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夜宿山寺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夜宿山寺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9 23:0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十九课《夜宿山寺》 课时 一、二
教材分析 《夜宿山寺》作为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中的一首古诗,其选录不仅体现了对经典文化的传承,也充分考虑了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这首诗以其生动的意象、深远的意境和精炼的语言,为学生描绘了一幅山寺夜景的壮丽画卷,既富有想象力,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教材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在教材编排上,《夜宿山寺》作为第二课时出现,意味着学生在前一课时已经对古诗有了初步的接触和学习,为本课时深入理解古诗意境奠定了基础。本课时的教材设计注重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的过渡,通过复习导入、深入解读、创意表达、文化拓展等多个环节,层层递进,逐步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同时,教材还巧妙地融入了小组合作学习、创意写作等教学活动,旨在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直观、生动的方式获取知识。在语文学习方面,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汉字量和词汇量,能够阅读并理解简单的文本内容,但对于古诗这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的文学形式,他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针对《夜宿山寺》这首古诗的学习,二年级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挑战:一是如何准确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意境,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画面;二是如何将古诗中的意境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有效转化。此外,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他们可能难以完全理解古代寺庙文化的背景和内涵,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拓展和补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视频、组织小组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悟古诗的意境和文化内涵。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在学习中敢于质疑、勇于探索,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意境,能够准确描述诗中描绘的景象。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古诗学习,了解古代寺庙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古诗意境,准确描述诗中景象。 教学难点 将古诗中的意境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5分钟) 教师行为: 手持一幅精心挑选的描绘高山古寺的精美图画,面带微笑走进教室,轻轻展开图画,吸引学生的注意。 温柔地对学生说:“同学们,请看这幅画,你们猜猜看,这是哪里?想象一下,如果夜晚你住在这座高山之巅的古寺里,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今天,我们就将通过一首古诗,走进这个神秘而壮丽的场景——《夜宿山寺》。” 学生行为: 学生们好奇地观察图画,有的瞪大眼睛,有的小声讨论,纷纷猜测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有没有同学曾经去过高山,站在山顶往下看,感觉怎么样?” 学生甲:“很激动,但也很害怕,因为太高了!” 教师:“是的,那种既兴奋又紧张的感觉很奇妙。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古诗中诗人站在高山古寺时的感受。”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8分钟) 教师行为: 在黑板上端正地书写课题《夜宿山寺》,并指导学生齐声朗读课题。 出示古诗全文,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要求他们边读边用铅笔圈出生字。 教师示范朗读,特别注意易错字的读音,如“宿(sù)”、“寺(sì)”、“危(wēi)”等,并要求学生跟读,纠正发音。 学生行为: 自由朗读古诗,认真圈出生字。 仔细倾听教师示范,跟读并自我检查发音是否准确。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请大家特别注意‘危’字的读音,不要读成轻声,而是第四声。跟我一起读,‘危,wēi’。” 学生齐声跟读:“危,wēi。” 三、学习生字,巩固记忆(10分钟) 教师行为: 利用生字卡片,逐一展示“宿、寺、危、辰、恐、惊”等生字,引导学生认读,并讲解每个生字的字形、字义及常见组词。 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示范书写“危、敢、惊”三个字,强调笔顺和占格要求。 学生行为: 跟读生字,尝试用生字组词。 在田字格本上认真练习书写生字,注意书写规范。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危’字怎么记呢?大家看,它上面是一个‘厶’,像不像一个人站在悬崖边上,很危险的样子?” 学生乙:“像!我知道了,‘危’就是危险的意思,也可以用来表示高。” 四、再读古诗,理解大意(10分钟) 教师行为: 引导学生再次朗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分句讲解古诗大意,结合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 学生行为: 认真朗读,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情景。 举手提问不理解的地方,与同学或老师交流。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危楼高百尺’是什么意思呢?大家想象一下,这楼有多高?” 学生丙:“就是非常高,可能有几百尺高,让人感觉很壮观!” 五、朗读背诵,感受韵律(10分钟) 教师行为: 指导学生按节奏朗读古诗,注意停顿和重音。 采用齐读、个别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进行朗读练习。 鼓励学生尝试背诵古诗,并给予积极反馈。 学生行为: 积极参与朗读练习,注意调整语速和语调。 尝试背诵古诗,相互检查背诵情况。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大家读得真好,现在我们来试试背诵这首诗吧。准备好了吗?开始!” 六、深入解析,体会意境(10分钟) 教师行为: 情感引导:用柔和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意境。 