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选修)试卷
命题人:仲淑娴 审核人:祝莹 时间:2015年11月10日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福尔马林 B.酚醛树脂 C.纤维素 D.硬脂酸甘油酯
2.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
B.1mol苹果酸可与3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C.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mol H2
D. 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3.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A.(CH3)3COH的名称:2,2 二甲基乙醇 B.乙醛的结构式:CH3CHO
C.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 NA
B.4.2 g C3H6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一定为0.1 NA
C.1 mol —OH中电子数为10 NA
D.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的原子总数为0.1 NA
5.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CH3CH=CH2+Br2 CH3CHBrCH2Br
B.CH3CH2OH CH2=CH2↑+H2O
C.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D.2CH3CH2OH + O2 2CH3CHO + 2H2O
6.下列化合物的1H—NMR谱图中吸收峰的数目不正确的是
7.GFP是一个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最初是在水母中发现的,它可用于标记蛋白。以下关于GFP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甲醛可使其变性
C.与强酸、强碱不反应 D.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8.以下判断,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项目 结论
A 三种有机化合物:丙烯、氯乙烯、苯 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
B 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 属于同一反应类型
C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 褪色的原理相同
D C5H10O2属于羧酸的同分异构体数目 共有4种
9.乙酸橙花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1mol该有机物可消耗3molH2;②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分子式为C12H20O2;④它的同分异构体中可能有酚类;
⑤1 mol该有机物水解时只能消耗1 mol NaOH
A.②③④ B.①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⑤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6H5O-+CO2+H2O→2C6H5OH+CO32-
B.甲醛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银氨溶液并加热:
HCHO+2[Ag(NH3)2]++2OH-HCOO-+NH4++2Ag↓+3NH3+H2O
C.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醋酸: HCO3-+H+ === CO2↑+H2O
D.乙醛与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后加热至沸腾:
CH3CHO+2Cu(OH)2+OH—Cu2O↓+CH3COO—+3H2O
二、不定项选择: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计20分。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1.为了提纯下表所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有关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的选择不正确的是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苯(苯酚) 浓溴水 过滤
B 乙酸乙酯(乙酸) NaOH 分液
C CH3CH2OH (H2O) CaO 蒸馏
D 肥皂(甘油) NaCl 过滤
12.膳食纤维具有的突出保健功能,近年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人体的“第七营养素”。木质素是一种非糖类膳食纤维,其单体之一是芥子醇,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芥子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芥子醇的分子式是C11H12O4
B.芥子醇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
C.1mol芥子醇能与足量溴水反应消耗3molBr2
D.1mol芥子醇与足量的氢气反应消耗氢气4mol
13.药物贝诺酯可由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贝诺酯分子中有三种含氧官能团
B.可用FeCl3 溶液区别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
C.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均能与NaHCO3 溶液反应
D.贝诺酯与足量NaOH 溶液共热,最终生成乙酰水杨酸钠和对乙酰氨基酚钠
14.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 溶液和CuSO4 溶液 均有固体析出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B 淀粉溶液和稀H2SO4混合加热后,再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煮沸 无砖红色沉淀产生 淀粉未水解
C 向苯酚浓溶液中滴入溴水,振荡 无白色沉淀产生 苯酚与溴水不反应
D 将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70℃后,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KMnO4溶液褪色 不能证明乙烯能使KMnO4溶液褪色
15.我国科研人员以蹄叶囊青为原料先制得化合物Ⅰ再转化为具有抗癌抑菌活性的倍半萜化合物Ⅱ,有关转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Ⅰ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化合物Ⅰ分子中含有6个手性碳原子
C.化合物Ⅱ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消去及加成反应
D.检验化合物Ⅱ中是否含化合物Ⅰ可用Br2的CCl4溶液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16.(15分)有下列四种物质:
.
(1)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的烯烃的是 ,写出消去产物的结构简式: 。
(2)能被氧化生成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的醛或酮的是 ,写出氧化产物的结构简式: 。
17.(14分)有①H2NCH2COOH ②CH2OH(CHOH)4CHO ③(C6H10O5)n(纤维素) ④油酸甘油酯
⑤苯酚 ⑥HCHO 等物质,其中(用数字序号填空):
(1)易溶于水的是________。 (2)能跟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
(3)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________。 (4)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________。
18.(8分)请以乙醇为原料设计合成 的方案。依次写出合成方案中所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14分)呋喃酚是合成农药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
(1)A物质核磁共振氢谱共有 个峰, E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D不能够发生的反应有 (填代号) ①氧化反应 ② 取代反应 ③加成还原 ④消去反应
(2)已知X的分子式为C4H7C1,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 。
(3)Y是X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无支链且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含甲基,其结构简式为 ,则Y的名称(系统命名)是 。
(4)下列有关化合物C、D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可用氯化铁溶液鉴别C和D ②C和D含有的官能团完全相同
③C和D互为同分异构体 ④C和D均能使溴水褪色
20.(16分)化合物H是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可由E和F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有些反应条件省略,如加热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
已知以下信息:
①A属于芳香烃,H属于酯类化合物;②I的核磁共振氢谱为二组峰,且峰的面积比为6:1。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结构简式 ,D的官能团名称 。
(2)B→C的反应类型 ; D→E的反应类型 ,
(3)①C→D的化学方程式 。
②E+F→H的化学方程式 。
③I→G的化学方程式 。
④G→J的化学方程式 。
21.(13分)以对甲酚(A)为起始原料,通过一系列反应合成有机物E的路线如下:
(1)A→B的反应类型为 。
(2)D→E发生的取代反应中还生成了NaCl,则X的化学式为 。
(3)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任写一种)。
①苯的衍生物,苯环上有四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取代产物只有一种
②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
(4)已知:R-CN R-COOH,E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的产物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F(C11H10O3)。写出F的结构简式: 。
(5)利用合成E路线中的有关信息,写出以对甲酚、乙醇为主要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流程图示如下,请填写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江苏省镇江中学2017届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答案(选修)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D A C A C A B D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选项 AB BD B D B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16. (15分)
(1)c、d(2分)(CH3)3CCH=CH2、CH2=C(CH3)2 (4分)
(2)a、b、c(3分)HCHO、(CH3)3CCHO、(CH3)3CCH2CHO (6分)
17. (14分)
(1)①②⑥ (2)②④⑤⑥ (3)①②③⑤ (4)①④⑤
(每个1分,错选倒扣一分)
18. (8分)(每空2分)
19. (14分)
(1)3 ,羟基、醚键, ④
(2)
( http: / / www.21cnjy.com )
(3) CH2Cl—CH2—CH=CH2、 4-氯-1-丁烯 (4)①③④ (每空2分)
20. (16分)(每空2分)
(1) ; 醛基;
(2)取代(水解)反应; 氧化反应;
(3)
21.(13分)
(1)取代反应 (2分) (2))NaCN (2分)
(3)
(2分)
(任写一种)
(4)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分)
(5)
(每步1分,共5分)
-CH2-CH2-CH2-
[
]
n
浓H2SO4
170℃
H3C—O
H3C—O
HO—
—CH
=CH—CH2OH
O2/催化剂
△
O2/催化剂
△
H2O/△
浓硫酸/△
△
催化剂
△
催化剂
浓硫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