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 机械能守恒定律——2023和2024年高考物理真题汇编(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7 机械能守恒定律——2023和2024年高考物理真题汇编(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7-20 22:54:4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7 机械能守恒定律——2023和2024年高考物理真题汇编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2024 浙江)一个音乐喷泉喷头出水口的横截面积为2×10﹣4m2,喷水速度约为10m/s,水的密度为1×103kg/m3,则该喷头喷水的功率约为(  )
A.10W B.20W C.100W D.200W
【解答】解:设Δt时间内从喷头流出的水的质量为
m=ρV=ρSv Δt
Δt时间内喷出的水的动能增加量等于喷头喷水的功率,即
联立解得
P=100W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2024 浙江)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足球从水平地面上位置1被踢出后落在位置3,在空中达到最高点2的高度为h,则足球(  )
A.从1到2动能减少mgh
B.从1到2重力势能增加mgh
C.从2到3动能增加mgh
D.从2到3机械能不变
【解答】解:AB.由足球的运动轨迹可知,足球在空中运动时一定受到空气阻力作用,则从1到2重力势能增加mgh,则1到2动能减少量大于mgh,故A错误,B正确;
CD.从2到3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则机械能减小,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大小为mgh,则动能增加小于mgh,故CD错误。
故选:B。
3.(2024 海南)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于2024年4月30日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在飞船返回至离地面十几公里时打开主伞飞船快速减速,返回舱速度大大减小,在减速过程中(  )
A.返回舱处于超重状态 B.返回舱处于失重状态
C.主伞的拉力不做功 D.重力对返回舱做负功
【解答】解:AB.返回舱减速时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与速度方向相反,处于超重状态,故A正确,B错误;
CD.主伞的拉力向上,与运动位移方向相反,做负功,重力向下,与运动位移方向相同,做正功,故CD错误。
故选:A。
4.(2024 北京)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AB与竖直面内的光滑半圆形轨道BC在B点平滑连接。一小物体将轻弹簧压缩至A点后由静止释放,物体脱离弹簧后进入半圆形轨道,恰好能够到达最高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C点所受合力为零
B.物体在C点的速度为零
C.物体在C点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D.物体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物体在C点的动能
【解答】解:ABC.小物体恰好能到达最高点C,则物体在最高点只受重力,且重力全部用来提供向心力,设半圆轨道的半径为r,在C点是速度大小为v,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a,即a=g,物体在C点的速度,故AB错误,C正确;
D.由能量守恒定律知,物体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物体离开弹簧后的在水平面上的动能,由水平轨道向圆轨道的运动过程中满足机械能守恒,所以弹性势能等于小物体在C点时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故D错误。
故选:C。
5.(2024 安徽)某同学参加户外拓展活动,遵照安全规范,坐在滑板上,从高为h的粗糙斜坡顶端由静止下滑,至底端时速度为v。已知人与滑板的总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此过程中人与滑板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
A.mgh B.
C. D.
【解答】解:设在下滑过程中人和滑板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f,根据动能定理,有
mgh﹣Wfmv2
解得Wf=mghmv2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2024 安徽)在某地区的干旱季节,人们常用水泵从深水井中抽水灌溉农田,简化模型如图所示。水井中的水面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出水口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与落地点的水平距离约为l。假设抽水过程中H保持不变,水泵输出能量的η倍转化为水被抽到出水口处增加的机械能。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管内径的横截面积为S,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水泵的输出功率约为(  )
A.(H+h)
B.(H+h)
C.(H)
D.(H)
【解答】解:取Δt时间内水管中质量为Δm的水为研究对象,Δm的水离开管口后做平抛运动,设水离开管口时的速度为v,Δm的水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t;
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l=vt
代入数据解得
设Δt时间内被抽到出水口的水的质量为Δm,根据密度公式,水的质量Δm=ρV=ρS vΔt
取深井中的水面为零势能面,出水管口出的机械能
设水泵输出的功率为P,根据功能关系ηPΔt=ΔE
代入数据解得
综上分析,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7.(2024 江西)“嫦娥六号”探测器于2024年5月8日进入环月轨道,后续经调整环月轨道高度和倾角,实施月球背面软着陆。当探测器的轨道半径从r1调整到r2时(两轨道均可视为圆形轨道),其动能和周期从Ek1、T1分别变为Ek2、T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A、探测器在环月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解得:v2,T
动能:
可得动能之比为:,周期之比为:,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2024 甲卷)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质量为m的小环套在大圆环上,小环从静止开始由大圆环顶端经Q点自由下滑至其底部,Q为竖直线与大圆环的切点。则小环下滑过程中对大圆环的作用力大小(  )
A.在Q点最大 B.在Q点最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解答】解:设圆环的半径为R,小球下滑的高度为h,则h≤2R
小球在下滑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
解得
小球在最高处静止时,小球对圆环的作用力F1=mg
小球从最高处到圆心等高处的过程中,设重力与半径方向成θ角,如图所示:
小球下滑的高度h=R(1﹣cosθ)
小球的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联立解得F=3mgcosθ﹣2mg
θ增大,cosθ减小,作用力F先减小,再反方向增大;
小球在圆心等高处时
小球从圆心等高处到最低处的过程中,设重力与半径方向成α角,如图所示:
小球下滑的高度h=R(1+cosα)
小球的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F=2mg+3mgcosα
α减小,cosα增大,作用力F增大;
小球在最低处时
解得F3=5m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综合上述分析,小环下滑过程中对大圆环的作用力大小先减小,后增大,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9.(2024 江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对庐山瀑布的浪漫主义描写。设瀑布的水流量约为10m3/s,水位落差约为150m。若利用瀑布水位落差发电,发电效率为70%,则发电功率大致为(  )
A.109W B.107W C.105W D.103W
【解答】解:根据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发电功率为P η=ρQghη=1×103×10×10×150×70%W=1.05×107W,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0.(2024 山东)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甲、乙两同学,分别坐在水平放置的轻木板上,木板通过一根原长为l的轻质弹性绳连接,连接点等高且间距为d(d<l)。两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均为μ,弹性绳劲度系数为k,被拉伸时弹性势能(x为绳的伸长量)。现用水平力F缓慢拉动乙所坐木板,直至甲所坐木板刚要离开原位置,此过程中两人与所坐木板保持相对静止,k保持不变,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F所做的功等于(  )
A.
B.
C.
D.
