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游戏——剪大洞》(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游戏——剪大洞》(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7-20 13:5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数 学 游 戏
一、《史记》育德。
剪纸起源于古代,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史记》中的剪桐封弟记述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封叔虞到唐为侯。战国时期就有银箔镂空刻花(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出土文物之一)。而中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是在1967年中国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昌遗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北朝墓群中,发现的两张团花剪纸,可以说递延着我们祖先古老的人文精神与思想脉搏。
二、激趣引入。
可以选一种图案剪一剪,也可以剪自己喜欢的图案。(时间2分钟))
(要求:2分钟内完成。)
你能在这纸上剪一个大洞,让两个同学钻过去吗?
(要求:独立完成,时间2分钟。)
二、游戏活动,探索奥秘。
你能在这纸上剪一个大洞,让两个同学钻过去吗?
(要求:小组合作完成。)
①把作业纸对折起来,从折痕上的A点向对面剪,不要剪到头。
②再从对面向折痕方向剪,不要剪到头。
③像这样来回剪。最后从折痕上的B点向对面剪,也不要剪到头。
④从A到B把折痕剪开。
⑤把剪好的纸展开,就形成一个洞。




比较两次剪的结果,你觉得怎样剪才能保证剪后的纸连通不断?
1、每次剪的时候,都不要剪到头。
2、起点A和终点B都要选在折痕上。
3、最后从折痕上的A点剪到B点。而不是把折痕全
部剪开。
4、要先从折痕处向对面剪,再从对面向折痕处剪,
一定要来回剪,最后一刀一定要从折痕处剪。
刚才剪的结果,在小组内比一比,谁剪的洞最大?为什么?
你们能否再剪一次,使剪的洞变的的更大,让自己小组的同学都钻过去?
只要将对折后的纸分割的份数越多,即剪得越细,形成的洞就越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三、课堂总结,提高兴趣。
公元1858年,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Mobius,1790~1868)和约翰 李斯丁发现:把一根纸条扭转180°后,两头再粘接起来做成的纸带圈,具有魔术般的性质。普通纸带具有两个面(即双侧曲面),一个正面,一个反面,两个面可以涂成不同的颜色;而这样的纸带只有一个面(即单侧曲面),一只小虫可以爬遍整个曲面而不必跨过它的边缘。这种纸带被称为“莫比乌斯带”(也就是说,它的曲面只有一个)。
四、思维拓展。《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动手试一试,是这样吗?
放飞思维,向科学的殿堂攀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