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秋天的怀念》 预学任务单
任务一:字词积累
1.请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瘫痪( ) bào( )怒( ) 沉寂( )
侍弄( ) 捶打( ) 憔悴( )
yāng( )求 絮叨( ) jué( )别
dàn( )雅 高jié ( ) 烂màn( )
翻来覆去( ) 喜出wàng( )外 整宿( )
仿膳( ) 泼pō( )( )sǎ洒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①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
②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
③颜色鲜艳而美丽。( )
④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
⑤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
⑥形容说话啰唆。( )
任务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名片
史铁生(1951—2010),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其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史铁生二十一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场重病,导致双腿瘫痪。在精心照顾他的第六个年头,年仅四十九岁的母亲因肝病早逝。他在许多作品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可以说,他的成长之路,是母亲以生命为代价铺就的。《秋天的怀念》便是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
★任务一: 初读文本,定位主题词语
1. 请你快速阅读文章,完成下列表格。
我的答案:
秋 天 的 怀 念 强忍病痛关怀安慰 (第1、2段) “我”双腿 _________ ,_______ 母亲病重,隐瞒病情 伟大的________ 深切的 ______
相约看花终未成行 (第 _____段) 母亲央求去北海 ______ 母亲病危,临终牵挂
北海看花懂母之心 (第______段) 妹妹推“我”去看菊花 “我”与妹妹懂母心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思考文章应用什么样的感情基调来读。
小贴士:感情基调,是指一篇文章整体的、基本的感彩和声音语调。有人把文章的感彩分为挚爱和憎恨、悲哀和喜悦、惊惧和欲求、急切和冷漠、愤怒和疑惑等不同种类。朗读时,内心对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一个明确的把握和提示,才能准确而充分地传达出恰如其分的感情。比如,《春》的感情基调是轻松、愉快、热烈、充满希望的,《济南的冬天》的感情基础则是温和、明净、亲切、眷恋的。
每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一个整体,是各个部分、层次、段落、语句的具体感情的综合表露,总体的感情基调并不否定不同段落有感情的起伏变化。缺少整体感的朗读,容易支离破碎;没有具体段落语句的感彩的变化,整体感也会显得呆板僵化。比如,《春》的朗读,就应该在“春风图”的欢快热烈、“春雨图”的温馨静谧、“迎春图”的开朗振奋中,读出感情基调的节奏变化。
本文的感情基调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按照节目的惯例,我们需要为本期节目寻找一个恰当的主题词语。请你从这个故事中提炼出一个最能够表达本文主题(情感)的词。
我提炼的主题词:_________
★任务二: 设计朗读,走进人物内心
(一)品读关键词句,体会“他”绝望的处境
1. 如果你是史铁生,此时此刻的你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作者的“暴怒无常“体现在哪里?这些语句当中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注意 我们应该怎么读?
句子 分析
2.请同学们比读,同时自评、他评。
(二)赏读人物描写,感受母亲深沉的爱
1. 面对这样暴怒无常的“我”,这样绝望的“我”,母亲又是怎样做的呢?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母爱?在文中找一找(不少于三处)。
句子 分析
2.从这么多的朗读中,你读出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3.母亲是在隐瞒自己病情的情况下做出这一切的,文中哪一段有所暗示?这一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我”的悔恨和愧疚还体现在哪里?从哪里读出来的?
★任务三: 模拟访谈,悟秋天的怀念
1.您在文中三次提及看菊花?有何用意?
2.您在课文结尾处写到北海菊花的不同颜色,有什么深意 (小组讨论)
3.您在文中两处提到“好好活儿”,您分别想表达什么?
4.您为什么给文章取题为《秋天的怀念》?(小组讨论)
表层含义
深层含义
【课时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拓展性作业:
实践性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