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集合的概念及其表示 分层训练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组对象的全体能构成集合的有( )
(1)正方形的全体;(2)高一数学书中所有的难题;(3)平方后等于负数的数;(4)某校高一年级学生身高在1.7米的学生;(5)平面内到线段AB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全体.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下列各组对象不能构成集合的是( )
A.所有直角三角形
B.抛物线上的所有点
C.某中学高一年级开设的所有课程
D.充分接近的所有实数
3.下列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
A.2016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的所有好看的节目
B.我国从1991~2016年发射的所有人造卫星
C.2015年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的高个子女运动员
D.5,4,4,7
4.已知,,若且,则( )
A. B. C. D.
5.设集合,则下列元素属于A的是( )
A. B. C. D.0
6.若集合,则N中元素的个数为( )
A.3 B.6 C.9 D.10
7.设集合,集合且,则( )
A. B. C. D.
8.方程组 的解集是( )
A. B.
C. D.
9.已知集合,若,则( )
A.3 B.4 C. D.
10.已知集合,,若,则等于( )
A.或3 B.0或 C.3 D.
11.由下列对象组成的集体属于集合的是 (填序号).
①不超过的所有正整数;②高一(6)班中成绩优秀的同学;③中央一套播出的好看的电视剧;④平方后不等于自身的数.
12.下列各种对象的全体,可以构成集合的是 (用题号填空).①某班比较聪明的学生;②高一数学课本中的难题;③心地善良的人;④身高超过1.70米的某中学高一(1)班学生.
13.数集中的元素a不能取的值是 .
14.已知集合A的所有元素为2,4,6,若,且有,则a的值是 .
15.用列举法表示集合 = .
16.用列举法表示集合, .
17.已知,.若,则 .
二、能力提升
18.已知集合S满足:若,则.请解答下列问题:
(1)若,则S中必有另外两个元素,求出这两个元素.
(2)证明:若,则.
(3)在集合S中,元素能否只有一个 若能,把它求出来;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19.集合A中的元素是实数,且满足条件①若,则,②,求:
(1)A中至少有几个元素?
(2)若条件②换成,A中至少含有的元素是什么?
(3)请你设计一个属于A的元素,求出A中至少含有的其他元素.
20.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x|x是14的正约数};
{(x,y)|x∈{1,2},y∈{1,2}};
{(x,y)|x+y=2,x-2y=4};
{x|x=(-1)n,n∈N};
(5){(x,y)|3x+2y=16,x∈N,y∈N}.
2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满足的x值组成的集合;
(2)方程x2+x+1=0的根组成的集合;
(3)不大于15的正奇数组成的集合;
(4)不大于10的正偶数组成的集合.
2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并思考能否用列举法表示该集合
(1)所有能被3整除的自然数
(2)不等式的解集
(3)的解集
23.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比1大又比10小的实数组成的集合;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二象限内的点组成的集合;
(3)被3除余数等于1的正整数组成的集合.
三、高分冲刺
24.已知集合,,若.
(1)求实数的值;
(2)如果集合是集合的列举表示法,求实数的值.
25.已知集合A有三个元素:a-3,2a-1,a2+1,集合B也有三个元素:0,1,x.
(1)若-3∈A,求a的值;
(2)若x2∈B,求实数x的值;
(3)是否存在实数a,x,使A=B.
1.答案:C
解析:解:(1)正方形的全体,对象是确定的,因此能构成集合;
(2)高一数学书中所有的难题 ,不同的人对难题的标准是不同的,因此对象是不确定的,不能构成集合;
(3)平方后等于负数的数 ,对象是确定的,因此能构成集合;
(4)某校高一年级学生身高在1.7米的学生 ,对象是确定的,因此能构成集合;
(5)平面内到线段AB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全体 ,对象是确定的,因此能构成集合;
因此, 各组对象的全体能构成集合的有 4个.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集合的确定性进行判断即可.