【解答】解:当甲所坐木板刚要离开原位置时,设弹性绳的伸长量为x;
对甲及其所坐的木板整体,根据平衡条件μmg=kx
解得弹性绳的伸长量
此时弹性绳的弹性势能
乙同学的位移x′=(l﹣d)+x
根据功能关系,拉力做功
代入数据解得
综上分析,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1.(2024 新课标)福建舰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借助配重小车可以进行弹射测试,测试时配重小车被弹射器从甲板上水平弹出后,落到海面上。调整弹射装置,使小车水平离开甲板时的动能变为调整前的4倍。忽略空气阻力,则小车在海面上的落点与其离开甲板处的水平距离为调整前的(  )
A.0.25倍 B.0.5倍 C.2倍 D.4倍
【解答】解:根据
小车水平离开甲板时的动能变为调整前的4倍,则水平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知,竖直高度不变,水平方向上
x=vt
则小车在海面上的落点与其离开甲板处的水平距离为调整前的2倍,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2.(2023 新课标)无风时,雨滴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在地面附近会以恒定的速率竖直下落。一质量为m的雨滴在地面附近以速率v下落高度h的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A.0 B.mgh C.mv2﹣mgh D.mv2+mgh
【解答】解:雨滴下落过程,在重力和阻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W克,则空气阻力对雨滴做功为﹣W克,雨滴在地面附近以速率v下落高度h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h﹣W克=0
解得:W克=mgh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3.(2023 乙卷)一同学将排球自O点垫起,排球竖直向上运动,随后下落回到O点。设排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和速度大小成正比,则该排球(  )
A.上升时间等于下落时间
B.被垫起后瞬间的速度最大
C.达到最高点时加速度为零
D.下落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
【解答】解:A、排球上升过程,对排球受力分析,排球受到重力和向下的阻力,设阻力大小为F阻,则F阻=kv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阻=ma1
解得:a1=g
排球下落过程,对排球受力分析,排球受到重力和向上的阻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阻=ma2
解得:a2=g
则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于下落过程的加速度,上升时间小于下落时间,故A错误;
B、排球运动过程中,阻力一直与运动方向相反,一直做负功,排球的机械能一直减小,则排球回到出发点时,速度小于被垫起后瞬间的速度。排球上升过程做减速运动,下落过程做加速运动,则被垫起后瞬间的速度最大,故B正确;
C、达到最高点时,排球所受阻力为零,排球只受重力,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故C错误;
D、由A得,下落过程的加速度为a2=g
下落过程,v增大,加速度减小,排球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14.(2023 浙江)铅球被水平推出后的运动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于铅球在空中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a、速度大小v、动能Ek和机械能E随运动时间t的变化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A、铅球做平抛运动,在空中运动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变,a﹣t图像应为水平直线,故A错误;
B、铅球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分速度vy=gt
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分速度vx=v0
铅球的速度大小v
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故B错误;
C、铅球的动能Ekmv2m(g2t2)
则动能与时间的关系为二次函数关系,图像为抛物线,故C错误;
D、铅球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机械能守恒,E﹣t图像为水平直线,故D正确。
故选:D。
15.(2023 甲卷)一同学将铅球水平推出,不计空气阻力和转动的影响,铅球在平抛运动过程中(  )
A.机械能一直增加
B.加速度保持不变
C.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D.被推出后瞬间动能最大
【解答】解:A、铅球在平抛运动过程中,仅受重力,机械能守桓,故A错误;
B、铅球在平抛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保持不变,故B正确;
CD、运动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铅球的动能越来越大,速度也越来越大,故CD错误。
故选:B。
16.(2023 辽宁)如图(a),从高处M点到地面N点有Ⅰ、Ⅱ两条光滑轨道。两相同小物块甲、乙同时从M点由静止释放,沿不同轨道滑到N点,其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b)所示。由图可知,两物块在离开M点后、到达N点前的下滑过程中(  )
A.甲沿Ⅰ下滑且同一时刻甲的动能比乙的大
B.甲沿Ⅱ下滑且同一时刻甲的动能比乙的小
C.乙沿Ⅰ下滑且乙的重力功率一直不变
D.乙沿Ⅱ下滑且乙的重力功率一直增大
【解答】解:AB、由图(b)可知甲的速率随时间均匀变化,可知甲沿着轨道Ⅱ下滑,在同一时刻甲的速率比乙的小,所以同一时刻甲的动能比乙的小,故A错误,B正确;
CD、由图(b)可知乙沿着轨道Ⅰ下滑,在M点乙的速率为零,则重力功率为零,在N点乙在竖直方向的速度为零,可知重力功率为零,由M点到N点,其它位置竖直方向速率不为零,所以乙的重力功率先增大后减小,故CD错误。
故选:B。
17.(2023 湖北)两节动车的额定功率分别为P1和P2,在某平直铁轨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分别为v1和v2。现将它们编成动车组,设每节动车运行时受到的阻力在编组前后不变,则该动车组在此铁轨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
A.
B.
C.
