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度下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八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 20 分,每小题 1 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下列表格中,否则不
给分)
1.下图诗歌反映的的历史背景是( )
国民即为人民,中间用意深深。民众站立起来,堂堂地做个人。……
——黄炎培《天安门歌》
A.抗日战争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解放战争胜利 D.香港回归祖国
2.中美在朝鲜战场上的那一次交锋,让世界震惊,从此再也不敢低估中国的军事实力,因
为那是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单挑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大国以及它的小弟们。这表明此次
“交锋”( )
A.巩固了新生政权
B.为中国赢得和平的外部环境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D.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反侵略的首次胜利
3.1957 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
屋脊建新路!”诗中的现象发生在( )
A.三大改造完成后 B.土地改革完成后
C.“大跃进”时期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4.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1950 年冬湖南少省就动工建水塘 9.8 万个,
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 1000 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
田,种上花生和棉花。1951 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 1.4 亿吨,比 1949 年增长 26.9%。该材
料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背景 B.土地改革的目的
C.土地改革的作用 D.土地改革的过程
5.读下表,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试卷第 1 页,共 8 页
{#{QQABQ0IggmCQgA6wyIgaIwXCzWgR8BeQbyxGV1aAaA3K9wtADAA=}#}
时间 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1952 年 21.3% 78.7%
1956 年 92.9% 7.1%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人民公社化运动
6.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导弹和武器研制成功
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7.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感动中国”的英雄模范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
邓稼先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和象征。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
A.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精神 B.不怕牺牲、乐观主义精神
C.保家卫国、英雄主义精神 D.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
8.“大包干给小岗村带来了大发展,其成功源于群众、地方政府与中央之间的有效互动,中
央的政策稳了农民的心,地方政府的支持壮了农民的胆。”小岗村“大发展”主要得益于(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设立经济特区
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创办乡镇企业
9.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这局面得到扭转
主要得益于
A.国有企业的改革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经济特区的设立
D.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0.据统计,“1979 年至 1982 年,深圳工业生产值每年平均递增 81%……1983 年,深圳全
市总产值完成了 7.2 亿元,比 1979 年增长了 11 倍。”导致深圳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有企业改革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特别行政区成立 D.“一国两制”的推行
11.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
21 世纪。大会决定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次大会”指的是
试卷第 2 页,共 8 页
{#{QQABQ0IggmCQgA6wyIgaIwXCzWgR8BeQbyxGV1aAaA3K9wtADAA=}#}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八大
12.“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
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为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怎样的奋斗目标( )
A.“四个全面”战略 B.“实现共产主义”
C.“两个一百年” D.“三步走”战略
13.2022 年 6 月 5 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我国航天事业喜报频传的原因有
( )
①推行“科教兴国”战略②科技人员的钻研、探索③综合国力的提高④国家的大力支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A.华东军区海军 B.北海舰队 C.东海舰队 D.南海舰队
15.在一次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
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因为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阐述了(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一国两制构想
C.求同存异方针 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16.下图是 1961-1971 年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投票的变化趋势。分
析这一变化趋势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西方国家的支持 B.中国和美国建交
C.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D.求同存异方针提出
1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下列关于该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B.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试卷第 3 页,共 8 页
{#{QQABQ0IggmCQgA6wyIgaIwXCzWgR8BeQbyxGV1aAaA3K9wtADAA=}#}
C.现在我国 70%以上的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在民族自治地方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18.《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中说:“如果说 1971 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
上政治大舞台。那么 30 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
界经济主流”是指(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20 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有一首歌家喻户晓,中国人唱着这首歌,迎来了一个被外国
租占的领土的回归,这首歌的歌词应该是
A.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B.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C.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 D.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20.下列对我国改革开放后“吃”的变化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吃东西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B.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C.野菜粗粮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D.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已经彻底得到了解
决
二、非选择题(其中 21 题 7 分,22 题 6 分,23 题 6 分,24 题 6 分,25 题 5 分,
共计 30 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中国共产党大事记(部分)
时间 主要内容
1 月 13 日 傅作义于 1 月下旬接受和平改编,平津战役线束
中共举行七届二中全会,集中讨论全国革命胜利后,完成新形势下工作重心的
3 月 5 日
转移
4 月 23 日 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
9 月 21 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举行
10 月 1 日 开国大典
材料二:“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
试卷第 4 页,共 8 页
{#{QQABQ0IggmCQgA6wyIgaIwXCzWgR8BeQbyxGV1aAaA3K9wtADAA=}#}
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
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1992 年陪同邓小平巡视的陈开枝这样比喻:”南巡就象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
船长,他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航船摆正了。”
——陈伟国《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研究》
材料四:70 年风云际会,当今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的历史性跨越世
人瞩目。国产航母完成海试;歼-20 翱翔蓝天;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新个税法全面实施;
成功举办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的国内有利因素。
(2)材料二中“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重大会议?该会议作出了怎样的历史决策?
