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展示船歌的起源,了解船歌这种音乐体裁的音乐特点。2、初步学会弹奏乐曲,音准、节奏正确、双手弹奏和谐,感受歌曲《桑塔露琪亚》
2学情分析
《桑塔露琪亚》是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一首著名船歌,乐曲将夏夜的美丽景色展示在人们面前。乐曲为3/4拍、中速由两个乐段构成。乐曲的旋律优美而流畅。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乐曲的弹奏,感受船歌的音乐特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和弦及双手的配合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1
情景导入。
1、在《桑塔.露琪亚》的音乐声中欣赏意大利风光。请同学们通过短片,讨论所听到和看到的内容。(世界上有很多宏伟的建筑和美丽的风景,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区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欧洲去领略意大利民歌的浪漫和风情吧。)
活动2【讲授】2
在那不勒斯有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海滩。它是以意大利民间传说中一位美丽姑娘的名字命名的,它被看做是美好幸福的象征,这就是桑塔露琪亚。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歌曲《桑塔.露琪亚》。请大家把课本翻到16页,下面由老师来范唱这首歌曲,在我唱的同时,请同学们感受一下音乐,并对照歌词,听听这首歌都描绘了那些景色?(自弹自唱)
二、老师范唱、(学生对照歌词,感受歌曲描绘了哪些内容?)
(描绘出海面上宁静的月夜、摇曳的小船和深情的歌者。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富有浪漫而幸福的生活情趣,显示出意大利特有的民族民情)
三、初步感受,学唱新歌。
1、出示旋律,用以下旋律哼唱出自己的感受。
3/4 5 5.1|177- | 4 4.6|655- |
师弹琴,生哼唱。
第1遍 师示范,学生找气流从鼻孔中出来的感觉。
第2遍 口中象含口水,鼻子闻到了海水的腥味,脸上吹拂着海风。
第3遍 闭眼想象声音从头顶出来一直传到海面上。
第4遍 随海水边摇晃边唱。
第5遍 保持状态改用lu母音唱。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美”是老师突出传递给学生的,画面的美、音乐的美、语言的美,在“美”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发出美的声音,为演唱歌曲、感悟音乐打下基础。
2、学唱第一乐段。
⑴随琴哼唱第一乐段,体味乐段中有几个起伏?(4个)找出4个顶点的位置,想想有什么奥妙?(2小节一个起伏,顶点出现很有规律,都出现在2小节中间。)
⑵用手边划旋律线边哼唱体会旋律起伏所形成的荡漾感。
⑶听辨两种旋律有什么不同?
a.有附点节奏 b.没有附点节奏(附点节奏推出了音乐的起伏。)
a.有十六分节奏b.没有十六分节奏 (十六分节奏加强了音乐的荡漾感。)
⑷视唱乐谱,找出自己感觉唱不好的地方,大家一起解决。
⑸想象美景,演唱歌词。
3、学唱第二乐段。
⑴随琴声视唱乐谱,注意抓住第二乐段的特点:高,强。
⑵边哼唱边用手划出旋律线的起伏,想一想与第一乐段起伏的方向有什么不同?(第一乐段是从低到高再到低,象山形,而第二乐段是从高到低再到高,是山谷形。)
并画旋律线(第一条
第二条 )
为什么第一条旋律线比较平缓,第二条起伏很大?(第一部分音低、较平稳、弱,第二部分音高、起伏偏大、强)。因此歌曲为二段曲式。
4、复听廖昌永演唱的《桑塔.露琪亚》,边欣赏边想象如果此时你在桑塔露琪亚海滩上漫步。你的心情如何?
在哼唱了熟悉的旋律之后,优美的歌声再次响起,同时提问:“他在呼唤谁来到小船上?”有学生说,是请乘船的人;去观光的人;邀请桑塔露琪亚。那邀请她干什么呢?你想象中,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学生议论纷纷,答案不一。这时,老师伴随着悠远的歌声,将故事娓娓道来:露琪亚是一位那不勒斯出生的女教徒,后去西西里岛传教,遭到迫害,殉教身亡。原来,桑塔露琪亚中的‘露琪亚’原文意为‘光明’,后被引申到天主教里,指驱走黑暗,带来光明的圣女(也就是光明女神)。后来为了纪念被封为光明女神的露琪亚,就把那不勒斯郊区的一个小港口,命名为桑塔露琪亚(santa lucia,圣露琪亚)。下面就用我们美妙的歌声来呼唤光明女神的到来吧.
6、完整演唱。在第2乐段时边唱边表演船夫招徕游客的动作。
设计意图:学唱歌曲与分析、体会音乐要素相结合,动口、动脑、又动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步步深入音乐,从而达到音乐审美的目的。
活动3【活动】3
男生女生各独唱
活动4【练习】4
男生女生独唱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