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物质的分类 (课件 21张PPT+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节 物质的分类 (课件 21张PPT+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7-21 10:14:4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节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核心概念】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学习内容与要求】
1.7 常见物质的分类
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认识同类物质通常具有相似的性质。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明确混合物、纯净物、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无机盐、有机物等概念之间的并列及从属关系; 能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常见物质进行简单分类;知道分类标准不同,物质的类别也不同。
2.科学思维:通过亲自尝试将散乱概念条理化、结构化,学会制作一些“树状概念图”。
3.探究实践:尝试用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从中体会分类的研究方法,培养发散性思维品质;通过查阅资料,整理归纳,进一步提高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4.态度责任:通过分类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处和在学科中的运用,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学科思想;通过小组探究,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研究,探讨科学问题的方法。
【教学思路】关于分类方法学生并不陌生,因为生活中很多事物都用到分类。本节课要让学生掌握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使学生能体会到对物质分类是需要依据的,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在书店怎样最快找到你需要的书 自然界中物质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识别它们,人们常要对它们分门别类。 给物质分类,需要仔细观察和研究,了解这些物质的基本性质。 由学生的亲身经历引入物质分类。
 物质的分类方法 [情景展示] 观察图中的物质,并按它们的颜色和状态进行分类,完成表格 分类依据不同类的物质颜色无色物质: 有色物质: 状态固态物质: 气态物质: 液态物质:
[问题探究] 怎样对物质进行分类 物质分类的方法有哪些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分类时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分类的依据不同,结果也就不同。物质分类的方法很多,主要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酸碱性)或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如物质按颜色不同可分为无色物质和有色物质;按酸碱性不同可分为酸性物质、碱性物质和中性物质;按组成元素的不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等。 学习过程中体现分类思想,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组成确定分类标准。 通过观察和实验区分物质。 联系七年级科学所学的二歧分类检索表。
常见物质的分类 [情景展示1] [情景说明] 以上物质的组成不同,组成为内部结构,较为准确。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有利于全面认识物质。 [问题探究] 你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将上述物质进行分类吗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根据物质的组成不同,可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研究物质的分类主要是把纯净物进行分类,可以分类如下: 物质 [继续探究] 根据上述物质分类图,对镁、硫、氧气、氧化镁、二氧化硫、氢氧化钙、 氯化钠、高锰酸钾等 8 种物质进行分类,并把它们填入表 中。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学习物质的分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不同种类的物质在一定条件 下的相互转化。
课堂小结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节 物质的分类
考试这样考
类型一 物质分类的方法
角度1:确定分类依据,选择不同类别的物质
1.在①MgO、CuO、CaO、SO2;②C、Fe、S、P;③CH4、CO2、C2H5OH、C6H12O6 三组物质中,每组
各有一种物质在分类与组内其它物质不同,这三种物质分别是( )
A.CuO、Fe、CH4 B.SO2、Fe、CO2 C.CaO、C、C6H12O6 D.SO2、S、C2H5OH
角度2:已知物质按相应的物质类别归类
2.化学实验室通常将药品分类后存放在不同的药品柜里,现存放的部分药品如下:
药品柜 甲 乙 丙 丁
药品 硫酸、硝酸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硝酸钾、氯化钠 白磷、铁粉
实验室新购进一些碳酸钠,应将他存放在药品柜(  )
A.甲 B.乙 C.丙 D.丁
角度3:由实验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物质区分
3.通过对物质性质的学习,我们知道根据物质的性质可对物质进行区分,下列实验室区分物
质的方法均正确的是(  )
A B C D
实验要求 区分吸入的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 区分白糖和食盐 区分白醋和白酒 区分铁丝和铜丝
第一方案 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 观察颜色 闻气味 观察颜色
第二方案 带火星的木条 品尝味道 溶于水 用磁铁吸引
角度4:二岐分类法进行物质分类
4.现有锌、氧化铜、硫酸钡和石灰石四种固体,为了区分它们,小煦参照二歧分类检索表制作了一个物质检索表,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a 只含一种物质………2 1b 含有多种物质………甲 2a 只含一种元素………乙 2b 含有多种元素………3 3a ________……………丙 3b 白色固体……………丁
A.甲表示的是石灰石
B.乙表示的是锌
C.表中“________”应该表示为“黑色固体”
D.也可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对丙、丁分类
类型二 常见物质的分类
角度1:已知物质的化学式进行常见物质的归类
5.为研究识别物质,需要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表中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 酸 碱 盐 氧化物
A HNO3 Na2CO3 Cu(NO3)2 Fe3O4
B HCl NaOH NaCl C2H6O
C H2SO4 KOH NH4NO3 H2O
D H2O2 Ca(OH)2 ZnSO4 O2
角度2:物质类别的包含和并列关系
6.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物质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
系, 若整个大圆代表纯净物,则①③所属的类别是( )
A.①单质、③氧化物 B.①单质、③含氧化合物
C.①化合物、③氧化物 D.①化合物、③含氧化合物
类型三 学科综合
7.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为铁的价类图,例
如E点可表示+2价的亚铁盐。请回答:
(1)A点表示的物质所属的类别是  。
(2)请写出B点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  。
(3)已知C点表示的化合物在常温下能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
生成D,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类型四 拓展创新
8.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
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
能力提升训练
1.有一组物质,排列的顺序为: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水银、X、硫酸、碳、铁、高锰酸
钾,则X最有可能是下列物质中( )
A.四氧化三铁 B.水 C.氮气 D.二氧化硫
2.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某同学对有关知识的总结,请你完成填空。
(1)逻辑关系:物质类属间存在着如图一的关系,其中酸和盐属于________关系。
(2)转化关系:图表示几种化合物能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含镁化合物M。图二中物质M
属于________(选填“氧化物”、“酸”、“碱”或“盐”);图中①所涉及的化学
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 反应。
3.如图是小宇同学对常见化合物的分类整理。
(1)甲处应填写的物质类别是     。
(2)小宇同学的分类整理中有种物质归类错误,这种物
质是     。
(3)实验室现购进一批药品:铁粉、氧化铜、氢氧化镁、硫化钠、
氯酸钾、醋酸,其中应归为盐类的是       。
参考答案
考试这样考
1.B 2.C 3.D 4.D 5.C 6.B
7.(1)单质 (2)FeO (3)4Fe(OH)2+O2+2H2O4Fe(OH)3
8.A BCE D
能力提升训练
1.B
2.(1)并列 (2)盐 置换反应
3.(1)氧化物 (2)C2H5OH(或乙醇) (3)硫化钠、氯酸钾(或Na2S、KClO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1张PPT)
第4节 物质的分类
浙教版 九年级上
教材解析
【核心概念】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学习内容与要求】
1.7 常见物质的分类
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认识同类物质通常具有相似的性质。
创设情境
在书店怎样最快找到你需要的书
自然界中物质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识别它们,人们常要对它们分门别类。
给物质分类,需要仔细观察和研究,了解这些物质的基本性质。
探究实践
活动
观察图中的物质,并按它们的颜色和状态进行分类。
按颜色分类
按状态分类
无色:
氯化钠 氧化镁
氯气
高锰酸钾
硫酸 氧气 醋酸
固态:
氯化钠 氧化镁 高锰酸钾
硫酸 醋酸
氧气 氯气
紫红色:
气态:
白色:
黄色:
液态:
探究实践
请你另外设计两种分类方法,并说明分类依据?
按溶
解性
不同
可溶性物质:
难溶性物质:
O2 MgO
按气
味不
同分
有气味物质:
无气味物质:
Cl2 CH3COOH
NaCl H2SO4 KMnO4
CH3COOH Cl2
NaCl H2SO4 O2
MgO KMnO4
探究实践
物质的性质、用途与其组成有密切的联系,科学家常常根据组成来给物质分类。
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如:空气、溶液
分类标准
( )
按物质种类
如:O2 MgO
1.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
混合物:
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一般有固定的化学式
探究实践
2.纯净物的分类
单质
化合物
纯净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
无机化合物:NaCl
Fe
O2
分类标准
( )
按元素种类
分类标准
( )
按组成、性质
分类标准
( )
按组成、性质
有机化合物:CH4
单 质:
化合物: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如: 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
Ne
探究实践
3.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无 机
化合物
CuO
氧化物:
酸:
H2SO4
碱:
NaOH
盐:
KNO3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分类标准
( )
组成
分类标准
( )
组成
SO2
如何判断无机化合物中物质的类别?
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在组成上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是否含有碳元素。
探究实践
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金属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另一种是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非金属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另一种是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酸:
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都是H+的化合物。
碱:
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都是OH-的化合物。
盐:
电离时产生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探究实践
7只烧杯中分别装有蔗糖、食盐、冰醋酸、无水硫酸铜粉末、色拉油、高锰酸钾、碳酸钠溶液中的某一种物质,你能用实验方法区分出7只烧杯中所装的物质各是什么吗 你能将这些物质按照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进行归类吗?
未知物可能有毒、有腐蚀性,因此不要用手去抓,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不得尝味道。
活动
探究实践
设计实验方案并绘制实验记录表格。动手试一试,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设计实验方案:根据已知物质和未知物质的特性,如状态、颜色、气味、溶解性、可燃性等,运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比可以对物质分门别类。
探究实践
实 验 过 程 结 论
蔗糖 食盐 冰醋酸 无水硫酸铜粉末 色拉油 高锰酸钾固体 碳酸钠 溶液
状态
颜色
气味
溶于水