逐句分析古诗,特别是“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两句,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想象。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如果站在高楼上的感受。 学生行为: 认真思考教师的问题,积极举手回答。 尝试用自己的话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行为: 情境创设: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段静谧的夜晚高山古寺的音频或视频,配以轻柔的古筝曲,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深度剖析: 聚焦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两句,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诗人为什么不敢高声说话呢?他真的担心会惊扰到天上的神仙吗?”引导学生从诗人的内心感受出发,理解这是一种夸张的表现手法,用以突出山寺之高和夜晚的宁静。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在这首诗中,诗人还通过哪些词句让我们感受到了山寺的雄伟和夜晚的静谧?”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见解。 学生行为: 沉浸在教师营造的氛围中,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那座高山古寺之中。 认真思考教师的问题,积极举手回答。有的学生会提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强调楼高得仿佛可以摘到星星;有的则会提到“辰”字,联想到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感受到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诗人会说‘手可摘星辰’呢?这仅仅是为了形容楼高吗?” 学生丁:“我觉得这是因为楼太高了,高到让人感觉星星就在手边,可以轻易摘到。这样写,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山寺的雄伟。” 教师:“非常好!你抓住了诗中的精髓。那么,我们再来想想,‘恐惊天上人’这句诗,除了表现楼高之外,还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学生戊:“我觉得诗人对山寺和夜晚的宁静充满了敬畏之情。他不敢高声说话,是怕打破了这份宁静,也怕惊扰了可能存在的神秘力量。” 七、创意表达,深化理解(10分钟) 教师行为: 创意写作:鼓励学生以“假如我夜宿山寺”为题,写一篇短文或诗歌,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可以是对古诗情境的再现,也可以是自己想象中的场景。 分享交流:邀请几位学生自愿上台分享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聆听并给予掌声鼓励。教师适时点评,肯定学生的创意和表达。 学生行为: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认真构思并创作作品。 积极参与分享交流环节,认真聆听他人的作品并给予反馈。 八、总结回顾,布置作业(5分钟) 教师行为: 总结回顾: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的掌握、古诗的理解以及意境的体会。 布置作业: 抄写并背诵《夜宿山寺》这首古诗。 完成创意写作作业,并将作品带回家与家长分享。 预习下一课内容,了解相关背景知识。 学生行为: 认真听取教师的总结回顾。 记录下作业内容并准备完成。 九、课外拓展,文化探索(10分钟) 教师行为: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教师决定引入一些与《夜宿山寺》相关的课外拓展内容。“同学们,《夜宿山寺》只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探索更多与这首诗、这座山寺或者古代文人墨客相关的有趣故事和文化知识。”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古代山寺的图片和介绍,如著名的少林寺、悬空寺等,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山寺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文化底蕴。同时,教师也可以讲述一些古代文人夜宿山寺时留下的佳作或趣闻,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王维的《山居秋暝》等,让学生了解到更多古代文人的情感和才情。 学生行为: 学生们被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深深吸引,他们瞪大眼睛,聚精会神地聆听着教师的讲述。有的学生还会主动提问,表现出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浓厚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代文人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十、情感升华,心灵共鸣(5分钟) 教师行为: 在课外拓展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情感升华到更高的层次。“同学们,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对自然之美和内心宁静的追求都是相通的。通过《夜宿山寺》这首诗,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山寺的雄伟与夜晚的宁静,更体会到了诗人内心的那份超脱与向往。希望你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也能像诗人一样,拥有一颗敏感而丰富的心灵,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感动。” 学生行为: 学生们被教师的话语深深打动,他们静静地坐着,仿佛在回味着整节课的内容。有的学生的眼中闪烁着泪光,有的则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他们知道,这节课不仅让他们学到了知识,更让他们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和升华。 结束语: 教师:“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和向往,继续前行在探索中华文化的道路上。愿你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像那些伟大的诗人一样,用自己的笔触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与感动。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说完,教师微笑着走出教室,留下了一群满怀憧憬与希望的学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5分钟) 教师行为: 教师面带微笑,以温和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开场:“同学们,早上好!上节课我们一同遨游了《夜宿山寺》的奇妙世界,那首诗中的哪些句子至今还回荡在你的心间呢?今天,让我们再次打开记忆的闸门,一起回顾那些令人难忘的诗句吧。” 