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天气系统——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3 天气系统——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2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7-19 19:3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3 天气系统——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课时优化训练
下图为某区域高空500百帕等压面海拔(单位:米)分布图。读图,据此完成1~2小题。
1.若A地近地面吹东风,则控制A地的天气系统为( )
A.北半球的反气旋 B.南半球的气旋
C.北半球的气旋 D.南半球的反气旋
2.当该天气系统控制亚洲大陆时( )
A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南移 B北京寒冷干燥
C.北极处于极昼到极夜的过渡时期 D.上海盛行东南风
2021年4月15日,某天气系统经过河北省保定市,出现大风、弱降水等天气现象。下图示意该日保定市的风速、大气能见度、风向(以正北风为0°,按顺时针旋转依次为东风90°,以此类推)随时间变化。据此完成3~4小题。
3.图示期间天气系统过境后该地( )
A.能见度升高 B.风向基本不变 C.风速波动上升 D.大气湿度升高
4.与图示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相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4年3月31日凌晨,江西省南昌市上空出现西南-东北走向的强对流云系,并发展形成飑线系统,飑线所过之处带来雷电、短时强降水和大风,南昌市、南昌县观测到了9级大风,进贤县等地甚至出现了11级阵风。飑线是指一种小范围、生命史短、气压和风发生突变的狭窄强对流天气,其破坏性很强大,多在春夏季节突然发生。飑线的产生多是由于冷空气行进至暖湿地区时造成了上冷下暖的格局,使对流层上下热力结构不同,产生高强度的强对流天气。有气象记录显示夏季午后该天气系统经过大型湖面时,强度会减弱。据此完成5~7小题。
5.根据材料推测,江西南昌3月30日白天的天气特点最可能是( )
A. 低温湿润 B. 低温干燥 C. 炎热干燥 D. 炎热潮湿
6.下列关于“飑线”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气温骤升
②狂风肆虐
③大雨倾盆
④电闪雷鸣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夏季午后“飑线”天气系统过境大型湖面,其强度减弱的主要原因是( )
A. 热量减弱 B. 热量加强 C. 水汽得到补充 D. 湖面摩擦力小
读“北半球某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据此完成8~9小题。
8.关于A气压中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位置在30°N附近 B.A的前身为副热带高压带
C.只在北半球夏半年出现 D.A处是亚洲高压
9.东亚、南亚受季风影响显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东亚地区受A气压中心影响时,吹东北风
B.南亚地区受A气压中心影响时,吹西北风
C.受A气压中心影响时,西安的气候特征为寒冷干燥
D.受A气压中心影响时,南亚的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
下击暴流是一种雷暴云中局部性的强下沉气流,到达地面后向四面八方扩散,并且越接近地面风速会越大,最大地面风力可达十五级。下图是下击暴流实景图及其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小题。
10.下击暴流多发生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1.雷暴云是急剧对流上升气流形成的,该气流的性质是( )
A.冷干 B.冷湿 C.暖湿 D.暖干
12.下击暴流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大,其直接原因是越接近地面( )
A.气压越高,与周围区域的气压梯度力越大
B.湿度越小,与周围区域空气湿度差异越大
C.气温越高,与周围区域的温差越大
D.气温越低,与周围区域的温差越小
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12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或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洗车指数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下图是“2023年某月某日17时亚洲局部区域地面天气图”。读图,据此完成13~14小题。
1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洗车指数数值最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据图可判断( )
A.图示季节为夏季 B.①比③地的风力大
C.②比③地气温高 D.四地中④气压最低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4月4日,受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团的共同影响,江西省自北向南经历了一次区域性降水过程,8:00南昌市受锋面影响出现雷暴天气。下图为4日8:00江西省及其周边地区风向及风力示意图。
(1)用锋面符号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制出锋面,并解释该锋面形成的原因。
(2)推测4日8:00时鄱阳湖南部地区的天气特征。
(3)雷暴是指在大气不稳定时发生的局地性强对流天气,强烈的气流抬升会带来短时间的强降水。分析锋面在此次南昌雷暴天气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图示高空500百帕等压面海拔中间高、四周低,等压面向上凸起,表明在高空同一水平面上中心气压高,周围气压低,形成高气压,高空和对应的近地面气压形势相反,所以近地面是低气压,即气旋;若A地近地面吹东风,则风向相对于A地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左偏转,故该气旋应位于南半球,B正确。故选B。
2.答案:D
