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老子》四章 课件(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1《老子》四章 课件(共4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1 15:1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岂 》四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
有欲,以观其徼 (jiào) 。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学习目标
1.了解老子及《道德经》相关知识;
2.掌握文章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
3.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实意义,学习“以喻说理” 的写法;
4.借本文了解老子的思想,并感受儒道思想对中国文人的影 响 。
一 一附千
老子及其作品
了解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 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等记 载老子出生于陈国。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
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 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 史名人之一。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国家图书馆馆长), 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 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 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了解老子 老子思想的核心:朴素的辩证法。
■政治思想: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章里,提出了他的“无 为”思想。
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设想要人们回到一种无矛盾的“无 为”境界。老子崇尚“无为”,主张顺其自然,合乎天理,否定有神论。是当时较为 先进的思想之一。
■哲学思想: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 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 转化,即是阴阳转化。
《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 《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 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 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 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 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 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 “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
王 。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 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一 一 云 千
疏通文意 积累字词

译文
和泥
建造房屋,房屋的功用正是
(车子、器皿、屋室)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
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 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 此数取法于每月三十日的历次。
三-
用。
无 ” 。
门窗
“有”
第十一章
思考: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通过对“有”和“无”辩证关系的分析,体现老子“有 无相生”的观点。
◆实体的“有”,只是提供便利的条件。
◆器物中空这个“无”,才是发挥作用的关键。 ◆“有”与“无”是辩证统一、互相依存的,
二者缺一不可。
◆老子更强调的是空虚不盈的作用。
当其无,有车之用 当其无,有器之用 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思考
1.怎样理解第十一章的“有”“无”
明确:“有”和“无”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无”让“有”发挥作用。正如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子 的作用;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具备器皿的作用;有了门窗四壁 的空的部分,才有了房屋的作用。
2.本章是如何论证“有"与“无”的辩证关系的
明确:比喻论证。老子用车轮、器皿、房屋等比喻来进行论证。
第二十四章
踮起脚跟 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 自我夸耀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 伐者 无 功 ,自 矜
自以为是的不能显明
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 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长久 同“形”众人,人们 为,做
译文: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自我显露的人不能 显明,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功,自我夸耀的人 不能长久。(“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 来看,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
思考
1.第二十四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阐述“有道者不会彰显自我”的道理。老子认为:“自见”、“自 是”、“自伐”、“自矜”都是轻浮、急躁的举动,都是有道者所“不处” 的。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的行为都会导致失败,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政策也同 样不会取得相应的成果,老子告诫人们为人应谦恭谨慎,为政应温和柔顺。
2.本章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
明确:从反面运用排比、比喻的手法列举并剖析了四种人生态度(“自见”、 “自是”、“自伐”、“自矜”)及其后果。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 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 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
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
译文:认识别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才算聪明。战胜别人的人有 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算坚强。知道满足的人能够富有。勤勉而行的人 有意志。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
思考
1.第三十三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强调加强自我修养的重要性。人要“自知”“自胜”“知 足”“强行”,老子认为人通过后天的修为可以具备“智”
“明”“力”“强”“富”“志”“久”“寿”等这些品格和素质, 使自己保持饱满的精神风貌,与大“道”合为一体,并垂范后世。
思考
2.如何理解“知人”“自知”“胜人”“自胜”“知足”“强行”
明确:老子认为,个人品行修养,重在修身。对外的“知人”“胜人”固 然可贵,对内的“自知”“自胜”更为重要,更符合大道。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强调我们不仅要向外探求,了解他人,更
要多和自己对话,了解自己。“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个人战胜别 人容易,战胜自己难。“自胜者强”要求我们有强大的内心。“知足者富 ”:财富没有边界,一味地追逐财富,永不知足,就永远不会满足,容易 陷入罪恶的深渊。“强行者有志”:唯有心怀大志者,方能坚持不懈。
第六十四章
事物安然未生变得时候容
易持守。 同“判”,分离 介词,在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
事物安然未生变得时候容 动词,做

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
毫毛的末端。比喻极 同“慕”,土筐
其 微小的 事 物
足 下 。为者败之,荻箸失之。 是 以 圣 人无 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动手去做就会坏事,有所把 指顺应自然,
取独 持就会失去 不求有所作为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先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
形容词的意动用 学习常人所不
结构助词,无
法。以……为贵。 学习的