D.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两节动车功率分别为
P1=f1v1
P2=f2v2
当把它们编组后
P1+P2=(f1+f2)v
联立解得
v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8.(2023 江苏)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粗糙斜面从底端上滑,到达最高点B后返回到底端。利用频闪仪分别对上滑和下滑过程进行拍摄,频闪照片示意图如图所示。与图乙中相比,图甲中滑块(  )
A.受到的合力较小
B.经过A点的动能较小
C.在A、B之间的运动时间较短
D.在A、B之间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较小
【解答】解:A、设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的倾角为θ,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图甲中滑块的合力大小为:
F1=mgsinθ+μmgcosθ
图乙中滑块的合力大小为:
F2=mgsinθ﹣μmgcosθ
由此可知,图甲中滑块受到的合力较大,故A错误;
B、经过A点时,两种情况下滑块的重力势能相等,因此两种情况下重力做的负功相等,但前者摩擦力做的功小于后者摩擦力做的功,则图甲中滑块经过A点的动能较大,故B错误;
C、根据A选项的分析可知,图甲中滑块的合力大于图乙中滑块的合力,根据逆向思维和运动学公式可知,图甲中滑块在AB之间的运动时间较短,故C正确;
D、在A、B之间,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位移也相等,根据功的计算公式W=Fs可知两种情况下滑块在A、B之间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19.(2023 北京)如图所示,一物体在力F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质量为m,加速度大小为a,物体和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在物体移动距离为x的过程中(  )
A.摩擦力做功大小与F方向无关
B.合力做功大小与F方向有关
C.F为水平方向时,F做功为μmgx
D.F做功的最小值为max
【解答】解:A、设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FN,对物体受力分析,则有
FN=mg﹣Fsinθ
f=μFN
Wf=fx
联立方程可得:Wf=μ(mg﹣Fsinθ)x
可知摩擦力做功大小与F方向有关,故A错误;
B、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合=Fcosθ﹣f=ma
整理得:Fcosθ+μFsinθ﹣μmg=ma
由于m、a、μ均为已知量,上式中只有F、θ是变量,且无论F、θ如何变化,上式恒成立,ma不变
根据F合x=max,可知合力做功大小与F方向无关,故B错误;
C、F为水平方向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μmg=ma
可知:F>μmg
则F做功为Fx,且Fx>μmgx,故C错误;
D、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cosθ﹣f=ma
结合选项A解析,可得:Fcosθ﹣μ(mg﹣Fsinθ)=ma
则:WF=Fcosθ x=max+μ(mg﹣Fsinθ)x
当mg﹣Fsinθ=0时,WF取得最小值max,故D正确。
故选:D。
20.(2023 山东)质量为M的玩具动力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牵引力F和受到的阻力f均为恒力。如图所示,小车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拉着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当小车拖动物体行驶的位移为S1时,小车达到额定功率,轻绳从物体上脱落。物体继续滑行一段时间后停下,其总位移为S2。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不计空气阻力。小车的额定功率P0为(  )
A.
B.
C.
D.
【解答】解:设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小车达到额定功率时速度为v,小车拖动物体运动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μmg=(M+m)a1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速度公式得:v2=2a1S1
额定功率P0=Fv
轻绳从物体上脱落后,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2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速度公式得:v2=2a2(S2﹣S1)
联立解得:P0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1.(2023 浙江)一位游客正在体验蹦极,绑上蹦极专用的橡皮绳后从跳台纵身而下。游客从跳台下落直到最低点过程中(  )
A.弹性势能减小
B.重力势能减小
C.机械能保持不变
D.绳一绷紧动能就开始减小
【解答】解:A、绳绷紧前,弹性势能不变。绳绷紧后,随着伸长量的增大,弹性势能增大,故A错误;
B、游客从跳台下落直到最低点过程中,重力一直做正功,重力势能一直减小,故B正确;
C、绳绷紧前,只有重力做功,游客的机械能保持不变。绳绷紧后,绳对游客做负功,游客的机械能减小,故C错误;
D、绳绷紧后,游客受到重力和绳的拉力两个力作用,绳的拉力先小于重力,后大于重力,游客的合力先向下后向上,先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当绳的拉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时动能最大,故D错误。
故选:B。
二.多选题(共6小题)
(多选)22.(2024 广东)如图所示,探测器及其保护背罩通过弹性轻绳连接降落伞,在接近某行星表面时以60m/s的速度竖直匀速下落。此时启动“背罩分离”,探测器与背罩断开连接,背罩与降落伞保持连接。已知探测器质量为1000kg,背罩质量为50kg,该行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为地球的和,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10m/s2,忽略大气对探测器和背罩的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4m/s2
B.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
C.“背罩分离”后瞬间,背罩的加速度大小为80m/s2
D.“背罩分离”后瞬间,探测器所受重力对其做功的功率为30kW
【解答】解:AB、行星表面的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提供重力,则
解得:g
行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为地球的和,则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行星第一宇宙速度的表达式为:
,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半径都比地球的小,所以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不为7.9km/s,故A正确,B错误;
C、设探测器质量为M=1000kg,背罩质量为m=50kg。“背罩分离”后瞬间,弹性绳的弹力瞬间不变,原先背罩做匀速直线运动,弹性绳的弹力为:
F=(M+m)g1
“背罩分离”后瞬间对背罩,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1=ma
联立解得:a=80m/s2,方向竖直向上,故C正确;
D、“背罩分离”后瞬间,探测器所受重力对其做功的功率为:
P=Mg1v=1000×4×60W=240kW,故D错误;
故选:AC。
(多选)23.(2024 福建)先后两次从高为OH=1.4m高处斜向上抛出质量为m=0.2kg同一物体,落于Q1、Q2,测得OQ1=8.4m,OQ2=9.8m,两轨迹交于P点,两条轨迹最高点等高且距水平地面高为3.2m,重力加速度g=10m/s2(  )
A.第一次抛出上升时间,下降时间比值为
B.第一次过P点比第二次机械能少1.3J
C.落地瞬间,第一次,第二次动能之比为72:85
D.第一次抛出时速度方向与落地瞬间速度方向夹角比第二次大
【解答】解:A、物体抛出后在空中做斜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设第一次抛出上升时间为t1,下降时间为t2,根据题意可得:
对于上升过程有:3.2m﹣1.4m=1.8m
对于上升过程有:3.2m
可得:
