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横向展开议论》训练案
学习目标:1、了解议论文“总—分—总”的写法,掌握议论文横向展开议论的结构特点。
2、练习拟横向展开议论的分论点,学习写并列式的议论文。
学习重难点:掌握议论文横向展开议论的结构特点, 练习拟横向展开议论的分论点。
☆ 训练案(课堂训练、课外作文) ☆
学习内容及步骤:
一、自主探究
指出下列作文的中心论点、分论点及论据,分析作者采用了哪种提炼分论点的方法,然后将附后的结构示意图填充完整。
时间的厚度
我们不能增加时间的长度,但能增加时间的厚度。 ——题记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虎啸深山,驼走大漠,这些雄浑开阔的场景让人陶醉;帝王将相,功过是非,钟鸣鼎食,琼楼玉宇,这些光芒四射的字眼让人目眩。但山河依旧,昔人已去,他们都已被时间涤荡得无影无踪。面对这,我们不要感喟人生易逝,岁月难留,我们要把握好时间,增加时间的厚度,让自己的人生厚重有分量。
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不要哀叹生命的短暂,要打造精彩的人生。民族英雄岳飞被害风波亭,年仅39岁,正当壮年。他在金人入侵、朝廷偏安的多事之秋,刺上“精忠报国”,写下“还我河山”,高声吟唱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决心要直捣黄龙府,打得金人惊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如一朵开得正艳的花被狂风吹落,短短的生命却是浓缩的精华,较之碌碌无为空活百年的人,其时间岂只厚百倍!
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要敢于憧憬未来,不断挑战自我。年少的班超由于家境贫寒,只能替官府抄写文书,维持生计。面对岁月的流逝,他开始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我该拥有的?人生纵使没有大志也不该整天只抄抄写写。于是他将笔重重一掷,说:“大丈夫应当像张骞那样到塞外去立功,怎么能老死在书房里呢。”便演绎出了出使西域的传奇人生。试想,倘使没有那千钧有力的一掷,历史便少了一段传奇,而班超纵使长命百岁,也只会一辈子哀叹人生无味的。
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要能够勇敢面对坎坷,向认定的目的地进发。“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蒲松龄对生命的理解,对人生价值的理解。蒲松龄的一生,确实很苦,他屡试不中,生活贫苦,始终在贫困线上挣扎。面对一次次打击,蒲松龄从没放弃书写《聊斋志异》。好友劝他不要写小说,全心全意考功名,但他相信自己的选择,要证实自己的价值。于是,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颠峰之作问世了。于是,一个失意文人终于懂得了怎样去把握时间,呈现生命的价值。
上天赐给我们的时间是多少?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只要珍惜时间,让每一天过得有意义,勇于挑战,不畏挫折,以此来增加属于自己的时间的厚度,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不会是过眼云烟,我们将会抒写出传奇的人生!
《时间的厚度》结构示意图
中心论点:
分论点1: 事例
分论点2: 事例
分论点3: 事例
作者提炼分论点的方法:
二、探究成果展示
三、课堂学习小结
语文课代表就本节课所学内容作小结,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
四、课外作文
有个四五岁的男孩,平时总爱反着穿袜子,父亲有时帮他把袜子好好地穿上,他还要自己脱下来,再翻个面穿上去。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没想到他竟理直气壮地说:“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作文要求:使用这节课所学的提炼议论文分论点的方法,写一篇横向展开议论的并列式结构的议论文。
课件14张PPT。学习“横向展开议论”云南省临沧市第二中学
钟汝达
1、了解议论文“总—分—总”的写法,掌握议论文横向展开议论的结构特点。 2、练习拟横向展开议论的分论点,学习写并列式的议论文。学习目标提出中心论点论证分论点1论证分论点2论证分论点3总结全文
呼应开头摆事实讲道理讲道理讲道理摆事实摆事实议论文“总—分—总”的写法
横向展开议论的文章结构预习成果展示:并列式结构模式(正文:分——并列)(结尾:总)(开头:总)预习成果展示:分论点的提炼方法预习成果展示:分论点的提炼方法第1、2、3组负责《多思》、第4、5、6组负责《品读人生》、第7、8、9组负责《说“勤”》的作文结构探究。
先一对一地看小组内同学在“预习案”上拟出来的作文结构,然后组长确定其中一份作为全组修改的对象,讨论修改。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各组派代表展示修改好的作文结构。
负责计分的同学记录好相应小组的得分。 指出下列作文的中心论点、分论点及论据,分析作者采用了哪种提炼分论点的方法。
时间的厚度
我们不能增加时间的长度,但能增加时间的厚度。
——题记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虎啸深山,驼走大漠,这些雄浑开阔的场景让人陶醉;帝王将相,功过是非,钟鸣鼎食,琼楼玉宇,这些光芒四射的字眼让人目眩。但山河依旧,昔人已去,他们都已被时间涤荡得无影无踪。面对这,我们不要感喟人生易逝,岁月难留,我们要把握好时间,增加时间的厚度,让自己的人生厚重有分量。
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不要哀叹生命的短暂,要打造精彩的人生。民族英雄岳飞被害风波亭,年仅39岁,正当壮年。他在金人入侵、朝廷偏安的多事之秋,刺上自主探究 “精忠报国”,写下“还我河山”,高声吟唱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决心要直捣黄龙府,打得金人惊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如一朵开得正艳的花被狂风吹落,短短的生命却是浓缩的精华,较之碌碌无为空活百年的人,其时间岂只厚百倍!