(3)材料三中,“把……航船摆正了”的含义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谈谈我国的改革开放对你的启示。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邓小平说过:“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
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
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邓小平文选》第 3卷
材料二:2012年 11月 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
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形成了一系列的
理论成果。
试卷第 5 页,共 8 页
{#{QQABQ0IggmCQgA6wyIgaIwXCzWgR8BeQbyxGV1aAaA3K9wtADAA=}#}
材料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
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
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十九大报告》
(1)依据材料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什么样的道
路?
(2)根据材料二,说说“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
(3)请根据材料三所示年代尺的提示,写出在 A、B 处,每次会议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
想名称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增进人民福祉,我国提出了哪些
新发展理念?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 2019 年 1 月 1 日国情
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 1949 年 10 月 1 日
引进的苏联 07 型驱 阅兵长剑-100 巡航导
舰出海 国情阅兵山炮
逐舰 弹战车
试卷第 6 页,共 8 页
{#{QQABQ0IggmCQgA6wyIgaIwXCzWgR8BeQbyxGV1aAaA3K9wtADAA=}#}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政府不仅拒不承认新中国。而且对新中国采取孤
立、封锁、军事包围乃至武装侵略的政策。1971年 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
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
种新的形势,并改变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
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2018年 6 月 9—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
召开。此次峰会是 2018年中国第二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积极发展全
球伙伴关系,截至 2019年 9月已与世界上 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 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
织的工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军事装备水平的变化。并分析我国军事装备水平
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改变对华政策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的原因。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
分。”这一制度的实行,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
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材料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下,在特别行政
区行政长官的带领下,香港、澳门各界人士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攻坚克难,
砥砺奋进,保持了社会经济政治大局的繁荣和稳定,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求稳定、求和
谐、求发展也日益成为社会的心声和主流民意。
材料三:海峡两岸鲜花开,统一的旗帜升起来……我们本是一家人,我们本是亲骨肉,
我们盼望早团圆,没有理由常分开。
试卷第 7 页,共 8 页
{#{QQABQ0IggmCQgA6wyIgaIwXCzWgR8BeQbyxGV1aAaA3K9wtADAA=}#}
——《海峡两岸歌》
(1)材料一反映的新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实行这一政治制度的前提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经济繁荣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实现两岸统一必须坚持什么原则?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推进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大业方面,我们应该做出哪些努力?
25.请结合下列图片中人物的事迹写一篇 80-120 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
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试卷第 8 页,共 8 页
{#{QQABQ0IggmCQgA6wyIgaIwXCzWgR8BeQbyxGV1aAaA3K9wtADAA=}#}
1.B
【详解】根据题干“国民即为人民,中间用意深深。民众站立起来,堂堂地做个人。”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国大典),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
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
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B 项正确;抗日战争胜
利,洗刷了民族耻辱,排除 A 项;解放战争胜利,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排除 C 项;
香港回归祖国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2.C
【详解】依据“中美在朝鲜战场上”可知是抗美援朝。结合课本所学,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
国,1950 年 10 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
击美国侵略者;“让世界震惊,从此再也不敢低估中国的军事实力,因为那是一穷二白的新
中国,单挑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大国以及它的小弟们。”反映了抗美援朝的在国际上的
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家地位。C 项符合题意;AB 两项也是抗美援朝的影响,但是题干没
有体现,不合题意;中国历史上反侵略的首次胜利是指 1945 年抗日战争的胜利,D 项不合
题意;由此可知 ABD 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 C。
【点睛】“中美在朝鲜战场上的那一次交锋”是解题的关键,由此判断相关史实:抗美援朝;
“让世界震惊,从此再也不敢低估中国的军事实力”强调了这次战争震惊了世界,世界开始正
视中国,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7 年, 我国为了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实行了一五
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修建了通向西藏的“青藏、川藏、 新藏公
路”,D 项正确;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排除 A 项;土地改革完成后,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排除 B 项;大跃进运动是左倾错误,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4.C
【详解】根据材料“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1950 年冬湖南少省就动工建
水塘 9.8 万个,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 1000 多亩
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1951 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 1.4 亿吨,比 1949 年增
长 26.9%。”,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了土地改革后,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
为土地的主人;大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
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故材料反映了土地改革的作用。C 项正确;材料
答案第 1 页,共 8 页
{#{QQABQ0IggmCQgA6wyIgaIwXCzWgR8BeQbyxGV1aAaA3K9wtADAA=}#}
中没有涉及“土地改革的背景、目的、过程”的内容,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
5.B
【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 1956 年公有制经济占主体,表中经济结构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三大改造”的进行。1953 年,我国开始进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 1956 年底,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公有制经济经济已经取代私有
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 项正确;土地改革的
完成是在 1952 年,排除 A 项;1953-1957 年一五计划的实行开始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面貌,
排除 C 项;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 1958 年开始,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6.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70 年,我国用长征 1 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
球卫星一东方红一 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开始跻身世界
