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上科学§2.7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2)教学设计
课题 2.7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2) 单元 二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上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八上第2章第7节,也是本章的末节。前几节中,学生已学习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我国气候的一般特征。中国幅员辽阔,纬度跨度大距离海洋远近差异很大,加上地形多变,使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气候,气候复杂多样,我国气候类型多分布广、季节性强,干旱地区分布也较广。同时我国气象灾害也频繁。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初步建立正确的科学大气环境观和气候资源观,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本节内容拟用2课时完成教学,第1课时主要介绍我国东部季风的气候特征;第2课时介绍我国西部气候特征、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的一些措施。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我国西部气候的基本特征;了解寒潮、台风、洪水等灾害性天气的成因及危害;了解主要灾害的预防与自救措施; 科学思维:利用资料分析我国西部气候的特征;根据气象灾害的成因作出预防措施; 探究实践: 通过倾听、查阅资料等方式获知我国西部的气候特征;根据图表等资料分析我国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根据气象灾害的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态度责任:正确认识国情,初步建立正确的气候资源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 了解一些气象灾害的形成、影响及预防、避灾和自救措施。
难点 预防气象灾害中自救的方法;正确认识气象灾害的利与弊。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我国气候特征的二个方面主要是 , ; 2、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 3、东部季风气候:夏季气温 ,降水 ; 北方:冬季 ;南方:气候 ;西部:降水 ; 西北内陆干:降水量 ,降水变化 ;冬寒夏热,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 ,但日照 。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我国是一个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灾害性天气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年气温适中,光照较多,雨量丰沛,空气湿润,雨热季节变化同步,气候资源多样化,气象灾害繁多,如冰雹、台风、洪水等。(附视频:冰雹) 一、我国是一个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 1、灾害性天气:对人民生命财产有严重威胁,对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会 造成重大损失的天气 。 2、灾害性天气的原因: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而且属于典型 的季风气候区,因此灾害性天气种类繁多,不同地区又有很大差异。 3、灾害性天气的类型:台风、寒潮、洪水、干旱、冰雹、霜冻、沙尘暴等。 灾害性天气一般具有突发性,可发生在不同季节。 我国是一个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灾害性天气会对人类的生产、生 活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4、气象灾害:灾害性天气是造成气象灾害的直接原因。 二、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 (一)寒潮: 1、寒潮:寒潮是大范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 2、寒潮的成因: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每年袭击我国的寒潮平均约有 5次。 讨论交流:寒潮暴发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 3、寒潮的影响: (1)不利影响: 寒潮会带来剧烈的降温、霜冻、大风和扬沙天气。寒潮大风对农业、渔业、航运、道路交通和人们的出行等会造成很大影响,严重的可酿 成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2)有利影响: 寒潮有时会造成大面积降雪,冬季适量的积雪覆盖对于农作物越冬、增加土壤水分、冻死病菌及害虫、减轻大气污染等是有益的。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寒潮对交通和电力的影响(二)台风: 1、台风: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 (1)发生在太平洋西部海洋和南海海上的热带空气旋涡,是一种极猛烈的风暴,风力常达十级以上,同时有暴雨;风力达12级或以上的,统称为台风;夏秋两季常侵袭我国。 (2)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灾害性天气。 2、台风的特点: 台风的半径一般有数百千米。 台风中心叫做台风眼,那里风平浪静,云量很少。 台风眼外侧半径 100千米左右的区域是狂风暴雨区。 讨论交流:1)台风天气会造成哪些灾害? 2)台风来临时,我们应怎样防范? (附视频:防台风指南)3、台风的影响: (1)台风的危害: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台风的重灾区。 ①危害:台风在海上会形成狂风巨浪,它带来的大风能吹倒大树和不牢固的建筑物,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②对策:当台风来临时,不要待在大树下和电线杆旁,也不能躲在不安全的房屋内;在海上航行的船舶要进港避风;低洼处和危房内的居民要及时转移;危房和室外设施要及时加固;……等。 (三)洪水: 1、洪水: (1)洪水是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 (2)洪水是我国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3)洪水的成因: ①自然因素:持续性暴雨、台风是引发洪水的主要自然因素。 ②人类因素:人类的一些活动,如围湖造田、侵占河道、 城市的无序发展等也会引发洪水或使洪水的危害增大。 2、我国特大洪灾举例: ①1988年7月30日,浙江宁海,发生百年一遇特大洪灾,几大溪流同时山洪暴发,形成特大洪水,全县受淹村庄656个,死亡176人;房屋冲毁3970间,农田严重受损……。 ②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由于全流域持续降雨,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③2019年8月9日,在台风“利奇马”的肆虐下,浙江多地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作为浙江省典型的涝区,台州临海市在此次台风袭击中严重受淹,古城水深达2.5米左右。临海市直接经济损失约20.7亿元,受灾人口57.9万人。活动:1)把泥土在玻璃箱子内堆成两个坡面(如图 2-66),坡度30左右,在低处安上引水沟,在其中一个土坡上种上草皮。用洒水壶以相 同水量、同样的速度分别对两个坡面洒水。 2)观察两个坡面的水流运动和水沟的汇水情况。 3)两个坡面上,水的流动速度、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的差异是 , 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3、植被可减小洪水发生率: 实验表明,植被能保持水土,增加雨水下渗,因此破坏植被会使洪水的危害增大。 1998年长江发生的特大洪水,就与流域内森林破坏严重有密 切关系。 此外,植被还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功能。 我国灾害性天气频发,原因多样,主要概念起来就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两类,尤其是人为因素是人类可以控制的寒潮,北方更严重,南方也受影响,范围大影响严重使学生认识到事物都有利弊两方面台风主要是东南沿海影响较大,浙江也是重灾区之一,故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原因、危害对对策尤其是防台和自救措施必须到位洪水各大河流流域都会受到影响,浙江也是受灾严重区域之一让学生不忘历史教训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小活动可使学生认识到保护植被的重要性,从而树立环保意识
课堂练习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A )A.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多雨;冬季南北温差大,寒冷干燥B.东部季风区冷热不明显C.西北内陆地区长冬无夏D.以上三个都正确2、关于我国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寒潮有害也有利,它带来的降雪可以缓解北方夏旱B.台风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C.寒潮、台风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D.台风能缓解或解除华北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旱情3、下列对一些自然灾害发生采取的应急措施比较合理的是( C ) A.台风到来时在路边抱着高压电线杆B.雷雨天气躲在野外大树下C.当被洪水围困在室内时往高处转移,等待救援D.泥石流发生时顺着泥石流运动方向撤离4、当台风来临时,①站在大树下躲雨、②蹲在电线杆旁避风、③躲在临时搭建的遮雨棚下避风、④逃进破旧房屋暂时躲雨,上述行为中错误的是( D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从中国冬、夏季风示意图和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可推知:(1)我国气候的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和 气候显著。(2)我国的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冬季风活动强烈,就会爆发 ;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带来的降水时间分配不均,也会导致 灾害的发生。