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要敢于憧憬未来,不断挑战自我。年少的班超由于家境贫寒,只能替官府抄写文书,维持生计。面对岁月的流逝,他开始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我该拥有的?人生纵使没有大志也不该整天只抄抄写写。于是他将笔重重一掷,说:“大丈夫应当像张骞那样到塞外去立功,怎么能老死在书房里呢。”便演绎出了出使西域的传奇人生。试想,倘使没有那千钧一力的一掷,历史便少了一段传奇,而班超纵使长命百岁,也只会一辈子哀叹人生无味的。 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要能够勇敢面对坎坷,向认定的目的地进发。“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蒲松龄对生命的理解,对人生价值的理解。蒲松龄的一生,确实很苦,他屡试不中,生活贫苦,始终在贫困线上挣扎。面对一次次打击,蒲松龄从没放弃书写《聊斋志异》。好友劝他不要写小说,全心全意考功名,但他相信自己的选择,要证实自己的价值。于是,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颠峰之作问世了。于是,一个失意文人终于懂得了怎样去把握时间,呈现生命的价值。
上天赐给我们的时间是多少?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只要珍惜时间,让每一天过得有意义,勇于挑战,不畏挫折,以此来增加属于自己的时间的厚度,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不会是过眼云烟,我们将会抒写出传奇的人生!
正文结构分论点1: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不要哀叹生命的短暂,要打造精彩的人生。 事例:岳飞。分论点2: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要敢于憧憬未来,不断挑战自我。 事例:班超。分论点3: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要能够勇敢面对坎坷,向认定的目的地进发。
事例:蒲松龄。《时间的厚度》结构示意图作者提炼分论点的方法 —— 怎样做?中心论点:把握时间,增加时间的厚度,让自己的
人生厚重有分量。课堂学习小结横向展开议论
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正文:并列式结构(横向展开议论)
论证分论点1 拟分论点的方法:
论证分论点2 是什么 为什么
论证分论点3 怎样做 会怎样
结论:总结全文 呼应开头
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四五岁的男孩,平时总爱反着穿袜子,父亲有时帮他把袜子好好地穿上,他还要自己脱下来,再翻个面穿上去。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没想到他竟理直气壮地说:“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此次作文的特别要求:
使用这节课所学的提炼议论文分论点的方法,写一篇横向展开议论的并列式结构的作文。 课外作文谢谢各位同学!《学习横向展开议论》预习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议论文“总—分—总”的写法,掌握议论文横向展开议论的结构特点。
2、练习拟横向展开议论的分论点,学习写并列式的议论文。
学习重难点:
掌握议论文横向展开议论的结构特点, 练习拟横向展开议论的分论点。
课前预习:
一、议论文横向展开议论的结构特点
议论文横向展开议论主要表现为并列式的正文结构,即提出中心论点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对中心论点加以阐述,亦即正文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组成的。写作时常常把几个分论点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
横向展开议论的议论文常常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正文:论证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
论证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 提出分论点、摆事实、讲道理
论证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
结论:总结全文 呼应开头
二、提炼分论点的方法
横向展开议论的关键,是能够从不同的侧面对中心论点加以分解,然后提炼出几个能证明中心论点的并列的分论点来。提炼分论点有四种方法:
(一)从“是什么”的角度提炼分论点
根据中心论点或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问自己“是什么”,分析思路是“……(中心论点)是一种……”,然后根据不同的回答来确定并列的分论点。
