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梅山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南京市梅山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9 17:3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14分)
一、默写(10分)
1、 ,桃花依旧笑春风。
2、江东子弟多才俊, 。
3、过尽千帆皆不是, 。
4、 ,不知秋思落谁家?
5、衣带渐宽终不悔, 。
二、基础知识(4分)
6、选择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干燥 晦暗 戛然而止 丢三落四
B、 震撼 战粟 不卑不亢 叹为观止
C、 挑衅 迷罔 惴惴不安 五味俱全
D、 仓皇 澜珊 味同嚼蜡 飞黄腾达
7、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A 、王芳当时不在场,对这件事情的经过一窍不通,你们就不要再费时间了。
B 、他的文章思想混乱,文理不通,真是不刊之论。
C 、这些家伙现在装老实,一旦时机成熟,他们还会东山再起。
D 、诗人以匠心独运的杰出才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夜泊图画。
第二部分阅读 (40分)
一、文言文(16分)
(一)课内古文(10分)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选文选自 《 》 ,相传是 时期 所作。(3分)
9、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公将鼓之 旗鼓相当 B.再而衰 再接再厉
C.一鼓作气 装模作样 D.公问其故 无缘无故
10、翻译下列句子 (2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1、“彼竭我盈,故克之”这句话表现了曹刿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什么才能?文中还有哪些语句能表现了他这种才能?(写出两处) 表现了曹刿 。 表现的语句:⒈ ⒉ (3分)
(二)、课外古文(6分)
啖菱
北人(北方人)生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日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 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坐:因为。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或曰:“啖菱须去壳。”( ) 并壳入口( )
13、翻译句子:
夫菱生于水而日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
14、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
二、现代文(25分)
(一)大脑(12分)
①美国费城有一个小学五年级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聪明好学。一天,他看报上的天气预报,竟然连报上的一个字也不认识。后经医生诊断,这个孩子患了一种叫:“失读症”的病。
②我们知道,人的大脑皮层有一个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中枢,是人类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它的作用就是调控人类的语言行为。这个中枢一旦因脑外受损或因脑血管供血障碍,人的语言行为便出现障碍,常见的有“失语症”。“失读症”是失语症中的一种。这个美国少年患上这种病是脑外伤造成的。
③传统的看法是,人脑的语言中枢在大脑左半球,按这个观点推论,________ ____,但事实却不全是这样。
④科学家经调查发现,中国和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患失读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这是为什么 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却是最简单的事实:中国和日本都使用汉字,欧美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他们记认字音和字义,使用的是大脑左半球,而且仅仅是左半球,但中国人、日本人使用汉字,对大脑的利用精细得多,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连字义),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这就是中国、日本患失读症少的原因。
⑤更有趣的是,美国科学家对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儿童和美国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某些智商做比较实验,发现中国儿童的智商要高得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儿童学的是汉语,因此他们的大脑左、右半球得到了更充分、更均衡的锻炼。
⑥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的这种关系,费城的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们首先教这位美国少年学汉字、汉语,接着在一张纸上,上行写英语句子,下行写同样意思的汉语句子,要这位美国少年看着汉字读出英语句子来,结果,这位美国少年毫不费力的把英语句子念了出来。试验初步成功了。
⑦不过,这个实验有一个问题,即汉语句子只起“唤醒”英语句子的作用,不等于把病治好了,根据以后的试验表明,这一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为在不为“唤醒”的作用下,患者能慢慢恢复英语的阅读能力。
⑧汉语、汉字的学习和使用,可以使人们更 ( http: / / www.21cnjy.com )充分、更均衡地使用大脑两半球,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已有人提出用学习汉语、汉字的方法提高西方儿童的智能,还有其他一些想法和研究,我们感兴趣地期待着这些研究成果。
主要内容来看,最恰当的标题是 ( ) (2分)
A.汉语学习十分重要 B.外国人也应学汉语
C、汉语可以治病 D.汉语与英语的区别
16、上下文连贯,填人第三段空格中最恰当的一句是( ) (2分)
A.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人,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
B.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
C.不管他是谁,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
D.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不管他是谁。
17、前三段的内容,用概括的语言给“失语症”下定义。(不超过24个字)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六段首句“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这种关系”中“这种关系”具体是指什么关系
(3分)
19.下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2分)
