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地球的演化——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地球的演化——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7-19 20:1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 地球的演化——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课时优化训练
在进行一项水利工程的基础考古调查过程中,研究人员在湘西龙山洞穴内发现了大熊猫化石。研究发现,这些化石距今大约5000年。据此完成1~3小题。
1.发现的大熊猫化石可能形成于( )
A.第四纪 B.白垩纪 C.寒武纪 D.侏罗纪
2.该大熊猫化石所属的地质年代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大量铁矿形成 B.气候温暖湿润
C.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形成 D.裸子植物繁盛
3.有关大熊猫化石的形成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必须经过石化 B.需要微生物分解
C.死亡后缓慢地被沉积物掩埋 D.死亡后充分暴露于空气中
2023年初,古生物学者对距今1.7亿年的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确认属于被子植物,并命名为美丽青甘宁果序。读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4~5小题。
4.据图判断,美丽青甘宁果序生长在( )
A.古近纪 B.侏罗纪 C.二叠纪 D.石炭纪
5.美丽青甘宁果序生长的地质时期( )
A.出现哺乳动物 B.形成大量铁矿 C.蕨类植物盛行 D.古陆完全解体
2023年5月,浙江渔民在杭州湾滩涂发现中华鲎(hòu)(图a)。鲎有“生物活化石”之称,早在距今4亿年左右就生活在地球上。图b为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6~7小题。
6.鲎出现的地质年代是(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7.下列地球演化历史特点,发生在甲地质时期的是( )
A.蕨类植物繁盛 B.出现三叶虫 C.哺乳动物繁盛 D.恐龙大繁盛
2018年2月2日,中外古生物学家在北京宣布,他们在一枚距今约一亿年的琥珀中发现了一只如蜂鸟般大小的小鸟,并取名为“煎饼鸟”。据考证,该鸟类与恐龙一起灭绝。下图为“煎饼鸟”标本图。据此完成8~9小题。
8.“煎饼鸟”生存在( )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9.“煎饼鸟”生存时代( )
A.裸子植物开始出现 C.联合古陆已经形成
B.小型哺乳动物开始出现 D.铁、镍等金属矿产形成
10.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就是指地壳 B.全球厚度均一 C.包括软流层 D.由岩石组成
下图为寒武纪末期到现在全球海洋动物种类变化图,据此完成11~12小题。
11.推测图中距今260百万年的地质年代是( )
A.古生代末期 B.寒武纪末期 C.中生代早期 D.新生代早期
12.下列关于地质年代甲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浆活动强烈,也是重要的铁矿形成时期
B.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欧亚大陆雏形形成
C.裸子植物迅速发展,也是重要的造煤时期
D.哺乳动物大发展,发生大规模的造山运动
读“岩层分布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13~14小题。
13.B地层所处的地质年代是( )
A.白垩纪 B.侏罗纪 C.古生代 D.新生代
14.图中哺乳类动物繁盛的地质年代,兴盛的植物是( )
A.孢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裸子植物 D.藻类植物
1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地质年代是________代。
(2)该地质年代的典型动物是________。
(3)该地质年代________植物代替了________植物、________动物代替了________动物。
(4)叙述新生代时期地表演化,生物演化过程?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第四纪为距今258万年至今,白垩纪为距今1.45亿~6600万年,寒武纪为距今5.41亿~4.854亿年,侏罗纪为距今2.013亿~1.45亿年。由材料可知,大熊猫化石距今大约5000年,故发现的大熊猫化石可能形成于第四纪,A正确。故选A。
2.答案:C
解析:大熊猫化石所属的地质年代是第四纪,属于新生代,新生代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造山运动,现在世界上的许多高山是在这次运动中造成的,由此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和海陆分布,C正确;太古宙岩浆活动剧烈,火山喷发频繁,是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A错误;第四纪进入地质历史上最新的一次大冰期,气候相对较冷,B错误;裸子植物繁盛于中生代时期,D错误。故选C。
