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课时优化训练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地所处半球及a点所处地形判断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山地 B.北半球谷地 C.南半球谷地 D.南半球山地
2.关于图中四点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自转线速度最小,纬度较高 B.b地自转线速度最小,海拔较低
C.c地自转线速度最大,海拔最高 D.d地自转线速度最大,海拔最低
北京时间2024 年 5 月 21 日 12 时 15 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神舟十一号遥四运载 火箭,成功将武汉一号卫星、超低轨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 获得圆满成功。完成下列题。
3.武汉一号卫星发射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
A.地球自转速度正在变慢 B.地球自转速度正在加快
C.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变慢 D.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加快
4.相对于海南文昌发射中心,甘肃酒泉发射中心的优势在于 ( )
A.铁路连接,运载量大 B.纬度较高,线速度大
C.靠近首都,科技发达 D.降水量少,晴天较多
下列左图示意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右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光照示意图,图中甲点是晨昏线与某一纬线圈的切点,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在一年中,甲点是移动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地球在公转轨道中( )
A.处于①位置时,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B.由③到④位置,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C.处于②位置时,公转速度达到最快 D.由②到③位置,北京昼夜时长差值增大
6.地球在公转轨道从②位置移至④位置时,甲点( )
A.先向南移再向北移 B.先向北移再向南移
C.一直都在向南移动 D.一直都在向北移动
7.右图示意时刻( )
A.乙地正值日落 B.乙、丙两地地方时相同
C.甲地正值正午 D.甲地比乙地地方时早
我国嫦娥探月计划第六个探测器“嫦娥六号”于北京时间2024年5月3日17时36分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即刻开启为期53天的探月任务。此次任务预选着陆和采样区为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采集月表岩石和月壤样品,同时开展科学探测,勘测内容包括着陆区的地形地貌探测和物资成份探测两大部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探月任务进行周期内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最可能是( )
A.湖北省各城市日出东北且方位角大小一致
B.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C.发射时全球处在5月3日的经度跨度更大
D.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9.月球总是以同一面朝向地球的主要原因是( )
A.月球自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等 B.月球公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等
C.月球自转周期与月球公转周期相等 D.月球公转周期与地球公转周期相等
10.推测嫦娥六号此次的取样、探测的核心内容不包括( )
A.地质地貌勘测 B.撞击坑散布特征 C.月壤样品采集 D.月表温度测量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转
B.同一地点冷热状况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当太阳处于甲位置时,此时可能是1月
13.甲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为白昼;乙图为太阳直射点周年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甲中A、B、C三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_;C点的昼长是_________小时。
(2)图甲中A处地方时为_____点,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月_____日_____时。
(3)图甲所示这一天,对应图乙①、②、③、④四个位置中的_________,此后的三个月中,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_移动,上海的昼夜变化状况是_________。
14.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②处,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在①处用斜线表示夜半球。
(3)北半球二分二至中,①处为____日,时间是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_上。
(4)地球从①到④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为______,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半球,且向______方向(北或南)移动。
1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2月13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要求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办好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据悉,经国务院批复,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材料二: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如下图所示。
(1)“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一天地球位于图中A、B、C、D四点中的哪一点?这一天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2)描述地球公转从图中的B到C时段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3)传统上我国划分四季开始的节气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描述北京春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该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线由南向北整体递减,说明北部纬度高,南部纬度低,所以该地为北半球,C、D错误。a处自转线速度线较同纬度地区大,故可判断其海拔较高,为山地地形,A正确,B错误。故选A。
2.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a的自转线速度是870—900km/h之间,b的自转线速度是840—870km/h之间,c与d的自转线速度是870km/h,所以b地自转线速度线数值最低,a地自转线速度最大,A、C、D错误。图中a、b基本上处于同一纬度,且b的自转线速度较同纬度地区偏小,为山谷地形,海拔较低,B正确。故选B。
3.答案:C
