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六课《朱德的扁担》
课时安排 一、二
一、教材分析
《朱德的扁担》是语文二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属于革命传统教育类文章。本文通过讲述朱德同志在红军长征期间,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亲自参与挑粮的故事,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品质和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的作风。教材编排此课,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朱德同志身先士卒、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尊重长辈的品质。 课文语言平实,情感真挚,通过具体的事件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朱德同志的崇高品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体验等多种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精神,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此外,教材还鼓励学生课后查找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朱德同志的事迹,以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革命精神。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正处于从低年级向中年级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思维逐渐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语文学习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基础,能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但在阅读理解、情感体验和语言表达方面仍需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对于《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二年级学生可能对历史事件和革命背景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适当补充相关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有限,他们可能难以完全体会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情感朗读等,引导学生深入体验人物情感,感受人物精神。 此外,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参与课堂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文,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关键段落。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尊重长辈的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精神。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和讨论,深刻感受朱德同志的崇高品质。
五、教学方法
讨论法、练习法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具体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初读课文(约5分钟) 教师活动: 情感铺垫: 微笑开场,用温和的语气说:“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大禹的脚步,见证了古代英雄的伟大。今天,我们要穿越到另一个时代,去感受一位革命领袖的非凡魅力。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正站在烽火连天的革命年代,那里有一位心系百姓、英勇无畏的领袖——朱德同志。现在,请睁开眼睛,和我一起走进《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探索他是如何用实际行动赢得战士们尊敬和爱戴的。” 互动提问: “有谁知道红军长征的故事吗?谁能勇敢地站起来,给我们简单分享一下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鼓励学生举手,选择一两名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红军长征是为了摆脱敌人的包围追击,保存实力,战略转移,最终走向胜利。这段历史充满了艰辛与牺牲。”) 生字学习互动: 展示生字卡片,如“扁担”、“同志”、“红军”等,说:“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认识这些新朋友。谁愿意上来试试写这些字,并分享你的记忆方法?”邀请学生上台书写,其他同学可补充或提出改进建议。 学生活动: 认真聆听教师的情感铺垫,想象历史场景。 积极举手回答关于红军长征的问题,分享自己的了解。 仔细观察生字卡片,尝试书写并分享记忆方法,如通过组词、编故事等方式记忆。 二、多元识字,读好长句(约10分钟) 教师活动: 示范朗读: “现在,请大家注意听老师是如何读好长句的,特别是要注意停顿和重音。”教师选择课文中的一两句长句进行示范朗读,强调停顿和重音的位置。 多音字游戏: 设计“快速指认”游戏,教师说:“难(nán)题、难(nàn)民”,学生迅速在课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并指出。通过游戏加深学生对多音字的理解。 多元识字方法展示: 结合生字“担”和“伍”进行具体讲解:“‘担’字我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单人旁加一个旦;而‘伍’字是形声字,五表音,人表意,表示军队的编制单位。” 学生活动: 仔细聆听教师的示范朗读,注意停顿和重音。 积极参与多音字游戏,快速响应教师的指令。 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学习生字,并准备向全班展示学习成果。 三、回读课文,说说印象和质疑(约5分钟) 教师活动: 引导思考: “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然后告诉我你对朱德同志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同时,也请大家记录下你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疑惑。” 