示例:“这山望着那山高”是指某些人永远不知足,得到了还指望得到更好的,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请以《“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为题写一篇并列式的议论文。
显然,此文的中心论点是提倡“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精神,那么,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据此分论点可拟为:(1)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2)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3)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
(二)从“为什么”的角度提炼分论点
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分析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分析时可在中心论点之前加上“为什么说……(中心论点)”来帮助思考,思路是“因为……,所以……(中心论点)”,然后根据不同的回答来确定并列的分论点。
示例: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说:“砌砖。”第二个工人说:“我正在赚钱。”第三个工人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据说到了后来,前两个人一生都只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请用并列式结构写一篇议论文。
上述作文的中心论点可拟为:树立崇高的理想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前提。分论点可拟为:(1)理想是奋斗的起点。(2)理想是奋斗的目标。(3)理想是奋斗的动力。
(三)从“怎样做”的角度提炼分论点
主要是分析达成中心论点所说的内容需要什么样的方法和途径,思路是“要……(中心论点)就应该……”,然后根据不同的回答来确定并列的分论点。
示例:以“学会欣赏别人”为中心论点,分论点可拟为:(1)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要有坦荡的胸怀。(2)学会欣赏别人,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
(四)从“会怎样”的角度提炼分论点
主要是结合中心论点回答意义、作用、价值、影响、结果等方面的问题,思路是“做到(中心论点)……就会……”,然后根据不同的回答来确定并列的分论点。
示例:以“热爱生活”为中心论点,分论点可拟为:(1)热爱生活,就会乐于为生活付出;(2)热爱生活,才会有奋斗的力量;(3)热爱生活,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三、提炼分论点的要求
1、扣得住。要求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从同一个角度阐述中心论点。
2、分得开。要求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相互交叉重叠。
3、排得顺。要求分论点排列的先后顺序要合乎情理,合乎逻辑。例如:人——集体——国家,物——人。
四、课前热身——尝试拟并列式结构的作文提纲
使用提炼分论点的四种方法(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会怎样)中的一种,使用“横向展开议论”的并列式结构,分别拟三个作文结构提纲。
(一) 题目:《多思》
中心论点: 。
分论点:(从“ ”的角度提炼分论点)?
1、 。
2、 。
3、 。
(二) 题目:《品读人生》?
中心论点: 。?
分论点:(从“ ”的角度提炼分论点)
1、 。
2、 。
3、 。
(三)题目:《说“勤”》
中心论点: 。
分论点:(从“ ”的角度提炼分论点)
1、 。
2、 。
3、 。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探究案
学习目标:1、了解议论文“总—分—总”的写法,掌握议论文横向展开议论的结构特点。
2、练习拟横向展开议论的分论点,学习写并列式的议论文。
学习重难点:掌握议论文横向展开议论的结构特点, 练习拟横向展开议论的分论点。
☆ 探究案(课中探究) ☆
学习内容及步骤:
一、预习成果展示
(一)议论文“总—分—总”的写法、横向展开议论的文章结构。
(二)分论点的提炼方法。
二、合作探究
第1、2、3组负责《多思》、第4、5、6组负责《品读人生》、第7、8、9组负责《说“勤”》作文结构的探究。先一对一地看小组内同学在“预习案”上拟出来的作文结构提纲,然后确定其中一份作为全组修改的对象,讨论修改。
三、合作探究成果展示
各组派代表展示修改好的作文结构(负责计分的同学记录好相应小组的得分)。
(一) 题目:《多思》
中心论点: 。
分论点:(从“ ”的角度提炼分论点)?
1、 。
2、 。
3、 。
(二) 题目:《品读人生》?
中心论点: 。?
