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我的战友邱少云 同步练习
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山坳(ào) B. 蜷缩(juǎn)
C. 乱窜(cuàn) D. 干涸(hé)
二、下面句子中, “居高临下”的意思与其他项不同的是( )
A. 敌人居高临下, 发现我们当然更容易。
B. 狼牙山五壮士居高临下, 利用有利条件阻挡了敌人的进攻。
C. 他总是一副居高临下的模样, 让人很不舒服。
D. 我登上湖顶山, 居高临下, 整个福州城的美景尽收眼底。
三、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关联词语, 恰当的一项是( )
“大好河山, 寸土不让。” ________战士们怀揣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热爱, ________在面对数量远远超过我方的敌人时, 他们________没有一个人退缩, ________勇往直前、前仆后继, 最终战胜了敌人。
A. 如果 就 尽管 但是
B. 因为 所以 不但 而且
C. 如果 就 不但 而且
D. 因为 所以 尽管 但是
四、阅读提升
聚焦“我”的内心, 体会“革命”形象
我的心紧缩着, 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 或者突然叫出声来。我几次回过头来, 不敢朝他那儿看, 不忍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 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我心里像刀绞一般, 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不忍看” 是因为“我”不忍心看着自己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 )
(2)“忍不住不看” 是因为“我”深深地担忧着自己的战友的安危。( )
(3)本段是对“我”的心理描写, 突出了“我”当时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
(4)本段表现了“我”对处在生死关头的邱少云的怀疑和担心, 生怕他忍受不了烈火烧身的痛苦而暴露目标, 使整个作战计划落空。( )
聚焦环境, 体会“革命”精神
2. 结合课文的相关内容, 完成思维导图。
结合前文所给的山沟环境, 我明白了邱少云这么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3. 请你将给邱少云烈士的颁奖词填写完整。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 有多少英雄为了祖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的名字将永远_____________________。 邱少云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将激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阅读
八女投江
1938年5月, 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的一支部队按照上级的指示, 深入敌后去开展游击战, 打击日本侵略军。这支部队里有一个妇女团。部队在一连串的战斗中牺牲了不少战士, 妇女团也一样, 最后只剩下了八个人, 她们是冷云、胡秀芝、杨贵珍、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安顺福。
10月的一天晚上, 部队来到乌斯浑河下游西岸的柞木岗山下。当时正在涨大水, 河面有一百来米宽, 水流湍急。部队首长让战士们准备渡河。
就在这个时候, 啪啪啪, 突然响起密集的枪声, 接着就出现了成群的鬼子兵。不好, 日本侵略军把抗联部队包围了。冷云急忙对战友们大喊一声: “快, 向敌人射击, 掩护部队突围!”女战士们一听, 立刻一齐朝鬼子兵开了火。
鬼子兵调头朝冷云她们扑了过来。抗联部队趁着这个机会发起了冲锋, 突破了鬼子兵的包围圈, 撤到了山上。部队首长往河边一看, 鬼子兵正朝冷云她们猛扑, 她们的处境非常危险。于是, 他又带领部队往山下冲, 想把她们救出来。
冷云看到这种情况, 急忙和女战士们一块儿喊道: “同志们!不要管我们, 快点儿冲出去, 保住手里的枪, 抗战到底!”部队首长听到她们的喊声, 又带着部队连冲了两次, 都没有成功。如果跟鬼子兵硬拼下去, 整个部队可能再一次被包围, 弄不好还会全军覆没。部队首长只好含着眼泪, 带领部队向山上的密林里撤去了。
日本指挥官一看没能消灭抗联的大部队, 气得嗷嗷乱叫, 命令鬼子兵们全都朝冷云她们扑了过来。
太阳从地平线升了起来, 乌斯浑河西岸弥漫着滚滚硝烟。女战士们手中已经没有一颗子弹了。现在她们眼前只有两条路: 战死或被俘。“如果被俘, 是何等的耻辱, 宁愿战死也绝不苟活。”冷云说。
“指导员说得对!咱们宁可站着死, 也不跪着生。下河!”安顺福坚决地响应。
“对!下河!”女战士们一致同意。她们相互搀扶着走向乌斯浑河。就在这时, 几颗子弹突然飞了过来, 王惠民向前倒了下去, 冷云想去抱住她, 却被一颗子弹打中了肩。胡秀芝将她扶住, 冷云用手捂住伤口, 安顺福抱住了王惠民。
这时, 敌人更加疯狂了, 子弹不停地穿梭在女战士们的周围。她们忽而倒下, 忽而又搀扶着站起。水流很深很急, 但她们依然向着乌斯浑河的深处前行。这时, 一颗炮弹落在了八名女战士的旁边, 激起了很高的浪花。浪花过后, 河面平静了下来, 但是再也见不到八位女战士的身影……
1. 梳理文章的叙述顺序, 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2. 品读文中画“____”的部分, 注意加点的词语, 在方框里写下你的阅读批注。
批注:
3. 文章第9自然段在描写八位女战士投江的场面时, 既有“面”的描写, 又有“点”的刻画。试着分别进行概括并分析这样描写的好处, 完成下面的表格。
“面”的描写
“点”的刻画
好处
答案
一、B
点拨:本题考查字音。B项中“蜷”读quán。其他项均正确。本题选B。
二、1.C
点拨:
本题考查词语理解。“居高临下”在A、B、D三项中都是处在高处, 俯视下面的意思, 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在C项中表示傲视他人。故答案选C。
三、B
点拨:
本题考查对关联词语的运用。前两个空的关系是因果关系, 故关联词是“因为……所以……”; 后两个空的关系是递进关系, 故关联词是“不但……而且……”。
四、1.√ √ √ ×
2.伏在草丛一动不动 伏在草丛一动不动
避免敌人发现战友们, 从而导致整个作战计划的失败
严守纪律、不怕牺牲
3.抛头颅, 洒热血 留在祖国的史册上 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奋勇向前
五、1.敌人偷袭 掩护撤离 英勇投江
点拨:
本题考查检索能力。选文的第1、2自然段讲了故事的背景、目前的情况以及部队准备渡河; 第3自然段讲鬼子兵在部队准备渡河时突然出现, 并包围了部队; 第4、5自然段讲冷云率领七女掩护部队撤离; 第6自然段讲鬼子兵没有拦下部队, 气得反扑八位女战士; 第7~9自然段写八位女战士不愿被俘, 英勇投江。由此可以得出答案。
2.这是对个体的刻画, 是对安顺福的语言描写。“坚决”一词说明她说的话掷地有声, 她的意志十分坚定, 表现了她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精神。
点拨:
从加点的词语可以感受到人物的坚定果断、毫不犹豫, 体会到她对指导员说的话的认同以及舍生取义的决心。
3.八位女战士在乌斯浑河中前行的情景
王惠民、冷云分别中弹; 胡秀芝扶着冷云, 冷云捂住伤口, 安顺福抱住王惠民
既有对女战士负伤的详细描写, 又有对她们过河的整体描写, 点面结合, 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八位女战士投江的壮烈和为了革命不惧牺牲的伟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