B、由A选项解得:t1=0.6s,t2=0.8s,根据题意可知两次斜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相同,可得两次斜抛运动的时间相同,均为:
t=t1+t2=0.6s+0.8s=1.4s
设先后两次斜抛运动的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的速度分别为vx1、vx2,初速度的竖直分速度大小均为vy,则有:
vx16m/s
vx27m/s
vy=gt1=10×0.6m/s=6m/s
斜抛运动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守恒,第一次过P点与第二次的机械能之差就等于在初位置H点抛出时的动能之差,则有:
ΔEm()m()m(),解得:ΔE=﹣1.3J
可知第一次过P点比第二次机械能少1.3J,故B正确;
C、第一次抛出时的速度大小v1满足:
第一次抛出时的速度大小v2满足:
设落地瞬间,第一次,第二次的动能分别为Ek1、Ek2,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Ek1=mg OH,解得:Ek1=10J
Ek2=mg OH,解得:Ek2=11.3J
可得:Ek1:Ek2=100:113,故C错误;
D、作出初末速度的分解图如下图所示:
抛出时速度方向与落地瞬间速度方向夹角即为速度的偏转角,第一次斜抛运动的水平分速度较小,轨迹弯曲程度较小,易知上图中第一次的速度的偏转角θ1大于第二次的速度的偏转角θ2,故D正确。
故选:BD。
(多选)24.(2023 广东)人们用滑道从高处向低处运送货物。如图所示,可看作质点的货物从 圆弧滑道顶端P点静止释放,沿滑道运动到圆弧末端Q点时速度大小为6m/s。已知货物质量为20kg,滑道高度h为4m,且过Q点的切线水平,重力加速度取10m/s2。关于货物从P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重力做的功为360J
B.克服阻力做的功为440J
C.经过Q点时向心加速度大小为9m/s2
D.经过Q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80N
【解答】解:AB、货物从P到Q的运动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mgh﹣W克
其中,mgh=20×10×4J=800J
代入数据解得:W克=440J,故A错误,B正确;
C、根据题意可知,r=h
速度的表达式可得:
,故C正确;
D、在Q点,货物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货物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则
FN﹣mg=ma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
F压=FN
联立解得:F压=380N,故D正确;
故选:BCD。
(多选)25.(2023 湖南)如图,固定在竖直面内的光滑轨道ABC由直线段AB和圆弧段BC组成,两段相切于B点,AB段与水平面夹角为θ,BC段圆心为O,最高点为C,A与C的高度差等于圆弧轨道的直径2R。小球从A点以初速度v0冲上轨道,能沿轨道运动恰好到达C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从B到C的过程中,对轨道的压力逐渐增大
B.小球从A到C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始终保持不变
C.小球的初速度
D.若小球初速度v0增大,小球有可能从B点脱离轨道
【解答】解:A、小球从B到C的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cosθ﹣N=m
其中θ逐渐减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v也逐渐减小,所以N逐渐增大,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轨道的压力逐渐增大,故A正确;
B、小球从A到C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速度逐渐减小,重力的功率逐渐减小,故B错误;
C、小球从A点以初速度v0冲上轨道,能沿轨道运动恰好到达C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 2R
解得
故C错误;
D、在B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cosθ﹣N=m
解得
N=mgcosθ﹣m
当N=0时,v,当若小球初速度v=v0增大,小球有可能从B点脱离轨道,故D正确;
故选:AD。
(多选)26.(2023 湖北)如图所示,原长为l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与一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小球套在竖直固定的粗糙杆上,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杆上M、N两点与O点的距离均为l,P点到O点的距离为,OP与杆垂直。当小球置于杆上P点时恰好能保持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小球以某一初速度从M点向下运动到N点,在此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B.小球在P点下方 处的加速度大小为
C.从M点到N点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先变小再变大
D.从M点到P点和从P点到N点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做功相同
【解答】解:A、当小球置于杆上P点时恰好能保持静止,则有:k(l) μ=mg,解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故A正确;
B、小球在P点下方 处时,弹簧与杆的夹角为45°,此时弹簧的长度为l′,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弹力大小为:F=k(l﹣l′),解得:F=(4﹣2)m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Fcos45°﹣f=ma,其中:f=μFsin45°
联立解得:ag,故B错误;
C、杆上M、N两点与O点的距离均为l,所以小球在M和N点时弹簧处于原长,小球从M到P过程中,弹簧的压缩量增大、弹力增大,弹簧弹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增大、摩擦力增大;小球从P到N过程中,弹簧的压缩量减小、弹力减小,弹簧弹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减小、摩擦力减小,故从M点到N点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先变大再变小,故C错误;
D、关于P点对称的任意两点,小球受到的摩擦力相同,所以从M点到P点和从P点到N点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做功相同,故D正确。
故选:AD。
(多选)27.(2023 福建)甲、乙两辆完全相同的小车均由静止沿同一方向出发做直线运动。以出发时刻为计时零点,甲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a)所示,乙车所受合外力—时间图像如图(b)所示。则(  )
A.0~2s内,甲车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B.乙车在t=2s和t=6s时的速度相同
C.2~6s内,甲、乙两车的位移不同
D.t=8s时,甲、乙两车的动能不同
【解答】解:A.根据图(a)可得,0~2s内,图像的斜率不变,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故A错误;
B.根据图(b)易得,0~2s图像的面积为S=2N s=2N s,根据F﹣t图面积表示F对物体的冲量,设t=2s时,乙车速度为v2,质量为m,据动量定理:I=Ft=mv2﹣0,代入数值解得v2m/s;
同理0~6s图像的面积为S′=4N s﹣2N s=2N s,设t=6s时,乙车速度为v6,据动量定理:I′=F′t′=mv6﹣0,代入数值解得v6m/s;故乙车在t=2s和t=6s时的速度相同,故B正确。
C.根据图(a)可得,v﹣t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故2~6s内,甲的位移为:x甲=2m﹣2m=0m,而根据图(b),物体在t=2s和t=6s时的速度相同,力F做功相同,物体运动方向不变,故2~6s内,乙车肯定不为0,故2~6s内,甲、乙两车的位移不同,故C正确。
D.t=8s时,根据图(a)可得此时甲车速度为0,动能为0;而根据图(b),设t=8s时,乙车速度为v8,0~2s图像的面积为S=4N s4N s=0,据动量定理:I″=F″t″=mv8﹣0,代入数值解得v8=0,故乙车速度为0,动能为0。故D错误。
故选:BC。
三.解答题(共8小题)
