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命题人:徐丽敏 2015年10月28日
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蛊惑gǔ 逶迤wēi 癸丑guǐ 萌蘖niè 纤维xiān
B 、垣墙yuán 妊娠chén 鹰隼sǔn 缂丝 kè 筵席yán
C、碾砣tuó 秩序zhì 晕眩yūn 晦朔 sù 脖颈ɡěnɡ
D、创痕chuāng 伺候sì 龟裂jūn 冈峦gǎng 笑靥yè
1、A (B、妊娠 shēn;C、晕眩yùn晦朔 shuò;D、伺候cì冈峦gāng)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随着家用电器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瞬息万变,产品更新换代也日益加快,新概念、新功能不断涌现,更多的新型家电产品也登堂入室。
B.民众对司法的一些负面情绪,固然跟司法腐败有莫大关系,但确实也有部分无良媒体,从非专业角度对案件进行了情绪化炒作,导致负面消息甚嚣尘上。
C.据报导,去年这个市GDP高达300多亿元,而且还有继续发展上升的趋势,同级市只能望其项背。
D.这次活动承蒙贵公司慷慨解囊,热情相助,取得了圆满成功。他日有托,本人定当投桃报李,鼎力相助。
2.B(A.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B.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C.望其项背:指能够看见他人的后背和脖子,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只能用于否定意思的句子中D.鼎力相助:敬辞,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不能用于指自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组委会在特意把奖杯送到袁隆平海南的水稻实验基地后,这些闻名世界的科学家就在田地里接过了“2007十大经济年度人物奖”奖杯。
B.在人们习惯用百度、雅虎等搜索引擎代替传统工具书的当下,十年一修的《辞海》(第六版)彩图本却完成了“四个月卖了7万套”的惊人销售数字。
C.我国环境保护转机的曙光虽然隐约可见,但由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巨大惯性,生态变化的不可逆性,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并不容乐观。
D.联合国官员表示,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前夕宣布量化减排目标,显示了中国政府继续加大力度减少经济发展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坚定决心。
3、D(A、成分残缺。前面以“组委会”开头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没有讲结束,后面又以“科学家”作主语,再写一个句子。可将“在”移到“组委会”之前。B、.搭配不当,“完成”和“数字”动宾搭配不当; C、语序不当。应将“虽然”凋到“我国”前。成分残缺。在“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后应加上“的前景”或“的形势”)
二、文言文阅读(28分)
(一)课内文言阅读(9分)
4、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
A形影相吊(慰问) 若望(希望)仆不相师 夫人之相与(亲附、结交)
B舅夺(改变)母志 北海虽赊(远) 列坐其次(地方)
C稽其成败兴坏之理(考察)适(恰好)百里者 舸舰迷津(渡口)
D而(你的)母立于兹 怒(奋起的样子)而飞 今已亭亭如盖(车盖)矣
4、B
5、下列各组字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
A 慈父见背 B 渔父莞尔而笑
是以见放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
C 安能以身之察察 D 所以游目骋怀
之二虫又何知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D
6、下列选项不全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南冥者,天池也
B亦将有感于斯文/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C千里逢迎,高朋满座/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D下流多谤议/何故深思高举
6、C
(二)课外文言阅读(19分)
淮南厉王长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赵王张敖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人。高祖八年,从东垣过赵,赵王献之美人。厉王母得幸焉,有身。赵王敖弗敢内宫,为筑外宫而舍之。及贯高等谋反柏人事发觉,并逮治王,尽收捕王母兄弟美人,系之河内。厉王母亦系.,告吏曰:“得幸上,有身。”吏以闻上,上方怒赵王,未理厉王母。厉王母弟赵兼因辟阳侯言吕后,吕后妒,弗肯白,辟阳侯不强争。及厉王母已生厉王,恚,即自杀。吏奉厉王诣上,上悔,令吕后母之,而葬厉王母真定。真定,厉王母之家在焉,父世县也。
