、平原为主。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我国地形西高东低,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既有巍峨高耸的大山,也有大小不等的盆地,既有起伏不平的高原、丘陵,也有坦荡肥沃的平原。
11.【答案】A
【知识点】地形、地貌;地球上的水;地球仪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被海洋和陆地覆盖,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海洋占大部分。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则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通过观察地球仪、地图,可以看出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小,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
12.【答案】A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物种宝库”。 可以说,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
13.【答案】B
【知识点】地形、地貌;地球主题海报
【解析】【分析】根据对地球地貌的认识,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照片上白色部分可能是云层或冰川;蓝色部分可能是海洋。
14.【答案】A
【知识点】地形、地貌;地图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海洋占大部分。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陆地面积所占格子数是3格,海洋面积所占格子数的7格。小玉和小丽在同一张地图上,数格子比较陆地和海洋面积,结果却大不相同,主要原因是未提前约定数格标准。
故答案为:A
15.【答案】A
【知识点】地形、地貌;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典型的雅丹地貌形成于干旱地区干涸的湖底或河、湖阶地上,大部分为未固结或半固结的砂砾岩,雅丹地貌是新疆罗布泊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地貌形态,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
16.【答案】B,D
【知识点】地形、地貌;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 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内力作用,二是外力作用,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内力作用起主导作用,它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起到雕塑作用,它使得地表趋于平坦。地震、火山喷发可以改变地形地貌,且是快速改变;流水对地表形态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17.【答案】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有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等多种地形地貌。平原的特点:地貌宽广、平坦、海拔较低;高原:边缘陡峭,中间地面开阔,海拔较高;山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峭;丘陵:坡度较缓,海拔不高;盆地:四周地势高,中间低平。新疆吐鲁番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它是盆地。
18.【答案】(1)A
【知识点】地形、地貌;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观察图形,发现在模型中,位置最高的是①。
19.【答案】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远小于海洋面积,因为陆地面积只占地球面积的29%,而海洋面积却占地球面积的71%。
【知识点】地形、地貌;认识地球的形状;地球上的水;地球仪
【解析】【分析】 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海洋占大部分,地球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的比约是7:3。
20.【答案】(1)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
(2)地形地貌;蓝
(3)高;低;平原
【知识点】地形、地貌;地球仪
【解析】【分析】(1)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是指地球表面的所有山脉、平原、河流、海洋、峡谷、火山、盆地等自然形成的地质地貌特征。
(2) 要牢记地图上不同颜色所代表的地形地貌。地图上蓝色的部分代表海洋。
(3)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地形以山地、盆地高原为主,东部主要由平原和丘陵组成,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上。
1 / 1(2017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1课《地球的表面》
一、填空题
1.(2022四下·红塔期末)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 包裹着,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陆地,还包括海洋的底部。
【答案】岩石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考查地球的结构,地球的表面被岩石包裹着的。
2.(2024五下·巨鹿期中)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82亿亩,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减少6490多万亩,沙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由“ ”到“ ”的历史性转变。
【答案】沙进人退;绿进沙退
【知识点】地形、地貌;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近十年中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82亿亩,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减少6490多万亩,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从漫天飞舞的黄沙到一望无际的绿荫,从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到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不断推进,中国正成为全球荒漠生态治理新标杆。
3.(2024五上·巴中期末)地球的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陆地地形有:丘陵、 、平原等。
【答案】高原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它们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是内力与外力作用的共同结果。
4.(2023六上·红塔期末)地球表面主要由 和 构成。
【答案】陆地;海洋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 地球表面的主要构成: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5.(2024五上·江源期末)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由雄伟的高原,绵延的群山,广阔的 ,低缓的丘陵,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 ……
【答案】平原;盆地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的地形是的多种多样的。如果我们乘坐交通工具在广袤的地球表面长途旅行,有可能看到雄伟的高原、绵延的群山、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以及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盆地。
二、判断题
6.(2024四下·武胜期末)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上绿色的部分代表海洋。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形、地貌;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说明地球是由大部分的海洋和小部分的陆地组成。从太空中看去,地球表面的颜色大致是由蓝色绿色和黄色相间分布而组成的。据科学家分析,蓝色部分面积最大,表面蓝色部分是海洋。绿色和浅黄色的是陆地。