分论点:(从“ ”的角度提炼分论点)
1、 。
2、 。
3、 。
(三)题目:《说“勤”》
中心论点: 。
分论点:(从“ ”的角度提炼分论点)
1、 。
2、 。
3、 。
教学设计
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
【教学目标】
1、了解议论文“总—分—总”的写法,掌握议论文横向展开议论的结构特点。
2、练习拟横向展开议论的分论点,学习写并列式的议论文。
【新设计】
该内容的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为着力点:课前学生自主学习《预习案》;课始展示预习成果,课中按《探究案》的设计合作拟并列式结构的作文提纲,之后展示学习成果,然后按《训练案》的要求分析《时间的厚度》的结构,意图均为训练学生横向展开议论的能力;课后训练大作文,练习写横向展开议论的议论文。
【学情分析】
写作议论文,要求学生更多地运用分析、综合等抽象思维能力,但高一学生尚欠缺这方面的能力,加之社会生活经验有限,导致写出来的议论文思路不开阔,分析平面化。本次写作训练是在必修3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重点难点】
掌握议论文横向展开议论的结构特点, 练习拟横向展开议论的分论点。
【教学过程】
【练习】☆ 预习案(课前预习) ☆
课前预习
一、议论文横向展开议论的结构特点
议论文横向展开议论主要表现为并列式的正文结构,即提出中心论点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对中心论点加以阐述,亦即正文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组成的。写作时常常把几个分论点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
横向展开议论的议论文常常采用“总—分—总”的并列式结构:
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正文:论证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
论证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 提出分论点、摆事实、讲道理
论证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
结论:总结全文 呼应开头
二、提炼分论点的方法
横向展开议论的关键,是能够从不同的侧面对中心论点加以分解,然后提炼出几个能证明中心论点的并列的分论点来。提炼分论点有四种方法:
(一)从“是什么”的角度提炼分论点
根据中心论点或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问自己“是什么”,分析思路是“……(中心论点)是一种……”,然后根据不同的回答来确定并列的分论点。
示例:“这山望着那山高”是指某些人永远不知足,得到了还指望得到更好的,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请以《“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为题写一篇并列式的议论文。
显然,此文的中心论点是提倡“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精神,那么,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据此分论点可拟为:(1)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2)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3)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
(二)从“为什么”的角度提炼分论点
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分析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分析时可在中心论点之前加上“为什么说……(中心论点)”来帮助思考,思路是“因为……,所以……(中心论点)”,然后根据不同的回答来确定并列的分论点。
示例: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说:“砌砖。”第二个工人说:“我正在赚钱。”第三个工人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据说到了后来,前两个人一生都只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请用并列式结构写一篇议论文。
上述作文的中心论点可拟为:树立崇高的理想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前提。分论点可拟为:(1)理想是奋斗的起点。(2)理想是奋斗的目标。(3)理想是奋斗的动力。
(三)从“怎样做”的角度提炼分论点
主要是分析达成中心论点所说的内容需要什么样的方法和途径,思路是“要……(中心论点)就应该……”,然后根据不同的回答来确定并列的分论点。
示例:以“学会欣赏别人”为中心论点,分论点可拟为:(1)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要有坦荡的胸怀。(2)学会欣赏别人,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
(四)从“会怎样”的角度提炼分论点
主要是结合中心论点回答意义、作用、价值、影响、结果等方面的问题,思路是“做到(中心论点)……就会……”,然后根据不同的回答来确定并列的分论点。
示例:以“热爱生活”为中心论点,分论点可拟为:(1)热爱生活,就会乐于为生活付出;(2)热爱生活,才会有奋斗的力量;(3)热爱生活,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三、提炼分论点的要求
1、扣得住。要求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从同一个角度阐述中心论点。
2、分得开。要求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相互交叉重叠。
3、排得顺。要求分论点排列的先后顺序要合乎情理,合乎逻辑。例如:人——集体——国家,物——人。
四、课前热身——尝试拟并列式结构的作文提纲
使用提炼分论点的四种方法(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会怎样)中的一种,使用“横向展开议论”的并列式结构,分别拟三个作文结构提纲。
(一) 题目:《多思》
中心论点: 。
分论点:(从“ ”的角度提炼分论点)?
1、 。
2、 。
3、 。
(二) 题目:《品读人生》?
中心论点: 。?