高祖十一年七月,淮南王黥布反,立子长为淮南王,王黥布故地,凡四郡。上自将兵击灭布,厉王遂即位。厉王蚤失母,常附吕后,孝惠、吕后时以故得幸无患害,而常心怨辟阳侯,弗敢发。及孝文帝初即位,淮南王自以为最亲,骄蹇,数不奉法。上以亲故,常宽赦之,三年,入朝甚横。从上入苑囿猎,与上同车,常谓上“大兄”。厉王有材力,力能扛鼎,乃往请辟阳侯。辟阳侯出见之,即自袖铁椎椎辟阳侯,令从者魏敬刭之。厉王乃驰走阙下,肉袒谢曰:“臣母不当坐赵事,其时辟阳侯力能得之吕后,弗争,罪一也。赵王如意子母无罪,吕后杀之,辟阳侯弗争,罪二也。吕后王诸吕,欲以危刘氏,辟阳侯弗争,罪三也。臣谨为天下诛贼臣辟阳侯,报母之仇,谨伏阙下请罪。”孝文伤其志,为亲故,弗治,赦厉王。当是时,薄太后及太子诸大臣皆惮厉王,厉王以此归国益骄恣,不用汉法,出入称警跸①,称制,自为法令,拟于天子。
六年,令男子但等七十人与棘蒲侯柴武太子奇谋,以车四十乘反谷口,令人使闽越、匈奴。事觉,治之,使使召淮南王。
(节选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注】 ①警跸:警戒清道,断绝行人,是帝王出入时的规矩。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赵王敖弗敢内宫 内:通“纳”
B.厉王母亦系 系:囚禁
C.厉王蚤失母,常附吕后 蚤:通“早”
D.厉王有材力,力能扛鼎 扛:把东西放在肩膀上
7、D (D.这个字读“ɡānɡ”,是“用两手举”的意思。)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为筑外宫而舍之 而常心怨辟阳侯,弗敢发
B.厉王母之家在焉 令从者魏敬刭之.
C.立子长为淮南王 臣谨为天下诛贼臣辟阳侯
D.上以亲故,常宽赦之 厉王以此归国益骄恣
8、D( A.而,前者为连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表承接;后者为连词,表转折。B.之,前者为结构助词,的;后者为代词,代辟阳侯。C.为,前者为动词,做;后者为介词,替。D.以,两者均为连词,因为。)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高祖经过东垣时,赵王进献美人(即后来的厉王之母)给他,后来赵王又专门在宫外造房子给她住。
B.贯高谋反之事,牵连到了赵王,赵王被囚禁,厉王之母也一起被抓起来了,她虽然有孕在身也没有得到高祖的赦免。
C.厉王在其母死后依附吕后,因而免于祸患,但他内心却始终怨恨辟阳侯,怪他当初没有尽全力救自己的母亲。
D.孝文帝和厉王关系很好,常常称他为“大兄”,厉王到辟阳侯府上把辟阳侯杀了,而孝文帝也没有怪罪他。
9、D (D.是厉王称孝文帝为“大兄”。)
10.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吏奉厉王诣上,上悔,令吕后母之,而葬厉王母真定。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狱吏抱着厉王送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皇上面前,皇上后悔莫及,让吕后抚养他,并在真定县安葬了厉王的母亲。(“奉”“谒”1分; “母”名作动1分;省略句、状语后置句1分)
(2)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所以我隐忍苟活,被关在监狱污秽之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不辞世的原因,是遗憾自己的心愿还没有完全实现,平平庸庸的死了,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流传。(后四小句一句1分,突出被动句、“粪土”;“恨”、“私心”;“没世”;“文采”“表”等,“所以”未翻译扣1分)
(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为何要飞至九万里高空而南行呢?(奚以……为:为何要……呢1分;之,到1分;南,动词,1’。)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水调歌头 闻采石战胜①
张孝祥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 ( http: / / www.21cnjy.com )何人为写②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然犀处③,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注】①1161年冬南宋官兵“以舟师拒金兵,战胜却之”,词人时滞“楚地”后方。②写,同“泻”。③剩喜:甚喜。然犀处:指采石矶。
(1)“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三句使人联想起哪两个历史故事?(2分)
▲ ▲
(2)“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三句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点?(4分)
▲ ▲
(3)试分析全词所蕴含的作者复杂的思想情感。(4分)
▲ ▲
参考答案:(1)赤壁之战 淝(肥)水之战【评分建议】2分。每空1分。
(2)运用典故;联想(想象)丰富;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情景交融。
【评分建议】4分。每点1分。
(3)“闻捷”以后的兴奋喜悦;未能亲自参战的遗憾失落;对英雄人物的追慕赞扬;触景而生的悲愁感伤;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评分建议】4分。每层1分。答对四层即可。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 ▲ , ▲ ;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陈情表》
(2)若夫乘天地之正, ▲ ,以游无穷者, ▲ !