[参考:(1)季风 (2)寒潮 旱涝]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课堂小结 1、我国气象灾害主要有台风、寒潮、洪水、干旱、冰雹、霜冻、沙尘暴等; 2、寒潮是大范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3、台风是发生在太平洋西部海洋和南海海上的热带空气旋涡;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灾害性天气。台风中心风平浪静、外围区域是狂风暴雨区。 4、洪水是我国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持续性暴雨、台风是引发洪水的主要自然因素;人类的一些活动,如围湖造田、侵占河道、 城市的无序发展等也会引发洪水或使洪水的危害增大。 5、植被可以能保持水土,增加雨水下渗,因此破坏植被会使洪水的危害增大。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共27张PPT)
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7节 我国的气候特征及主要气象灾害(2)
---我国西部的季风气候、主要气象灾害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我国西部气候的基本特征;了解寒潮、台风、
洪水等灾害性天气的成因及危害;了解主要灾害的预防与自
救措施;
科学思维:利用资料分析我国西部气候的特征;根据气象灾害
的成因作出预防措施;
探究实践:通过倾听、查阅资料等方式获知我国西部的气候特
征;根据图表等资料分析我国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根据气
象灾害的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态度责任:正确认识国情,初步建立正确的气候资源观,树立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复习巩固
1、我国气候特征的二个方面主要是 , ;
2、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
3、东部季风气候:夏季气温 ,降水 ;
北方:冬季 ;南方:气候 ;西部:降水 ;
西北内陆干:降水量 ,降水变化 ;冬寒夏热,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 ,但日照 。
类型复杂多变 季风气候显著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一线
高 丰富
寒冷
温暖
稀少
少
大
大
充沛
新知导入
我国是一个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灾害性天气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年气温适中,光照较多,雨量丰沛,空气湿润,雨热季节变化同步,气候资源多样化,气象灾害繁多,如冰雹、台风、洪水等。
(点击图片播放)
新知讲解
一、我国是一个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
1、灾害性天气:对人民生命财产有严重威胁,对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会
造成重大损失的天气 。
2、灾害性天气的原因: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而且属于典型
的季风气候区,因此灾害性天气种类繁多,不同地区又有很大差异。
3、灾害性天气的类型:台风、寒潮、洪水、干旱、冰雹、霜冻、沙尘暴等。 灾害性天气一般具有突发性,可发生在不同季节。
我国是一个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灾害性天气会对人类的生产、生 活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4、气象灾害:灾害性天气是造成气象灾害的直接原因。
新知讲解
二、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
(一)寒潮:
1、寒潮:寒潮是大范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
2、寒潮的成因: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每年袭击我国的寒潮平均约有 5次。
讨论交流
寒潮暴发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
①农作物受冻害;
②动物受冻害;
③道路交通中断;
④电力、水利等设备遭到破坏;
⑤人们出行受影响;
……。
新知讲解
3、寒潮的影响:
(1)不利影响:
寒潮会带来剧烈的降温、霜冻、大风和扬沙天气。寒潮大风对农业、渔业、航运、道路交通和人们的出行等会造成很大影响,严重的可酿
成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2)有利影响:
寒潮有时会造成大面积降雪,冬季适量的积雪覆盖对于农作物越冬、增加土壤水分、冻死病菌及害虫、减轻大气污染等是有益的。
科学技术
社会环境
新知讲解
(二)台风:
1、台风: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
(1)发生在太平洋西部海洋和南海海上的热带空气旋涡,是一种极猛烈的风暴,风力常达十级以上,同时有暴雨;风力达12级或以上的,统称为台风;夏秋两季常侵袭我国。
(2)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灾害性天气。
2、台风的特点:
台风的半径一般有数百千米。
台风中心叫做台风眼,那里风平浪静,云
量很少。
台风眼外侧半径 100千米左右的区域是狂
风暴雨区。
思考讨论
1)台风天气会造成哪些灾害?
2)台风来临时,我们应怎样防范?
