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卷
本试卷共6页,共100分。考试时长75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考古发现,龙山文化的山西陶寺墓地,已发掘的墓葬分为大、中、小三类。大型墓圹穴宽大,葬具讲究,有棺有椁,随葬品多而精美;中型墓随葬品较少;小型墓圹穴仅能容尸,多无木质葬具和随葬品。这说明龙山文化时期( )
A. 社会贫富差距较明显 B. 阶级压迫异常的残酷
C. 早期国家的雏形初显 D. 形成发达的公共权力
2. 据推算,自605年起参与开挖通济渠的民工达360万,与此同时,参与疏通古邗沟的民工也不下10万;608年,连通海河与黄河的永济渠,仅征用的河北民工数就超过百万;610年,大运河全线贯通。隋朝大运河得以贯通的重要条件是( )
A. 民众热衷于水利建设 B. 国家强大的组织能力
C. 南北方经济恢复发展 D. 建筑工程技术的提高
3.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句子依次运用的文学形式是( )
A. 楚辞、汉赋、唐诗 B. 宋词、唐诗、楚辞
C. 唐诗、宋词、楚辞 D. 唐诗、宋词、元曲
4. 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与发展。三个王朝都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并对边疆实行有效的管理。以下属于元朝对边疆进行管理的机构是( )
①宣慰司 ②北庭都护府 ③理藩院 ④北庭都元帅府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5. 李贽提出了“夫私者,人之心也”的观点。顾炎武说:“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人之有私,因情之所不能免矣。”以上观点( )
A. 推动了个体意识最初觉醒 B. 批评君主专制制度
C. 肯定私心私欲是人的天性 D. 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6. 1900年6月21日,清廷发布对外宣战诏书,南方督抚拒不承认。五天后,上海道台与各国领事举行议谈,双方均承认“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为主”。这表明( )
A. 南方督抚势力开始上升 B. 中央权威的式微
C. 中外反动势力走向联合 D. 清王朝名存实亡
7. 两广总督袁树勋在1909年给清廷的上奏中提到:“按照定律,公司未有盈余,不得移本作息,然吾国风气未开通,各省商办实业,公司自入股之日起,即行给息,以资激劝。”据此可知( )
A. 官督商办企业广受民众欢迎 B. 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华侵略
C. 自强求富目标得以初步实现 D. 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引入中国
8. 以下是近代中国某一时期的标语口号。据此判断,该时期( )
“中俄联合万岁”“打倒国际帝国主义及国内军阀”“反对苏联便是赞助帝国主义”“反抗军阀政府的苛捐勒税”“全体农民起来反抗贪官污吏劣绅土豪”
A. 探索了适合中国国情革命道路 B. 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
C. 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D. 国民革命的发展推动了农民运动
9. 每当神舟飞船上天,总会带起一阵航天热。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更大动力。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中国航天科技发展领先世界 B. 航天科技发挥经济辐射作用
C. 科技革命决定经济发展走向 D. 中国科技普及工作成效显著
10. 据《新全球史》记载:“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最古老的印欧人社会开始瓦解,人们骑上马,带着其他动物向着新的土地进发。”最终,除东亚、东南亚外,“印欧人”几乎统治了整个欧亚大陆。“印欧人”的大迁移( )
A. 统一了欧亚主要文明 B. 促成了奴隶社会的转型
C. 导致亚洲文明的衰落 D. 密切了文明之间的联系
11. 菲律宾与新西班牙的贸易航线开通后,西班牙颁布一系列法令,实行特许经营权制度、许可额制度等,对大帆船贸易进行限制。这些法令( )
A. 是欧洲重商主义思想的体现 B. 确保了西班牙海外贸易垄断地位
C. 推动了西班牙资本原始积累 D. 使世界的贸易中心转移到西班牙
12. 1871年,巴黎公社一致决定拆毁拿破仑凯旋柱,这是“鉴于皇帝圆柱是野蛮行为的纪念物,是武力和虚荣的象征,是对穷兵黩武的崇扬和对国际权利的否定,是胜者对败者的长期侮辱”。这反映了巴黎公社( )
A. 宣扬国际主义精神 B. 主张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 旨在推翻临时政府 D. 力求得到各个阶层支持
13. 19世纪初,英国以党派为基础任用的官员,常因内阁重组或执政党更替而大批更换;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出现不与内阁同进退的“文官”,不参加党派之争,一般终身任职,执行政府的决策,论功奖惩。这一变化( )
A. 提升了国家治理水平 B. 实现了政治与管理的结合
C. 消除了官僚腐败现象 D. 减少了英国政府财政负担
14. 某国际文件规定,以后通过谈判达成的条约必须被遵守,并且对违法者要科以处罚。这一规则体现了国际法的强制性,尤其具有法律意义。因此它被称为“国际法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该文件( )
A. 确定了国际法主体是主权国家 B. 建立了欧洲均势为特征国际体系
C. 标志着近代外交制度的正式建立 D. 确定了国家主权与主权平等原则
15. 下图是1919年7月13日法国《小新闻》的头版漫画,将1919年法国的胜利与曾经1871年被普鲁士击败的黑暗回忆放在一起,下方的法文意为“这回轮到你了,德意志!”据此可推知( )
A. 极端民族主义为欧洲埋下祸根 B. 战后欧洲和平秩序已经建立
C 法国民族主义自豪感开始产生 D. 法国此时占据欧洲主导地位