(3)有鸟焉,其名为鹏, ▲ ,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4) ▲ ?总是离人泪。《长亭送别》
(5)左丘失明, ▲ 。《报任安书》
(6)流言, ▲ 。《记念刘和珍君》
(7)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 ▲ 。《滕王阁序》
五、现代文阅读(20分)
(一)课内阅读文段:
阅读《景泰蓝的制作》相关文段,完成第13—14题。(5分)
1、第二步工作叫掐丝,就是拿扁铜丝 ( http: / / www.21cnjy.com )(横断面是长方形的)粘在铜胎表面上。这是一种非常精细的工作。掐丝工人心里有谱,不用在铜胎上打稿,就能自由自在地粘成图画。譬如粘一棵柳树吧,干和枝的每条线条该多长,该怎么弯曲,他们能把铜丝恰如其分地剪好曲好,然后用钳子夹着,在极稠的白芨浆里蘸,粘到铜胎上去。柳树的每个枝子上长着好些叶子,每片叶子两笔,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那太细小了,可是他们也要细磨细琢地粘上去。他们简直是在刺绣,不过是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缎子上,用的是铜丝而不是丝线、绒线。
2、 他们能自由地在铜胎上粘成山水、花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物种种图画,当然也能按照美术家的设计图样工作。反正他们对于铜丝好像画家对于笔下的线条,可以随意驱遣,到处合适。美术家和掐丝工人的合作,使景泰蓝器物推陈出新,博得多方面人士的爱好。
3、 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且一般是繁笔,没有疏疏朗朗只用少数几笔的。这里头有道理可说。景泰蓝要涂上色料,铜丝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界限。譬如柳条上的每片叶子由两条铜丝构成,绿色料就可以填在两条铜丝中间,不至于溢出来。其次,景泰蓝内里是铜胎,表面是涂上的色料,铜胎和色料,膨胀率不相同。要是色料的面积占得宽,烧过以后冷却的时候就会裂。还有,一件器物的表面要经过几道打磨的手续,打磨的时候着力重,容易使色料剥落。现在在表面粘上繁笔的铜丝图画,实际上就是把表面分成无数小块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比较细微,又比较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剥落。通常谈文艺有一句话,叫内容决定形式。咱们在这儿套用一下,是制作方法和物理决定了景泰蓝掐丝的形式。咱们看见有些景泰蓝上面的图案画,在图案画以外,或是红地,或是蓝地,只要占的面积相当宽,那里就嵌几条曲成图案形的铜丝。为什么一色中间还要嵌铜丝呢?无非使较宽的表面分成小块罢了。
13、指出第1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效果作用。(3分)
参考答案:作诠释、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答出2种得1分)
作用:形象生动地突出了掐丝工序(或景泰 ( http: / / www.21cnjy.com )蓝制作)的复杂、精细、手工制作的特点和掐丝工人手艺的熟练、高超,(答出任一点得1分)表达对景泰蓝这种精美工艺的赞叹和对劳动者智慧的赞美。(答出任一点得1分)
14、第3段的总体结构是 ;(1分)
文中“一般是繁笔”是指 。(1分)
参考答案:总分总式1分;线条多1分
(二)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枣香醉人 洪丽丽
