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表格式,共两课时,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表格式,共两课时,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9 23:03:1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
主题 《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一课时(共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通过拼拼音、听读和换偏旁等方法,认识“咱、偷”等13个生字,读准“骨、答、应”3个多音字,会写“旅、救、管、咬”等13个生字,积累“旅行、要好”等17个词语,提高识字写字能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根据“咬、吞、咽、嚼”,归类学习带口字旁的生字,自主发现汉字规律,了解带口字旁的字不同的字义特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提高阅读能力。 4.通过抓住关键词句,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清楚红头的旅行路线。
【评价任务】 1.能正确认读本课“咱、偷”等13个生字,会根据词语意思不同读准“骨、答、应”3个多音字,会准确书写“旅、救、管”等13个生字和“旅行、要好”等17个词语。(目标1) 2.根据“咬、吞、咽、嚼”,归类学习带口字旁的生字,自主发现汉字规律,了解带口字旁的字不同的字义特点。(目标2)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理清课文脉络(目标3) 4.能抓出关键词句,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目标4)
【学习内容】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话。文章通过描写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不幸误入牛肚子,来了一次惊险的“旅行”,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使学生懂得了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吃食时有反刍现象。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1~6自然段是故事的起因:写红头与青头玩捉迷藏的情形;7~19自然段是故事的经过:写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在青头的鼓励和帮助下,经过艰难历程,终于从牛肚子里逃了出来;20~21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尾:写红头脱险感激青头,青头笑着安慰红头。
【学情分析】 三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基本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少有添字、漏字、唱读等现象。但有个别学生读音不够到位,课堂上应让这些孩子多锻炼。另外,大部分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抓住文中重点词句品读,进而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本文惊险有趣,寓教于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圈画关键词能轻松地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惊心动魄的旅行路线图并进行讲述。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聊聊“旅行”,揭题质疑。1.说旅行认字。 (1)齐读“旅行”一词。 (2)了解“旅”字的演变,进行字理识字。 (3)通过观看“旅”字的笔顺,能按正确笔顺进行书写。 (4)聊聊旅行。 2.齐读课题并质疑。 预设:谁在牛肚子里旅行? 为什么在牛肚子里面旅行? 在牛肚子里面怎么旅行?都去了哪些地方? 这次旅行有趣吗? 1.说旅行认字。 (1)课件出示“旅行”二字: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这两个字。 (2)“旅”字教学。 课件演示“旅”字演变:同学们看“旅”字,甲骨文是这样写的,表示战士们追随在战旗下行军打仗,经过演变,变成了现在我们见到的“旅”,表示出行、远游的意思。方字旁和撇、横,相当于一面旗子,下面的四笔表示两个人。像导游拿着旗帜带领大家游览一样。 (3)指导书写“旅”(着重指导右下笔顺) (4)师:你喜欢旅行吗?去哪儿旅行过? 2.板书课题质疑。 今天我们来学习张之路爷爷写的一个童话故事——《在牛肚子里旅行》。 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小结:张爷爷真厉害,故事的题目就让我们感受到他丰富的想象了。 通过字理识字的方法学习生字“旅” 知道本课学习的内容是《在牛肚子里旅行》。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识字和简单的谈话,让学生明白了本课的学习内容。通过课题质疑,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环节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进行思考。 2.同桌互读检测正音,全班交流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预设1: “咱、扫”是平舌音;“拼、吞”是前鼻音;“命、刚”是后鼻音; “旅、流、泪”是边音。 预设2: “牙齿”的“齿”是翘舌音;“细嚼慢咽”的“咽”是第四声。 3.识记生字“嚼”“吞”“咽”“胃”“齿”和“泪”“眯” 预设1:联系偏旁,“嚼”“吞”“咽”都和吃有关;东西吃得很慢、很仔细叫“细嚼慢咽”;大口大口地吃,吃得很快,叫“狼吞虎咽”。 预设2:“泪”和“眯”都和眼睛有关,所以都是目字旁。 4.齐读生词。 5.读一读下面三组生字,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这些字都带“口”,但是其中的“口”表示的意义却不同。 预设2:第一排“咬、叼”等生字是和“吃”有关的动作。 