28.(2024 北京)科学家根据天文观测提出宇宙膨胀模型:在宇宙大尺度上,所有的宇宙物质(星体等)在做彼此远离运动,且质量始终均匀分布,在宇宙中所有位置观测的结果都一样。以某一点O为观测点,以质量为m的小星体(记为P)为观测对象。当前P到O点的距离为r0,宇宙的密度为ρ0。
(1)求小星体P远离到2r0处时宇宙的密度ρ;
(2)以O点为球心,以小星体P到O点的距离为半径建立球面。P受到的万有引力相当于球内质量集中于O点对P的引力。已知质量为m1和m2、距离为R的两个质点间的引力势能EP=﹣G,G为引力常量。仅考虑万有引力和P远离O点的径向运动。
a.求小星体P从r0处远离到2r0处的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ΔEk;
b.宇宙中各星体远离观测点的速率v满足哈勃定律v=Hr,其中r为星体到观测点的距离,H为哈勃系数。H与时间t有关但与r无关,分析说明H随t增大还是减小。
【解答】解:(1)在宇宙中所有位置观测的结果都一样,则小星体P运动前后距离O点半径为r0和2r0的球内质量相同,即
解得小星体P远离到2r0处时宇宙的密度
(2)a.此球内的质量
P从r0处远离到2r0处,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动能的变化量
解得ΔEkGπρ0m
b.由a知星体的速度随r0增大而减小,星体到观测点距离越大,运动时间t越长,由v=Hr知,H减小,故H随t增大而减小。
答:(1)小星体P远离到2r0处时宇宙的密度ρ为;
(2)a.小星体P从r0处远离到2r0处的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ΔEk为Gπρ0m;
b.H随t增大而减小。
29.(2024 山东)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轨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轨道水平部分的上表面粗糙,竖直半圆形部分的表面光滑,两部分在P点平滑连接,Q为轨道的最高点。质量为m的小物块静置在轨道水平部分上,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已知轨道半圆形部分的半径R=0.4m,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1)若轨道固定,小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轨道运动到Q点时,受到轨道的弹力大小等于3mg,求小物块在Q点的速度大小v;
(2)若轨道不固定,给轨道施加水平向左的推力F,小物块处在轨道水平部分时,轨道加速度a与F对应关系如图乙所示。
(i)求μ和m;
(ii)初始时,小物块静置在轨道最左端,给轨道施加水平向左的推力F=8N,当小物块到P点时撤去F,小物块从Q点离开轨道时相对地的速度大小为7m/s。求轨道水平部分的长度L。
【解答】解:(1)若轨道固定,小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轨道运动到Q点时,受到轨道的弹力大小等于3mg,通过分析题意可知,在Q点时轨道对小物块弹力只能竖直向下大小为3m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3mg+mg=m
解得v=4m/s
(2)(i)若轨道不固定,给轨道施加水平向左的推力F,小物块处在轨道水平部分时,由图乙可知,当0<F≤4N,小物块m和轨道M一起向左做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m)a,则a,根据图乙第一段图线的斜率k(kg﹣1)(kg﹣1),
即(kg﹣1)(kg﹣1),则M+m=2,当F>4N,小物块和轨道产生相对滑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μmg=Ma,即a,同理根据图乙第二段图线的斜率的物理意义,有(kg﹣1)=1(kg﹣1),
联立解得M=1kg,m=1kg
将图乙中(4N,2m/s2)代入a
解得μ=0.2
(ii)当F=8N时,由图乙对轨道a1=6m/s2,方向水平向左,对小物块,根据μmg=ma2,解得a2=2m/s2,设经过时间t小物块运动到P点,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a1t2a2t2=L,滑动P点时轨道的速度为v1=a1t,小物块的速度为v2=a2t,方向都是水平向左,小物块在与竖直面内圆弧轨道作用的过程中,系统在水平方向满足动量守恒条件和机械能守恒定律,且规定水平向左的方向为正方向,有
Mv1+mv2=Mv1′+mv2′
MmMmmg 2R
且v2′=7m/s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t=1.5s或者t=3.17s(不合题意,舍弃)
L=4.5m
答:(1)小物块在Q点的速度大小v为4m/s;
(2)(i)μ的值为0.2,m的值为1kg;
(ii)轨道水平部分的长度L为4.5m。
30.(2024 新课标)将重物从高层楼房的窗外运到地面时,为安全起见,要求下降过程中重物与楼墙保持一定的距离。如图,一种简单的操作方法是一人在高处控制一端系在重物上的绳子P,另一人在地面控制另一根一端系在重物上的绳子Q,二人配合可使重物缓慢竖直下降。若重物的质量m=42kg,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当P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37°时,Q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β=53°。(sin37°=0.6)
(1)求此时P、Q绳中拉力的大小;
(2)若开始竖直下降时重物距地面的高度h=10m,求在重物下降到地面的过程中,两根绳子拉力对重物做的总功。
【解答】解:(1)对重物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得:
在水平方向上有:TPsinα=TQsinβ
在竖直方向上有:TPcosα=mg+TQcosβ
联立解得:TP=1200N,TQ=900N
(2)使重物缓慢竖直下降,可认为初末重物的动能均为零,设两根绳子拉力对重物做的总功为W,对此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
W+mgh=0﹣0
解得:W=﹣4200J
答:(1)此时P、Q绳中拉力的大小分别为1200N、900N;
(2)在重物下降到地面的过程中,两根绳子拉力对重物做的总功为﹣4200J。
31.(2024 江苏)如图所示,粗糙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倾角为θ,斜面长为L。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在电动机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加速至B点时达到最大速度v,之后做匀速运动至C点,关闭电动机,从C点又恰好到达最高点D。求:
(1)CD段长x;
(2)BC段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
(3)全过程物块储存的机械能E1和电动机因拉动物块多消耗的电能E2的比值。
【解答】解:(1)关闭电动机,物块从C点恰好到达最高点D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
﹣mgx sinθ﹣μmgx cosθ=0mv2
解得:x
(2)物块在BC段做匀速运动,由平衡条件可得:
电动机输出的牵引力为:F=mgsinθ+μmgcosθ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Fv=mgv(sinθ+μcosθ)
(3)全过程物块储存的机械能等于全过程物块增加的重力势能,则有:
E1=mgLsinθ
全过程电动机因拉动物块多消耗的电能等于物块由A到C增加的机械能与系统因摩擦产生的内能之和,则有:
E2=mg(L﹣x)sinθmv2+μmg(L﹣x)cosθ
解得:E2=mgL(sinθ+μcosθ)
可得:
答:(1)CD段长x为;
(2)BC段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为mgv(sinθ+μcosθ);
(3)全过程物块储存的机械能E1和电动机因拉动物块多消耗的电能E2的比值为。
32.(2023 辽宁)某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具有水面滑行汲水和空中投水等功能。某次演练中,该飞机在水面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直线滑行并汲水,速度达到v1=80m/s时离开水面,该过程滑行距离L=1600m、汲水质量m=1.0×104kg。离开水面后,飞机攀升高度h=100m时速度达到v2=100m/s,之后保持水平匀速飞行,待接近目标时开始空中投水。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飞机在水面滑行阶段的加速度a的大小及滑行时间t;
(2)整个攀升阶段,飞机汲取的水的机械能增加量ΔE。
【解答】解:(1)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
解得am/s2=2m/s2
根据vt=v0+at可得
ts=40s
(2)整个攀升阶段,飞机汲取的水的机械能增加量为