上午接到爷爷的电话,说给我酿了一罐醉枣,让我抽空回老家一趟。
爷爷每年都会在枣子成熟的季节,亲手挑选出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颗颗饱满、红润的大枣,蘸上白酒,密封在玻璃瓶中。瓶口用稀稀的黄泥土封住。静置两三个月后,待枣香、酒香融为一体,合为一物,才有了今天爷爷酿的醉枣。
八十岁的爷爷和八十二岁的奶奶 ( http: / / www.21cnjy.com )住在离小城六十公里外的乡下老家,固执而孤独地坚守着三间土坯房和一个种着七棵老枣树的大院子。
奶奶告诉我,枣树是她嫁给爷爷的第三天上亲手种下的,到现在已有六十个年头了。
坐小城的公交车到村口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了。
雪后的乡村,色彩单调得很,所有矮小的植物都被覆盖在白绒毯似的大雪之下。寂静的村庄,呈现出一片荒凉的景色。汽车没停稳前,模模糊糊地看到偌大的村口只有枣树下伫立着一个人。下车一瞧,原来是奶奶。她正倚靠着一棵弯弯曲曲、疙疙瘩瘩的老枣树,张望着从远处驶来的汽车。
呼呼的北风,依旧是那样寒冷、刺骨,不时地吹拂起她额前几缕花白的头发,但树下的她却像雕塑般一动不动,只有头上那顶枣红色的绒线帽在瑟瑟地抖着。
奶奶的个子似乎又矮了一些,童年印象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她是个大高个,干活利落,走路飞快。我总要仰着小脑袋看她,一溜小跑地跟在她的后面。只是恍惚间,奶奶竟变成了眼前的模样:个子矮了,佝偻着身子,走路也有些不稳了。
“不是打电话不叫你来接我吗? ”我慌忙上前搀住她的胳膊,把她全身的重量都揽在自己身上。
“爷爷的气管炎又犯了吗? ”我问。
“没犯,别担心,我们壮实着呢! ”奶奶一向报喜不报忧。
走进院子,七棵老枣树挥舞着光秃秃的树枝,像久违的老朋友般无声地迎接着我。 这七棵老枣树收藏着我单纯而快乐的童年时光……
“奶奶,今年的枣结这么多啊! ”八岁扎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两根羊角辫的我,蹲在九岁哥哥的后面,一边和奶奶说笑着,一边用两只小手胡乱地划拉着地下被爷爷打落的枣子。
爷爷笑呵呵地站在木梯上,用力地挥动着手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长的打枣竿。一阵疾风暴雨,红通通、圆滚滚的枣子纷纷落下。我和哥哥大呼小叫着,疯跑着,打赌谁先找到今年最大、最红的枣子。五岁的小妹最为老实了,两只胖嘟嘟的小手不时地捡起两颗小枣,放进奶奶的大枣筐里,乖巧、懂事的模样,引逗得爷爷和奶奶哈哈大笑。
时光如箭,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
“奶奶,那棵枣树怎么歪成这样了呢? ”我问奶奶。
奶奶抚摸着干枯的树干说:“唉,这棵枣树也老了! ”记忆中这棵枣树结的枣子,即便是刚刚点红,滋味也是酸甜酸甜的,最为解渴、解馋。
虽说是棵枣树,它的意义于我来说却是朝夕相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离不弃的童年玩伴。春天,顽皮地在它疙疙瘩瘩的身上攀来爬去;夏天,撑一个木床,在它绿色庇护伞下纳凉;秋天,肆意摘取它的果实;冬天,又把所有积雪堆在它的脚下。它和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构成了我童年美好图画中最不可或缺的记忆。一年又一年,奶奶和爷爷为这个大家庭日夜操劳着,枣树发芽、开花、结出最大最红的枣子;一年又一年,奶奶粗糙的手上布满了淤黑色的老年斑,枣树的树皮翅起甚至开始一块块地脱落;一年又一年,爷爷健壮的身体日渐衰弱,枣树的果实也越来越少。
时间,飞逝的时间,残酷的时间,把所有一切都改变了。
爷爷、奶奶和枣树,却默默承受住了!