3.答案:A
解析:化石的形成必须经过石化(如矿物质的充填或交代作用、植物的炭化作用等),A正确;微生物分解会破坏生物遗体,无法形成生物化石,B错误;死亡后充分暴露于空气中或缓慢地被沉积物掩埋可能导致生物腐烂或被其他动物所吞食,无法形成生物化石,C、D错误。故选A。
4.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可得,该远古植物化石距今1.7亿年,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其处于中生代,四个选项中处于中生代的是侏罗纪,B正确;古近纪属于新生代,二叠纪和石炭纪属于古生代,A、C、D错误。故选B。
5.答案:A
解析:结合上题可知,美丽青甘宁果序生长的地质年代为中生代的侏罗纪。这一时期,小型哺乳动物出现,A正确;这一时期是主要的成煤期,B错误;裸子植物极度兴盛,C错误;联合古陆在三叠纪晚期开始解体,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D错误。故选A。
6.答案:B
解析:由材料“鲎有‘生物活化石’之称,早在距今4亿年左右就生活在地球上”,可知其生活年代约为距今4亿年左右,再根据地质年代示意图可知,2.52亿—5.41亿年前为古生代,推知鲎出现的地质年代是古生代,B正确。故选B。
7.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甲地质时期为中生代,蕨类植物在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繁盛,A错误;三叶虫最早出现于寒武纪,在古生代早期达到顶峰,此后逐渐减少至灭绝,B错误;哺乳动物繁盛在新生代,C错误;恐龙大繁盛主要出现在中生代,D正确。故选D。
8.答案:C
解析:“据考证,该鸟类与恐龙一起灭绝”。根据所学可知,恐龙在中生代末期灭绝,可以推测,“煎饼鸟”生存在中生代,C正确。故选C。
9.答案:B
解析:裸子植物开始出现在古生代,A错误;小型哺乳动物开始出现在中生代,B正确;联合古陆出现在远古时期,C错误;地球的金属矿产从地球形成时就存在,D错误。故本题选B。
10.答案:D
解析:岩石圈包括整个地壳和地幔的一部分,A错误;岩石圈厚度不一,大致大洋部分较薄,陆地部分较厚,B错误;岩石圈是软流层以上的部分,不包括软流层,C错误;岩石圈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等岩石构成,D正确。故选D。
11.答案:A
解析:读图,结合已学知识,古生代是距今5.41亿年—2.52亿年,所以图中距今260百万年(即2.6亿年)的地质年代是古生代末期,A正确。故选A。
12.答案:D
解析:读图,地质年代甲时期为距今50百万年,所属地质年代为新生代,结合已学知识,此时期哺乳动物大发展,发生大规模的造山运动,D正确;前寒武纪是重要的成矿时期,大量的铁、金、镍、铬等矿藏出现,A错误;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B错误;中生代,裸子植物极度兴盛,在陆地植物中占有主要地位,也是主要的成煤期,C错误。故选D。
13.答案:C
解析:A层含有三叶虫化石,应是早古生代,B层位于A层上部,形成较A层晚,且B层含有鱼类化石,应为晚古生代,C正确,D错误;白垩纪和侏罗纪均位于中生代,A、B错误。故选C。
14.答案:B
解析:哺乳类动物繁盛的地质年代为新生代,新生代被子植物繁盛,B正确;孢子植物不是新生代最为繁盛的植物,A错误;裸子植物繁盛于中生代,C错误;藻类植物(如蓝藻)在前寒武纪最为繁盛,D错误。故选B。
15.答案:(1)中生
(2)爬行动物
(3)裸子;蕨类;爬行;海洋无脊椎
(4)新生代联合古陆解体,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地壳剧烈运动,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繁盛,第四纪出现了人类。
解析:(1)图中有恐龙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时段,也称恐龙的时代,因此图中所示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
(2)该地质年代是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繁盛的时期。
(3)该地质年代是中生代。植物界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该地质年代裸子植物代替了蕨类植物;动物界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中生代爬行动物繁盛,爬行动物代替了海洋无脊椎动物。
(4)新生代联合古陆解体,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地壳剧烈运动,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新生代被子植物高大繁盛,草原面积扩大;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第四纪出现了人类,这是生物发展史上重大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