ΔE=ΔEk+ΔEpmghJ1.0×104×802J+1.0×104×10×100J=2.8×107J
答:(1)飞机在水面滑行阶段的加速度a的大小为2m/s2,滑行时间t为40s;
(2)整个攀升阶段,飞机汲取的水的机械能增加量ΔE为2.8×107J。
33.(2023 湖北)如图为某游戏装置原理示意图。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半圆形竖直挡板,其半径为2R、内表面光滑,挡板的两端A、B在桌面边缘,B与半径为R的固定光滑圆弧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过C点的轨道半径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小物块以某一水平初速度由A点切入挡板内侧,从B点飞出桌面后,在C点沿圆弧切线方向进入轨道内侧,并恰好能到达轨道的最高点D。小物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忽略空气阻力,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求:
(1)小物块到达D点的速度大小。
(2)B和D两点的高度差。
(3)小物块在A点的初速度大小。
【解答】解:(1)小物块恰好能到达轨道的最高点D,说明只有重力提供向心力,列式得:mg,解得小物块到达D点的速度大小:;
(2)设B和D两点的高度差为h,小物块在B点的速度为vB,从B到D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mgh
小物块在BC之间做平抛运动,在C点沿圆弧切线方向进入轨道内侧,说明在C点速度与过C点半径垂直,说明此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将速度沿水平和竖直分解,如下图所示:
BC之间的竖直距离H=h+R+Rcos60°=h+1.5R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得:tan60°
联立求解小物块在B点的速度为vB,B和D两点的高度差h=0
(3)设小物块在A点的速度为v,从A到B只有摩擦力做功,运用动能定理得:﹣μmg 2πR,将及vB代入解得:小物块在A点的初速度大小v。
答:(1)小物块到达D点的速度大小为;
(2)B和D两点的高度差为0;
(3)小物块在A点的初速度大小为。
34.(2023 江苏)如图所示,滑雪道AB由坡道和水平道组成,且平滑连接,坡道倾角均为45°。平台BC与缓冲坡CD相连,若滑雪者从P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恰好到达B点。滑雪者现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从B点飞出。已知A、P间的距离为d,滑雪者与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1)求滑雪者运动到P点的时间t;
(2)求滑雪者从B点飞出的速度大小v;
(3)若滑雪者能着陆在缓冲坡CD上,求平台BC的最大长度L。
【解答】解:(1)滑雪者由A到P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此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a,滑雪者的质量为m,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45°﹣μmgcos45°=ma
由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可得:
dat2
联立解得:t
(2)设滑雪者从P到B的过程,所受重力与滑动摩擦力做功分别为WG、Wf,对滑雪者从P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恰好到达B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WG+Wf=0﹣0
对滑雪者从A点静止下滑到B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dsin45°﹣μmgdcos45°+WG+Wfmv2﹣0
联立解得:v
(3)滑雪者在B点以速度大小为v,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的速度做斜抛运动,在B点竖直向上的分速度为vy=vsin45°,水平分速度为vx=vcos45°
设从B点运动到最高点的时间t1,由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得:
t1
设从B点运动到与B点等高点的水平位移的大小为x,由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可知此过程的时间为2t1,由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得:
x=vx 2t1
联立解得:x
若滑雪者能着陆在缓冲坡CD上,平台BC的长度不能大于x,故平台BC的最大长度L=x
答:(1)滑雪者运动到P点的时间t为;
(2)滑雪者从B点飞出的速度大小v为;
(3)若滑雪者能着陆在缓冲坡CD上,平台BC的最大长度L为。
35.(2023 甲卷)如图,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轻质弹簧,其一端固定在墙上。用质量为m的小球压弹簧的另一端,使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释放后,小球在弹簧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在桌面上运动,与弹簧分离后,从桌面水平飞出。小球与水平地面碰撞后瞬间,其平行于地面的速度分量与碰撞前瞬间相等;垂直于地面的速度分量大小变为碰撞前瞬间的。小球与地面碰撞后,弹起的最大高度为h。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忽略空气阻力。求:
(1)小球离开桌面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第一次落地点距桌面上其飞出点的水平距离。
【解答】解:(1)设小球离开桌面时速度大小为v0,对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P
解得:v0
(2)设小球从离开桌面到第一次落地所用时间为t,则落地点距飞出点的水平距离x=v0t
落地瞬间竖直分速度vy=gt
与地面撞击后瞬间,竖直速度大小为vy′vygt
小球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有:0﹣vy′2=﹣2gh
联立解得:x
答:(1)小球离开桌面时的速度大小为;
(2)小球第一次落地点距桌面上其飞出点的水平距离为。
第1页(共1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7 机械能守恒定律——2023和2024年高考物理真题汇编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2024 浙江)一个音乐喷泉喷头出水口的横截面积为2×10﹣4m2,喷水速度约为10m/s,水的密度为1×103kg/m3,则该喷头喷水的功率约为(  )
A.10W B.20W C.100W D.200W
2.(2024 浙江)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足球从水平地面上位置1被踢出后落在位置3,在空中达到最高点2的高度为h,则足球(  )
A.从1到2动能减少mgh
B.从1到2重力势能增加mgh
C.从2到3动能增加mgh
D.从2到3机械能不变
3.(2024 海南)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于2024年4月30日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在飞船返回至离地面十几公里时打开主伞飞船快速减速,返回舱速度大大减小,在减速过程中(  )
A.返回舱处于超重状态 B.返回舱处于失重状态
C.主伞的拉力不做功 D.重力对返回舱做负功
4.(2024 北京)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AB与竖直面内的光滑半圆形轨道BC在B点平滑连接。一小物体将轻弹簧压缩至A点后由静止释放,物体脱离弹簧后进入半圆形轨道,恰好能够到达最高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C点所受合力为零
B.物体在C点的速度为零
C.物体在C点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D.物体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物体在C点的动能
5.(2024 安徽)某同学参加户外拓展活动,遵照安全规范,坐在滑板上,从高为h的粗糙斜坡顶端由静止下滑,至底端时速度为v。已知人与滑板的总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此过程中人与滑板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
A.mgh B.