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连词,表目的,来 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
做事。古今异义接近
弥补,补救
译文:
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 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事情 未发生时就做,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处理妥当。合抱的大木,是从 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泥土建筑起来的;千里 的远行,是从脚下举步走出来的。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有所把持的就 会失去。所以圣人不求有所作为,因此不会败事,不执意把持,因此不 会丧失。一般人做事,常在接近成功时遭致失败。审慎面对事情的终结, 一如开始时那样,就不会失败。所以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珍视 难得的财货,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来辅助万物
的自然变化而不加以干预。
思考
第六十四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法,“大”与“小”的关系:大始于 小,小成就大。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防微杜渐,防患于 未然。告诫人们要始终保持慎重,要依靠自然规律,要有坚定的毅力, 耐心地、一点一滴地去完成某件事情。同时,引出“无为而治”思 想 的具体做法。
圣人之道:
① 圣人他想要的不是常人想要的东西,因此对难得的东西自然就不 会特别强求。
② 圣人学常人不学的东西,以不言之教来教化民众,但他从不教育 人们必须执行哪些教条。
③ 圣人只是默默地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他以实际行动来使人们幡 然醒悟,并得以悔过自新。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思考:《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提到“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有“积土成
山”“积水成渊”“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 海”。两者有什么不同
思考:《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提到“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有“积土成
山”“积水成渊”“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 海”。两者有什么不同
明确:结论不同。
①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用 心一也”,虽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上食埃土 , 下 饮 黄 泉 ”,提出了积极进取的主张。
②老子则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 然规律办事,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 去完成,稍有松懈,常会造成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结局。
《老子》四章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
“有”和“无”辩证关系的分析、有道之 人不彰显自我的道理,强调了人要“自
知”“自胜”“知足”“强行”,加强自 我修养的观点,并告诉人们要依照自然规 律,从小事做起,“无为而治”,这四章
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老子的观点。
口 总结主要内容
拓展补充
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
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 第八章
水德是近于道的。 厌恶 接近于道。几:接近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
沉静,深沉 即居处于众人所不愿去的地方。
善渊 ,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与,指与别人相交 为政善于治理 行为动作善 怨咎、过失、罪过。 相接。善仁,指有国家,从而取 于把握有利
修养之人。 得治绩。 的时机。
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
拓展补充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 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最有修养的人如同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汇 聚在众人都厌恶的低洼之地,因此,最接近于大“道”。最有修养的人 居处低洼之地,思虑深邃宁静,结交善良的人,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 政善于治理国家,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有修 养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 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解读】
老子用水性来比喻有德之人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一样:一是柔,二是 居于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之争。具备理想人格的人也应该具有这种心 态,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之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地方,愿意 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贡献自己的力量去 帮助他人,而不会与他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 名思想。
拓展补充
第十二章
指宫、商、角、指酸、苦、甘、意思是味觉失灵,生了口病。
徵、羽。这里 辛、咸,这里 古代以“爽”为口病的专用 指青、黄、赤、白、指多种多样的 指多种多样的 名词。 打猎获取动物。政,
黑。此指色彩多样。音乐声。 美味。 打猎。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tián) 猎,令
比喻眼花缭乱 不。灵敏,分 走。,比喻纵
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情放荡
纵横奔
不清五音
比喻听觉
只求温饱安宁,而不为纵 摒弃物欲的诱惑,而 情声色之娱。“腹”在这 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 里代表一种简朴宁静的生“彼”指“为目”的 活方式;“目”代表一种生 活;“此”指“为 巧伪多欲的生活方式。 腹”的生活。
物品伤害操行。 妨,妨害、 伤害。
心旌放荡而 不可制止。
拓展补充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政 (tián) 猎,令 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 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 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只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 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 (tián) 猎,令 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解读】
本章揭示了“为腹”与“为目”的辩证关系,指出了物欲文明对人的伤害,
并通过色彩、声音、味道、狩猎、稀有之物对于人身心的种种伤害,进而导出自 己的观点:沉迷于感官上的享乐会导致人感触功能减退,会使人的品行偏离正道。 老子坚决排斥这种生活方式,而是提倡“为腹不为目”的生活态度。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
警觉、戒备的样子。犹,原是野兽像客人端庄拘谨。 引申为慎重戒惧的意思。豫,
的名称,性警觉。 客,一本作“容”。原 是野兽的名称,性好疑虑。
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涉水要小心,冬形容端谨、庄严、溶解的 融化敦厚老实的
天涉水更要小心,这里比喻极端的恐惧。恭敬的样子。 样子 样子。
旷兮其 若 谷 ,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
第十五章
有道之士。一本
作“善为道者”。 形容,描述。
不求自满。 去故更新的意思。一
盈,满。 本作“蔽而新成”。
此 道 者 ,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心胸开阔, 浑厚纯朴的样子。 动态
旷达。 混,通“浑”
拓展补充
静态
拓展补充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 兮 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 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译文: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精微玄妙,深邃而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不 可认识,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说:小心谨慎啊,好像冬天踩着水过河;他警觉戒 备啊,好像防备着四面的威胁;他恭敬郑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融化流散啊, 像河冰缓缓消融;他纯朴厚道啊,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他心胸开阔旷达啊,
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浑厚宽容,好像混浊的水流。谁能使浊水安静下来,慢慢澄清 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 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 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 兮 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 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解读】
老子称赞得道之人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事物发展的 普遍规律,懂得运用普遍规律来处理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因得道之人具有良好的 人格修养和心理素质,有很强的静定功夫。他们表面上清静无为,而实质上蕴藏着 极大的潜能,他们极富创造性,只是不愿显山露水。他们静谧幽深,难以测识。因 而得道之士的精神境界,要远远超出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水平。
矜持,自以为 因 为
没有谁,没 有哪一个。
贤些虚言哉 诚 全而归之。 空话 实在,确实, 的确。
自以为是。是, 自我夸耀。伐,
染晋是,故彰; 伐,故有功;不
功劳,功勋。