第二排“叫、喊”等生字是嘴 发出的声音有关的动作; 第三排是带口字旁的象声词。 预设:啊 呀 哟 嘿 吗 呢 都是表示语气的词。 指名读多音字。齐读。 学生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预设:作声、贮藏 1.出示自读提示: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可多读几遍。 (2)边读边思考:谁在牛肚子里旅行?它身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把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书上空白的地方。 2.出示生词,分类检测读音。 (1)旅行 偷偷 救命 拼命 悲哀 流泪 (2)牙齿 一扫 等一会 细嚼慢咽 四个胃 消化 吞到 (3)咱们 要好 刚才 来得及 笑眯眯 师:事物通过什么咀嚼?(引出“齿”)食物吃进肚子里,需要哪个器官进行消化?(引出“胃”) 简单指导书写“胃”(“田”字写得扁,“月”字撇变竖) 3.出示带口字旁的生词。 咬 叼 嚼 咽 啃 吞 含 叫 喊 嚷 吼 吵 啼 唤 啪 哗 吱 嗡 嘟 呜 嘀 你还知道哪些带口字旁的字? 4.出示多音字词语(指名读) 骨头 骨肉 一骨碌 花骨朵儿 答应 答理 答案 回答 应该 应当 回应 反应 你在读课文时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我们一起来解决它。 能借助拼音读准本课生字字音,会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读准字音,并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能自主发现汉字的规律,理解汉字的意思,感受汉字的奇妙。 能读准多音字。活动意图说明: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在多音字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关注多音字在表示不同的意思时,读音不同。环节三:默读课文,梳理路线。1.指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引导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边听边思考。 2.学生交流汇报: 3.默读课文,圈出关键词并填空。 4.交流关键词:牛嘴 第一个胃 第二个胃 牛嘴 喷出来 5.尝试复述红头的旅行路线。 6.学生划找相关语句并交流 7.了解反刍1.这篇童话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你试着来讲一讲。 ( )和( )在草堆里( ),红头不小心( ) ,在( )的帮助下,( )从牛肚子里( )出来。 小结:这真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充满了想象力。 2.红头的这次旅行经过了哪些地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圈出关键词,试着填一填。(教师相机出示牛胃图) (牛嘴) (第一个胃) (第二个胃) ( 牛嘴 ) ( 喷出来 ) 3.教师相机在牛胃图上标上红头的旅行路线。 4.能根据这张旅行路线图说说红头在牛肚子里是怎么旅行的吗? (引导学生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说一说红头在牛肚子的旅行路线。) 师:同学们,我们试着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看谁说的清楚。 5.理解难点“反刍”。 (1)教师提问:红头为什么会从牛的第二个胃回到牛嘴里?请你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说一说。 (2)出示科学小贴士:牛吃草的时候有一个特点,草刚进牛嘴里,牛不会细嚼,而是将草吞进肚子里,等休息的时候,再把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细嚼慢咽,这就叫“反刍”,俗称“倒嚼”。 师小结并解释:张之路爷爷真厉害,把牛“反刍”这样复杂的科学知识巧妙地通过红头旅行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像这样将科学知识融入到童话中去,我们称这样的童话叫科学童话。 梳理课文主要内容,知道课文一共写了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写了什么。 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清楚红头的旅行路线。 了解反刍活动意图说明: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梳理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牛反刍的科学知识,借助路线图讲清楚红头的旅行路线。复述故事时既丰富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又培养了讲故事的条理性。环节四:指导书写生字。1.生观察生字,注意左窄右宽。 2.生观察生字,注意上下对正,宽窄合适。 3.练习书写。 4.生生评价,写不好的字多写几遍。1.出示“旅、咱、救”等9个左右结构的生字,指导书写。“旅”字右边笔顺易错,应重点指导。 2.出示本课上下结构的生字:命、胃、管等,指导书写。 3.巡视指导。 4.个别指导。 准确、工整地书写本课生字。 活动意图说明:集中指导书写本课生字,从观察字形入手,引导学生发现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在书写时左窄右宽的共同特点,然后提示易错字“旅”,让学生能够正确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出牛嘴 到牛嘴 进牛肚 第一个胃 回牛嘴 第二个胃
作业设计
1.读一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青头和红头的对话。
2.看拼音,写词语。
lǚ xíng zán men jiù mìng pīn mìng
( ) ( ) ( ) ( )
gāng cái liú lèi cǎo duī zuò shēng
( ) ( ) ( ) ( )
xiāo huà zhī jué yǎn lèi
( ) ( ) ( )
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1)在油亮亮的花骨( )朵旁,一只小狗正在啃骨( )头呢。
(2)他大声地回答( )道:“我就是不想答( )理你!”