解析:根据上题可知,该天气系统为低气压,当低气压控制亚洲大陆时,北半球应是夏季。北半球夏季,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北移,北京高温多雨,上海盛行东南风,D正确,A、B错误;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但无法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因此无法判断北极是处于极昼到极夜的过渡时期还是极夜到极昼的过渡时期,C错误。故选D。
3.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能见度先降低,再升高后又降低,A错误;据图可知,16-17点风速增大,能见度下降,说明该天气系统在16-17点过境,而过境后风向长期保持在270-360°之间,说明风向基本不变,B正确;风速先波动上升,之后呈波动下降趋势,C错误;该天气系统过境后,保定市被单一的冷气团控制,天气转晴,该冷气团来自西北内陆,性质干燥,因此保定市的大气湿度不会升高,D错误。故选B。
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图片可知,该天气系统应该是冷锋,冷锋一般出现在锋面气旋的左侧低压槽中,而根据等压线a5.答案:D
解析:结合题干可知3月31日,江西南昌上空出现西南一东北走向的强对流云系,并发展形成飑线系统。这表明3月30日应该受暖湿空气控制,气温较高,空气中水汽较为丰富,空气对流运动旺盛,为3月31日的强对流云系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所以江西南昌3月30日的天气特点最可能是炎热潮湿,D正确。故选D。
6.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飑线产生后,其经过的地区通常有雷暴、大风、冰雹等过程,所以其带来的天气状况是②狂风肆虐、③大雨倾盆和④电闪雷鸣,并伴有降温,D正确;气温骤升不是飑线的特点,①错误,A、B、C错误。故选D。
7.答案:A
解析:“飑线”天气系统过境大型湖面,此时湖面温度较低,空气对流运动较弱,热量补充减少,“飑线”天气系统势力逐渐减弱,A正确;湖面摩擦力小、水汽得到补充、热量得到加强会使飑线天气系统势力加强,B、C、D错误。故选A。
8.答案:D
解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陆地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北半球为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移动到60°N以南地区,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陆地比热容小于海洋,陆地降温快于海洋,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形成高压,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使低压保留在海洋上,形成了图示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因此A气压中心位于50°N附近,A错误;A的前身为副极地低气压带,B错误;主要出现在北半球的冬半年,C错误;A处是亚洲高压,D正确。故选D。
9.答案:C
解析:东亚地区受A气压中心影响时,吹西北风,南亚地区受A气压中心影响时,吹东北风,A、B错误;受A气压中心影响时,西安受来自高纬大陆内部的西北风的影响,气候特征是寒冷干燥,C正确;受A气压中心影响时,南亚受来自内陆的东北季风的影响,气候特征为高温干燥,D错误。故选C。
10.答案:B
解析:雷暴云是湿润气流急剧对流上升形成的,雷暴云需要大量热量支撑气流上升,故夏季多发,B正确。故选B。
11.答案:C
解析:从出现的季节分析,雷暴云是湿润气流急剧对流上升形成的,雷暴云需要大量热量支撑气流上升,夏季对流旺盛,易产生雷暴天气,因此,该气流的性质是暖湿,C正确;冷气流不会急剧上升,干气流不会形成云雨,A、B、D错误。故选C。
12.答案:A
解析:雷暴云中直指地面的下冲气流急剧下沉,造成下沉区域空气集聚,越接近地面,气压越高,与周围区域产生的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A正确;风速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有密切联系,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与湿度、气温关系较小,B、C、D错误。故选A。
13.答案:A
解析: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图中①地是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适宜洗车,因此,①地洗车指数数值低,A正确;②地位于冷锋锋后,可能有降雨天气,不适宜洗车,洗车指数高,B错误;③地位于冷锋锋前,降水较少,但随着冷锋移动,将迎来大风降水天气,不宜洗车,洗车指数高,C错误;④地位于暖锋锋前,多降水天气,不宜洗车,洗车指数高,D错误。故选A。
14.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我国西北地区分布有高压中心,说明西北地区气温较低,应为北半球冬春季节,A错误;①地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风力较小,③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大,B错误;②地位于冷锋锋后,受冷气团控制,③地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②地气温低于③地,C错误;①地气压介于1020—1025hpa之间,②地气压介于1010—1015hpa之间,③地气压为1010hpa,④地气压介于1005—1010hpa之间,四地中④气压最低,D正确。故选D。
15.答案:(1)绘图要求:南昌市位于锋线上或靠近锋线的锋后,锋面是冷锋,向南运动。
北方干冷空气南下,风力大,势力强;与西南暖湿气团相遇,暖湿气团被迫抬升,形成冷锋。
(2)风力变大;气温降低;云量增大,出现降雨。
(3)锋面过境时,大气层不稳定;冷暖气团交汇,暖湿气团被迫抬升;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进一步抬升空气,促进强对流的形成,引发雷暴天气。
解析:(1)结合材料可知,江西省降水自北向南移动,说明锋面向南移动,应为冷锋。8:00南昌市受锋面影响,说明南昌市位于锋线上或者锋线附近的锋后区域。
(2)据上题分析可知,此时鄱阳湖南部地区恰好位于冷锋的锋后位置,受冷气团影响,气温降低;位于锋面附近,风力变大;冷锋后多降水天气,出现降雨。
(3)
材料信息 分析过程 答案组织
雷暴是在大气不稳定时发生的 雷暴形成需要不稳定的大气结构,锋面附近恰好大气不稳定 锋面附近温差较大,气压差大,大气层不稳定
雷暴是局地性强对流天气 雷暴形成需要强对流,锋面处会出现强对流 锋面处暖湿气团被迫抬升,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放热。使得空气抬升强度加大,形成强对流天气,引发雷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