狂风、暴雨、洪涝等造成道路中断、设施损坏、农田受淹作物减产、动物无空可归、航运受影响、人们出行困难……等。
加固危房和室外设施、船舶
进港避风、人员不外出、……等。
视频:防台指南
新知讲解
3、台风的影响:
(1)台风的危害: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台风的重灾区。
①危害:台风在海上会形成狂风巨浪,它带来的大风能吹倒大树和不牢固的建筑物,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②对策:当台风来临时,不要待在大树
下和电线杆旁,也不能躲在不安全的房屋内;
在海上航行的船舶要进港避风;低洼处和危
房内的居民要及时转移;危房和室外设施要
及时加固;……等。
新知讲解
(三)洪水:
1、洪水:
(1)洪水是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
(2)洪水是我国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3)洪水的成因:
①自然因素:持续性暴雨、台风是引发洪水的主要自然因素。
②人类因素:人类的一些活动,如围湖造田、侵占河道、 城市的无序发展等也会引发洪水或使洪水的危害增大。
新知讲解
2、我国特大洪灾举例:
①1988年7月30日,浙江宁海,发生百年一遇特大洪灾,几大溪流同时山洪暴发,形成特大洪水,全县受淹村庄656个,死亡176人;房屋冲毁3970间,农田严重受损……。
②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由于全流域持续降雨,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1998年洪灾
1988年洪灾
1988年7月30日浙江宁海“7·30特大洪灾”
新知讲解
③2019年8月9日,在台风“利奇马”的肆虐下,浙江多地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作为浙江省典型的涝区,台州临海市在此次台风袭击中严重受淹,古城水深达2.5米左右。临海市直接经济损失约20.7亿元,受灾人口57.9万人。
活动:
1)把泥土在玻璃箱子内堆成两个坡面(如图 2-66),坡度30左右,在低处安上引水沟,在其中一个土坡上种上草皮。用洒水壶以相 同水量、同样的速度分别对两个坡面洒水。
2)观察两个坡面的水流运动和水沟的汇水情况。
3)两个坡面上,水的流动速度、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的差异是 ,
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有草皮的坡面水的流速慢,下渗多,汇入水沟的水量和泥沙比较小
植被增加雨水下渗,减少对坡面的冲刷,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新知讲解
3、植被可减小洪水发生率:
实验表明,植被能保持水土,增加雨水下渗,因此破坏植被会使洪水的危害增大。
1998年长江发生的特大洪水,就与流域内森林破坏严重有密 切关系。
此外,植被还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功能。
随堂练习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
A.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多雨;冬季南北温差大,寒冷干燥
B.东部季风区冷热不明显
C.西北内陆地区长冬无夏
D.以上三个都正确
A
随堂练习
2、关于我国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寒潮有害也有利,它带来的降雪可以缓解北方夏旱
B.台风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
C.寒潮、台风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
D.台风能缓解或解除华北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旱情
B
随堂练习
3、下列对一些自然灾害发生采取的应急措施比较合理的是( )
A.台风到来时在路边抱着高压电线杆
B.雷雨天气躲在野外大树下
C.当被洪水围困在室内时往高处转移,等待救援
D.泥石流发生时顺着泥石流运动方向撤离
C
随堂练习
4、当台风来临时,①站在大树下躲雨、②蹲在电线杆旁避风、③躲在临时搭建的遮雨棚下避风、④逃进破旧房屋暂时躲雨,上述行为中错误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随堂练习
5、从中国冬、夏季风示意图和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可推知:
(1)我国气候的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和 气候显著。
(2)我国的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冬季风活动强烈,就会爆发 ;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带来的降水时间分配不均,也会导致 等灾害的发生。
季风
寒潮
干旱、洪涝
课堂总结
1、我国气象灾害主要有台风、寒潮、洪水、干旱、冰雹、霜冻、沙尘暴等;
2、寒潮是大范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3、台风是发生在太平洋西部海洋和南海海上的热带空气旋涡;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灾害性天气。台风中心风平浪静、外围区域是狂风暴雨区。
4、洪水是我国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持续性暴雨、台风是引发洪水的主要自然因素;人类的一些活动,如围湖造田、侵占河道、 城市的无序发展等也会引发洪水或使洪水的危害增大。
5、植被可以能保持水土,增加雨水下渗,因此破坏植被会使洪水的危害增大。
板书设计
2.7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2)
……主要气象灾害
1、 主要气象灾害:
台风、寒潮、洪水、干旱、冰雹、霜冻、沙尘暴等;
2、寒潮:大范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3、台风:破坏力很大的灾害性天气;中心风平浪静、外围狂风暴雨
4、洪水: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自然因素:持续性暴雨、台风
人类因素:围湖造田、侵占河道、 城市的无序发展等
5、植被:保持水土、增加雨水下渗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3、完成学案中“课后巩固”;
4、预习下一课时的相关内容。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上§2.7我国的气候特征及主要气象灾害(2)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西部气候的基本特征;