先进国家行列,C 项正确;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导弹和武器研制成功不属于空间技术领
域,排除 AB 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与“开始”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7.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王进喜被誉为铁人;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雷锋是党的好战士;
焦裕禄是“党的好干部”,他们都是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出现的英模人物,体现的时代精
神是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不懈,故 D 符合题意;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精
神、不怕牺牲、乐观主义精神、保家卫国、英雄主义精神与题干无关,故 ABC 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 D。
8.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78 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这次责任制改革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
起来,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热情,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经济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起
来。故小岗村“大发展”主要得益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正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排除 A;设立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起点,排
除 B;创办乡镇企业与题干描述的不符,排除 D。故选 C。
9.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5 年我国开始在城市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国有企业改革
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
答案第 2 页,共 8 页
{#{QQABQ0IggmCQgA6wyIgaIwXCzWgR8BeQbyxGV1aAaA3K9wtADAA=}#}
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大锅饭。B 项是对农
村经济进行的改革;CD 项属于对外开放的范畴。A 项符合题意,故选 A。
10.B
【详解】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深圳经济崛起奇迹,导致深圳出现这样巨变的主要原因是在 1980
年深圳与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共同被设立为我国首批经济特区,B 符合题意;国有企业
改革是从 1984 年开始,A 排除;深圳不是特别行政区,C 排除;“一国两制”的推行是针对
港澳台地区,D 排除。故选择 B。
11.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7 年,在中共十五大会上,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
思想,所以 C 项符合题意;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 A 项不符合
题意;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所以 B 项不符合题意;中共十八大会上,
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所以 D 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 C。
12.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觉确立了“两个一百
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00 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 项正确;“四个全面”是实现中国梦
的方法,排除 A 项;“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排除 B 项;“三步走”战略
是中共十三大的内容,不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国梦而确立的奋斗目标,排除 D 项。故
选 C 项。
13.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我国航天事业喜报频传,反映了我国在航天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
就,其原因有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大力重视科技和教育的发展,科
技人员本身发挥了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新时期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经济建设的发
展为各项事业奠定了物质基础,此外还有国家对航天事业的大力支持,①②③④正确。A
项正确;BCD 项不全面,排除 BCD 项。故选 A 项。
14.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
海军建立,A 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排除 B 项;新中国
答案第 3 页,共 8 页
{#{QQABQ0IggmCQgA6wyIgaIwXCzWgR8BeQbyxGV1aAaA3K9wtADAA=}#}
成立后,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排除 C 项;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东海、南海和
北海舰队,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5.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55 年在印尼召开万隆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
参加的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C 项正确;1953 年
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 A 项;一国两制构想是
邓小平提出的,排除 B 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与题干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6.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1-1971 期间,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
位的支持票数越来越多,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C 项正确;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并不支持中国加入联合国,排除 A 项;1979 年,中美建
交,排除 B 项;1955 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排除 D 项。故
选 C 项。
17.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
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
区域和自治机关。内蒙古自治区建立于 1947 年 4 月,是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建立于 1955 年 10 月。因此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选项 D 符合题意;选项 ABC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都是正确的,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 D。
18.C
【详解】根据材料“……1971 年……那么 30 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及所
学可知,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
范围内的竞争,C 项正确;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排除 A 项;1992 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 B 项;1978 年
我国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9.D
【详解】本题考查 1999 年澳门回归,故正确答案为 D 项。
A 选项反应了抗美援朝战争,没有涉及到回归问题,故排除;
B 项,体现了 1980 年深圳被列为经济特区,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答案第 4 页,共 8 页
{#{QQABQ0IggmCQgA6wyIgaIwXCzWgR8BeQbyxGV1aAaA3K9wtADAA=}#}
C 选项体现了世界日益连为一个整体的进程,与澳门回归无关,故排除。故本题正确选项为
D。
20.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单调,人们的营养严重不足,甚至很
多地方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民越来
越注重营养均衡,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D 项符合题意;而 ABC 叙
述正确,排除 ABC 项。故选 D 项。
21.(1)解放战争基本胜利,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七届二中全会作出工作重心转移;政
协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准备。
(2)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3)解放思想和坚持改革开放。
(4)改革开放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改革开放使我国在很多领域走在世界的前列;改革开
放使我国强大起来。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的国内有利因素有解放战争基本胜利,国民党反
动派被推翻,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成立做了理论、路线和方针的准备,政协会议为新中国
成立做了充分准备。
(2)
根据材料二“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 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
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十一届三中全
