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7-19 20:0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课时优化训练
安徽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地区,太阳辐射总量丰富,年内变化显著。近年来,安徽太阳辐射呈减少趋势。下图为安徽年内太阳辐射分布图。据此完成1~3小题。
1.到达安徽地表的太阳辐射( )
A.是太阳活动释放的能量 B.能量变化大体上以11年为周期
C.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 D.年内没有明显变化
2.与安徽夏季太阳辐射变化最密切的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 C.植被 D.天气
3.近年来,安徽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呈减少趋势,最可能是由于( )
A.阴雨天气增多 B.太阳活动减弱
C.大气质量改善 D.太阳辐射锐减
2024年3月23日(农历二月十四),太阳爆发X1.1级耀斑(X为能量最大级别)。据此完成4~5小题。
4.下列有关耀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现为太阳局部区域温度低 B.是日冕层上剧烈喷射的气体
C.可能影响通讯、供电、供水等 D.大多数发生在黑子群的上空
5.当天能在宁波夜空中观测到的是( )
A.东边天空下弦月 B.东边天空满月 C.头顶天空新月 D.西边天空上弦月
2024年是太阳活动的“大年”,现正处于太阳活动第25个周期。根据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数据,北京时间5月3日到5月8日,太阳连续出现强爆发活动,爆发形式主要以耀斑为主,其中强度达到X级的大耀斑共发生6次,这也是近20年来太阳连续发生X级耀斑最频繁的一次。此次太阳活动对地球地理环境带来了较大影响。据此完成6~7小题。
6.关于太阳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活动等同于太阳辐射 B.太阳黑子与耀斑周期完全相同
C.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内部 D.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7.太阳活动的“大年”对地球地理环境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A.全球降水量普遍增多 B.极光只出现在高纬度地区
C.强耀斑会引发地磁暴 D.不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当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风变得强劲,会扰动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产生磁暴、极光等现象。2024年5月11日,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发布磁暴红色预警,我国多地肉眼可见绚丽多彩的极光。据此完成8~9小题。
8.晴朗天气下,肉眼观赏此次极光效果最佳的地点为( )
A.广州 B.长沙 C.武汉 D.哈尔滨
9.可能直接受到本次磁暴影响的人类活动是( )
A.灌渠修建 B.飞机制造 C.卫星导航 D.茶叶采摘
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且三者正好处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即发生日食现象。根据太阳光被遮挡的程度,日食分为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2024年4月8日(农历二月三十),加拿大、美国等国的大部分地区出现日食,此次日全食带宽约200千米。下图示意2024年4月8日日全食带和日偏食带分布。据此完成10~11小题。
10.2024年4月8日,北美地区天空的月相应为( )
A.上弦月 B.满月 C.下弦月 D.新月
11.此次日食发生期间,人们肉眼可以观测到太阳色球层和日冕层的地区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极光多出现在极圈附近区域,但北京时间2024年5月11日凌晨,欧洲北部、我国新疆部分地区和黑龙江漠河均能观测到极光。据此完成下面12~14小题。
12.欧洲北部、新疆部分地区和漠河均能观测到极光的原因可能是( )
A.太阳活动剧烈 B.太阳辐射异常 C.气候变暖加剧 D.宇宙环境波动
13.造成此次极光的带电粒子流多来自(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日核
14.此次极光发生时可能伴随( )
①卫星导航设备误差增大
②潮汐作用增强
③生物多样性减少
④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干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地理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该模式图示意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______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
(2)若该模式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__层,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__。
(3)若该模式图示意地球的大气垂直分层,A层高度因纬度而异,______(高、中、低)纬度最高,原因是______。
(4)若该模式图示意地球的大气垂直分层,B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______。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______(填下列选项)。
A.受太阳辐射多 B.接受地面的热量多
C.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 D.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5)若该模式图示意地球的大气垂直分层,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集中于______层(填图中字母),该层大气层空气______运动显著。有利于航空飞行的是______层(填图中字母),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影响的是______层(填图中字母),在______层(填图中字母)中可发现极光。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太阳辐射按波长可分为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三部分。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红外光和紫外光被大气反射、散射或部分吸收,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C正确;太阳活动是指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主要包括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等,A错误;到达安徽地表的太阳辐射存在以1年为周期的变化,年内有明显的变化,大致是夏季最多,春季、秋季次之,冬季最少,B、D错误。故选C。
2.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安徽夏季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6月要少于7、8月,主要是由于6月阴雨天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使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D正确;纬度和地形不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A、B错误;6、7、8月植被都较茂盛,差异小,C错误。故选D。
3.答案:A
解析:阴雨天气增多,会削弱太阳辐射,使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A正确;太阳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太阳活动减弱不是太阳辐射减少的主要原因,B错误;生态环境改善会促使空气变清洁,大气透明度变高,从而增加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C错误;太阳正处于相对稳定的壮年期,太阳辐射不会在短期内出现锐减,D错误。故选A.