家中,爷爷正在烧火,锅台旁摆着早已包好的两帘饺子。
“怎么又包饺子?不怕累着? ”我嗔怪奶奶。
“不累,你不是爱吃菜馅的吗?我和你爷爷常包! ”
灶下烧火的依然是爷爷,抢也抢不过他。他总怕我不会烧这种大灶。爷爷呼呼噜噜的气管和吱吱啦啦的风箱一唱一和的,听得我一阵阵的揪心。
“让你们搬到城里就听话吧,你们这么大岁数了,还住在老家土坯房里,会叫人笑话我们不孝顺的! ”我又开始劝奶奶。
“这房子咋了?不能住人?你们不都是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房子中出生的吗?”耳背的爷爷显然是听到了我的话,像吵架似地嚷嚷着,固执的表情完全是一个三岁小孩子的模样,令我好气又好笑。
“不就图你们有个根,有个老家吗? ”奶奶边往锅中下饺子边说。
我正用勺子搅着下到锅中的饺子,听到这儿鼻子一酸。
吃饭时,照例,爷爷、奶奶一个劲儿地劝我多吃。
“别夹了,我都吃饱了,现在都流行减肥,哪有像你们孙女这么胖的!”我夸张地比画着。
“咱可不减,把胃都减坏了!”他几乎是对着我吼了。
我要走了,爷爷让我捎上那一罐醉枣。“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七颗枣树真是老了,今年才结了半筐枣子!”我听到了他喉咙里发出两声似有似无的叹息声,很轻很轻,却只好装作没有听见,低头快步地走出家门。
还是奶奶送我到村口公路上等车,患气管炎的爷爷不常出门,无论是谁回老家,总是奶奶送出屋门、院子、一直送到村口。
一个没有老家的人是没有根的。爷爷和奶奶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像这院中七棵老枣树的根,铁铸石雕的根,屹立不倒的根。他们用生命培育出的儿女像极了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红枣,所以不论我们的外表多鲜亮、滋味多甘甜,依然不能离开这深深扎根地下,已然融入血脉的生命之根——哪怕他们走了一段崎岖难行的人生路,耗尽了全部心血、力气,只剩下了风烛残年的躯壳。
奶奶目送我坐上了公交车。汽车缓缓开动,我慢慢地远离了老家,最后消失在我视线里的是奶奶那顶枣红色的绒线帽。
我紧紧地捧着那罐醉枣,不禁陶醉在了那浓浓的枣香和深深的思念之中。(选文有删改)
15、文中插叙“童年打枣”的场景有什么作用?(3分)
参考答案:回忆童年欢乐,表现浓浓亲情,增添生活气息1分;昔日的热闹,反衬出爷爷奶奶晚年的冷清。2分
16、“唉,这棵枣树也老了!”这句话表达了奶奶怎样的情感?(2分)
参考答案:叹息枣树的老去,体现了奶奶对老树的深厚感情1分;奶奶借枣树的老去感慨自己的衰老。1分
17、请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6分)
参考答案:排比、反复2分;衬托1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式整齐1分,语意层进,情感浓烈。借枣树感念爷爷奶奶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表达了对他们日益衰老的感叹之情。2分
18、本文标题为“枣香醉人”,有人认为也能以“根”为标题,你认可哪一个?请阐明理由。(6分)
参考答案:枣香醉人:选取“枣”为情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寄托物,表达感情更加含蓄蕴藉;“枣香醉人”实际是亲情“醉”人,有助于表现文章主题;文章以“醉枣”起,以“醉枣”结,首尾呼应,以此为标题更切合。(一点2分)
根:“根”是文章的主题思想所在,“没有老家的人是没有根的”;老房、老树、老人构成“我”的生命之根和精神依托。言之成理即可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谈名著传世
雷达
①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我们的古典名著,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一直流传不衰,而现在的一些比较优秀的长篇小说,作者花了好大气力,流传却很困难,多则一二年,少则一二月,就再也不大为人提起了?