板书记录: 教师在黑板上划分区域,如“人物印象区”、“情节疑问区”,边听学生发言边记录,如“朱德同志很勇敢”、“为什么战士们要藏他的扁担?”等。 学生活动: 默读课文,认真思考并记录下自己的印象和疑惑。 小组讨论,汇总小组内的问题和印象,派代表发言。 四、精读课文,深入理解(约15分钟) 教师活动: 分段精读: 引导学生分段精读课文,每读完一段就停下来讨论该段的主要内容和关键词句。例如:“第一段主要介绍了什么背景?‘山高路陡’这个词让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情境模拟: 播放背景音乐或展示相关图片,营造情境,让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课文中的场景,如“红军战士们艰难行军的画面”。 关键词句拓展: 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在文中的作用,如“‘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这句话体现了朱德同志的什么精神?” 学生活动: 自愿组成小组,分段精读并讨论每段的主要内容和关键词句。 小组内选择课文中的某个场景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表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分享小组的学习成果。 五、深入探究,情感升华(约15分钟) 教师活动: 深度解析: 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中的关键情节,如“红军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 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红军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情感和原因呢?”教师首先提出问题,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哪位同学能尝试回答一下,红军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 学生A:“我觉得是因为战士们看到朱德同志年纪大了,还坚持和他们一起挑粮,非常心疼他,所以想让他多休息。” 教师:“非常棒!你捕捉到了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关心。那么,朱德同志发现扁担被藏后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B:“他自己动手做了一根新扁担,还在上面刻了字,表示要继续和战士们一起挑粮。” 教师:“这体现了朱德同志的什么精神?” 学生C:“这体现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革命精神,也展现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情感体验与升华: 情感引导:“同学们,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感受到了朱德同志与战士们之间深厚的革命情谊。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领袖,更是一位心系战士、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好同志。这种精神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学习有什么启示呢?” 师生示例对话(情感升华): 教师:“谁能谈谈,从朱德同志的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D:“我学到了无论职位多高,都要关心基层,与大家一起奋斗,这样才能赢得大家的尊敬和爱戴。” 教师:“很好!这就是团结的力量,是共同奋斗的精神。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学会关心他人,与同学们一起努力,共同进步。” 播放视频或讲述故事: 播放一段简短的红军长征相关视频或讲述一个感人至深的长征故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加深对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的理解。 总结与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通过《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不仅学习了生字新词,还深刻感受到了朱德同志的革命精神。希望同学们能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展现出更加优秀的自己。今天的作业是: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朱德同志的敬佩之情,以及你从他的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六、拓展延伸,实践应用(约10分钟) 教师活动: 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 情境设计:“现在,让我们将课堂变成一个小小的‘革命营地’,你们每个人都是红军战士,而我是你们的指导员。我们面临一次艰难的任务——搬运粮食,但队伍中有一位年迈却坚持与大家同行的‘老班长’(由一名学生扮演朱德同志)。”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指导员):“战士们,前方道路崎岖,粮食是我们生存的保障。老班长决定和我们一起搬运,大家有什么想法?” 学生E(扮演战士):“老班长,您年纪大了,这种重活应该交给我们年轻人来做。” “老班长”(学生扮演):“同志们,革命不分年龄,我们是一个团队,要同甘共苦。我来帮你们分担一些吧。” 小组讨论: 教师:“面对这样的场景,你们小组会如何行动?是继续劝说老班长休息,还是寻找其他方法让他既能参与又能减轻负担?”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分享他们的想法,如轮流挑担、制作简易推车等。 实践应用: 动手制作:鼓励学生利用手边的简单材料(如纸张、剪刀、胶带等),制作一个代表“扁担”或“推车”的小模型,并简单说明其设计理念。 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小模型,并简述其如何在搬运粮食中发挥作用。 教师和同学们给予积极评价,强调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总结与升华: 教师:“通过今天的情境模拟和动手制作,我们不仅重温了朱德同志的革命精神,还学会了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这种精神。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只要我们心怀集体,勇于担当,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七、情感共鸣,书信交流(约10分钟) 教师活动: 情感引导: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角色扮演和动手制作,深刻体会到了红军战士之间的深厚情谊和朱德同志的革命精神。