7.(2024四下·平陆期末)地球的卫星照片上,蓝色部分是森林,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形、地貌;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 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公里,占地表总面积29.2%;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0.8%.地球仪上海洋及湖泊的颜色是蓝色,所以地球仪上颜色最多的是蓝色,地球上的水资源大部分是以海水形式存在的。
8.(2024四下·栾城期中)乱砍滥伐的行为会造成水土流失。(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形、地貌;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水土流失可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三种类型。
9.(2024五上·临平期末)我国地形的特点是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高山,东部多平原。(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既有巍峨高耸的大山,也有大小不等的盆地;既有起伏不平的高原、丘陵,也有坦荡肥沃的平原。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的主要特点是:西部地形以山地、盆地高原为主,东部以山区、平原为主。
10.(2024五上·坪山期末)观察我国的地形图,可以知道我国地形比较单一,主要以平原为主。(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我国地形西高东低,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既有巍峨高耸的大山,也有大小不等的盆地,既有起伏不平的高原、丘陵,也有坦荡肥沃的平原。
三、单选题
11.(2024六下·修水期末)通过观察地球仪、地图,可以看出地球表面大部分是( )。
A.海洋 B.陆地 C.冰川 D.平原
【答案】A
【知识点】地形、地貌;地球上的水;地球仪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被海洋和陆地覆盖,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海洋占大部分。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则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通过观察地球仪、地图,可以看出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小,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
12.(2024六下·岳池期末)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物种库”是( ),它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A.湿地 B.沙漠 C.草原
【答案】A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物种宝库”。 可以说,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
13.(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中,白色的部分代表的是( )
A.海洋 B.云层、冰川 C.森林、草原
【答案】B
【知识点】地形、地貌;地球主题海报
【解析】【分析】根据对地球地貌的认识,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照片上白色部分可能是云层或冰川;蓝色部分可能是海洋。
14.小云和小丽在同一张地图上,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陆地和海洋面积,结果却大不相同,原因可能是( )
A.未提前约定数格子的标准
B.同一张计算纸上的格子大小不一
C.不会数数
【答案】A
【知识点】地形、地貌;地图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海洋占大部分。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陆地面积所占格子数是3格,海洋面积所占格子数的7格。小玉和小丽在同一张地图上,数格子比较陆地和海洋面积,结果却大不相同,主要原因是未提前约定数格标准。
故答案为:A
15.(2024五上·宝安期末)《航拍中国*青海篇》介绍了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典型的雅丹地貌。如图。对于这种地貌的形成,说法合理的是( )。
A.该地貌源于常年干旱少雨,大风盛行
B.该地貌源于水的侵蚀作用
C.该地貌源于地壳运动剧烈,地震频发
【答案】A
【知识点】地形、地貌;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典型的雅丹地貌形成于干旱地区干涸的湖底或河、湖阶地上,大部分为未固结或半固结的砂砾岩,雅丹地貌是新疆罗布泊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地貌形态,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
四、多选题
16.(2023六下·荆门期末)下列关于地表形态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降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没有关系
B.地震、火山喷发可以改变地表形态
C.地表形态变化只与地震、火山喷发有关系,与其他自然现象没有关系
D.流水对地表形态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答案】B,D
【知识点】地形、地貌;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 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内力作用,二是外力作用,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内力作用起主导作用,它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起到雕塑作用,它使得地表趋于平坦。地震、火山喷发可以改变地形地貌,且是快速改变;流水对地表形态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五、连线题
17.(2024五上·雨花期末)将下列地形特点与相对应的地形名称连起来。
地形平坦广阔,海拔不高 丘陵
四周是高山,中间很平坦 山地
峰峦高耸,地势崎岖 平原
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高原
地形平坦开阔,海拔较高 盆地
【答案】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有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等多种地形地貌。平原的特点:地貌宽广、平坦、海拔较低;高原:边缘陡峭,中间地面开阔,海拔较高;山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峭;丘陵:坡度较缓,海拔不高;盆地:四周地势高,中间低平。新疆吐鲁番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它是盆地。
六、综合题
18.(2023五上·金东期末)河水的流动会使地球表面发生改变,右图是河道模型图,请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模型中,“河道”内的①、②、③三个位置的高度是不同的,位置最高的是( )。
A.①位置 B.②位置 C.③位置
【答案】(1)A
【知识点】地形、地貌;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观察图形,发现在模型中,位置最高的是①。
七、简答题
19.通过观察地球仪,你知道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的面积大小有什么特点?
【答案】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远小于海洋面积,因为陆地面积只占地球面积的29%,而海洋面积却占地球面积的71%。
【知识点】地形、地貌;认识地球的形状;地球上的水;地球仪
【解析】【分析】 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海洋占大部分,地球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的比约是7:3。
八、解答题
20.(2023五上·长兴月考)学习世界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是 。
(2)不同颜色可以表示不同的 , 表示海洋。
(3)我国的地形是西 东 ,西部多高山,东部多 。
【答案】(1)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
(2)地形地貌;蓝
(3)高;低;平原
【知识点】地形、地貌;地球仪
【解析】【分析】(1)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是指地球表面的所有山脉、平原、河流、海洋、峡谷、火山、盆地等自然形成的地质地貌特征。
(2) 要牢记地图上不同颜色所代表的地形地貌。地图上蓝色的部分代表海洋。
(3)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地形以山地、盆地高原为主,东部主要由平原和丘陵组成,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上。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