②初看这问题,似乎有点不值一顾,但真要把它说清楚,还不那么容易。后来,我觉得这问题并非与今天的写作毫无关系,从某些名著的传世,其实是能引出一些启发的。
③现今的学者一般认为,小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生活故事化阶段,人物性格化阶段和人物内心审美化阶段。可这并不意味着,后一阶段是对前一阶段的扬弃,后者一定高于前者。它们完全可以并行不悖,或发挥各自优势,没有必要过分地抑此扬彼。读者的层面甚复杂,需要也极多样,几乎任何一种审美形态的东西,都能在今天的中国找到它的对应。
④就说《水浒传》吧,它传世的一个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秘密,是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强烈的民间性,那些英雄的传奇故事早就在老百姓口头上传递着,它的人物、故事、价值立场,已跟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神传统焊接在一起,化为血肉,无法拆解了。它不传世谁传世?《三国演义》、《西游记》亦然。《红楼梦》的情形略有不同,它不是在民间传说基础上加工的,它的个人化色彩浓厚,故而鲁迅先生说,自《红楼梦》以来,传统的写法被打破了。
⑤由此使我想到,今天的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中也有很多编都编不出来的传说和事迹,我们的作者不也可以利用它们重起楼阁,精深加工,从民间土壤上建起大厦吗?弄得好,虽未必传世,却也能赏心悦目。我当然并不主张照搬生活,而是主张把根子深深扎进民间,到那里去充分吸吮民间生活本身的遗传性资源。
⑥这几年创作上的一个趋向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归故事,让小说回到小说。听故事是人的天性,小说的基本层面本来就是讲故事。问题在于怎么讲,会讲不会讲。古典名著的讲故事,一是突出人物,二是饱含细节,三是富有文化底蕴,这是它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人是魂,没有被平添几个不朽的文学形象更令人神往的了。世事无论多么新鲜,转瞬即逝,唯有人物,可以长期存活。现在的某些小说,故事之内无人物,人物身上无细节,故事之外无意蕴,剩下的就只能是一个事件过程的空壳子了,作者怎样玩叙述圈套也掩不住贫乏的内质。这自然就谈不上流传与否的问题了。现在讲故事的人和讲故事的机会越来越多了,可惜好故事并不多,于是想到,不妨多看看古典名著,或能让人清醒。
19.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4分)
▲
参考答案:①首先提出问题,当今小说流传很困难 ( http: / / www.21cnjy.com )(1分)。②然后结合四大名著的流传谈启发(1分)。③最后提出当今小说创作努力的方向(1分)。(注意:论述思路答题格式1分)
20.作者说“从某些名著的传世,其实是能引出一些启发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对“启发”作简要概括。(5分)
▲
参考答案:①要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强烈的民间性(1分)。②要有能体现民族文化的精神传统(2分)。③要有作者鲜明的个性色彩(2分)。