解析:考察地球运动的速度,5月21日靠近7月初,地球公转的远日点,速度越来越慢。地球的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各地都是15°%h,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C正确。故选C。
4.答案:D
解析:海南文昌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甘肃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晴天较多,D正确;文昌可以海运大型火箭,A错误;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B错误;甘肃酒泉发射中心不靠近首都北京,而且西部科技不如东部发达,C错误。故选D。
5.答案:D
解析:左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处于①位置时,离近日点较近,公转速度较快,A错误;由③到④位置经过远日点公转速度先慢后快,B错误;②位置是春分公转速度逐渐变慢,C错误;由②到③位置,北京由昼夜平分到昼长最长,昼夜时长差值增大,D正确。故选D。
6.答案:A
解析:甲点为晨昏线与某一纬线圈的切点,结合所学知识,在一年中,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的点的最低纬度是66°34.地球从②位置移至④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移至北回归线再移至赤道,甲点移动方向与太阳直射点方向相反,即先向南移再向北移。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答案:B
解析:据图可知,甲点为切点,且切点所处纬线圈内出现极昼,则甲点地方时为0时,C错误;乙、丙两地经度相同,地方时也相同,B正确;乙地位于晨线上,此时正值日出,A错误;甲地位于乙地的西边,甲地地方时比乙地晚,D错误。故选B。
8.答案:C
解析:发射时,全球处于5月3日的经度范围是0度经线向东到180度经线,跨180度,C正确。故选C。
9.答案:C
解析:月球自转的同时还在绕地球公转,由于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故总是同一面对着地球。月球自转的同时还在绕地球公转,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均为27.3天,方向也相同,故从地球上看月球,总是看到相同的一些月海,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0.答案:D
解析:嫦娥六号此次的取样、探测的核心内容包括地质地貌勘测、撞击坑散布特征、月壤样品采集等,不包括月表温度测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答案:D
解析: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则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及其运动方向与以太阳为参照系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及其运动方向相反,所以图2中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动方向应为自右向左。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应在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前且靠近6月22日处,故应为丁,D正确。故选D。
12.答案:D
解析:图中显示,甲、乙两点关于冬至点对称,而非关于近日点对称,所以日地距离不同,C错误;而地球公转速度与日地距离相关,故公转速度也不同,A错误;冬至日为昼长的极值点,而不是气温的极值点,甲、乙分居冬至日两侧,所以同一个地点冷热状况不同,甲在冬至日之后,故可能是1月,B错误,D正确。故选D。
13.答案:(1)A 16
(2)6 6 22 10
(3)① 南 昼渐短,夜渐长
解析:(1)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由图可知,图甲中A、B、C三点中,A点位于赤道,故自转线速度最大;图甲中AC两点所在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其中A点为赤道与晨线的交点,地方时为6点,图甲中半个球面被经线等分了6份,所以每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相差为30度,时差为2小时,C点所在经线位于A点所在经线以西,所以C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4点。此时,C点又位于晨线上,4:00为C点的日出时刻,依据昼长=(12-日出时刻)*2可知,C点昼长为16小时。
(2)由上分析可知,图甲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光照示意图,该日太阳直射23°26′N,所以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是南半球南极圈以南的所有各地,即:66°34′S—90°;这一天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与直射点所在纬度相差最小,所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3)由上题分析可知,图甲所示日期,太阳直射23°26′N。图乙①、②、③、④四个位置中,①示意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所以图甲所示这一天对应图乙的①;此后的三个月中,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各地(包括上海)昼渐短,夜渐长。
14.答案:(1)
(2)
(3)夏至;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
(4)先变慢后变快,远日点速度最慢;北;南。
解析:(1)(2)略
(3)北半球二分二至中,①处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
(4)地球从①到④过程中,由6月22日—近日点7月初—9月23日,公转速度的变化先变慢后变快,远日点速度最慢。6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北半球,且向南方移动。
15.答案:(1)B。昼夜等长。
(2)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到C点时为一年中太阳高度角最小。
(3)昼渐长、夜渐短;立春到春分前昼长小于夜长,春分到立夏昼长大于夜长:春分日昼长等于夜长。
解析:(1)由材料可知,丰收节为秋分日,根据图示节气,B位于白露和寒露之间,应为秋分。A应为夏至,C为冬至,D为春分。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2)由上题可知,地球公转到B点时为秋分,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和节气变化,到C点时应为冬至,此时段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回归线移动,由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可知,此时直射点远离北半球,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冬至时,太阳直射点到达最南端,此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值。
(3)由题干可知,传统上我国划分四季开始的节气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春季应从立春开始,到立夏结束。结合二分二至日图可知,立春到春分一段,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北半球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春分时,昼夜等分;春分到立夏,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北半球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