现在,让我们将这种感受转化为文字,给‘老班长’(朱德同志)写一封信,表达我们对他的敬佩之情,以及我们从中获得的启示和决心。” 书信撰写: 学生们开始撰写书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可以包括对朱德同志的感激、对革命精神的理解、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等。 师生示例对话(书信撰写过程中的指导): 教师(轻声对一位学生说):“你在信中提到了‘老班长’的坚持让你学会了不放弃,很好!你可以再具体描述一下,这种坚持是如何激励你在学习上克服困难的。” 学生(微笑着回答):“好的老师,我会加上我在数学难题上遇到挑战时,想起‘老班长’的坚持,就告诉自己再试一次,最终成功解出了题目的经历。” 分享与点评: 邀请几位学生自愿上台朗读自己的信,教师和同学们认真倾听,并给予掌声和鼓励。 教师点评时,重点强调信中的真挚情感和积极态度,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种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 总结与升华: 教师:“同学们的信,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老班长’的敬仰和对革命精神的深刻理解。我相信,这份感动和力量会一直伴随着你们,成为你们前进道路上的动力。让我们再次铭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团结、奋斗、勇于担当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结束语: “今天,我们不仅是一堂课的结束,更是新旅程的开始。让我们带着这份宝贵的财富,继续在学习和生活中发光发热,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约2分钟) 教师活动: 开场白:“同学们,早上好!上节课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与朱德同志并肩走在革命的道路上,共同感受了《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的温暖与力量。现在,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上节课的主要收获呢?” 倾听与反馈:教师面带微笑,目光温和地扫视全班,等待学生举手回答。当XX同学回答后,教师点头赞许:“XX同学真是记忆的小能手,他不仅记得战士们藏扁担的原因,还感受到了那份深厚的情谊。那么,今天我们将继续沿着这条红色足迹,深入挖掘朱德同志的崇高精神。”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XX,你能再具体说说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吗?” 学生:“因为战士们看到朱德同志年纪大了,还坚持和他们一起挑粮,非常心疼他,所以偷偷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 教师:“非常感人,战士们的这份心意让我们看到了革命队伍中的温暖。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朱德同志是如何回应这份关心的。” 二、精读课文,深入探究(约15分钟) 分段精读,理解内容(约8分钟) 教师活动: 引导阅读:“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将分段精读。请大家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朱德同志的行为,思考这些行为背后所蕴含的精神。” 提问引导:“在第三段中,朱德同志面对战士们的关心,他是怎么做的?这体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巡视指导:教师轻轻走动于学生之间,观察学生的阅读情况,对遇到困惑的学生给予提示或鼓励。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读完第三段,有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朱德同志的回应?” 学生:“朱德同志没有生气,反而自己动手做了一根新扁担,并在上面刻了字,表示要继续和战士们一起挑粮。” 教师:“非常棒!那么,这种行为体现了朱德同志的什么品质呢?” 学生:“这体现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关键词句解析,体会精神(约7分钟) 教师活动: 关键词句提取:“请大家找出文中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句子,特别是能体现朱德同志精神的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 示例讲解:“比如,‘朱德同志身先士卒,与战士们同甘共苦’,这里的‘身先士卒’和‘同甘共苦’是如何触动你的?” 讨论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教师适时补充和深化讨论内容。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XX,你觉得‘身先士卒’这个词在这里具体是怎么体现的?” 学生:“我觉得‘身先士卒’就是朱德同志总是走在最前面,无论是战斗还是劳动,他都冲在前面,给战士们树立了榜样。” 教师:“分析得很到位,这种勇于担当、身先士卒的精神,正是我们学习朱德同志的重要方面。” 三、情感体验,朗读表达(约10分钟) 教师活动: 朗读指导:“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是课文中的一位战士,感受那份与朱德同志并肩作战的激情与感动。然后,我们带着这份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示范朗读:教师选取一段情感充沛的段落进行示范朗读,注意语速、语调和情感的变化。 个别朗读:“请XX同学来朗读第四段,用你的声音传达出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敬佩和喜爱。” 反馈评价:在学生朗读后,给予具体而真诚的反馈,指出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师生示例对话: (学生朗读后)教师:“XX同学的朗读让我仿佛看到了战士们围坐在篝火旁,听朱德同志讲故事的温馨场景。特别是那句‘大家都笑了’,你读得非常生动,让我们感受到了战士们内心的喜悦和敬佩。” 四、小组讨论,深化理解(约8分钟) 教师活动: 分组讨论:“现在,请大家四人一组,讨论一个问题:朱德同志的哪些品质最值得我们学习?为什么?可以结合课文中的具体事例,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讨论指导:教师深入各组,倾听学生的讨论,适时引导,确保讨论围绕主题展开。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成果?” 