A.脑外伤者未必患失语症或失读症。
B.第五段最末一句中的两个“更”字,说明了学习汉语是促使儿童的大脑左、右半球得到充分、均衡锻炼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
C.第六段末句“试验初步成功了”,说明这位心理学家这项实验仅仅是开始,今后还要做更深入的研究。
D.第七段中“唤醒”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失读症患者能慢慢恢复英语阅读能力。
(二)草是风的一面旗帜(13分)
①她本来就是一个寡言的孩子,不爱和别人交往,春季开学以来,同学们发现她越发沉默了,像是一个闷葫芦。她原本还不算差的成绩也一落千丈,老师在课堂上毫不留情地批评她,因为,同一道题,她经常能做错三遍;许多同学开始对她敬而远之,甚至排挤她。
②她也察觉了伙伴们对她的疏 ( http: / / www.21cnjy.com )远,于是,她向老师要求把座位挪到了教室后面的角落里。从那天开始,她觉得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对于她来说是不相干的,她的心在窗外的世界里:A静静的泡桐花开了,穿过窗子透出丝丝香甜;南来的燕子们在树间做了窠,每天啁啾地唱和着,嬉戏着;树下几株细弱的小草在春风中微微摆动……她多想让自己变成一只鸟儿呀!一只无忧无虑的鸟儿,和群鸟在葱茏的树木间追逐,在广袤的天际里振翅。
③B春走后,夏天把秋天引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过来。窗外那棵泡桐开始落叶,就连树上的鸟儿也喑哑了嗓音。不久,燕子开始南迁,只剩下树下枯黄的小草在秋风中瑟瑟地抖着。望着眼前这个黯淡的世界,她哭了。
④秋天开学的时候,班级里新换了一位语文老师做班主任。老师姓徐,长得很漂亮,同学们非常喜欢她,都愿意在课间时跟她谈天说地。她也喜欢徐老师,但是她不敢上前。徐老师的目光几次落在她脸上,她都躲闪着避开了。有一天,徐老师在语文活动课上带领大家玩成语接龙游戏,用板擦作为接力棒,传到谁那里,如果接不上来,就要罚唱一支歌,同学们都跃跃欲试。随着一声清脆的巴掌,接力依次进行,很快就传到了她那里。当时,她还在望着窗外发呆,板擦落在她的桌上时,她先是一惊,接着就愣在那里。同学们欢呼着要她唱歌,她不肯唱,也唱不出来。同学们不依不饶,使劲鼓掌催促她,徐老师也走过来鼓励她。她涨红了脸,望着徐老师,眼里竟噙满泪水。徐老师就说,既然不想唱歌,就罚写一篇作文吧,明天交上来。课后,徐老师还特意对她说,只要用心写,写多少都行。
⑤这一次,她没有令大家失望,她把自己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情写给了自己的老师听。她是一个命苦的孩子,三岁那年,母亲就离开了人世,她一直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忙于生计,很少能够照顾到她,只有每天晚上父女间的几句简单交流能让她感到安慰。然而就在春天,父亲得了一种怪病,从此丧失了说话能力,她失去了最后一位可以沟通的对象。于是,她只有在自己的生活里选择沉默。她在作文的最后一段里说,我是一棵孤单的小草,我的生命里仿佛只有秋天
⑥第二天,徐老师在课堂上郑重其事地表扬了她,说她是个守信的好同学,按时交上了作文,而且写得很好。至于作文的内容,徐老师却只字来提。那天,徐老师把她的座位由最后一排调到了第一排,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了她一个甜甜的香吻!
⑦从那天起,她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不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逐渐开朗起来,而且上课注意力非常集中,成绩上去了,同学们也都愿意与她交往了。学期结束时,她还做了班长呢。
⑧几年后,她考上了省内一所名牌师范大学。毕业以后,她做了一名教师。她给自己的学生讲的第一堂课叫做“草是风的一面旗帜”,她在课上说,即使是一棵卑微到近乎渺小的小草,也要在春天来临时,摇曳它细弱的身躯,为风铺开一面绿色的旗帜,为春天增加一抹生机!
⑨谁也不知道,“草是风的一面旗帜”,那是徐老师在她的那篇作文里给她的批语。
20、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①段的作用。 (2分)
21.选文②③段A、B两处景物描写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4分)
A处: B处:
22、语文活动课上,当同学们和老师让“她”唱歌时,“她”为什么“涨红了脸”?
(2分)
23.有人说选文中的徐老师是一位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并尊重学生的好老师,你同意吗?请结合选文中相关情节说明理由。 (2分)
24.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徐老师给“她”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写的批语“草是风的一面旗帜”有什么深刻含义。 (3分)
三、作文(40分)
走进网络,拥抱自然,关注特点,研究课题,参加竞赛,服务社会,善待他人,学做家务……生活处处是课堂,这些多姿多彩的课堂能开阔视野,增长才干;能锻炼体魄,磨练意志,能使心灵得到净化,智能得到开发……
请以“这也是课堂”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字数500以上。
四、书写(5分)
参考答案: (一)大脑
6、A
7、D
9、D
11、 善于把握作战时机
表现的语句:
⒈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北人食菱的道理
13.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14、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知识是无穷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
15、C 16、B
17、大脑语言中枢病变(受损)引起的语言功能障碍。(注意:答案必须写出①“语言中”、②“病变”或“受损”“受伤”、③“语言功能”或“语言行为”、④“障碍”这些关键词语)
18、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连字义),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或“中国人 均衡协作”)
19.D
20.交代了“她”内向的性格及老师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学们对待她的态度;为后文“她”主动调换座位作铺垫;设置悬念;与后文“她”的变化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徐老师在“她”成长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答对四点即可得满分。
21.A处:从窗外美好的自然景物中感受到的些许快慰;同时也有对群鸟相互唱和、嬉戏的羡慕。
B处:“她”感到孤独;感到凄凉(悲苦)。
22.同学们的催促、老师的鼓励使“她”感到窘迫(难堪、着急)。
23、同意,理由:徐老师让她以写作文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替唱歌,替“她”解围;徐老师特意嘱咐“她”作文写多少都行,怕“她”为难;徐老师只字不提“她”的作文内容,替“她”保密,维护学生自尊。
24、即使生命很平凡(即使生活中有种种不幸与磨难);我们也要坚强,乐观;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使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