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6.表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1.会写“脆、拦”等4个字,正确读写“洪亮、盲人”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体会“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4.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描写,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能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课文结尾。
教学重点:
体会“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教学难点:
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描写,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能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课文结尾。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脆、拦”等4个字,正确读写“洪亮、盲人”等15个词语。2.默读课文。能联系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执教时间 ____年 _____月 _____日
前置学习 预习:初读课文、突破字词1.读课文3遍,边读边标上小节号,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词语。再读课文、把握整体内容2.《表里的生物》记叙了作者小时候 ,并且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面有一只 的说法。我的疑问3.通过预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在书上写一写。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激趣导入,自学字词 1.激趣导入,读题设问。(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大自然中的什么声音?请描述一下。①学生发言交流。②教师播放一组自然界中生物发出的声音。(如牛、百灵鸟、鸭子、鹦鹉等动物的叫声)(2)讨论:除了这些有生命的生物外,有没有能发出声音的无生命的东西?(如雷、海浪、风等)(3)(出示旧式机械手表)这块手表能够发出声音,里面有生物吗?(4)板书课题。2.自读课文,引导质疑。(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查字典或询问同学。(2)交流自己读懂了些什么,还有哪些疑问。(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交流大自然中的声音。质疑:初读课文时读懂了哪些,还有什么不懂的。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初读课文,提出要求。课件出示:默读全文,联系课题,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填一填。课文先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写____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提示阅读方法:边读边思考,适当圈点勾画。2.汇报交流。(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说法。(2)学生口头“填一填”。课件出示:课文先写“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一定有一个小生物,然后写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并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小蝎子的尾巴,最后写“我”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一个小蝎子。 思考填空,运用以前的阅读方法。汇报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课后作业 完成《习字册》思考: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读写“洪亮、盲人”等16个词语。2.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描写,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能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课文结尾。3.体会“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执教时间 ____年 _____月 _____日
前置学习 1.思考: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怎么看出来的?2.思考:“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作者说了什么?为什么后来不说了?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组合作学习,思考:(1)“表里的生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别之处?(2)文中有很多处心理描写,用横线画出来。(3)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说说理由。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3.师生交流自学情况。(1)首先请同学们来谈谈第一个问题。(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课件。课件出示:“表里的生物”的特别之处: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3)读一读你画出的心理描写的句子并谈谈体会。预设:父亲说“不许动”,表里边会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引导体会:这段话对“我”的心理描写非常细腻,从中可以感受到“我”对表里的生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文章中还有多处这样的文字,将心理描写夹杂在叙事之中,如——课件出示: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联系上下文,边读边体会,作者就像在与人倾心交谈,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我”的内心世界,感受到童年的天真无邪。指导学生在体会的基础上读好句子,读出儿童的好奇和天真。(4)读了上面的几个句子,你觉得“我”是个怎样的孩子?(5)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补充:“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其他的句子来印证刚才表述的观点。课件出示: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而且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嘀嗒,嘀嗒……没有一刻的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为什么呢?”我又问。引导:从第1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因没有满足好奇心,“我”感到很痛苦)从第2句话中你能体会到“我”的什么特点?(“我”善于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对父亲的怀表进行仔细观察)从第3个片段中可以体会到“我”是个勤于思考、喜欢探索的孩子。 根据自学要求,自主学习。全班交流,结合文中的关键语句,谈谈自己的思考。体会作者情感,练习朗读。归纳总结: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研读对话,回顾拓展 1.研读对话,角色朗读。(1)导语:同学们,文中的对话也很精彩,我们来读一读吧!学生自由朗读对话。(2)小组合作,分角色读。课件出示:可是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而且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嘀嗒,嘀嗒……没有一刻的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一天,我对父亲说:“我爱听这表的声音。”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了,他说:“只许听,不许动。”停了一会儿,他又添上一句:“小孩儿不许动表。”此后我就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有时父亲答应我,有时也拒绝我,这要看他高兴不高兴。有一回,父亲又把表打开了,我问:“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为什么呢?”我又问。“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3)指导朗读。(4)小组推荐几个同学,在班上表演分角色朗读课文。(5)评价朗读。2.回顾课题,理解结尾。(1)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表里的生物”其实指的是什么。(表里的各种精密的元件)(2)作者结尾说“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其实表里根本没有生物,作者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作者又为什么不说了?“我”当时还小,以为是表里的生物发出的“嘀嗒,嘀嗒”的声音,并天真地相信了爸爸的话,以为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后来渐渐长大,“我”明白了钟表的原理,于是不说了。 分角色表演对话。全班展示对话表演。用自己的话说“表里的生物”指什么。
五、课堂演练、课后作业 1.课堂演练:拓展小练笔。(1)引导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的发现,虽然这个发现或许是那样的可笑,却是作者记忆中的珍宝。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2)仿写:请你运用语言描写的方法写一个小片段。2.指导书写,布置作业。(1)指导书写。①田字格出示:脆、拦、玻、璃、恶、怖。②教师指导书写“璃”字:左窄右宽,“离”的最后两笔是撇折和点。③学生练写,教师指导。(2)布置作业:写一写你儿时的有趣经历或一个发现。
作业设计 1.基础题:完成《硬笔习字册》,完成《补充习题》《练习与测试》。2.提高、拓展题:小练笔:写一写自己小时候的可笑经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