小组代表:“我们小组认为朱德同志的‘以身作则’和‘与民同甘共苦’的品质最值得我们学习。他不仅是领袖,更是战士们的朋友和亲人’。他总是身先士卒,无论是战斗在最前线,还是与战士们一起翻山越岭挑粮,都从不言苦言累。这种精神,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领袖风范,也让我们明白,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应该学会以身作则,勇于担当,与身边的人同甘共苦。”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约10分钟) 教师活动: 故事分享:“同学们,朱德同志的故事远不止于此。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每一个故事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朱德同志在长征途中的小故事。在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粮食极度匮乏,朱德同志不仅与战士们同吃一锅饭,还时常将自己的口粮分给生病的战士。有一次,为了鼓励士气,他在极度疲惫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与战士们一起徒步前行,他的坚韧和乐观深深感染了每一个人,成为了大家心中的灯塔。” 启示提问:“听完这个故事,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朱德同志的这些行为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哪些指导意义?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的看法。”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XX,你觉得朱德同志的这些行为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学生:“我觉得朱德同志教会了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保持乐观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他也提醒我们要有集体意识,关心身边的人,与大家一起面对挑战。” 教师:“说得很好!朱德同志的这些品质,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上的难题,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 六、总结回顾,布置作业(约5分钟) 教师活动: 总结回顾:“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朱德同志的崇高精神,还通过朗读、讨论和分享,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希望大家能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 布置作业:“课后,请大家完成以下作业:一是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与民同甘共苦’品质的理解,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如何践行这些品质;二是预习下节课的内容,思考朱德同志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七、课堂延伸,实践活动(约15分钟) 教师活动: 角色扮演:“为了更深入地体验朱德同志与战士们的深厚情谊,我们接下来将进行一场角色扮演活动。请大家分组,每组选择课文中的一个场景进行准备,可以是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共同挑粮的场景,也可以是战士们试图藏扁担却被朱德同志发现并开导的场景。请大家通过表演,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交流。” 分组指导:教师观察各组的准备情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确保每个角色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表演展示:各组依次上台表演,其他同学作为观众认真观看,并在表演结束后给予掌声和鼓励。 师生点评:教师针对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表演中体现出的朱德同志的精神品质,以及同学们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创意写作:“现在,让我们将这份感动转化为文字。请大家围绕‘我心中的朱德同志’这一主题,创作一篇短文或小诗。你可以描述你想象中的朱德同志的形象,也可以写下你对他的敬佩之情,甚至是他对你个人成长的影响。” 写作指导:教师提供写作思路的启发,如可以从朱德同志的某个具体事迹入手,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进行创作。 八、分享与交流(约10分钟) 学生分享:邀请几位同学自愿上台分享他们的作品,朗读自己的短文或小诗,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和对朱德同志的感悟。 同伴评价:鼓励其他同学对分享的作品进行积极的评价,可以从内容、情感表达、创意等方面给予肯定和建议。 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角色扮演和创意写作,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朱德同志精神品质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这份感动和敬佩。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宝贵的经历和感悟珍藏在心中,成为激励自己不断前进的力量。” 九、结束语与期待(约2分钟) 教师结束语:“同学们,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像朱德同志这样的英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书写了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传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让我们携手并进,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践行‘以身作则’和‘与民同甘共苦’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期待与展望:“期待在下节课中,大家能带着更多的思考和感悟,继续我们的红色之旅,探索更多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和崇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