16. 20世纪90年代,美国通过《个人责任与就业机会调整法案》。该法案注重“工作”价值和“自立”精神,大幅减少用于直接资助贫困家庭的资金补助比例,增加鼓励和帮助人们参加工作、自谋生路的资金比例。这些做法意在( )
A. 重塑主流价值观念 B. 推广自由主义思想
C. 减少政府财政支出 D. 强化政府干预能力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为中华民族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
朝代 主体 主要成就或方法
西周 开始有了食医、疾医、痛医、兽医的分工。
战国至汉朝 扁鹊 望、闻、问、切四诊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许多医家搜集、整理、综合而成 《黄帝内经》系统论述了疾病治疗的原则及方法,形成了中医药理论体系框架。
“民疾疫者,含空邸第,为置医药”。
华佗 创制了麻醉药“麻沸散”以及健身方法“五禽戏”。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外感热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东晋 葛洪 《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
唐朝 孙思邈 《千金方》全书82卷,临床百科全书。
《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北宋 出现医学教学模型。
明朝 李时珍 《本草纲目》:世界上首次对药用植物进行了科学分类,创新发展了中药学的理论和实践,是一部药物学和博物学巨著。
清朝 叶天士 《温热论》:提出了温病和时疫的防治原则及方法,形成了中医药防治温疫(传染病)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摘编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6年《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
材料二 中医的学术传承一直恪守着师徒相授的模式,薛福成在欧洲考察西洋医学后,指出“惟中名医,数世之后往往失其真传。外洋医家得一良法,报明国家,考验确实,给以凭照,即可传授广远。”这一状况在近代医院制度引进之后,才发生巨大变革。在中国传统医学里,诊断、医疗、配药几乎都是由医生一人负责,一医多能。西方医院则有合理的专业化倾向,除了传统的内外科之分,还出现了更多的如产科、神经科等非常细化的专业分工。医院制度的确立还有助于提高医疗器械的利用率,也为医疗科技的进步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新的发现和发明会不断地用于临床,从而改变了中医那种数百年难以更新药物与设备的状况。西医的一整套规范的医护体系和富有人文关怀的医病关系也使中医体系相形见绌,对中医以家庭为空间的诊疗程序和护理手段形成冲击。
——摘编自郝先中《西医东渐与中国近代医疗卫生事业的肇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传统中医药学的发展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西医在中国迅速发展的原因。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一个脉络清晰的精神谱系,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等精神成果,这些精神具有密切相关的同质性,具有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初心和使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升华。同时也包括当代创造的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这一系列伟大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军队的血脉之中。
——改编自张立新《溯源精神谱系研学红船精神》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任选两个精神,构建一个主题并予以阐释 (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逻辑清晰。)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 “马铃薯与英国餐桌文化”大事记
1589年 伦敦市长向英王报告“一部分失地的下层人以小块土地种植马铃薯充饥”。
1649年 威斯敏斯特教堂红衣大主教修订教义,宣布“马铃薯也是上帝的恩赐之物”。
1815年 议会通过《谷物法》,将马铃薯与小麦、玉米等并列为谷物并征收高额进口税。
1853年 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机器标准化加工的马铃薯罐头成为英国军事储粮之一。
20世纪初 马铃薯食品逐渐成为英国餐桌文化亮丽的风景。
——据史蒂文·托皮克《马铃薯在欧洲的传播及社会影响》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铃薯逐渐成为英国“餐桌文化亮丽风景”原因。
材料二 马铃薯的种植、传播以及现代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都表明,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是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的根本动力。马铃薯的产量高低和品质好坏在种薯,而种薯的培育靠科技;马铃薯深加工程度和马铃薯产业链的延伸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马铃薯产品研制水平。以美国为例,各种食品研究机构和马铃薯加工厂商,对马铃薯食品的口味和脂肪含量的最佳配比进行实验,在保证美味的同时减少脂肪含量,研制出很多顺应人们健康饮食的马铃薯食品,推动了马铃薯的深加工。