2、了解寒潮、台风、洪水等灾害性天气的成因及危害;
3、了解主要灾害的预防与自救措施。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我国西部的气候特征
1、我国西部地区成为为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其中主要原因是: ;
2、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少,降水变化 。
3、我国西北地区气温特点:冬 夏 ,气温的 和 大,但日照充沛。这种气候特点是西部干旱地区的一项重要资源。如,吐鲁番的瓜果特别甜,就和该地 特别长且 大有关。
4、干旱地区的生物有许多适应 环境的形态特征和行为,如仙人球的茎粗、叶子演变成刺,等
知识点2、主要气象灾害
1、我国是一个 天气频发的国家。 天气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2、我国最主要气象灾害有 、 、 及沙尘暴、冰雹、 霜冻等;其中, 是我国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3、寒潮是大范围的 ;寒潮会带来剧烈的 天气。
4、台风是一种 很大的灾害性天气;台风外围会带来 天气;但 处却风平浪静;我国 地区是台风的重灾区;
5、当台风来临时,不要待在 下和 旁,也不能躲在不安全的房屋内。不安全的房屋要加固;在海上航行的船舶要 ;低洼处的居民要及时 至安全处暂避。
6、在干旱季节,台风会带来丰富的 ,有利于缓解旱情。同时台风对缓和 天气也有一定的作用。
7、引发洪水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和 ;同时 也会引发洪水或使洪水的危害增大;如, 、 、 、城市的无序发展会使洪水的危害增大。
二、例题讲解
例题1、联系我国气候特点,了解气象灾害,关注水资源现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降水夏多冬少,根本原因是地形因素的影响
B.南水北调工程,解决了我国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的问题
C.台风是深圳的主要气象灾害,对我们有害无益
D.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仍是世界“贫水国”之一
例题2、据气象台报道:12月27日起,华北、黄淮等地仍有霾天气,此后今冬以来最强冷空气过程将席卷我国中东部地区,带来寒潮天气,局地降温可达14℃以上,并伴有大风。同时,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黄淮、江淮等地将出现雨雪,6个省份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关于天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霾是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在近地面空气层中形成的
B.影响我国的冷空气的冬季风从大西洋带来的
C.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带来剧烈的降温、霜冻、大风和扬沙天气
D.雨雪等天气主要发生在平流层
例题3、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由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①洪水 ②干旱 ③台风 ④泥石流 ⑤寒潮
(2)我国易发生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有( )
A.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B.气候复杂多样
C.地形复杂多样 D.海岸线长
例题4、图四幅气候类型图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地理区域,其中反映我国西北地区的是( )
例题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根据1985年的统计,长江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56.2万平方千米,占流域总土地的31.2%。长江中上游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区域流失面积达35.2万平方千米,占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62.6%。
材料二:长江流域发生大洪灾的频率,在1300∽1950年间,平均每14年有一次,而近40年来,
平均不到3年就有一次。进入20世纪80年代,长江全流域几乎年年发生洪灾。1954年长江全流域的特大洪水,持续3个月之久,造成数万人死亡,300多万公顷农田被毁,京广铁路中断100天。1998年长江全流域的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达上千亿元。
(1)长江洪水多发的自然原因是 。
(2)近年长江洪水发生频率提高的人为因素是 。
(3)治理长江洪水的措施有 。
三、随堂练习:
1、每年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主题为“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下列属于台州市频发需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火山喷发 C.海啸 D.台风
2、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
A.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多雨;冬季南北温差大,寒冷干燥
B.东部季风区冷热不明显
C.西北内陆地区长冬无夏
D.以上三个都正确
3、关于我国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寒潮有害也有利,它带来的降雪可以缓解北方夏旱
B.台风能缓解或解除华北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旱情
C.寒潮、台风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
D.台风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
4、下列有关我国寒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是一种来自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 B.源地是西伯利亚、蒙古一带
