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0 09:1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将进酒
教学目标
· 朗诵诗歌,领会其核心意涵;感受句式长短的交替与韵律的疏密变 化;完整背诵全诗。
·在朗诵中体会诗行间所蕴含的诗人情感波动;通过聆听经典、自我 体悟、合作探讨,逐渐掌握朗诵技巧。
·掌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梳理诗人情感的变化轨迹;理解诗人的情感 表达,领略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采。
·感受诗人借助酒意,尽情抒发的不满情绪;正确认识诗人豪放不羁 外表下隐藏的愤慨之情。
寻李白
余光中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陳来候
对歡其醒锺停百来天诗悲到君
贊皆 波 室 帷 有飲者 通
晏 平 乐 斗 酒 寸 于 是
何 為 言 少 瑣 往
酒; 尔 同 汁 万 古 然 唐 人 香 白 将 進 酒 诗 意 丁 知
奔 企饶流
意羊掌
天 子
歌 一 曲 话 君 唐 念個事 酿


复 蒿
意復 畫教 義 材 米
更 河 之 水 天 上 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郭沫若曾进行过一项统计,发现李白遗留的1500余首诗篇中,有170首描绘了饮酒的情 景。酒,对李白而言,是其心灵的抚慰剂;在他的诗作中,酒与诗紧密相连,不可分
割。
饮中八仙歌
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魏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要是拿了唐诗宋词去压榨,起码还会淌出半斤酒来。”
——洛夫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别号“ 谪仙人”,乃盛唐时期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尊称为“诗仙”,与杜甫齐名,共誉为“李杜”。
其诗作风格以豪放为核心,崇尚自然之美,追求
俊逸高雅之情。作品展现出豪放不羁、清新脱俗 、飘逸潇洒的独特韵味。
写作背景
在唐玄宗天宝年间之初,李白经道士吴人筠的举荐,被唐玄宗召入京师,并被 任命为供奉翰林。然而不久,由于权贵的诽谤,于天宝三年(744年),李白 遭受排挤,被唐玄宗赐金遣返。之后,李白在江淮地区徘徊,内心极度苦闷, 再次踏上遍游祖国山河的漫长旅程。
创作此诗时,距离李白被“赐金放还”已有八年(752年)。在这段期间,李白多 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一同应邀请至嵩山,拜访另一位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 居,三人共同登高畅饮,借酒消愁。
诗人在政治上遭受排挤和打击,理想难以实现,常以饮酒来抒发心中的郁闷。 在人生乐事中,莫过于与好友饮酒聚会。正值李白怀才不遇之际,便借酒兴起 诗意,以此表达胸中不平之气。
奉诏入京
供奉翰林
(742)
初入长安
无功而返
( 730)
第一次漫游
14岁,立志“拯救苍生,安定国家” 25岁,持剑漫游远方,求官未果
42岁,奉皇帝之诏入京,任职翰林院
44岁,遭受权贵排挤,赐金后放归故里
54岁,安史之乱爆发,投笔从戎报效国家 56岁,兵败被流放,途中幸得赦免
61岁,再次请求从军,因疾病受阻折返 62岁,病逝于当涂
与友畅饮 做《将进酒》
(752)
第二次漫游
“诗仙”生平
奸臣当道 赐金返还
(744)
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
(725)
文题解读
·“将”字的读音为“qiāng”,其含义包含了“请
”和“愿”。
·在《诗经 ·卫风 ·氓》中,有“将子无怒”这 一句。
·“将进酒”的意思是“请饮酒”,它源自乐府 的旧题,原本是汉代乐府中的短箫铙歌曲
调。
·在文中,“将进酒”相当于一首“劝酒歌”,
诗人通过它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诵读悟情
1.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诗歌,梳理诗歌大意。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 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zūn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烹pēng 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cén夫子,丹丘生,将qiāng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 听。钟鼓馔zhuàn 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 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lè, 斗酒十千恣zì欢谑xuè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gū取对君酌zhuó。五花马、千金裘qiú, 呼儿将jiāng出换美酒,与 尔同销万古愁。
