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2015-2016学年高中化学选修4课时作业 第二章 第4节 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2015-2016学年高中化学选修4课时作业 第二章 第4节 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12-29 22:0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节 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 有关合成氨工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其中NH3只占15%,所以生产氨的工厂效率都很低
B.由于氨易液化,N2.H2在实际生产中是循环使用,所以总体来说氨的产率很高
C.合成氨工业的反应温度控制在500℃左右,目的是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合成氨厂采用的压强是20~50 Mpa,因为该压强下铁触媒的活性最大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是理解合成氨的过程,以及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对该反应的影响,不难选出答案。
2 .在一定条件下将含1 mol NH3的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加热,发生反应2NH33H2+N2,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此时NH3的体积分数为 x %,若在容器中再加入1 mol NH3后密封,加热到相同温度,使反应达到平衡,设此时NH3的体积分数为 y %,则x 和 y 的关系正确的是( )
A.x y     C. x=y    D. x≥y
答案:A
解析: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多加NH3后相当于加压,使平衡向气体体积系数缩小的方向移动,所以NH3的体积分数会大一点,即有.x 3 .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pC(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m+n)必定小于p B.(m+n)必定大于p  C.m必定小于p  D.m必定大于p
答案:C
解析:压缩容器的体积,A的转化率降低,说明压强增大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是气体体积(气体系数)缩小的反应,即m4.将V1 L的H2和V2 L的N2在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总体积为V3 L(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生成NH3的体积是()
A.(V1+V2-V3)L  B.( ( http: / / www.21cnjy.com )V1+V2+V3)L C.(V1+V2-2V3)L D.[V3-(V1+V2)] L
答案:A
解析: N2 + 3H2 2NH3 ΔV
1 3 2 2
(V1+V2-V3)L
根据比例即可得到答案。
5 .A、B、C、D四种物质皆易溶于水,且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化学平衡,加入水稀释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B)
A.A+BC+D B.A+H2OC+D C.A+BC+H2O D.A+2B+H2C
答案:B
解析:选项A中:加水稀释后,A、B、C、D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种物质被同等程度稀释,所以平衡不移动;选项B中,加水稀释后,A、C、D三种物质的浓度均减小,但水并未变,所以C和D的有效碰撞几率显著下降,A与水的却不显著。(对于该反应,也可作如下分析,加水后,水在混合体系中的百分含量增加,相当于水的“浓度”增加,所以平衡向右移动);同理,选项C中,加水后平衡应左移。选项D中是一个非可逆反应,加水后平衡不移动。
6.某温度时,把1 mol ( http: / / www.21cnjy.com ) 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10 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棕色,反应进行4 s时NO2的浓度为0.04 mol·L-1,再经过一定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这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8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4 s中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L-1·s-1
B.在4 s时容器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1.2倍
C.在平衡时容器内含N2O4 0.4 mol
D.在平衡时容器内含NO2 1.6 mol
答案:BD
解析:因为出现红棕色,所以说生成了NO2气体。2NO2N2O4,4s时,生成的NO2的物质的量是c(NO2)V=0.04 mol·L-110L=0.4 mol,则消耗的N2O4是0.2 mol,剩余的N2O4是0.8 mol,这时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0.4 mol +0.8 mol=1.2 mol。由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可知,4s时容器压强为开始时1.2倍,前4s中,v(N2O4)==0.005 mol L-1 s-1 ;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1 mol1.8=1.8 mol,设这时容器中共有NO2的物质的量为x,则剩余N2O4的物质的量应是1 mol-x/2,则(1 mol-x/2)+x=1.8 mol,x=1.6 mol,则剩余N2O4的物质的量是1 mol-1.6mol/2=0.2 mol。