C.多发季节是秋末、冬季和初春 D.可带来严寒、大风和霜冻天气
5、如表是我国西南某地区某年8月17~18日天气状况,根据预报该天气将持续一段时间。该天气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
A. 干旱 B. 台风 C. 地震 D. 泥石流
6、为了研究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把泥土按30°的坡度分别堆在玻璃箱的两侧,在A坡种上草皮,用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
(1)实验过程中,该同学观察到A坡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B坡的比较多。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 流失。
(2)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相当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导致 污染。
(3)某地土壤资源短缺,请你提出一条保护土壤的措施: 。
7、阅读有关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造成我国东部油菜开花日期由南向北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2)读图乙,秦岭的走向是 ,秦岭---淮河一线一月的平均气温接近 。
(3)读图丁,武汉的气候为 气候,其气候特征是: 。
(4)读图乙本区水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夏季风活动不稳定 B.冬季风活动强烈 C.地形复杂多样 D.南北跨纬度大
四、课后练习:
1、 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 )
A.台风“桑美”登陆浙江 B.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
C.“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D.雨后出现了美丽的彩虹
2、夏季,造成舟山地区损失最严重的气候灾害是( )
A.寒潮 B.台风 C.霜冻 D.洪涝
3、下列关于寒潮灾害的观点正确的是( )
A.南方远离寒潮的发源地,因此不会受到寒潮影响
B.寒潮能够引发多种灾害
C.寒潮是强冷空气人侵造成的剧烈降温活动,在我国全年皆可发生
D.冬季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影响最大
4、下列降水量的年分布图中,最易发生旱涝灾害的是( )
5、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是( )
A. 狂风和寒潮 B. 梅雨和伏旱 C. 霜冻和风沙 D. 洪涝和干旱
6、下面有关我国天气或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旱涝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
B.我国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年际变化较小
C.台风只影响我国的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四省
D.寒潮只在冬季发生,并对我国大部分地区产生巨大灾害
7、寒潮伴随的大风、雨雪和降温天气会造成大风、低能见度、地面结冰和路面积雪等现象,对公路、铁路交通和海上作业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说明寒潮天气严重影响了( )
A.工业生产 B.农业生产 C.军事训练 D.交通运输
8、下列关于气象灾害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寒潮往往带来降温、霜冻、大风、扬尘天气
B.台风眼外侧半径100千米处是狂风暴雨区
C.植被能保持水土,增加雨水渗透,因此破坏植被会使洪水增加
D.城市热岛现象,使城市常出现大雾天气,其主要原因是城市上空水汽充足
9、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多盖尖顶瓦房,主要原因是( )
A.尖顶瓦房比较美观
B.当地降水多,雨季长,尖顶有利于排水
C.该地常有台风光临,尖顶可以减少对台风的阻力
D.南方雨天多,光照不足,尖顶有利于屋内的热量聚集
10、如图所示为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其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
A.干旱、洪涝、霜冻 B.寒潮、台风、霜冻
C.干旱、暴雪、沙尘暴 D.干旱、寒潮、沙尘暴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台州地区经常遭遇台风天气,台风发源于热带洋面,登录时伴随狂风、暴雨。如图示意1981~2010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平均生成和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台风属于水循环过程中的水汽输送 B.台风只有坏处没有益处
C.我国冬季仍有台风登陆 D.夏季生成多,但登陆少
12、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
(1)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_______,降水变化______。 冬______夏______,气温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大,但日照充沛。
(2)干旱地区的生物有许多适应 环境的形态特征和行为。
(3)我国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3、材料一:2001年11月,太平洋上美丽的岛国——图瓦卢,其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宣告失败,并宣布他们将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到新西兰。
材料二: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气候变化将产生严重的社会经济后果,对粮食和水安全等造成威胁。
(1)图瓦卢成为全球第一个“环境难民”国家,将其影响因素按因果关系填入方框内(填字母)。
A.二氧化碳增加 B.全球变暖 C.过度砍伐森林