低洼才能盈满。洼,指四周高、中 间低的凹陷之处。盈,充盈,满。
天下式。不自 见(xian), 自显于众,自己炫耀自 己。见,通“现”,显
曲则全,柱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
自矜,觇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
委屈才能伸直。枉,本义 是树木弯曲,这里引申为 冤枉、屈枉。直,伸直, 伸 展
第二十二章
凋敝,破旧。
弯曲才能保全。 曲,弯曲。全, 全身,保全。
故明;;
高明
拓展补充
意为守道。
迷惑
拓展补充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 天下式。不自见(xiàn), 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 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 岂虚言哉 诚全而归之。
译文:弯曲才能保全,屈枉才能伸直,低洼才能充盈,破旧才能更新, 少取才能多得,贪多便会惑乱。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 理的范式,不自我表现,因此聪明;不自以为是,因此彰显;不自己夸 耀,因此得有功劳;不自我骄傲,因此才能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所 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古时所谓“弯曲便会保全”的话,怎么会是 空话呢 它确实能够让他保全。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 为 天下式。不自见(xiàn), 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 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 岂虚言哉 诚全而归之。
【解读】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反映了任何事物都存 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本章则再次反映了老子的辩证思想,老子用“曲与全,枉 与直,洼与盈,敝与新,少与得,多与惑”来阐述道顺其自然的理论。如“洼与
盈”,“洼”就如同一只空杯,“盈”就如盛满水的杯子,也只有空杯子才能容纳 更多的水。可普通人看问题却很片面,要么看不到深层内容,要么看不到相反的一 面。可是圣人却能遵循和运用道,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jiàn) 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望人常善救人,故无弃
指用绳捆物。
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
内藏智慧聪明。袭,
、 掩 藏 之 音
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 不爱其资, 虽智大迷,是谓要 妙。
第二十七章
轨迹,行车时车轮留下
的痕迹。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xiá) 谪 (zhé);
过失,缺点,弊病
计算 关锁门户的器具。
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
古代用竹制的计
精要玄妙,深远 奥妙。
拓展补充
借鉴
拓展补充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 (xiá) 谪 (zhé); 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
(jiàn) 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 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 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译文:善于行走的人,不会留下痕迹;善于说话的人,不会在言语上留下任何破绽; 善于计数的人,不用筹码也能计算;善于闭守的人,没有门闩别人也无法把它打开; 善于捆缚的人,不用绳结别人也无法解开。所以有道的人经常善于做到人尽其才,
因而他眼里绝不会有无用的人;经常善于做到物尽其用,在他眼里绝不会有无用之 物。这叫作内藏着的聪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作为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 为善人的借鉴。如果不尊重善人的指导,不珍惜不善人的借鉴作用,即使自以为绝 顶聪明,其实也是大糊涂。这实在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 (xiá) 谪 (zhé); 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 (jiàn) 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 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
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解读】