会,它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3)
根据材料二“”南方视察就是一个退役的老船长,他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又一次跳上船头,
把....航船摆正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的南方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强调坚
持改革开放,这是“航船摆正了”的含义。
(4)
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围绕材料四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开放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改革
开放使我国在很多领域走在世界的前列;改革开放使我国强大起来。
2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第 5 页,共 8 页
{#{QQABQ0IggmCQgA6wyIgaIwXCzWgR8BeQbyxGV1aAaA3K9wtADAA=}#}
(2)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详解】(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
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
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2 年,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
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 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当选为国
家主席,他阐述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结合所学可知,1997 年,中共十五大会议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
进党章。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2017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
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
持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
(4)根据材料四“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
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改
善生态环境,增进人民福祉,我国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
23.(1)变化:由国外引进技术到自主研发;武器装备不断更新,军事水平不断提高。原因:
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国防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等。
(2)变化:由敌视中国转变为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原因: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中
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3)原因: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应现代化建设,创造
良好的外部环境等。
【解析】(1)
变化:根据材料“中国引进的苏联 07 型驱逐舰……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可知,由国外引进技
术到自主研发;根据材料“1949 年……国庆阅兵山炮……2019 年……国庆阅兵长剑-100 巡航
答案第 6 页,共 8 页
{#{QQABQ0IggmCQgA6wyIgaIwXCzWgR8BeQbyxGV1aAaA3K9wtADAA=}#}
导弹战车”可知,武器装备不断更新,军事水平不断提高。
原因:根据所学可知,可以从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国防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等
角度作答。
(2)
变化:根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政府不仅拒不承认新中国……为了适应这种
新的形势……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可知,美国对华政策
由敌视中国转变为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
原因:根据材料“为了……改变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可知,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不
利地位;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3)
原因:根据所学可知,可以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
外交活动;为适应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等角度作答。
24.(1)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前提: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
(2)原因:中华民族的独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以来国
家综合国力的增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民族团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相对和
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3)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4)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祖国统一
的势力进行斗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综合国力等。
【解析】(1)
依据材料一“1954 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
自治’等”可知,这是新中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据“这一制度的实行,是在国家的
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实施的政治前提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
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确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即在国家
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不
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地区和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2)
答案第 7 页,共 8 页
{#{QQABQ0IggmCQgA6wyIgaIwXCzWgR8BeQbyxGV1aAaA3K9wtADAA=}#}
根据材料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下,在特别行政
区行政长官的带领下,香港、澳门各界人士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及回归后经济繁荣发展的原因有中华民族的独立,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
提出,民族团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3)
据材料三“海峡两岸鲜花开,统一的旗帜升起来……我们本是一家人,我们本是亲骨肉,我
们盼望早团圆,没有理由常分开。”表明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统一。20 世纪 80 年代,为了解
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实现祖国统一
大业的基本方针。双方应坚持“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
础,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4)
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决
同破坏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势力进行斗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综合国力等。
25.题目:时代先锋,筑梦中国。论述: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
家不能没有先锋。战争时期有英雄,和平时期也有英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
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
献,并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开辟了新途径;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在艰苦的科研条
件下,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为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巨
大贡献。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英雄,他们圆了中国的强国梦,他们身上体现出了艰苦奋斗、
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等。我们要向这些英雄们学习,向这些英雄们致敬,学习他们和
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争做时代先锋,筑梦中国!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图片并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拟定
具体的题目,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根据图片可知,袁隆平、屠呦呦都是我国科技领域
的英雄人物,为我国科技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结合他们在所从事的
领域做出的贡献和精神品质进行阐述。最后小结,我们要向这些英雄们学习,向这些英雄们
致敬,学习他们和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争做时代先锋,筑梦中国。
答案第 8 页,共 8 页
{#{QQABQ0IggmCQgA6wyIgaIwXCzWgR8BeQbyxGV1aAaA3K9wtAD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