C. D.
6.(2024 安徽)在某地区的干旱季节,人们常用水泵从深水井中抽水灌溉农田,简化模型如图所示。水井中的水面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出水口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与落地点的水平距离约为l。假设抽水过程中H保持不变,水泵输出能量的η倍转化为水被抽到出水口处增加的机械能。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管内径的横截面积为S,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水泵的输出功率约为(  )
A.(H+h)
B.(H+h)
C.(H)
D.(H)
7.(2024 江西)“嫦娥六号”探测器于2024年5月8日进入环月轨道,后续经调整环月轨道高度和倾角,实施月球背面软着陆。当探测器的轨道半径从r1调整到r2时(两轨道均可视为圆形轨道),其动能和周期从Ek1、T1分别变为Ek2、T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B.,
C., D.,
8.(2024 甲卷)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质量为m的小环套在大圆环上,小环从静止开始由大圆环顶端经Q点自由下滑至其底部,Q为竖直线与大圆环的切点。则小环下滑过程中对大圆环的作用力大小(  )
A.在Q点最大 B.在Q点最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9.(2024 江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对庐山瀑布的浪漫主义描写。设瀑布的水流量约为10m3/s,水位落差约为150m。若利用瀑布水位落差发电,发电效率为70%,则发电功率大致为(  )
A.109W B.107W C.105W D.103W
10.(2024 山东)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甲、乙两同学,分别坐在水平放置的轻木板上,木板通过一根原长为l的轻质弹性绳连接,连接点等高且间距为d(d<l)。两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均为μ,弹性绳劲度系数为k,被拉伸时弹性势能(x为绳的伸长量)。现用水平力F缓慢拉动乙所坐木板,直至甲所坐木板刚要离开原位置,此过程中两人与所坐木板保持相对静止,k保持不变,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F所做的功等于(  )
A.
B.
C.
D.
11.(2024 新课标)福建舰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借助配重小车可以进行弹射测试,测试时配重小车被弹射器从甲板上水平弹出后,落到海面上。调整弹射装置,使小车水平离开甲板时的动能变为调整前的4倍。忽略空气阻力,则小车在海面上的落点与其离开甲板处的水平距离为调整前的(  )
A.0.25倍 B.0.5倍 C.2倍 D.4倍
12.(2023 新课标)无风时,雨滴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在地面附近会以恒定的速率竖直下落。一质量为m的雨滴在地面附近以速率v下落高度h的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A.0 B.mgh C.mv2﹣mgh D.mv2+mgh
13.(2023 乙卷)一同学将排球自O点垫起,排球竖直向上运动,随后下落回到O点。设排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和速度大小成正比,则该排球(  )
A.上升时间等于下落时间
B.被垫起后瞬间的速度最大
C.达到最高点时加速度为零
D.下落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
14.(2023 浙江)铅球被水平推出后的运动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于铅球在空中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a、速度大小v、动能Ek和机械能E随运动时间t的变化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5.(2023 甲卷)一同学将铅球水平推出,不计空气阻力和转动的影响,铅球在平抛运动过程中(  )
A.机械能一直增加
B.加速度保持不变
C.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D.被推出后瞬间动能最大
16.(2023 辽宁)如图(a),从高处M点到地面N点有Ⅰ、Ⅱ两条光滑轨道。两相同小物块甲、乙同时从M点由静止释放,沿不同轨道滑到N点,其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b)所示。由图可知,两物块在离开M点后、到达N点前的下滑过程中(  )
A.甲沿Ⅰ下滑且同一时刻甲的动能比乙的大
B.甲沿Ⅱ下滑且同一时刻甲的动能比乙的小
C.乙沿Ⅰ下滑且乙的重力功率一直不变
D.乙沿Ⅱ下滑且乙的重力功率一直增大
17.(2023 湖北)两节动车的额定功率分别为P1和P2,在某平直铁轨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分别为v1和v2。现将它们编成动车组,设每节动车运行时受到的阻力在编组前后不变,则该动车组在此铁轨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
A.
B.
C.
D.
18.(2023 江苏)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粗糙斜面从底端上滑,到达最高点B后返回到底端。利用频闪仪分别对上滑和下滑过程进行拍摄,频闪照片示意图如图所示。与图乙中相比,图甲中滑块(  )
A.受到的合力较小
B.经过A点的动能较小
C.在A、B之间的运动时间较短
D.在A、B之间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较小
19.(2023 北京)如图所示,一物体在力F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质量为m,加速度大小为a,物体和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在物体移动距离为x的过程中(  )
A.摩擦力做功大小与F方向无关
B.合力做功大小与F方向有关
C.F为水平方向时,F做功为μmgx
D.F做功的最小值为max
20.(2023 山东)质量为M的玩具动力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牵引力F和受到的阻力f均为恒力。如图所示,小车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拉着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当小车拖动物体行驶的位移为S1时,小车达到额定功率,轻绳从物体上脱落。物体继续滑行一段时间后停下,其总位移为S2。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不计空气阻力。小车的额定功率P0为(  )
A.
B.
C.
D.
21.(2023 浙江)一位游客正在体验蹦极,绑上蹦极专用的橡皮绳后从跳台纵身而下。游客从跳台下落直到最低点过程中(  )
A.弹性势能减小
B.重力势能减小
C.机械能保持不变
D.绳一绷紧动能就开始减小
二.多选题(共6小题)
(多选)22.(2024 广东)如图所示,探测器及其保护背罩通过弹性轻绳连接降落伞,在接近某行星表面时以60m/s的速度竖直匀速下落。此时启动“背罩分离”,探测器与背罩断开连接,背罩与降落伞保持连接。已知探测器质量为1000kg,背罩质量为50kg,该行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为地球的和,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10m/s2,忽略大气对探测器和背罩的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4m/s2
B.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
C.“背罩分离”后瞬间,背罩的加速度大小为80m/s2
D.“背罩分离”后瞬间,探测器所受重力对其做功的功率为30kW
(多选)23.(2024 福建)先后两次从高为OH=1.4m高处斜向上抛出质量为m=0.2kg同一物体,落于Q1、Q2,测得OQ1=8.4m,OQ2=9.8m,两轨迹交于P点,两条轨迹最高点等高且距水平地面高为3.2m,重力加速度g=10m/s2(  )
A.第一次抛出上升时间,下降时间比值为
B.第一次过P点比第二次机械能少1.3J
C.落地瞬间,第一次,第二次动能之比为72:85
D.第一次抛出时速度方向与落地瞬间速度方向夹角比第二次大
(多选)24.(2023 广东)人们用滑道从高处向低处运送货物。如图所示,可看作质点的货物从 圆弧滑道顶端P点静止释放,沿滑道运动到圆弧末端Q点时速度大小为6m/s。已知货物质量为20kg,滑道高度h为4m,且过Q点的切线水平,重力加速度取10m/s2。关于货物从P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重力做的功为360J
B.克服阻力做的功为440J
C.经过Q点时向心加速度大小为9m/s2
D.经过Q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80N