请各位同学集体朗诵这首诗歌,同时思索诗人内心所蕴含的情感。尝试通
过文本的具体内容来进行深入分析。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 悲 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 口
青丝暮成雪。人生待意须尽欢,莫使金樽zūn空对月。天生我材必 千金散尽还复来。庶pēng 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cén夫子,丹丘生,将qiāng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 听。钟鼓馔zhuàn 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 核 有 饮 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lè, 斗酒十千恣zì欢谑xuè 。 主 人何 少钱 , 径须沽gū取对君酌zhuó 。 千金裘qiú , 呼儿将jiāng出换美酒,与 尔同销万古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 丝暮成雪。
悲:时光流逝,人生易老
1.拟人:借助黄河的形象,预先抒发所咏之悲,并将流逝的时光比作流水。 2.象征:以黄河一去不返象征青春易逝,不复归来。
3.想象与夸张:在空间上,对黄河奔腾而来的气势进行夸张的想象;在时间上, 将人生从青春到衰老的过程形容为朝暮之间,强调原本短暂的时光更显短暂, 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4.对比:通过黄河的宏伟与永恒,凸显出生命的渺小与脆弱。
· 探讨:作者为何感到悲伤 他是如何巧妙地展现“悲伤”情感的呢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 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欢:朋友相聚,及时行乐
1.直抒胸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诗人坦率地表达了在 顺遂人生中应尽情享受欢乐的情感。
2.夸张:“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这里的“三百杯”以夸张的 手法描绘了朋友聚会时畅饮的豪迈情怀。
·探索:作者如何体验快乐 他又采取了哪些手法来展现“乐”的情感呢
·在这几行诗句中,除了感受到诗人欢快与豁达的情感,你还品
出了哪些细腻的情绪呢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句诗,不仅彰显了作者乐观自信 的气度,也映射出诗人豁达豪放的性情。它透露着一份才情未展的遗憾 ,以及对成就一番事业的渴望,流露出积极投身社会的热切心态。”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 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愤:怀才不遇,志不能抒
1.借代:“钟鼓馔玉”象征奢华生活,但诗人却认为这样的生活并不值得珍视, 他甚至渴望永远沉醉不愿醒来。
2.对比:“自古圣贤皆寂寥,惟有饮者留其名”,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荒诞社会的 愤慨与讽刺。在封建社会中,只有那些无忧无虑的豪门显贵才能尽情享受声 色犬马、美味佳肴。然而,那些才华横溢、机智敏捷的诗人却往往遭受排挤 和压迫,命运多舛,无法实现抱负,只能沉溺于酒精之中。诗人对达官显贵 的生活不抱有羡慕之情,这实际上是对豪门权贵的轻蔑、摒弃和否定。
·探究:作者为何感到愤怒 他是如何巧妙地展现这种“愤怒”情绪的呢
·“昔日陈王宴于平乐观,豪饮千杯共嬉笑”,诗人援引陈王曹植的旧事, 其寓意何在
谢灵运曾言:“世上的才华若有一石,曹植独享八斗,我仅得其一斗,余下的 一斗由天下人共享。”
王士祯(清初卓越诗人、学者、文学家)曾评述自汉魏至今二千年,能被誉 为‘仙才’的诗人,唯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而已。
