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演练《李凭箜篌引》《六国论》(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真题演练《李凭箜篌引》《六国论》(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0 09:06:45

文档简介

李凭箜篌引(教师版)
1.(2023年新课标Ⅰ卷)《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有二弦”,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说明竖箜篌的弦数还有另一种可能。
【答案】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2.(湖南师大附中2024届模拟试卷三)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一句所展现的震撼力,不禁让人联想到古代神话中补天之石的神奇力量,而“ ”一句和《红楼梦》中林黛玉“潇湘妃子”的别号由来所用典故相同。
【答案】石破天惊逗秋雨,江娥啼竹素女愁。
3.(2024届浙江省精诚联盟高三三模)《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将听觉、视觉融为一体,巧用比喻形象再现梨园弟子李凭高超的箜篌演奏技艺。
【答案】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4.(江西省新八校2024届高三二联)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 ”和苏轼《赤壁赋》中的“ ”,都借助蛟舞动作,极写音乐感人至深,异曲同工。
【答案】老鱼跳波瘦蛟舞/舞幽壑之潜蛟。
5.(2024届河北省承德市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二模)李贺《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秋雨的句子是“ , ”。
【答案】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6.(2024届安徽省安庆一中高三下学期6月热身考试)《红楼梦》与唐诗的关系可谓千丝万缕。书中道:“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此处用典与李贺《李凭箜篌引》“____________” 句相同,而林黛玉“潇湘妃子”别号的由来则与《李凭箜篌引》中的“____________”句所用典故相同。
【答案】女娲炼石补天处/江娥啼竹素女愁
7.(湖南省长沙市2024届高三联考二模)《列子·汤问》中的“匏巴鼓琴而鸟舞鱼跃”极写音乐之美妙,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和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两句都是化用此句。
【答案】老鱼跳波瘦蛟舞/舞幽壑之潜蛟
8.李贺《李凭箜篌引》中,写箜篌声传到月宫,让吴刚和玉兔回味良久的诗句是“ ,
”。
【答案】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9.(2024贵州黔西一模)《李凭箜篌引》中“ , ”从正面写乐声,时而众弦齐鸣如玉碎山崩,时而一弦独奏如凤凰鸣叫,时而幽怨,时而轻快。
【答案】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10.(2024湖南衡阳二模)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一句引用了女娲炼石补天的典故,而“ ”一句和《红楼梦》中林黛玉“满湘妃子”的别号由来所用典故相同。
【答案】女娲炼石补天处,江娥啼竹素女愁。
11.(2024河南模拟预测)《李凭箜篌引》中运用瑰丽的想象,以月宫中吴刚和玉兔对乐声的痴迷来渲染乐曲的美妙的诗句是“ , ”。
【答案】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2.(2024北京房山一模)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 , ”两句直接写音乐,用比喻和通感的手法激发读者对音乐的想象。
【答案】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13.(2024贵州毕节二模)《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通过侧面烘托音乐的感染力,《李凭箜篌引》中的“ , ”两句与之类似。
【答案】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4.《李凭箜篌引》中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的诗句是“ ”。交代演奏者姓名和演奏地点的诗句是“ ”。
【答案】吴丝蜀桐张高秋,李凭中国弹箜篌。
15.(2024浙江三模)《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将听觉、视觉融为一体,巧用比喻形象再现梨园弟子李凭高超的箜篌演奏技艺。
【答案】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16.《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音响效果。长安城门前的冷气寒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答案】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17.《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写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
【答案】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18.《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写每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地洒落在身上,也不肯离去。
【答案】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9.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一句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 ”一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答案】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20.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乐音效果。箜篌声使笼罩整个长安城的月光变得温煦,高高在上的天神也被打动。
【答案】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21.李贺《李凭箜篌引》中,以女娲补天的神话表现箜篌乐音的震撼效果的诗句是“ ,
”。
【答案】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22.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写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能让善弹箜篌的神仙求教;乐声感物至深,致使“ ”。
【答案】梦人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23.《李凭箜篌引》中运用瑰丽的想象,以月宫中吴刚和玉兔对乐声的痴迷渲染乐曲的美妙的句子是“ , ”。
【答案】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24.《李凭箜篌引》中的“ , ”两句承上启下,巧妙地写出清冷的乐声从人间传到天府。
【答案】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六国论(教师版)