4.答案:D
解析:耀斑表现为太阳局部区域突然增亮,温度升高,而不是温度低,A错误;耀斑不是日冕层上剧烈喷射的气体,而是色球层上的剧烈能量释放,B错误;耀斑爆发时释放的大量带电粒子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但一般不会直接影响供电和供水,C错误;大多数耀斑发生在黑子群的上空,黑子和耀斑往往具有关联性,D正确。故选D。
5.答案:B
解析:2024年3月23日是农历二月十四,接近农历十五满月。满月时,月亮与太阳分别位于地球两侧,太阳西落时月亮东升,所以能在东边天空观测到满月,B正确;下弦月出现在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左右,月亮在东边天空,月面朝东,A错误;新月出现在农历初一,与题目时间不符,C错误;上弦月出现在农历初七、初八左右,月亮在西边天空,月面朝西,D错误。故选B。
6.答案:D
解析:由已学可知,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D正确;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各种活动和变化的总称,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的能量,二者不同,A错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太阳黑子和耀斑,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二者的周期不完全相同,B错误;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各种活动和变化的总称,发生在太阳的外部圈层,C错误。故选D。
7.答案:C
解析:由已学可知,太阳活动峰年,地球的上降水有的地区增多、有的地区减少,A错误;太阳活动比较平静,则一般只有高纬度地区可以看到极光。如果是太阳活动极大年,则甚至一些中纬度地区也可以看到极光,B错误;强耀斑爆发可以干扰地球磁场,引发地磁暴,C正确;耀斑爆发时会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信号甚至使其中断,D错误。故选C。
8.答案:D
解析:极光是出现于星球的高磁纬地区上空,是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广州、长沙、武汉纬度较低,哈尔滨纬度较高,广州、长沙、武汉、哈尔滨四地中,肉眼观赏此次极光效果最佳的地点为哈尔滨,D正确。故选D。
9.答案:C
解析:当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风变得强劲,会扰动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产生磁暴,严重时会对卫星导航、空间通信、电网、航空航天等人类活动产生灾害性的影响,C正确;磁暴不会直接影响灌渠修建、飞机制造、茶叶采摘等工农业活动,A、B、D错误。故选C。
10.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农历三十时日、地、月处在同一直线上,且月球被照亮的一面背对着地球,故此时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这一天的月相称为新月,D正确。故选D。
11.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平日里人们肉眼可以观测到的是太阳亮度最大的光球层,只有当日全食发生的时候,光球层被遮住,人们才可以肉眼观测到太阳的色球层和日冕层。读图可知,丙地在日全食带上,故人们肉眼可以观测到太阳色球层和日冕层的地区是丙,C正确。故选C。
12.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极光为太阳风携带大量高能带电粒子流冲击两极高空稀薄的大气,使大气发生电离产生的特殊现象,太阳活动剧烈,喷射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增加,极光现象增强,欧洲大部分、新疆部分地区和漠河均能观测到极光,A正确;太阳辐射、气候变暖、宇宙环境波动不是产生极光现象的原因,B、C、D错误。故选A。
13.答案:C
解析:受太阳风影响,高能带电粒子冲入两极地区的高层大气产生极光,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C正确;光球层的太阳活动主要为黑子,A错误;色球层的太阳活动主要是耀斑、日珥,B错误;日核为太阳的中心核反应区,属于太阳内部圈层结构,D错误。故选C。
14.答案:B
解析:极光发生时,太阳活动强烈,会影响卫星通讯,导致卫星导航设备误差增大,①正确;潮汐作用与太阳活动无关,②错误;太阳活动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较小,③错误;太阳活动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④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故选B。
15.答案:(1)土星
(2)日冕;太阳黑子/黑子
(3)低;低纬度地区,大气受热较多,对流运动强烈,对流层高。
(4)升高;D
(5)A;对流;B;C;C
解析:(1)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则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土星轨道、木星轨道、火星轨道和地球轨道。
(2)太阳外部大气层从里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若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区域位于色球层外部,为日冕层。曲线③④之间位于色球层内部,为光球层,光球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黑子。
(3)地球大气垂直分层从下向上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层。读图可知,A层位于最下部,为对流层,A对流层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最高,高纬度低;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大气受热较多,对流运动强烈,对流层高。
(4)地球大气垂直分层从下向上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层。读图可知,B层为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平流层中有臭氧层,而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平流层升温,并非受太阳辐射多,D正确,A错误;平流层距离地面较远,接受地面热量较少,B错误;平流层二氧化碳较少,C错误。故选D。
(5)地球大气垂直分层从下向上依次为A对流层、B平流层和C高层大气层。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集中于对流层,即A层。该层大气层下热上冷,空气对流运动显著。有利于航空飞行的是平流层,即B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的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中,即图中C层。地球的极光是来自地球磁层或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因此在高层中可发现极光,即C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