(多选)25.(2023 湖南)如图,固定在竖直面内的光滑轨道ABC由直线段AB和圆弧段BC组成,两段相切于B点,AB段与水平面夹角为θ,BC段圆心为O,最高点为C,A与C的高度差等于圆弧轨道的直径2R。小球从A点以初速度v0冲上轨道,能沿轨道运动恰好到达C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从B到C的过程中,对轨道的压力逐渐增大
B.小球从A到C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始终保持不变
C.小球的初速度
D.若小球初速度v0增大,小球有可能从B点脱离轨道
(多选)26.(2023 湖北)如图所示,原长为l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与一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小球套在竖直固定的粗糙杆上,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杆上M、N两点与O点的距离均为l,P点到O点的距离为,OP与杆垂直。当小球置于杆上P点时恰好能保持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小球以某一初速度从M点向下运动到N点,在此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B.小球在P点下方 处的加速度大小为
C.从M点到N点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先变小再变大
D.从M点到P点和从P点到N点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做功相同
(多选)27.(2023 福建)甲、乙两辆完全相同的小车均由静止沿同一方向出发做直线运动。以出发时刻为计时零点,甲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a)所示,乙车所受合外力—时间图像如图(b)所示。则(  )
A.0~2s内,甲车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B.乙车在t=2s和t=6s时的速度相同
C.2~6s内,甲、乙两车的位移不同
D.t=8s时,甲、乙两车的动能不同
三.解答题(共8小题)
28.(2024 北京)科学家根据天文观测提出宇宙膨胀模型:在宇宙大尺度上,所有的宇宙物质(星体等)在做彼此远离运动,且质量始终均匀分布,在宇宙中所有位置观测的结果都一样。以某一点O为观测点,以质量为m的小星体(记为P)为观测对象。当前P到O点的距离为r0,宇宙的密度为ρ0。
(1)求小星体P远离到2r0处时宇宙的密度ρ;
(2)以O点为球心,以小星体P到O点的距离为半径建立球面。P受到的万有引力相当于球内质量集中于O点对P的引力。已知质量为m1和m2、距离为R的两个质点间的引力势能EP=﹣G,G为引力常量。仅考虑万有引力和P远离O点的径向运动。
a.求小星体P从r0处远离到2r0处的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ΔEk;
b.宇宙中各星体远离观测点的速率v满足哈勃定律v=Hr,其中r为星体到观测点的距离,H为哈勃系数。H与时间t有关但与r无关,分析说明H随t增大还是减小。
29.(2024 山东)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轨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轨道水平部分的上表面粗糙,竖直半圆形部分的表面光滑,两部分在P点平滑连接,Q为轨道的最高点。质量为m的小物块静置在轨道水平部分上,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已知轨道半圆形部分的半径R=0.4m,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1)若轨道固定,小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轨道运动到Q点时,受到轨道的弹力大小等于3mg,求小物块在Q点的速度大小v;
(2)若轨道不固定,给轨道施加水平向左的推力F,小物块处在轨道水平部分时,轨道加速度a与F对应关系如图乙所示。
(i)求μ和m;
(ii)初始时,小物块静置在轨道最左端,给轨道施加水平向左的推力F=8N,当小物块到P点时撤去F,小物块从Q点离开轨道时相对地的速度大小为7m/s。求轨道水平部分的长度L。
30.(2024 新课标)将重物从高层楼房的窗外运到地面时,为安全起见,要求下降过程中重物与楼墙保持一定的距离。如图,一种简单的操作方法是一人在高处控制一端系在重物上的绳子P,另一人在地面控制另一根一端系在重物上的绳子Q,二人配合可使重物缓慢竖直下降。若重物的质量m=42kg,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当P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37°时,Q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β=53°。(sin37°=0.6)
(1)求此时P、Q绳中拉力的大小;
(2)若开始竖直下降时重物距地面的高度h=10m,求在重物下降到地面的过程中,两根绳子拉力对重物做的总功。
31.(2024 江苏)如图所示,粗糙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倾角为θ,斜面长为L。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在电动机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加速至B点时达到最大速度v,之后做匀速运动至C点,关闭电动机,从C点又恰好到达最高点D。求:
(1)CD段长x;
(2)BC段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
(3)全过程物块储存的机械能E1和电动机因拉动物块多消耗的电能E2的比值。
32.(2023 辽宁)某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具有水面滑行汲水和空中投水等功能。某次演练中,该飞机在水面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直线滑行并汲水,速度达到v1=80m/s时离开水面,该过程滑行距离L=1600m、汲水质量m=1.0×104kg。离开水面后,飞机攀升高度h=100m时速度达到v2=100m/s,之后保持水平匀速飞行,待接近目标时开始空中投水。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飞机在水面滑行阶段的加速度a的大小及滑行时间t;
(2)整个攀升阶段,飞机汲取的水的机械能增加量ΔE。
33.(2023 湖北)如图为某游戏装置原理示意图。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半圆形竖直挡板,其半径为2R、内表面光滑,挡板的两端A、B在桌面边缘,B与半径为R的固定光滑圆弧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过C点的轨道半径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小物块以某一水平初速度由A点切入挡板内侧,从B点飞出桌面后,在C点沿圆弧切线方向进入轨道内侧,并恰好能到达轨道的最高点D。小物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忽略空气阻力,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求:
(1)小物块到达D点的速度大小。
(2)B和D两点的高度差。
(3)小物块在A点的初速度大小。
34.(2023 江苏)如图所示,滑雪道AB由坡道和水平道组成,且平滑连接,坡道倾角均为45°。平台BC与缓冲坡CD相连,若滑雪者从P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恰好到达B点。滑雪者现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从B点飞出。已知A、P间的距离为d,滑雪者与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1)求滑雪者运动到P点的时间t;
(2)求滑雪者从B点飞出的速度大小v;
(3)若滑雪者能着陆在缓冲坡CD上,求平台BC的最大长度L。
35.(2023 甲卷)如图,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轻质弹簧,其一端固定在墙上。用质量为m的小球压弹簧的另一端,使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释放后,小球在弹簧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在桌面上运动,与弹簧分离后,从桌面水平飞出。小球与水平地面碰撞后瞬间,其平行于地面的速度分量与碰撞前瞬间相等;垂直于地面的速度分量大小变为碰撞前瞬间的。小球与地面碰撞后,弹起的最大高度为h。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忽略空气阻力。求:
(1)小球离开桌面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第一次落地点距桌面上其飞出点的水平距离。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