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二十二课《狐假虎威》
课时安排 一、二
一、教材分析
《狐假虎威》作为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经典寓言故事,其教材设计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体会成语“狐假虎威”的深刻寓意。教材编排上,本课不仅注重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掌握,更强调通过角色分析、关键句解析等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成语寓意的探讨和拓展延伸活动,如成语接龙游戏和编写小故事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道德判断力。此外,教材还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反思自身经历,学会识别并避免“狐假虎威”的行为,培养正直、勇敢和诚实的品质。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对寓言故事充满好奇和兴趣,乐于通过故事学习新知识、新道理。然而,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可能难以深入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复杂寓意,以及狐狸和老虎角色背后的深层性格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语境运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内容。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此外,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反思自身经历,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认同感,使其更加深刻地理解成语的寓意和道德教育意义。
三、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的狡猾和老虎的愚昧。 能在语境中运用新学的词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进一步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寓意,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角色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深刻寓意,并能联系生活实际。
五、教学方法
讨论法、练习法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具体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单元介绍,整体感知(约1分钟) 教师行为:
教师面带微笑,站在讲台上,用温和而充满期待的语气说:“同学们,大家好!随着我们一天天长大,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学会与他们和谐相处是一门重要的学问。今天,我们将开启一个新的单元学习,这个单元将通过四个精彩的故事,帮助我们理解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与人交往。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狐假虎威》这个故事,看看它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行为:
学生目光集中,认真聆听老师的介绍,脸上洋溢着对即将学习内容的期待。 二、猜谜激趣,初识课题(约1分钟) 教师行为:
教师拿出一张手绘的狐狸图片,神秘地说:“在正式学习之前,老师想请大家猜个谜语。听好了,尖尖嘴,细细腿,狡猾多疑拖大尾。猜猜看,这是什么动物?” 学生行为:
学生纷纷低头思考,随后有学生举手回答:“是狐狸!” 教师继续:
“非常棒!就是狐狸。那么,今天我们要学的故事就与这只狐狸有关,它的名字叫《狐假虎威》。看到这个标题,你们心里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行为:
学生积极举手提问,如:“‘假’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威’又是指什么呢?” 教师回应:
“这些问题非常有价值,我们马上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课文。” 三、初读课文,正音识字,理解成语意思(约15分钟) (一)初读感知,读准字音(约5分钟) 教师行为: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学生行为:
学生翻开课本,开始自由朗读,同时用铅笔标出自然段序号。 教师行为:
“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教师展示词语卡片,学生跟读)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狐假虎威。”
学生:“狐假虎威。”
(继续展示并朗读其他词语,如“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等) (二)读通句子,随文识字(约8分钟) 教师行为:
“接下来,我们要读读课文中的几个句子,边读边学习生字。请看这一句:‘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教师行为:
“注意这个‘转’字,它在这里读第四声,表示转动。谁能来试试读这个句子?” 学生行为:
学生举手尝试朗读,教师及时纠正发音。 教师继续:
“‘扯’字是提手旁,和手的动作有关。谁能模仿一下狐狸扯着嗓子的样子?” 学生行为:
学生模仿动作,加深了对“扯”字的理解。 (三)识记“假、威”,理解成语(约2分钟) 教师行为:
“课文里哪句话直接表达了‘狐假虎威’的意思?请大家找一找,用横线画出来。” 学生行为:
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 教师行为:
“找到的同学请举手。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引导学生朗读) 教师继续:
“结合句子,我们来猜猜‘假’和‘威’的意思。‘威’是威风的意思,那‘假’呢?我们先猜它是借用的意思,然后一起查字典确认。” 师生共同查字典,确认“假”在此处的意思为“借用、利用”。 四、巩固练习,深化理解(约8分钟) (一)生字巩固游戏 教师行为:
“现在,我们来玩一个生字接龙游戏。老师说一个生字,你们要用这个生字说出一个词语或短语,并尽量包含下一个生字的开头,比如我说‘假’,你们说‘假装’,下一个同学接着说‘装修’的‘装’。” 学生行为:
学生积极参与游戏,通过游戏巩固对生字的记忆。 (二)长句朗读挑战 教师行为:
“接下来,我们要挑战长句的朗读。请注意停顿和语气,让句子听起来更自然。我来示范:‘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学生行为:
学生尝试朗读长句,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五、情境再现,深入理解(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的内容,现在我们来通过角色扮演,更深入地感受这个故事。谁愿意来扮演狐狸和老虎呢?” 学生行为:
学生纷纷举手,表示愿意参与表演。教师选择几名学生分别扮演狐狸、老虎以及其他小动物。 情境表演开始: 教师旁白:“一天,一只老虎在森林里寻找食物,突然,它发现了一只狐狸……” 学生(扮演老虎):(模仿老虎的声音和动作)“哈哈,终于找到一顿美餐了!” 学生(扮演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故作镇定)“慢着,老虎大哥,你不能吃我!” 教师行为:
此时,教师暂停表演,引导全班学生思考:“狐狸为什么会这么说?它接下来会怎么做呢?” 学生行为:
学生积极思考,猜测狐狸的计谋。 情境表演继续: 学生(扮演狐狸):(扯着嗓子,故作威严)“我是天帝派来管理百兽的,你要是吃了我,天帝不会放过你的!” 学生(扮演老虎):(半信半疑)“真的吗?那我倒要看看。” 教师行为: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老虎现在是什么心情?它为什么会这样做?” 学生行为:
学生回答:“老虎半信半疑,所以它想跟着狐狸去看看。” 情境表演继续: 教师旁白:“于是,老虎跟着狐狸在森林里走了一圈。森林里的其他小动物看到老虎,都吓得逃跑了……” 学生(扮演小动物们):(纷纷做出逃跑的动作,并发出惊恐的叫声) 情境表演结束: 教师行为:
“表演得真棒!通过刚才的表演,大家有没有更深刻地理解‘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呢?” 学生行为:
学生纷纷点头,表示对成语意思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六、总结提升,拓展延伸(约5分钟) 教师行为: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学会了生字新词,还通过故事和表演理解了‘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含义。那么,这个成语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学生行为:
学生思考后回答,如:“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要借别人的势力来欺压别人。”“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 教师总结:
“非常好!‘狐假虎威’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轻信他人,更不要借势欺人。同时,我们也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被别人的谎言所欺骗。” 七、布置作业(约1分钟) 教师行为:
“今天的作业是:1. 抄写本课学习的生字词各三遍,并尝试用这些词语造句。2. 预习课文的第二部分,思考狐狸是如何继续利用老虎的威风达到自己的目的的。3. 回家后,和家人分享今天学习的故事和成语,并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行为:
学生认真记录作业内容,准备回家后完成。 八、课堂互动,深化讨论(约5分钟) 教师行为:
“接下来,我们进入一个小小的辩论环节。想象一下,如果你是那只老虎,在发现真相后,你会怎么做?是愤怒地追捕狐狸,还是选择原谅并学习这次的教训呢?” 学生行为: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立场进行讨论准备。几分钟后,各组派代表分享观点。 师生示例对话: 学生A(代表“愤怒追捕”组):“我认为老虎应该愤怒地追捕狐狸,因为狐狸欺骗了它,这是不可原谅的。” 教师回应:“很有道理,但愤怒可能会让老虎失去理智,有没有更理智的解决方式呢?” 学生B(代表“学习教训”组):“我觉得老虎应该选择原谅,并从这个经历中学习。它应该认识到,不能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教师总结:“两位同学都提出了很好的观点。愤怒确实可能带来短期的快感,但长远来看,从错误中学习,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更为重要。这也正是我们学习这个成语的意义所在。” 九、创意写作,情感表达(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现在,让我们把对故事的理解和对成语的感悟转化为文字。请大家拿起笔,写一篇短文或日记,可以是你对老虎、狐狸或者其他小动物的内心独白,也可以是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的道理和感受。” 学生行为:
学生开始安静地写作,有的描绘老虎的内心世界,有的则表达自己对“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深刻理解。 十、分享交流,相互学习(约5分钟) 教师行为:
“时间到,现在请几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你们的作品。其他同学要认真聆听,或许你能从他们的文字中找到新的灵感。” 学生行为:
几位学生主动上台,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则认真聆听,不时给予掌声和鼓励。 十一、课堂总结,情感升华(约2分钟) 教师行为:
“同学们,今天的课堂充满了欢笑和思考。我们不仅学习了生字新词,还通过故事、表演、讨论和写作,深刻理解了‘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含义。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轻易被他人所骗,同时也要学会从错误中汲取教训,不断成长。” 学生行为:
学生以热烈的掌声回应老师,脸上洋溢着收获和满足的笑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回顾旧知(约3分钟) 教师行为:
教师面带微笑,手持故事图片或PPT,站在讲台上说:“同学们,早上好!还记得我们昨天一起学习的《狐假虎威》的故事吗?谁能用一两句话来概括一下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呢?” 学生行为:
学生举手,积极回应。例如: 学生A:“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里的动物。”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非常棒!那谁能告诉我,这个故事中的成语‘狐假虎威’是怎么来的呢?” 学生B:“是狐狸利用老虎的威势来吓唬其他动物。” 教师总结:“很好,看来大家对上节课的内容掌握得很牢固。今天,我们将继续深入这个故事,探索更多细节和寓意。” 二、精读课文,深入探究(约15分钟) (一)角色分析,体会特点(约7分钟) 教师行为:
“现在,让我们更细致地分析一下狐狸和老虎这两个角色。请大家翻开课本,默读课文,然后尝试用一两个词来形容狐狸和老虎的性格特点,并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行为: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随后举手回答。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谁愿意先来说说狐狸?” 学生C:“狐狸很狡猾,从它眼珠子骨碌碌一转,就能看出它在想鬼点子。” 教师:“那老虎呢?” 学生D:“老虎有点愚笨,从它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神态可以看出,它容易被狐狸的话所迷惑。” 教师总结:“大家分析得非常到位,狐狸的狡猾和老虎的愚昧在故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关键句解析,深化理解(约8分钟) 教师行为: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几个关键句子,看看这些句子是如何具体展现狐狸的狡猾和老虎的愚昧的。” 句子示例:“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教师行为:
“请大家齐读这句话,并思考狐狸和老虎的神态、动作分别代表了什么。” 学生行为:
学生齐读句子后,小组讨论并举手回答。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狐狸为什么神气活现,摇头摆尾?” 学生E:“因为它在装腔作势,想让老虎相信它真的是天帝派来的。” 教师:“老虎呢?为什么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学生F:“因为它对狐狸的话心存疑虑,但又不敢轻易得罪它,所以表现出这样的神态。” 教师总结:“通过这些细节描写,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狐狸的狡诈和老虎的犹豫不决。” 三、拓展延伸,联系生活(约10分钟) (一)成语寓意探讨(约5分钟) 教师行为:
“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狐假虎威’这个成语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寓意。请大家思考,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行为:
学生思考后,举手分享自己的见解。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谁能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狐假虎威’?” 学生G:“比如,有的人自己没什么能力,却经常借助别人的权势来欺负弱小。” 教师总结:“非常贴切,这个成语告诫我们不要借势欺人,要凭自己的实力去赢得尊重和认可。” (二)成语接龙游戏(约5分钟) 教师行为:
“为了加深大家对成语的记忆和理解,我们来玩一个成语接龙游戏。我先说第一个成语‘狐假虎威’,接下去的同学要以前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为开头说出一个新的成语。” 学生行为:
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如“威风凛凛”、“凛若冰霜”、“霜露之疾”等,游戏氛围活跃。 四、布置作业(约1分钟) 教师行为:
“今天的作业是:1. 用‘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编写一个小故事,可以是原创的,也可以是基于其他故事的改编。2. 搜集并整理其他与动物相关的成语,准备在下次课上分享。” 学生行为:
学生认真记录作业内容,准备回家后完成。 五、课堂总结(约1分钟) 教师行为: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狐假虎威》的故事,还深刻体会到了成语‘狐假虎威’的丰富寓意。我们不仅学会了从故事中分析角色的性格特点,还通过关键句的解析,进一步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六、情感升华与道德教育(约3分钟) 教师行为: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谈谈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情感升华和道德教育。狐狸虽然狡猾,但它的行为并不值得我们学习。相反,我们应该从老虎身上吸取教训,那就是在面对复杂情况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轻易被表象所迷惑。同时,我们也要学会辨别真假,不盲目跟从,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判断。” 教师引导: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狐假虎威’的情况?比如,有人利用别人的名声或地位来欺压你,或者你自己是否也曾无意中成为了‘狐假虎威’的帮凶?如果有的话,我们可以一起分享经验,讨论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再次发生。” 学生行为:
学生思考后,有的点头表示有共鸣,有的则举手准备分享自己的经历或想法。 师生示例对话: 学生H:“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同学仗着自己家里有钱,就欺负其他同学。我觉得这就是‘狐假虎威’。” 教师:“很好,你观察得很仔细。那么,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来阻止这种行为呢?” 学生H:“我们可以告诉老师,或者团结起来,不给他欺负别人的机会。” 教师:“非常棒!团结和正义是我们应该坚持的价值观。” 七、互动问答,解疑释惑(约3分钟) 教师行为:
“现在,我想听听大家对于今天所学内容的疑问或感想。有没有同学对‘狐假虎威’这个成语还有不理解的地方?或者对于如何运用这个成语在句子中有更好的想法?请大胆举手提问或分享。” 学生行为:
学生思考后,有的举手提问,有的则分享自己运用成语的创意句子。 师生示例对话: 学生I:“老师,我想知道除了‘狐假虎威’,还有哪些成语也是描述类似情况的?” 教师:“问得很好!比如‘狗仗人势’、‘倚强凌弱’等成语,都有类似的含义。大家可以在课后多搜集一些这样的成语,进行比较学习。” 八、课外延伸,阅读推荐(约2分钟) 教师行为:
“除了《狐假虎威》这个故事,中国还有许多精彩的寓言故事,它们不仅情节生动,而且寓意深刻。我给大家推荐几本寓言故事集,如《伊索寓言》、《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等,希望大家能在阅读中找到乐趣,同时也能学到更多的人生智慧。” 学生行为:
学生认真聆听,有的学生还拿出笔记本记录下了推荐的书籍名称。 九、创意写作与展示(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在结束今天的课程之前,我想给大家一个机会,将我们今天的所学转化为实际的创作。请大家拿起笔,围绕‘狐假虎威’这个主题,展开你的想象力,写一篇短文或者创作一个简短的故事。你可以是续写《狐假虎威》的后续,讲述老虎在识破狐狸的诡计后如何找回自己的威严;也可以是一个全新的故事,但必须包含‘狐假虎威’的元素,并体现出你对这个成语寓意的理解。” 学生行为:
学生们纷纷拿出纸笔,开始埋头创作。教室里只听见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偶尔有学生抬头思考,眉头紧锁,随后又埋头继续写作。 创作时间结束后: 教师行为:
“时间到!我看到很多同学都写得非常认真。现在,我想邀请几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他们的作品。谁愿意先来?” 学生行为:
几位学生举手示意,教师挑选了几位进行分享。 师生示例对话: 学生J:“我写的是老虎在识破狐狸的诡计后,决定不再轻易相信他人,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森林中动物的尊重。最终,它成为了一个真正受人敬仰的王者。” 教师:“非常棒!你的故事很好地体现了老虎的成长和改变,也传达了自我努力和赢得尊重的重要性。” 学生K:“我创作的是一个新故事,讲的是一个小孩在学校里被同学利用,去欺负其他同学。但最后,他勇敢地站出来,揭露了真相,并赢得了大家的尊重。这个故事告诉我,即使面对强权,我们也要坚持正义,不做‘狐假虎威’的帮凶。” 教师:“你的故事非常有意义,它提醒我们要有勇气面对不公,坚持自己的原则。非常感谢你的分享!” 十、总结与反馈(约5分钟) 教师行为:
“今天的课程非常精彩,大家不仅深入理解了‘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寓意,还通过创作展现了自己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我为你们感到骄傲。在结束之前,我想请大家想一想,今天的学习给你带来了哪些收获?有没有什么想要对自己或同学说的话?” 学生行为:
学生们纷纷举手,有的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收获,有的则对同学的作品表示赞赏和鼓励。 教师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加深了对《狐假虎威》这个故事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从故事中提炼寓意,如何运用成语进行创作。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在面对复杂情况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判断。希望大家能将这些收获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做一个有智慧、有品德的人。今天的课就到这里,我们下次课再见!” 学生行为:
学生们再次收拾好书本,向老师道别,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期待离开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