曹植,字子建,生前担任陈王一职,逝世后被追封为“思”谥号,故后世亦称其为陈思王。诗人提及 “陈王”曹植作为代表,巧妙借用了其《名都篇》中的“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曹植设宴畅 饮,原因在于他虽具非凡才华,却遭受兄侄猜忌,怀才不遇,只能借酒消愁。
诗人运用典故,既表达了对陈王昔日宴饮的向往,也为曹植一生未能施展才华而感到惋惜,同时 更是对自己现实境遇的愤慨与抗争。》中的诗句。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狂:借酒消愁,释放情感
夸张:“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作者用夸张的笔法表达了自己深 深的忧愁,透露出心中的郁闷与不得志,唯有借助酒精来排解这份浓重的情感
·探索:作者为何显得狂放不羁 他又如何巧妙地展现出“狂”的特质呢
1.抒发了诗人对权贵的不屑,倾泻胸中积聚已 久的愤懑之情。
2.揭示了诗人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深刻批 判。
3.映射出诗人对未来满怀无限的热切期望。
4.显露出诗人认为人生短暂,应把握当下享受 生活的态度。
请各位同学以充满情感的语调朗诵诗歌,随后简洁地总结诗歌的主旨。
艺术手法
·诗仙那浪漫主义的风采如何在诗作中得以展现 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阐述
1.气魄宏大,情感热烈,如同黄河奔腾不息的壮观气势,尽情释放的欢愉狂放, 自信满满的豪迈情怀,将权势视作尘埃的激昂愤慨,以“五花马”、“千金裘”换取 佳酿的豪迈与豁达,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展现出震撼人心的气魄。
2.想象丰富且夸张大胆,诸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朝如青丝暮成雪”,“三百杯”“万 古愁”等诗句,既展现了豪放的情怀,又避免了空洞与浮夸;既想象奇特,又保 持了险怪的韵味,生动地呈现了诗人波澜壮阔的情感。
3.在语言运用上,这首诗以七言为基调,间以三言、五言、十言句子点缀其中, 错落有致,宛如行云流水般飘逸流畅,充满感染力。
全篇诗作以“酒”字为核心,情感波动如潮:
从悲伤转为欢乐,再至愤激,终至狂放。这
些情感波动均源自一个“愁”字。
诗人因愁感叹时光匆匆,因愁借酒消愁,因
愁激情慷慨,也因愁而失态狂放。这首诗展
现了诗人怀才不遇与渴望施展才华的复杂情
感,抒发了其对人生忧愤的深刻感慨。
诗篇中交织着李白对理想的失落与坚定的自信,融合了悲愤之情与不屈的 斗志,彰显了诗人那份鲜明的豪放不羁气质。
课堂小结
提及李白,人们常赞:“天赋异禀,犹如谪仙人暂居凡间”;而论及其诗作, 则有言:“口若悬河,才华横溢,笔力雄健,气吞山河,文采飞扬,傲视群 雄。”
我们不争论这些赞誉是否过于夸张,而是静下心来,以理性的目光去品读 李白及其永恒的诗篇。不久,便会发现,在那一身张扬个性、充满自我展 现欲望的背后,留有一串清新脱俗、俊逸非常的足迹。他从庄子、屈原、 汉赋的旧居街巷中走出,行囊里装满了浪漫主义的瑰丽碎片。他豪放不羁 ,勇于让自己的创作跳出他人的框架,卓尔不群,独树一帜,大胆挑战命 运和那些墨守成规的偶像,一步步走出了南北朝的浅唱低吟,跨越了无数 困顿与迷茫的低谷。
骨头里开出浪漫的花 车延高
拓展阅读
主义诗人李白,时而高歌《大鹏赋》,时而长叹《行路难》,在理想的 高峰与现实的险阻“蜀道”间攀登。他怀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 求索”的坚韧与决心。先是奠定自己为大唐诗歌的中流砥柱,随后又踏上 浪漫主义的高峰。正值开元盛世!
虽未举行盛大的庆典仪式,但李白已用其源自骨髓的浪漫主义精神,引 领诗歌进入一个辉煌灿烂的黄金时代。
李白确有其独到之处,当其他诗人在探究诸如“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这类无解之谜时,他已勇敢地独树一帜。他以全新的豪迈姿态出现,不
追随陈规旧矩,不在衰败之树上强求新花。他独辟蹊径,以狂放不羁、
浪漫非凡的姿态,屹立于大唐诗歌之巅。“三杯拂剑舞秋月,一振高名满 帝都”,他创立了一种想象奇特、意境宏大、构思巧妙、文风清新、豪放 超群的浪漫主义诗风。
如今,皎洁的月色再次洒满窗棂,我们弯身于灯光之 下,细细品味李白的诗篇。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 都能感受到一种融入其中的喜悦。仿佛古今的隔阂消 弭,时空的距离不再,诗人就如同在我们身边呼吸、 吟咏,其诗篇深入人心,意境深远。文字与情感仿佛 流淌在同一脉络,读来既豪迈壮丽,又开朗明快。诗 作中未见诡异之词,也没有谪怪之语,摒弃了猾狭的 态度和迷幻的氛围,以及荒淫的意念。它摆脱了庄、 屈的晦涩难懂和浮华虚饰,跳脱了奇诡怪诞的束缚, 以理赋形,自由创作。读者与诗歌达成一种审美的统 一,直接沉浸于字句之中,深切地体会诗人的浪漫情 怀。因此,许多人虽非诗人,却也仿佛成了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