(2)全球气温上升不仅会引起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还发生 等危害,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3)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要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至45%。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两点可行性建议: ① ;
② 。
14、阅读有关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下图,本次旱情主要集中分布于 (地形区)。①为 省,②为 省。
(2)读下列两图可知,与西部相比,我国东部发生旱灾、洪水灾害的频率 ,受灾地区主要分布于 区(季风区或非季风区),这是因为影响我国的 季风活动不稳定造成的。
(3)举2例说说旱灾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所造成的严重影响: 。
15、如图是我国五个城市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季节分配柱状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五个城市中,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_____(填字母,下同)城市,最低的是_____城市;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_城市,最小的是_____城市;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城市,最少的是_______城市。
(2)五个城市中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是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
1、夏季风不能到达造成降水稀少 2、降水量 大
3、寒 热 年较差 日照时间 昼夜温差 4、干燥、少雨
知识点2、
1、灾害性 灾害性 2、台风 寒潮 洪水 洪水
3、强烈冷空气活动 降温、霜冻、大风和扬沙
4、破坏力 狂风暴雨 台风眼(台风中心) 东部沿海
5、大树 电线杆 进港避风 转移 6、降水 高温
7、持续性暴雨 台风 人类的一些活动
8、 破坏植被 围湖造田 侵占河道
二、例题讲解:
例题1、D
解析:我国降水夏多冬少,主要是受季风的影响,A错误;南水北调工程,解决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B错误;台风是深圳的主要气象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但是台风也有其有利的一面,如在夏季可降低气温,缓解酷暑,带来雨水,C错误;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仍是世界“贫水国”之一,D正确。
例题2、C
解析:A.霾是较大的粉尘颗粒,是一种固体的物质;而不是大量的小水滴或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空气层中形成,故A错误。B.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着。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故B错误。C.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带来剧烈的降温、霜冻、大风和扬沙天气,故C正确。D.雨雪等所有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故D错误。
例题3、(1)①②③⑤ (2)A
解析: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大风沙尘、大(浓)雾、高温低温等因素直接造成 的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海啸和风暴潮。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我国易发生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风不稳定,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例题4、C
解析:图C气温年较差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终年干旱少雨,降水相对集中于夏季。符合我国西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特点。
例题5、(1)支流众多、且南北延伸、流域面积广,流域内汛期长、且降水集中;(2)①上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中下游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河道变弯,变窄,湖泊缩小;②围湖造田,使湖泊蓄水能力减小;(3)上游植树造林,中游修建水库,下游加固江防大堤、退田还湖、疏通河道。
解析:(1)长江流域多发洪水的自然原因是:支流多、且南北延伸、流域面积广,流域内汛期长、且降水集中;(2)近几十年来由于①上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中下游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河道变弯,变窄,湖泊缩小;②围湖造田,使湖泊蓄水能力减小,这些人为因素也是造成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3)治理长江的洪水不同的河段要用不同的方式:上游植树造林,中游修建水库,下游加固江防大堤、退田还湖、疏通河道。
三、随堂练习:
1、D 2、A 3、D 4、A 5、A 6、(1)水土(2)大气(3)植树造林等
7、(1)气温 (2)东西走向;0℃ (3)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4)A
四、课后练习:
1、C 2、B 3、B 4、B 5、D 6、A 7、D 8、D 9、B 10、D 11、A
12、(1)小 大 寒 热 日较差 年较差 (2) 干燥、少雨 (3)寒潮、台风、洪水
13、(1)
(2)旱涝、粮食减产、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 (3)多植树造林;节能减排
14、(1)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南;江西; (2)高;季风区;夏
(3)①旱灾发生时,不利于农业生产,农作物会干枯②会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15、(1)B C A B B C (2)AC 年降水量在400 mm以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