教师手持生字卡片,快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如“宿、寺、危、辰、恐、惊”,请学生轮流认读并尝试口头组词,以检验学生的记忆情况。 学生行为: 学生们积极举手,争先恐后地认读生字卡片,并踊跃参与口头组词活动,如“住宿、寺庙、危险、星辰、恐怕、惊讶”等,展现出对旧知的牢固掌握。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谁能用‘危’字组一个词,并说一句话?” 学生:“我用‘危险’组词,造句是‘站在悬崖边很危险,要小心。’” 二、深入解读,品味意境(10分钟) 教师行为: 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系列精心挑选的山寺夜景图片,引导学生闭眼想象,仿佛置身于那幽静而神秘的山寺之中。随后,教师逐句深入解读古诗,特别是“危楼高百尺”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两句。 “同学们,想象一下,‘危楼高百尺’,这楼究竟有多高呢?高到仿佛能触及天际,让人心生敬畏。‘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在这样的高度,我们连说话都不敢大声,生怕惊扰了天上的神仙。这样的意境,是不是既神奇又美妙呢?” 学生行为: 学生们认真观察图片,结合诗句内容,纷纷展开想象。他们或低头沉思,或抬头仰望,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座高耸入云的山寺。小组讨论时,学生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象和感受,气氛热烈而活跃。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小红,如果你站在这样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 小红:“我会感到很害怕,但也很兴奋。害怕是因为楼太高了,兴奋是因为我能看到平时看不到的风景。” 三、创意表达,分享感受(15分钟) 教师行为: 教师宣布:“现在,让我们来一场‘我是小诗人’的活动吧!请大家以《夜宿山寺》为灵感,创作一首简短的小诗或一段描述性文字。你可以写自己想象中的山寺夜景,也可以表达你对古诗的感悟。” 教师提供几个关键词或短语作为创作提示,如“星光”、“静谧”、“敬畏”,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完成作品。 学生行为: 学生们或低头沉思,或互相讨论,纷纷投入到创作中。有的学生独自一人在纸上奋笔疾书,有的学生则与小组成员热烈讨论,共同构思作品。创作完成后,学生们自愿上台分享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则以热烈的掌声和鼓励的目光给予回应。 师生示例对话: 学生(分享):“夜幕低垂,山寺隐于云雾间。星光点点,如同天界的灯火。我轻手轻脚地行走,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夜宿山寺,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敬畏与宁静。” 教师:“你的作品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让我们仿佛也置身于那幽静的山寺之中。谢谢你带来的美好分享!” 四、文化拓展,增加见识(10分钟) 教师行为: 教师继续深入讲解,详细介绍古代寺庙的文化背景。“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古代人们会选择在寺庙中过夜吗?这不仅仅是因为寺庙的安全和庇护,更因为寺庙是心灵的净土,是人们寻求精神寄托和内心平静的地方。” 教师展示一些古代寺庙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古代寺庙的风貌和特色。 学生行为: 学生们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解,观看图片或视频,对古代寺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提问,与教师或同学交流自己的疑问和见解。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小李,你对古代寺庙的建筑特色有什么看法?” 小李:“我觉得古代寺庙的建筑非常精美,而且很有特色。比如那些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都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深厚文化底蕴。” 五、总结回顾,布置作业(5分钟) 教师行为: 教师以温柔而坚定的语调总结道:“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旅程真是丰富多彩。从复习生字开始,我们一起穿越了《夜宿山寺》的壮丽画卷,感受了古诗中的意境之美,再到创意表达,大家用文字描绘出了自己心中的山寺夜景。最后,我们还深入探索了古代寺庙的文化背景,感受到了那份跨越时空的宁静与庄严。希望这些美好能够成为你们心中宝贵的记忆。” 随后,教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今天的作业:“1. 请大家将今天学到的生字‘宿、寺、危、辰、恐、惊’每个字抄写三遍,并分别用它们造句。2. 撰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内容可以是描述你想象中的‘夜宿山寺’经历,也可以是对《夜宿山寺》及今天所学内容的感悟。记得在文章中融入我们今天讨论的关键词,如‘星光’、‘静谧’、‘敬畏’。3. 预习下一课内容,尝试找出与《夜宿山寺》相似的古诗,思考它们在表达上的异同点。” 学生行为: 学生们认真聆听教师的总结,目光专注地看向黑板,记录下作业要求。他们知道,这些作业不仅是对今天所学知识的巩固,更是对自己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的锻炼。有的同学已经开始在脑海中构思短文的内容,有的则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预习新课。 六、互动问答,深化理解(10分钟) 教师行为: 教师转换教学策略,提出几个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深入交流。“同学们,你们觉得《夜宿山寺》中的哪个词或句子最能体现诗人的情感?为什么?”“在你们的想象中,山寺的夜晚除了星光和静谧,还可能有哪些声音或景象?”“如果你有机会夜宿山寺,你最想体验什么?” 教师走下讲台,穿梭于学生之间,倾听他们的回答,适时给予引导和鼓励。 学生行为: 学生们纷纷举手,积极参与问答环节。他们或引经据典,从诗句本身出发分析诗人的情感;或发挥想象,描绘出自己心中山寺夜晚的独特景象;或表达个人愿望,分享自己夜宿山寺的期待。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还锻炼了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七、情感升华,感悟生活(5分钟) 教师行为: 教师以富有哲理的话语结束本课:“同学们,《夜宿山寺》不仅是一首描绘山寺夜景的古诗,更是一幅充满想象和情感的画卷。它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也让我们思考人与自然、人与心灵的关系。希望大家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也能像诗人一样,拥有一颗敏感而敬畏的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去感受内心的宁静与力量。” 学生行为: 学生们静静地听着教师的结语,眼神中透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他们知道,这堂课不仅教会了他们如何欣赏古诗之美,更引导他们去思考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