在本章中,老子提出了“五善”,即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这五善 都是合乎大道的,人们只有达到上面所说的五善的境界,才能像庖丁解牛那样行动 自如。自然事物的价值与人类的价值相似,完全取决于人类的发现和运用。这里需 要一个前提,即人类都能用科学家的眼光看清自身存在的意义。当人类一旦发现自 己存在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时,就可以从一切耻辱的动机与行为中解放出来,并将 自 己投身到世界的活动中去,尽情地观赏这个无限奇妙的宇宙。
拓展补充
第八十一章
真实可信的话 言语行为善良的人。 有真知的人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 者不博,博者不知。圣
巧辩、能说 广博、渊博
人 不 积, 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 而 不 害。圣 人
有道的人不自私, 已经把自己的
没有道,的需不争。切用来帮助 别人,自己反
圣人的行为 而更充实。
准则。
使在万物得到 好处而不伤害 万物。
拓展补充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 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 之道,为而不争。
译文: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 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 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 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 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 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 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 之道,为而不争。
【解读】
这一章的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讲“言”和“知”。老子
认为,真诚的言论听起来并不美,也不够雄辩。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一定知
识广博,但是他们一定能抓住人道的根本。后半部分讲天的法则是“利而
不害”。圣人效法天道,只做对他人有利的事情,而不做与人争利的事情。 圣人表面上看起来与常人无异,其实他们的境界是高深而幽远的,常人 又
怎么能与他们相比呢
【论证特色】
1.论证方法:善用举例、比喻说理,运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哲理。
以生活现象或社会现象举例说理,以具体事物为喻,概括出抽象的 道理。如第十一章以生活中的“毂”“器”“室”说明世间万物都存在 “有”和“无”的对立统一,“有”“无”相依相生。
2.思维方法:善用逆向思维。
善于从常人思维的反面提出问题从而达到正面说理的效果。如“自 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 众 人之所过”等,都体现了老子的逆向思维。
3.语言表达:凝练精妙,多用格言、警句。
《老子》中,多用方言、谚语、格言、警句。这些格言、警句形象而 深刻地浓缩了历史和现实生活的经验教训,闪耀着思想之光。
探讨
1.儒道互补体现在何处
儒家:
孔子:道德上主张“仁”,政治上主张“礼治”。
孟子:政治上主张“仁政”。
道家:
老子:强调“道”,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主张无为而治。生活态度是:一切顺应 自然,安时而处。
A.偏重社会伦理,思考“人与人 ”的关系,强调道德完善和人格 提升,强调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 感和社会责任心;
B. 侧重人道,但同时具有积极用 世和超然通达心态;
C.古代知识分子同有儒道思想 (苏轼、李白、陶渊明)
D.古代帝王同用儒道思想治国
A.偏重哲学问题,思考人与自 然的关系,突出宁静和谐与超 越世俗的观念;
B.侧重天道,但同时具有积极 用世和超然通达心态;
C.古代知识分子同有儒道思想 (苏轼、李白、陶渊明)
D.古代帝王同用儒道思想治国
儒和道

探讨

儒家思想中超然通达的一面:
①(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 乎沂,风乎舞雲,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②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 · 泰伯章》) 子曰:“道不行,乘浮于海。”(《论语 ·公冶长》)
儒和道
探讨
道家思想中积极用世的一面: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第十九章)
译文: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 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第二章)
译文: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 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儒和道
探讨
不满社会现实

粮店
自身修养
加法
积极进取 使命责任
药店
自然天性
减 法
宁静和谐 超越世俗
疗救社会,使之 恢复正常的秩序
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