2.答案:D
解析:解:A. 所有直角三角形 ,对象是确定的,可以构成集合,故A不符合题意;
B. 抛物线上的所有点 ,对象是确定的,可以构成集合,故B不符合题意;
C. 某中学高一年级开设的所有课程 ,对象是确定的,可以构成集合,故C不符合题意;
D. 充分接近的所有实数 ,无法确定充分接近的标准,对象是不确定的,不可以构成集合,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集合的确定性进行判断即可.
3.答案:B
解析:解:A.每个人对于好看的定义不同,因此对象不确定,不能构成集合,故A错误;
B. 我国从1991~2016年发射的所有人造卫星 ,对象是确定的,可以构成集合,故B正确;
C.高个子没有明确的标准,因此对象不确定,不能构成集合,故C错误;
D.含有相同的元素4,不符合互异性,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集合的确定性和互异性进行判断即可.
4.答案:A
解析:解:.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交集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
5.答案:C
解析:解:∵,
∴下列元素属于A的是.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求出集合M,即可得出答案.
6.答案:C
解析:解:∵x可从0,1,2三个数中选择,y可从0,1,2三个数中选择,
∴共有9种可能,
故N中元素的个数为9个.
故答案为:C.
分析:由可知共有9种可能,即N中元素的个数为9个.
7.答案:C
解析:解:当x=-1时,2-x=3,,
当x=1时,2-x=1,,
当x=2时,2-x=0,,
则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8.答案:D
解析:解:由 解得 ,所以解集为D,注意集合的正确写法,
故答案为:D.
分析:先由已知求出方程组的解,再利用集合的表示法正确写出解集即可.
9.答案:D
解析:解:,
若M=N,则-a=4,即a=-4.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集合相等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
10.答案:C
解析:解:一∵A=B,
∴,解得a=3或-1.
当a=-1时,,不满足互异性,应舍去.
故a=-3.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集合相等的定义,可知,求出a的值,再将求得的值代入集合中检验是否满足互异性.
11.答案:①④
解析:解: ①不超过10的正整数,对象是确定的,因此能构成集合,故①正确;
②成绩优秀的定义是不确定的,因此不能构成集合,故②错误;
③好看的电视剧标准是不确定的,因此不能构成集合,故③错误;
④平方后不等于自身的数是除了0和1以外的数,对象是确定的,因此能构成集合,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④.
分析:根据集合的确定性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12.答案:④
解析:解:①每个人对聪明的定义是不同的,因此对象不确定,不能构成集合,故①错误;
②难题的标准不确定,因此对象不确定,不能构成集合,故②错误;
③心地善良的标准不明确,因此对象不确定,不能构成集合,故③错误;
④身高超过1.70米的某中学高一(1)班学生 ,对象是确定的,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④.
分析:根据集合的确定性进行判断即可.
13.答案:0,1,2,
解析:解:∵集合需要满足互异性,
∴,,,
∴解得,,,.
故答案为:0,1,2,.
分析:根据集合的互异性可列出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14.答案:2或4
解析:解:当a=2时,,
当a=4时,,
当a=6时,,
则a的值是2或4.
故答案为:2或4.
分析: 根据a∈A时,6-a∈A,即可得出答案.
15.答案:{-11,-6,-3,-2,0,1,4,9}.
解析: ,
为 的因数
则 =1,2,5,10,-10,-5,-2,-1
0,1,4,9,-11,-6,-3,-2
则答案为{-11,-6,-3,-2,0,1,4,9}
分析:利用题目条件,依次代入,使 ,从而确定出 的值,即可得到答案
16.答案:
解析:解:∵,
∴且,解得,,
∵,
∴x可能为2,3,4,6,7,8
当x=2时,,
当x=3时,,
当x=4时,,
当x=6时,,
当x=7时,,
当x=8时,,
综上所述,x=2,4,6,8
故.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及可初步求出x的可能取值,再逐一进行验证,即可确定x的取值.
17.答案:2
解析:解:∵A=B,
∴或,
当时,解得a=2,
则,,符合要求,
当,无解.
故a=2.
故答案为:2.
分析:根据A=B。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得到a的值.
18.答案:(1)解:因为,所以,
所以,所以,循环.
所以集合S中另外的两个元素为和.
(2)解:由题意,可知且,
由,得,
即,
所以若,则.
(3)解:集合S中的元素不可能只有一个.
理由如下:令,
即.
因为,所以此方程无实数解,所以.
因此集合S中不可能只有一个元素.
解析:(1)由,可知,,即求出了集合S中另外的两个元素;
(2)由,可知,即可证;
(3)利用反证法证明,首先令,得到,方程无实数解,即可证明集合S中不可能只有一个元素.