7.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mA(g) nC(g) +n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容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和C的浓度均是原来的1.8倍,则()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增加了
C.物质C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m>2n
答案:A
【解析】由于c=n/V,当V变为原来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半时,如果平衡不发生移动,则n不变,c必然是原来的2倍。现在B和C的浓度均是原来的1.8倍,则说明B和C均减少,进而推知平衡向左移动。而物质C的质量分数等于C的质量占混合体系总质量的百分数,而总质量不变,所以C的质量分数减小,物质A的量增加,所以A的转化率减小。而增加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所以m<2n。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大题,共58分)
8. 在298K时,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 △H =-92.2kJ/mol。在该条件下向一绝热的密闭的容器中加入1mol N2和3mol H2,使之充分反应,测得放出的热量总是小于92.2kJ,其主要原因是 。
答案:该反应是可逆反应,1mol N2和3mol H2不能完全反应到底。
解析: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结合可逆反应的特点:反应永远不能进行到底,得到测得放出的热量总是小于92.2kJ。
9.在容积相同的不同密闭容器中内,分别充入同量的N2和H2,在不同温度下,任其发生反应:,并分别在t0秒时测定其中NH3的体积分数[x(NH3)],绘成如图的曲线。
(1)A、B、C、D、E五点中,尚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点是_____________。
(2)此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热反应。
(3)AC段曲线是增函数,CE段曲线是减函数,
试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角度说明理由。
答案:(1)A、B (2)放热
解析:C点左侧因x(NH3)不断增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所以反应尚未达到化学平衡,即图中A、B点为尚未达到化学平衡的点。C点则为刚好达到平衡的点。右侧则以化学平衡移动为主,因升温,NH3的体积分数逐渐降低,平衡向左移动,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10.一密封体系中发生反应:N2+3H2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图为某一段时间段反应速率与反应进程的曲线关系图:
回答下列问题:(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
(2)t1.t3.t4时刻,体系中分别是什么条件发生了变化?
(3)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
A.0~t1 B.t2~t3
C. t3~t4 D. t5~t6
答案:(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0-t1,t2-t3,t3-t4,t5-t6
(2)t1时刻温度升高;t3时刻催化剂;t4时刻浓度减小(3)A
解析:本题主要是要学会看图,图表达的是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只要速率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说明在这条件反应已经达到平衡了。所以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0-t1,t2-t3,t3-t4,t5-t6。从图中可得t1时刻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而且v(逆)>v(正),N2+3H2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温度升高,v(逆)>v(正)。图中t3时刻从原来的速率增大,而且变化过程中v(逆)=v(正),说明平衡都未被打破。所以应该是催化剂导致的。图中t4时刻的变化,v’(逆)、v’(正)都减小且v’(逆)>v’(正),所以不可能是温度的影响,应该是浓度的影响,而且是浓度减小的变化,所以是压强减小了,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11.根据下列叙述,完成(1)~(3)题。
工业上合成氨的原料之一——氢气,有一种来源是取自石油气,例如丙烷。
(1)有人设计了以下反应途径,假设反应都能进行,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A.C3H8 SHAPE \* MERGEFORMAT SHAPE \* MERGEFORMAT C+H2
B. C3H8 SHAPE \* MERGEFORMAT SHAPE \* MERGEFORMAT C3H6+H2
C. C3H8+H2O CO+H2,CO+H2O===CO2+H2
D. C3H8+O2CO2 + H2O,,H2O = H2↑+O2↑
(2)按以上最合理的反应途径,理论上用1 mol 丙烷最多可制得氨气()
A.4 mol B.6.7 mol C.10 mol D.2.7 mol
(3)该合理反应途径最显著的优点是( )
A.简单易行 B.制得的H2纯度高 
C.制得的H2产量高 D.可同时获得大量热能
答案:(1)C(2)B(3)C
解析:(1)从产量、能源等角度进行考虑。
(2)C3H8+3H2O 3CO + 7H2,
1mol 3mo l 7mol
CO+H2O===CO2+H2
3mol 3mol
1mol C3H8可生成10mol H2
N2 + 3H2 2NH3
3 2
10mol (6.7mol)
■反思总结—自我学习评价
□错题序号
□错因分析及对策
极高温
高温脱氢
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