(3)难道应( )当做个有求必应( )的人吗?
4.用和“吃”有关的动作的生字来填一填。
( )着牙 ( )口水 ( )着骨头
( ) 着口香糖 ( )着冰淇淋 ( )着肉
5.从“叫 喊 嚷 吼 吵 啼 唤”中选择一个字说一句话。
6.画一画:红头的旅行真是惊险。请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并在旁边写一写“科学小贴士”。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
主题 《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二课时(共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1.学习自主识字,会写“旅、命、管、救”4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7个词语。 2.通过抓关键词句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4.阅读同类作品,扩大阅读面,激发对科学童话的阅读兴趣。
【评价任务】 1.会写“旅、命、管、救”4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7个词语。(目标1) 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目标2) 3.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目标3) 4.阅读同类作品,扩大阅读面,激发对科学童话的阅读兴趣。(目标4)
【学习内容】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梳理了文章脉络,了解了牛反刍的科学知识。本节课,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红头,仔细品读相关语句,在想象中朗读,在朗读中体验红头的情感,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教学中重在通过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文字传达的情感,引导学生感受青头临危不惧,对朋友充满真挚友情的情感,能灵活运用知识救出朋友的品质。这既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体验,又培养了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进行品读,进而理解文字传达的情感,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本文主旨内涵丰富,即对朋友要重情义,遇到危险要沉着冷静,懂得用知识战胜困难。学生的领会难以全面、深刻,教学时,教师应设计有效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并提供阅读实践机会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创设多种平台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体会,让学生在边读边想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内化文本的人文思想。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完成学习小题单,齐读词语。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说说红头的旅行路线。 出示学习小题单(看拼音写词语) 旅行 咱们 救命 拼命 刚才 要好 草堆 作声 消化 知觉 眼泪 不管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说说红头的旅行路线。 3.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红头在牛肚子里经历了一场惊险的旅行。在旅行的过程中,它是怎么化险为夷的呢?红头的心情有什么变化?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和红头一起去历险。通过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能借助红头的旅行路线了解反刍活动意图说明:复习旧知,回顾课文内容和红头旅行路线图,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为下文的探究做好铺垫。环节二:聚焦言行,体会情感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进行思考。 勾画描写红头和青头表现的句子。圈出描写红头表情和动作的词语。 交流反馈。 预设1:我从“拼命”一词体会到红头一不小心被吞到了牛肚子里,从这里我能体会到它的恐惧和慌张。 预设2:我从“哭”“悲哀”这两个词语体会到红头在牛肚子里特别伤心、难过和悲伤。 4.代入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交流青头的表现。 预设1:“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我从“急忙”和“大吃一惊”体会到青头看到红头被牛吞进肚子里后非常的着急。 5.表演青头着急、吃惊的样子。 预设2:我从第11、18自然段的关键词“一下子、不顾、一骨碌、大声喊、蹭来蹭去”这些描写青头的动作中体会到青头的勇敢和镇定。 6.通过朗读,读出青头的勇敢和镇定。 预设3:第13、15自然段的关键句。“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 “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从这些句子中我体会到了青头对红头的鼓励和安慰。 7.试着用安慰、鼓励的语气读青头的话。 8.再次朗读描写青头的段落。 9.同桌合作分角色读青头和红头的对话。 10.学生自由练读并小组展示。 11.思考并交流。 