——摘编自楚雪《从“洋芋”到“土豆”的文化——马铃薯跨文化传播现象研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大伤元气,无论战胜国英、法,还是战败国德、意都严重损耗,经济破败凋敝,政治局势动荡不稳,国际地位显著下降。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苏之间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和战略利益形成了根本冲突,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形成了全面的对峙和对抗。二战重创了英法等殖民帝国,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改写了世界政治地图。
——摘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21世纪世界秩序需要新的价值理念和制度设计,因此中国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需要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履行大国责任、顺应世界格局演变的趋势、维护世界和平的必然举措,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和坚实的现实基础。
——摘编自任洁《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国际格局变化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参考答案
1. A
2. B
3. B
4. C
5. C
6. B
7. D
8. D
9. B
10. D
11. A
12. A
13. A
14. D
15. A
16. C
17. (1)特点:源远流长,自西周就开始有记载;从事主体多样,既有政府组织,也有个人著述;独特的理论体系,崇尚天人合一;治疗方式独特强调辨证实治;医学专著不断出现,如《本草纲目》等;免疫方面贡献突出,注重和谐对健康,重养身。
(2)中医自身的弊端;西方医院有合理的专业环分工;医院制度的确立;西医的一整套规范的医护体系和富有人文关怀。
18. 精神: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精神
主题: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阐述: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走向低潮。当时中共中央仍坚持“城市中心论”,先后组织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遭受了重大挫折或失败。在秋收起义受挫的情况下,毛泽东及时调整革命方向,决定率队伍上井冈山,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把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事实上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又对井冈山地区的斗争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推动了革命的发展壮大。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初期红军严重受挫,为了纠正博古、李德等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遵义会议,运用马列主义原理实事求是的解决自己的重大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总结: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精神都体现了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处理中国革命重大问题。
19. (1)原因:马铃薯在欧洲的传播并具有适应性广、产量高的特性;教会的宣传引导;政府出于保障粮食安全的考虑采取推广措施;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增加;人们对马铃薯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
(2)论题:科技进步助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论述:随着新航路的开辟,马铃薯由美洲传入欧洲,并在18世纪末成为欧洲大部分地区的主要食物。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科学技术逐渐成为现代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大批马铃薯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使得马铃薯产量大大增加;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完成,高度集中的现代农业的建立,使得马铃薯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食品研究机构和马铃薯加工厂商,对马铃薯食品的口味和脂肪含量的最佳配比进行实验,使得现代马铃薯产业深入发展并扩大了马铃薯产品的消费市场。综上所述,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现代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增加了食物供给,有利于消除饥饿和保障粮食安全。
20. (1)变化:欧洲丧失霸权地位;美苏从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冷战,美苏两极格局逐渐形成;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2)认识:发挥联合国协调国际事务的作用;加强国家间、地区间在各领域的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树立忧患意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国在顺应历史格局演变中应肩负责任和担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