1.(许济洛平2024届高三二检)苏洵《六国论》中回顾六国祖辈创业艰苦,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有了尺寸之地,然而他们的子孙后代却不珍惜。
【答案】暴霜露,斩荆棘。
2.(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4 届高三二联)苏洵《六国论》开篇简明扼要地指出六国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结尾段总结出秦最终颠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弊在赂秦/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2024届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二模)《六国论》将祖辈创业和子孙守业的态度做了对比,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手法批评了子孙的做法。
【答案】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4.(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二模)苏洵在《六国论》中开宗明义,指出六国破亡原因是“____________”,斩钉截铁,确立论点;结论对为国者“____________”的告诫,借古讽今,发人深省。
【答案】弊在赂秦/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5.(2024届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三模)在《六国论》中,苏洵说六国灭亡不是兵器、战术的问题,而是“____________”,并以“____________”的比喻讥讽子孙不珍惜先祖父得之不易的尺寸之地。
【答案】弊在赂秦/如弃草芥
6.(2024届河南省安阳市高三三模)《六国论》开篇直接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____________”,而齐国不曾割地给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是因为“___________”。
【答案】弊在赂秦/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7.(五育联盟巅峰计划2024年河南省三模)古人尤其重视谋臣能士,甚至不惜用珍宝土地来招揽他们,如在《六国论》中苏洵提出如果“______________”,齐心协力进攻秦国,那么秦人会食不下咽;《过秦论》中诸侯谋弱秦也是“______________”以达到招揽读书人的目的。
【答案】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8.(2024届湖北省七市州高三三模)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齐国最终被秦所灭,是因为“__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则加速了赵国灭亡。
【答案】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洎牧以谗诛
9.(2024届河南省新高考联盟高三5月联考模拟预测)《六国论》中针对六国破灭的教训苏洵设图存之道若能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国合力,秦国便会寝食难安。
【答案】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10.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六国破灭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______________”,不要被当时辽国的威势胁迫。
【答案】弊在赂秦/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1.(长沙市一中 2024 届模拟试卷二)苏洵在《六国论》中说,六国子孙不珍惜先祖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来的土地,拿来贿赂秦国,如弃草芥一般。
【答案】暴霜露,斩荆棘。
12.《六国论》中作者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赅,要言不烦。
【答案】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13.(2024全国三模)在《六国论》中,苏洵说六国灭亡不是兵器、战术的问题,而是“____________”,并以“____________”的比喻讥讽子孙不珍惜先祖父得之不易的尺寸之地。
【答案】弊在赂秦/如弃草芥。
14.(2024广西三模)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诸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使得“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苏洵在《六国论》中与之相似的论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15.(2024黑龙江哈尔滨三模)在古代政论文中,作者往往通过前朝教训警示当朝统治者,《六国论》中的“____________”、《过秦论》中的“____________”都简洁凝练地表达出作者劝诫的观点。
【答案】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异也。
16.(2024广东期末)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齐国最终被秦所灭,是因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则加速了赵国的灭亡。
【答案】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洎牧以谗诛。
17.(2024天津河西三模)苏洵在《六国论》中用“不赂者以赂者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入分析了六国互丧的原因。
【答案】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18.(2024云南曲靖二模)苏洵在《六国论》中写六国不爱惜先辈开辟的土地,割地赂秦也不能换来真正的安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国送给秦国越多,秦国侵略六国越厉害。
【答案】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19.(2024江苏南通二模)古人尤其重视谋臣能士,甚至不惜用珍宝土地来招揽他们,如在《六国论》中苏洵提出如果“____________”,齐心协力进攻秦国,那么秦人会食不下咽;《过秦论》中诸侯谋弱秦也是“____________”以达到招揽读书人的目的。
【答案】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20.(2024江西二模)在《六国论》中苏洵用古人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作形象的比喻,指出了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答案】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21.(2024山西朔州三模)“荆轲刺秦”的故事流传甚广,对荆轲也颇多赞语,但苏洵在《六国论》中是这样评论刺秦事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22.(2024海南一模)苏洵《六国论》中以“____________”表达对朝廷重蹈六国覆辙的忧虑,其实早在唐代杜牧《阿房宫赋》中就用“____________”对其中的原因进行揭示了。
【答案】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23.(2024云南普洱二模)苏洵在《六国论》中为六国指出了对抗强秦的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团结一致,定会让秦人寝食难安。