12.思考并交流。 预设:青头和红头开心地一起玩捉迷藏,遇到危险后,红头拼命向青头求救。青头担心红头,鼓励、安慰红头,还蹭牛鼻子帮助红头;红头被救出后,高兴地流下了眼泪,并对青头表示感谢。 1.出示自主学习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第7~19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横线画出红头的表现,用波浪线画出青头的表现。 (2)教师相机出示红头表现的句子,指导圈出描写红头表情和动作的词语。关键词着重标出。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师:你体会出它当时是怎样的心情?你是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师:红头不小心来到了牛肚子里,此时此刻的它是多么恐惧,多么无助又是多么绝望啊!请孩子们带着这种心情,来读读红头的表现。注意读出人物的语气哟。 2.读言行,体会朋友之情。 过渡语:红头在牛肚子里悲哀而又绝望,此时和它一起玩捉迷藏的青头呢,它又在干什么?从它的表现中,你又体会到它当时怎样的心理呢? (1)教师相机出示句子。进行指导。 “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①教师提问:谁能给“急忙”换个词?(连忙、赶紧)谁能演一演“大吃一惊”的表情? ②教师引导:现在你就是青头,请你来演一演它着急、吃惊的样子。(板书:着急) ③教师向扮演青头的学生提问:青头,你这么着急,怎么说话一点儿都不结巴,也没有像红头一样急得哭起来呢? 过渡语:我们通过抓住青头的动作和语言,体会到了青头为了救好朋友红头时的担心、着急的心情,沉重冷静的心理,请带着这种心理,分角色读读它们之间的对话吧。 启发学生思考:故事讲到这里,红头终于脱险了,请你想一想,红头为什么能成功脱险呢? 过渡语:面对危急情况,青头临危不惧、见多识广,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帮助红头成功脱险,难怪课文说,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你是从哪里看出它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呢? 3.链接生活,拓展延伸。 引导:读了青头和红头的故事,你觉得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朋友? 教师小结:当朋友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我们要给予帮助和鼓励,共同运用智慧战胜困难。 能深入文本,找到相关语句 能通过抓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心情 能代入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读出相应的语气 能通过抓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心情,感受人物心理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读出相应的语气。 能体会到红头和青头之间真挚的友情。活动意图说明:读童话,就要把自己放到童话的情境中去,把自己当成童话中的人物,才能感受到人物的欢喜悲伤。这个环节的教学,通过圈画关键词句、进入角色朗读对话、谈体会等方式,帮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心情,从而感悟青头和红头间的真挚友情。环节三:借助路线,练讲故事1.回顾红头旅行路线图。 2.学生自由练习讲故事。 3.同学推荐讲故事, 4同桌互讲故事。 出示自主学习小贴士: 借助红头的旅行路线图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 (2)借鉴课文中表现主人公动作、心情变化的语句和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对话, 把故事讲得生动具体。 教师相机提醒一些关键的词句。比如:“蹦、摔、一骨碌、爬、跳、蹭来蹭去”等表示动作的词语,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对话。 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能借助红头的旅行线路图,借鉴文章的相关语句复述故事。 活动意图说明:本环节紧扣前一个环节的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心情变化的词语,利用路线图练习讲故事,既有讲故事方法的指导又有故事内容的铺垫,降低学生讲故事的难度。
【板书设计】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作业设计
1.写一写:看拼音,写词语。
lǚ xíng zán men jiù mìng pīn mìng
( ) ( ) ( ) ( )
gāng cái yào hǎo cǎo duī zuò shēng
( ) ( ) ( ) ( )
xiāo huà zhī jué yǎn lèi bù guǎn
( ) ( ) ( ) ( )
2.讲一讲:把这个惊险有趣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3.记一记:读读下面关于友情的词语和名言,并摘录到读书笔记上。
词语:肝胆相照 情同手足 患难之交 同甘共苦
情深似海 亲密无间 不离不弃 风雨同舟
名言:患难识朋友。——列宁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
4.做一做:(二选一)
(1)找一找:你身边一定也有这样的“青头朋友”,他曾经也给过你温暖和帮助,把你的感谢写在卡片上送给他。
(2)编一编:如果是勇敢智慧的青头被吞进了牛肚子,故事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课后改编故事,下节课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