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21张PPT)2024~2025学年 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21张PPT)2024~2025学年 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19 20:4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个社会形态(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两对矛盾:帝国主义VS中华民族(后变为主要矛盾);封建主义VS人民大众
两个任务:反侵略反封建(民族民主革命)
四个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四条线索:屈辱、抗争、探索和发展
中国近代史
第1课 鸦片战争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烽火起虎门,哀叹落南京
1. 利用图文史料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外形势、林则徐禁烟运动经过;(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知道《南京条约》的内容,能简单分析其影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学习林则徐敢于反抗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通过学习本课,认识落后就会挨打,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目 录
林则徐
第一篇:战争之原因
第二篇:战争之过程
第三篇:战争之结果

战争之原因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英 国 中 国
政治 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封建制度日趋腐败
经济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商品经济发达 落后的自然经济,财政入不敷出
军事 船坚炮利 武器先进 装备陈旧 军纪败坏
外交 殖民扩张,掠夺殖民地 闭关锁国,自给自足
结论 进入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封建统治末期,危机四伏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自主阅读教材,19世纪中英两国基本情况对比
走私鸦片
鸦片对中国产生巨大危害
虎门硝烟
虎门销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1.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战争会爆发吗?
时间 1839年6月3日至25日
人物 林则徐
地点 虎门海滩
影响 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自主阅读教材P4,完成虎门销烟表格

战争之过程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鸦片战争原因
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为了满足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殖民扩张、开辟海外市场、掠夺殖民地)。
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市场
敲门:正常贸易
推门:走私鸦片
虎门销烟
直接原因
砸门:发动侵略战争
根本原因
经济体制和贸易需求的错位
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0年12月
第二阶段:1840年12月—1841年8月
封锁珠江口——攻陷定海——直趋天津
广东谈判——强占香港岛——进攻虎门——占领四方炮台
攻占厦门定海宁波——进犯吴淞——逼近南京
2.鸦片战争过程
第三阶段:1841年8月—1842年8月
观看视频并阅读课本内容,梳理鸦片战争的过程,完成填空。
民族英雄:关天培、陈化成
三元里抗英
鸦片战争中也涌现了许多民族英雄,缘何大清国会战败?
小组合作
根据材料,指出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材料一: 杨芳看到英舰上的大炮总能击中我,认定“必有邪教善术者伏其内”,于是广贴告示,传令甲保遍收所近妇女溺器(马桶)作为制胜法宝,放在一排排木筏上,命令一位副将在木筏上掌控,以马桶口面对敌舰冲去,以破邪术。
——雷颐《历史:何以至此》
材料二 中 国 英 国
枪 鸟枪长2米,射程100米,射速1-2发/分钟。 枪长1.42米,射程300米,射速3-4发/分钟。
炮 铁质差,炮架、瞄准器不全或不完善,炮弹只有效能最差的实心弹。 采用先进铁模工艺,火炮设计合理,炮弹种类多、质量好。
军舰 最大军舰船面宽不超过2丈,安炮10门。 最大军舰可载122门大炮。
总结 处于冷热兵器混用时代,冷兵器使用率占84%。 处于初步发展的火器时代。
材料三:失败是由于武器的陈旧、政治的腐败,还是社会的落后……应当说这三个东西是相互联系的:因社会落后而政治腐败,因政治腐败而武器陈旧。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主观原因: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指挥失当
客观原因:英国政治制度先进,经济发达,坚船利炮
根本原因:中国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战争之结果
——《南京条约》的签订
1.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南京条约》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看图说史
屈辱的开端——《南京条约》
时间
地位
内 容 与 危 害
1842年8月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①开放广州、福州、厦门、
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
口岸
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
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割香港岛给英国
③赔款2100万银元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激化了阶级矛盾;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哥赔五(双)鞋”
哥:割地
赔:赔款
五:五口通商
鞋:协定关税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
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小组合作
2.阅读课本,完成表格,思考《南京条约》的危害。
3. 其他条约及危害
《虎门条约》
《望厦条约》
《黄埔条约》
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便利了列强扩大侵略权益
为列强后来建立租界提供了借口
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4.屈辱开端:鸦片战争的影响
项目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
政治
经济
社会性质
思想文化
完整的独立主权国家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破坏
封建社会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西方思想文化开始传入中国
1.政治上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思考: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开始丧失完整的独立主权
名词解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指近代中国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
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个方面都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控制和奴役;
半封建是指在形式上仍是封建经济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逐渐走向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等因素不断扩展
课堂小结
1.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说:“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课堂练习
B
2.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没有国旗的。在中外交涉中,清政府因见西方列强侵华舰船均悬挂本国国旗。于是,在1866年,总理衙门确定大清黄龙旗为中国的第一面国旗。由此可见,列强的侵略( )
A.推动清政府产生近代国家意识
B.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C.促使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真理
D.给中国人民带来西方生活方式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