【答案】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24.(2024广东湛江一模)苏洵在《六国论》中解释了齐、赵两国灭亡的原因,他认为齐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而对于赵国灭亡”,他感叹道:“____________”。
【答案】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25.(2024安徽滁州一模)苏洵《六国论》中在描写创业艰难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描写了向敌人卑躬屈膝的国君对祖国疆土的毫不爱惜。
【答案】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26.(2024湖南长沙二模)苏洵在《六国论》中说,六国子孙不珍惜先祖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来的土地,拿来贿赂秦国,如弃草芥一般。
【答案】暴霜露,斩荆棘。
27.(2024辽宁朝阳二模)苏洵《六国论》中认为,六国本来可以有合力向西攻打秦国之势,却被秦人积久的威势胁迫而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境地。
【答案】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28.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他认为六国的最终灭亡不是通常所认为的“_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
【答案】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9.《六国论》的两个分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
30.苏洵认为用割让土地的方法求得安寝的方法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31.《六国论》中“认为不赂者以赂者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2.苏洵在《六国论》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六国的祖辈创业的艰难但他们的子孙对得来的土地却不太珍惜
【答案】暴霜露,斩荆棘。
33.在《六国论》中苏洵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写出诸侯割地越频多秦国侵略得越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李凭箜篌引(学生版)
1.(2023年新课标Ⅰ卷)《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有二弦”,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说明竖箜篌的弦数还有另一种可能。
2.(湖南师大附中2024届模拟试卷三)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一句所展现的震撼力,不禁让人联想到古代神话中补天之石的神奇力量,而“ ”一句和《红楼梦》中林黛玉“潇湘妃子”的别号由来所用典故相同。
3.(2024届浙江省精诚联盟高三三模)《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将听觉、视觉融为一体,巧用比喻形象再现梨园弟子李凭高超的箜篌演奏技艺。
4.(江西省新八校2024届高三二联)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 ”和苏轼《赤壁赋》中的“ ”,都借助蛟舞动作,极写音乐感人至深,异曲同工。
5.(2024届河北省承德市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二模)李贺《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秋雨的句子是“ , ”。
6.(2024届安徽省安庆一中高三下学期6月热身考试)《红楼梦》与唐诗的关系可谓千丝万缕。书中道:“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此处用典与李贺《李凭箜篌引》“____________” 句相同,而林黛玉“潇湘妃子”别号的由来则与《李凭箜篌引》中的“____________”句所用典故相同。
7.(湖南省长沙市2024届高三联考二模)《列子·汤问》中的“匏巴鼓琴而鸟舞鱼跃”极写音乐之美妙,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和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两句都是化用此句。
8.李贺《李凭箜篌引》中,写箜篌声传到月宫,让吴刚和玉兔回味良久的诗句是“ ,
”。
9.(2024贵州黔西一模)《李凭箜篌引》中“ , ”从正面写乐声,时而众弦齐鸣如玉碎山崩,时而一弦独奏如凤凰鸣叫,时而幽怨,时而轻快。
10.(2024湖南衡阳二模)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一句引用了女娲炼石补天的典故,而“ ”一句和《红楼梦》中林黛玉“满湘妃子”的别号由来所用典故相同。
11.(2024河南模拟预测)《李凭箜篌引》中运用瑰丽的想象,以月宫中吴刚和玉兔对乐声的痴迷来渲染乐曲的美妙的诗句是“ , ”。
12.(2024北京房山一模)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 , ”两句直接写音乐,用比喻和通感的手法激发读者对音乐的想象。
13.(2024贵州毕节二模)《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通过侧面烘托音乐的感染力,《李凭箜篌引》中的“ , ”两句与之类似。
14.《李凭箜篌引》中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的诗句是“ ”。交代演奏者姓名和演奏地点的诗句是“ ”。
15.(2024浙江三模)《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将听觉、视觉融为一体,巧用比喻形象再现梨园弟子李凭高超的箜篌演奏技艺。
16.《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音响效果。长安城门前的冷气寒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17.《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写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
18.《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写每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地洒落在身上,也不肯离去。
19.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一句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 ”一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20.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乐音效果。箜篌声使笼罩整个长安城的月光变得温煦,高高在上的天神也被打动。
21.李贺《李凭箜篌引》中,以女娲补天的神话表现箜篌乐音的震撼效果的诗句是“ , ”。
22.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写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能让善弹箜篌的神仙求教;乐声感物至深,致使“ ”。
23.《李凭箜篌引》中运用瑰丽的想象,以月宫中吴刚和玉兔对乐声的痴迷渲染乐曲的美妙的句子是“ , ”。
24.《李凭箜篌引》中的“ , ”两句承上启下,巧妙地写出清冷的乐声从人间传到天府。
六国论(学生版)