19.答案:(1)解:因为,由①知,,而,则,而,则,
所以集合A中至少有3个元素.
(2)解:因为,由①知,,而,则,而,则,
所以集合A中至少含有的元素是.
(3)解:令,由①知,,而,则,而,则,
所以集合A中至少含有的其它元素是.
解析:(1)根据,则,以及,即可求出,,则集合A中至少有3个元素;
(2)根据,则,以及,即可求出,,则集合A中至少有3个元素;
(3)令,根据,则,将a=4代入,即可求出其他元素.
20.答案:(1){1,2,7,14}
(2){(1,1),(1,2),(2,1),(2,2)}
(3)
(4){-1,1}
(5){(0,8),(2,5),(4,2)}
解析:根据列举法概念
(1)列举出14的所有正约数,再用集合表示;
(2)x和y都只能出1和2中选一个,再用集合列举出所有选取方案;
(3)联立方程x+y=2和x-2y=4求出其交点,再用集合表示;
(4)分别计算n取奇数和偶数时的值,再用集合表示;
(5)列举出满足x∈N,y∈N方程3x+2y=16的解,再用集合表示.
21.答案:(1)解:因为满足的x值组成有1,2,3,4,5,6,7,
所以满足的x值组成的集合为{1,2,3,4,5,6,7}.
(2)解:因为方程x2+x+1=0无解,所以方程x2+x+1=0的根组成的集合为.
(3)解:因为不大于15的正奇数有,1,3,5,7,9,11,13,15,
所以不大于15的正奇数组成的集合为{1,3,5,7,9,11,13,15}.
(4)解:因为不大于10的正偶数有2,4,6,8,10,
所以不大于10的正偶数组成的集合为{2,4,6,8,10}.
解析:(1)根据,求出x的值,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方程x2+x+1=0无解,可知方程x2+x+1=0的根组成的集合为;
(3)列举出不大于15的正奇数即可;
(4)列举出不大于10的正偶数即可.
22.答案:(1)解:,集合中元素个数无穷,不能用列举法表示;
(2)解:,即,,
集合为,集合中元素有无数个,不能用列举法表示;
(3)解:集合可表示为,列举法表示为.
解析:根据描述法和列举法概念分别求解判断
(1)用x表示元素,再根据条件写出满足条件的关于x的关系式,满足条件的元素有无穷个无法用列举法表示;
(2)先解不等式,描述法元素用x表示,再写条件为不等式解,满足条件的元素有无穷个无法用列举法表示;
(3)描述法元素用x表示,再写条件,解出方程判断元素有限个故可以用列举法表示.
23.答案:(1)解:{xR|1(2)解:集合的代表元素是点,用描述法可表示为{(x,y)|x<0,且y>0};
(3)解:{x|x=3n+1,nN}.
解析:根据描述法概念分别求解
(1)用x表示元素,再根据条件写出满足条件的关于x的不等式;
(2)元素用点坐标(x,y)表示,再写出x,y满足的条件;
(3)用x表示元素,再根据条件写出满足条件的关于x的关系式.
24.答案:(1)解:∵,∴或者
得或,
验证当时,集合,集合内两个元素相同,故舍去
∴
(2)解:由上得,故集合中,方程的两根为1、-3.
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解析:(1)根据,可得或者,可求出a的值,再验证互异性即可;
(2) 根据条件知A=B,可知方程的两根为1、-3,即可求出p,q的值.
25.答案:(1)集合 中有三个元素: , , , ,
或 ,
解得 或 ,
当 时, ,-1, ,成立;
当 时, ,-3, ,成立.
的值为0或-1.
(2)集合 中也有三个元素:0,1, . ,
当 取0,1,-1时,都有 ,
集合中的元素都有互异性, , ,
.
实数 的值为-1.
(3) ,
若 ,则 , ,5, ,
若 ,则 , , , ,
不存在实数 , ,使 .
解析:(1)利用已知条件结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再利用元素的互异性,从而找出满足要求的实数a的值。
(2)利用已知条件结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再利用元素的互异性,从而找出满足要求的实数x的值。
(3)利用已知条件结合分类讨论的方法和集合相等的判断方法,从而推出不存在实数 , ,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