分论点:(从“ ”的角度提炼分论点)
1、 。
2、 。
3、 。
(三)题目:《说“勤”》
中心论点: 。
分论点:(从“ ”的角度提炼分论点)
1、 。
2、 。
3、 。
【活动】☆ 探究案(课中探究) ☆
学习内容及步骤:
一、预习成果展示
(一)议论文“总—分—总”的写法、横向展开议论的文章结构。
(二)分论点的提炼方法。
二、合作探究
第1、2、3组负责《多思》、第4、5、6组负责《品读人生》、第7、8、9组负责《说“勤”》的作文结构探究。先一对一地看小组内同学在“预习案”上拟出来的作文结构提纲,然后确定其中一份作为全组修改的对象,讨论修改。
三、合作探究成果展示
每三个组协商后派一个组展示修改好的作文结构。师生共同针对相应小组展示的作文结构进行评判、修改(不以下述参考答案为评判依据)。负责小组成绩登记的同学记录好所有小组的得分。
【参考答案】
(一) 题目:《说“思”》
中心论点:要养成多思的习惯。
分论点:(从“会怎样”——多思的作用的角度提炼分论点)
1、多思脑子才会越用越灵。
2、多思才能把知识学活。
3、多思才能有所创造。
(二)题目:《品读人生》
中心论点:只要你细细品读,人生这杯“白开水”就会变成一杯香醇的美酒,令人回味无穷。
分论点:(从“是什么”——品读什么的角度提炼分论点)
1、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他人(汲取营养)。
2、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失败和痛苦(获取教训)。
3、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成功与喜悦(学会珍惜)。
(三)题目:《说“勤”》
中心论点:为人当勤劳。
分论点:(从“为什么”——勤劳的好处的角度提炼分论点)
1、勤劳,可以健体。
2、勤劳,可以修身。
3、勤劳,可以创财 。
【练习】☆ 训练案(课堂训练、课外作文) ☆
学习内容及步骤:
一、自主探究
指出下列作文的中心论点、分论点及论据,分析作者采用了哪种提炼分论点的方法,然后将附后的结构示意图填充完整。
时间的厚度
我们不能增加时间的长度,但能增加时间的厚度。
——题记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虎啸深山,驼走大漠,这些雄浑开阔的场景让人陶醉;帝王将相,功过是非,钟鸣鼎食,琼楼玉宇,这些光芒四射的字眼让人目眩。但山河依旧,昔人已去,他们都已被时间涤荡得无影无踪。面对这,我们不要感喟人生易逝,岁月难留,我们要把握好时间,增加时间的厚度,让自己的人生厚重有分量。
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不要哀叹生命的短暂,要打造精彩的人生。民族英雄岳飞被害风波亭,年仅39岁,正当壮年。他在金人入侵、朝廷偏安的多事之秋,刺上“精忠报国”,写下“还我河山”,高声吟唱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决心要直捣黄龙府,打得金人惊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如一朵开得正艳的花被狂风吹落,短短的生命却是浓缩的精华,较之碌碌无为空活百年的人,其时间岂只厚百倍!
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要敢于憧憬未来,不断挑战自我。年少的班超由于家境贫寒,只能替官府抄写文书,维持生计。面对岁月的流逝,他开始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我该拥有的?人生纵使没有大志也不该整天只抄抄写写。于是他将笔重重一掷,说:“大丈夫应当像张骞那样到塞外去立功,怎么能老死在书房里呢。”便演绎出了出使西域的传奇人生。试想,倘使没有那千钧有力的一掷,历史便少了一段传奇,而班超纵使长命百岁,也只会一辈子哀叹人生无味的。
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要能够勇敢面对坎坷,向认定的目的地进发。“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蒲松龄对生命的理解,对人生价值的理解。蒲松龄的一生,确实很苦,他屡试不中,生活贫苦,始终在贫困线上挣扎。面对一次次打击,蒲松龄从没放弃书写《聊斋志异》。好友劝他不要写小说,全心全意考功名,但他相信自己的选择,要证实自己的价值。于是,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颠峰之作问世了。于是,一个失意文人终于懂得了怎样去把握时间,呈现生命的价值。
上天赐给我们的时间是多少?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只要珍惜时间,让每一天过得有意义,勇于挑战,不畏挫折,以此来增加属于自己的时间的厚度,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不会是过眼云烟,我们将会抒写出传奇的人生!
《时间的厚度》结构示意图
中心论点:
分论点1: 事例
分论点2: 事例
分论点3: 事例
作者提炼分论点的方法:
二、探究成果展示
小组抢答,师生共同评判后对相应小组进行评分。
【参考答案】
1、中心论点:
把握时间,增加时间的厚度,让自己的人生厚重有分量。
2、正文结构:
分论点1: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不要哀叹生命的短暂,要打造精彩的人生。 事例:岳飞。
分论点2: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要敢于憧憬未来,不断挑战自我。 事例:班超。
分论点3: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要能够勇敢面对坎坷,向认定的目的地进发。 事例:蒲松龄。
3、作者提炼分论点的方法:
从“怎样做”的角度提炼出的分论点。
三、课堂学习小结
语文课代表就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
四、课外作文
有个四五岁的男孩,平时总爱反着穿袜子,父亲有时帮他把袜子好好地穿上,他还要自己脱下来,再翻个面穿上去。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没想到他竟理直气壮地说:“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作文要求:
使用这节课所学的提炼议论文分论点的方法,写一篇横向展开议论的并列式结构的议论文。【活动】板书设计
横向展开议论
总 —— 分 —— 总
论证分论点1 拟分论点的方法:
并列式结构 论证分论点2 是什么 为什么
论证分论点3 怎样做 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