1.(许济洛平2024届高三二检)苏洵《六国论》中回顾六国祖辈创业艰苦,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有了尺寸之地,然而他们的子孙后代却不珍惜。
2.(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4 届高三二联)苏洵《六国论》开篇简明扼要地指出六国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结尾段总结出秦最终颠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2024届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二模)《六国论》将祖辈创业和子孙守业的态度做了对比,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手法批评了子孙的做法。
4.(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二模)苏洵在《六国论》中开宗明义,指出六国破亡原因是“____________”,斩钉截铁,确立论点;结论对为国者“____________”的告诫,借古讽今,发人深省。
5.(2024届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三模)在《六国论》中,苏洵说六国灭亡不是兵器、战术的问题,而是“____________”,并以“____________”的比喻讥讽子孙不珍惜先祖父得之不易的尺寸之地。
6.(2024届河南省安阳市高三三模)《六国论》开篇直接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____________”,而齐国不曾割地给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是因为“___________”。
7.(五育联盟巅峰计划2024年河南省三模)古人尤其重视谋臣能士,甚至不惜用珍宝土地来招揽他们,如在《六国论》中苏洵提出如果“______________”,齐心协力进攻秦国,那么秦人会食不下咽;《过秦论》中诸侯谋弱秦也是“______________”以达到招揽读书人的目的。
8.(2024届湖北省七市州高三三模)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齐国最终被秦所灭,是因为“__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则加速了赵国灭亡。
9.(2024届河南省新高考联盟高三5月联考模拟预测)《六国论》中针对六国破灭的教训苏洵设图存之道若能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国合力,秦国便会寝食难安。
10.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六国破灭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______________”,不要被当时辽国的威势胁迫。
11.(长沙市一中 2024 届模拟试卷二)苏洵在《六国论》中说,六国子孙不珍惜先祖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来的土地,拿来贿赂秦国,如弃草芥一般。
12.《六国论》中作者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赅,要言不烦。
13.(2024全国三模)在《六国论》中,苏洵说六国灭亡不是兵器、战术的问题,而是“____________”,并以“____________”的比喻讥讽子孙不珍惜先祖父得之不易的尺寸之地。
14.(2024广西三模)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诸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使得“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苏洵在《六国论》中与之相似的论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024黑龙江哈尔滨三模)在古代政论文中,作者往往通过前朝教训警示当朝统治者,《六国论》中的“____________”、《过秦论》中的“____________”都简洁凝练地表达出作者劝诫的观点。
16.(2024广东期末)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齐国最终被秦所灭,是因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则加速了赵国的灭亡。
17.(2024天津河西三模)苏洵在《六国论》中用“不赂者以赂者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入分析了六国互丧的原因。
18.(2024云南曲靖二模)苏洵在《六国论》中写六国不爱惜先辈开辟的土地,割地赂秦也不能换来真正的安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国送给秦国越多,秦国侵略六国越厉害。
19.(2024江苏南通二模)古人尤其重视谋臣能士,甚至不惜用珍宝土地来招揽他们,如在《六国论》中苏洵提出如果“____________”,齐心协力进攻秦国,那么秦人会食不下咽;《过秦论》中诸侯谋弱秦也是“____________”以达到招揽读书人的目的。
20.(2024江西二模)在《六国论》中苏洵用古人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作形象的比喻,指出了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21.(2024山西朔州三模)“荆轲刺秦”的故事流传甚广,对荆轲也颇多赞语,但苏洵在《六国论》中是这样评论刺秦事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024海南一模)苏洵《六国论》中以“____________”表达对朝廷重蹈六国覆辙的忧虑,其实早在唐代杜牧《阿房宫赋》中就用“____________”对其中的原因进行揭示了。
23.(2024云南普洱二模)苏洵在《六国论》中为六国指出了对抗强秦的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团结一致,定会让秦人寝食难安。
24.(2024广东湛江一模)苏洵在《六国论》中解释了齐、赵两国灭亡的原因,他认为齐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而对于赵国灭亡”,他感叹道:“____________”。
25.(2024安徽滁州一模)苏洵《六国论》中在描写创业艰难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描写了向敌人卑躬屈膝的国君对祖国疆土的毫不爱惜。
26.(2024湖南长沙二模)苏洵在《六国论》中说,六国子孙不珍惜先祖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来的土地,拿来贿赂秦国,如弃草芥一般。
27.(2024辽宁朝阳二模)苏洵《六国论》中认为,六国本来可以有合力向西攻打秦国之势,却被秦人积久的威势胁迫而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境地。
28.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他认为六国的最终灭亡不是通常所认为的“_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
29.《六国论》的两个分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苏洵认为用割让土地的方法求得安寝的方法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六国论》中“认为不赂者以赂者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苏洵在《六国论》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六国的祖辈创业的艰难但他们的子孙对得来的土地却不太珍惜。
33.在《六国论》中苏洵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写出诸侯割地越频多秦国侵略得越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