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新课导入
大家知道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怎么样的吗,观看视频,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程吧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
学习目标:
1.了解夏、商、西周三个朝代更替的基本史实,初步梳理历史发展线索。
2.识读西周分封制示意图,掌握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其作用。
3.从夏桀、商纣、周厉王腐朽残暴的表现中,认识国家衰亡的原因,了解人心向背对朝代更替的影响。
要点精讲
1.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2.商朝的统治
3.西周的兴衰
要点一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夏朝的建立
1.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2.建立者:大禹
3.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
4.地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2.夏朝的统治
1.措施:夏朝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已有比较成熟的国家形态。
2.另外夏朝还实行历法、纪年等
3.家天下
1.来历:王位世袭制是国家王位由一个家族世代承袭的制度。禹死后,其子启在新兴奴隶主贵族的推拥下,破坏了禅让制,继承了禹的职位,并用暴力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2.意义: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标志着中国氏族社会基本瓦解,奴隶制社会已经确立。
材料研读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为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为小康。
——《礼记·礼运》
阅读材料中,回答“天下为家”的“家”指的是什么?
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己有,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世代相传。
4.灭亡
夏朝最后一个君王,桀只顾自己享乐,不顾民众疾苦,大约在前1600年,商部族首领汤率领着方国部落讨伐桀,最后夏室覆灭。
夏桀的暴虐
据传,桀建造了许多豪华宫室,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强迫他们服劳役。桀不分昼夜地饮酒作乐,命人挖了一个可供三千人饮酒的大酒池,让臣下喝酒,醉了的就倒在酒池里淹死,而他和宫女就在一旁嬉笑作乐。他还自比为太阳,以为可以和太阳一样永世长存。 人们都恨死他了,咒骂他说:“你这个太阳啊,什么时候灭亡,我们愿意与你同归于尽!”
5.遗址
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出头的陶文
二里头遗址位于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区境内,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等遗物。相关遗迹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各类精美器具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要点二 商朝的统治
1.商朝的建立
1.时间:约公元前1600
2.建立者:汤
3.都城:亳(今河南郑州)
4.地位: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2.商朝的统治
(1)对内:①商王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 ②由于灾害战乱等原因,商朝多次迁都,在盘庚时稳定在殷。 ③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2)对外:长期对外征战,控制范围不断拓展。
司母戊鼎
相关史实
盘庚迁殷,是发生在商朝中后期的一次历史事件,是指盘庚继位后,为了挽救政治危机,决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今殷墟遗址。
自盘庚迁都殷后,商族才定居下来不再迁徙。从此,政局稳定,诸侯来朝,商朝遂强盛起来。
2.商朝的灭亡
大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纣,最终建周灭商。
依据出土的西周利簋的铭文记载,“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武王伐纣,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
西周利簋
商纣暴政
观看视频,说说商纣的暴行,谈谈你认为的君王是什么样呢
3.殷墟
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1928年开始考古发掘,是中国商朝晚期都城遗址,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
以史为鉴
结合夏、商两个朝代兴亡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到怎样的启示?
1.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2.统治者要“勤政爱民”
3.社会发展离不开稳定。
要点三 西周的兴衰
1.西周的建立
1.时间:公元前1046年
2.建立者:周武王(姬发)
3.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
4.地位: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社会生产力比之商代更加提高,农业繁盛,文化也进一步发展。
2.西周的统治
武王克商以后,基本上控制了商朝原来的统治地区,又征服了四周的许多小国。但如何牢固控制东方的大片领土,成了武王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3.分封制
1.概念:西周分封制也称“封建”制,意为“封邦建国”,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周天子以土地和义务为纽带,对王族、贵族和功臣实行分封,建立诸侯国。
2.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3.分封制
3.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其中姬姓王族为主体。
4.权利和义务
(1)诸侯的权利:获得土地和人民,在封国内拥有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和征派赋税,并有再次分封的权利。
(2)诸侯的义务:服从周王室的命令,如政治上镇守疆土和朝觐述职,军事上随从作战,经济上交纳贡赋。
统治阶级
被统治
阶级
3.分封制
材料一:“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阅读材料,回答分封制的影响
积极:稳定政局,保证了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
消极:诸侯的独立性较大,容易不服从中央的统治
4.西周的灭亡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厉王逃亡。到周幽王时,朝政更趋腐败,内外矛盾激化。公元前771年,周朝西部地区的犬戎攻陷镐京,曾经强盛一时的西周灭亡。
国人暴动
本课小结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2.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奴隶制王朝
3.家天下:王位世袭制
4.灭亡:公元前1600
商朝的统治
1.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
2.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有文字记载的王朝
3.灭亡:公元前1046年
西周的兴衰
1.时间:约公元前1046年
2.地位: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3.分封制:稳定周初政治形态,巩固疆土
4.灭亡:公元前771年
课堂检测
1.《史记》记载:“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日夏后,姓姒(si)氏。”材料反应的史实标志着()
A.世袭制的确立B.郡县制的确立
C.华夏族的形成D.中国王朝的产生
2.以下历史事件发生于商周时期,并被长篇小说《封神演义》用作故事创作背景的是()
A.陈桥兵变B.武王伐纣C.黄巾起义D.安史之乱
A
B
课堂检测
3.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这表明,分封制()
A.强化了血缘与政治联系B.埋下了分裂割据隐患
C.淡化了民众等级观念D.突出了权利与义务统一
4.陕西出土的大盂铜鼎铭文记载,周康王一次赏赐盂壹仟柒佰零玖个奴隶。据此铭文判断,盂受赏赐时的身份是()
A.周康王的嫡长子B.大地主C.自由平民D.大贵族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