21.结合全文理解,当今小说流传困难的原因有哪些?(4分)
▲
参考答案:①好故事不多,未能从生活中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传说、事迹中选材。(2分)②作品中无突出的人物。③作品中的人物身上无细节。④故事缺乏鲜明的民族文化传统意蕴。(后3点得2分,照抄原句亦可。)
七、作文(70 分)
19.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周国平说:有的人总是在寻找,凡到手的,都不是他要的。有的人从来不寻找,凡到手的,都是他要的。各有各的活法。究竟哪种好,只有天知道。
【参考立意】(1)永不满足,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追寻的过程。(2)珍惜拥有/知足者常乐。(4)我们应当在物质上容易知足,精神上永不知足。
【参考译文】
淮南厉王刘长,是汉高祖的小儿子,他母亲本是前赵王张敖的嫔妃。高祖八年,(皇上)从东垣县经过赵国,赵王把厉王的母亲献给他。她受到皇上宠幸,有了身孕。赵王张敖不敢让她住在宫内,为她修建外宫让她居住。等到赵相贯高等人在柏人县谋弑高祖的事情被朝廷发觉,汉廷将赵王也一并逮捕论罪,把他的母亲、兄弟和嫔妃都收捕起来,囚禁在河内郡官府。厉王的母亲也被囚禁,(她)对狱吏说:“我受到皇上宠幸,已有身孕。”狱吏禀报给了皇上,皇上正在恼怒赵王,没有理会厉王母亲的申诉。厉王母亲的弟弟赵兼通过辟阳侯向吕后进言请她说情,吕后心怀妒忌,不肯向皇上进言求情,辟阳侯便不再尽力相劝。等到厉王的母亲生下厉王后,心中怨恨就自杀了。狱吏抱着厉王送到皇上面前,皇上后悔莫及,让吕后抚养他,并在真定县安葬了厉王的母亲。真定是厉王母亲的故乡,她的祖辈都居住在那里。
高祖十一年七月,淮南王黥布谋反,皇上立儿子刘长为淮南王,让他掌管昔日黥布领属的封地,共有四个郡。皇上亲自率军出征,剿灭了黥布,厉王于是即位为淮南王。厉王自幼丧母,一直依附吕后长大,因此孝惠帝和吕后当政时期他有幸免遭祸害。但是,他心中一直怨恨辟阳侯而不敢表露出来。到孝文帝刚即位时,淮南王自认为与皇上关系最亲,便傲慢不恭,多次不遵汉法。皇上因为念及手足亲情,时常宽容赦免他的过失。孝文帝三年,淮南王来朝见天子,行为更加放纵专横。他跟随皇上到御苑打猎,和皇上同乘一辆车驾,还常常称呼皇上为“大哥”。厉王有才智和勇力,能奋力举起重鼎,于是前往辟阳侯府上求见。辟阳侯出来见他,他便取出藏在袖中的铁椎捶击辟阳侯,又命随从魏敬杀死了他。事后厉王驰马奔至宫中,袒露上身向皇上谢罪道:“我母亲本不该因赵国谋反事获罪,那时辟阳侯若肯竭力相救就能得到吕后的帮助,但他不力争,这是第一桩罪;赵王如意母子无罪,吕后杀害了他们,而辟阳侯不尽力劝阻,这是第二桩罪;吕后封吕家亲戚为王,意欲夺取刘氏天下,辟阳侯不挺身抗争,这是第三桩罪。我现在替天下人杀死危害社稷的奸臣辟阳侯,为母亲报了仇,特来朝中请罪。”皇上哀悯厉王的心愿,出于手足亲情,不予治罪,赦免了他。这一时期,薄太后和太子以及列位大臣都惧怕厉王,因此厉王返国后更加骄纵放肆,不依朝廷法令行事,出入宫中皆号令警戒清道,还称自己发布的命令为“制”,另搞一套法令,一切模仿天子的声威。
孝文帝六年,厉王让但等七十个男子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棘蒲侯柴武之子柴奇商议,策划用四十辆大马车在谷口县谋反,并派人出使闽越、匈奴。事情被发觉,朝廷治罪谋反者,派使臣召淮南王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