紫黑


黄色液体为色拉油
紫黑为高锰酸钾





有味液体为醋酸
无味液体为碳酸钠



蓝色为硫酸铜粉末






无现象为蔗糖
有沉淀为食盐
加硝
酸银
制订表格,记录结果
探究实践
可以制作二歧分类检索表:
1a 固态 …………2
1b 液态 …………3
2a 紫黑色…………高锰酸钾
2b 白色 …………4
3a 黄色 …………色拉油
3b 无色 …………5
4a 加水变蓝……无水硫酸铜
4b 加水不变蓝 ……6
5a 有醋酸味……冰醋酸
5b 无气味的……碳酸钠溶液
6a 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沉淀……食盐
6b 滴入硝酸银溶液没有沉淀……蔗糖
依据物质的性质,逐级分类。
还有其他方法区分烧杯中所装的物质各是什么,课后同学间交流。
探究实践
根据物质的不同组成,可将常见的物质进行科学分类。
根据上述物质分类图,对镁、硫、氧气、氧化镁、二氧化硫、氢氧化钙、氯化钠、高锰酸钾等8种物质进行分类,并把它们填入表2-2中。
探究实践
类别 名称 类别 名称
金属 酸
非金属 碱
金属氧化物 盐
非金属氧化物
表2-2分类表
对镁、硫、氧气、氧化镁、二氧化硫、氢氧化钙、氯化钠、高锰酸钾等8种物质进行分类,并把它们填入表2-2中。


氧气
氧化镁
二氧化硫
氢氧化钙
氯化钠、高锰酸钾
学习物质的分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不同种类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课堂小结
物质
单质
化合物
纯净物
混合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
无 机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氧化物:
酸:
碱:
盐: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
迁移应用
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有机物:甲烷、乙醇、乙酸
B.盐类:烧碱、纯碱
C.混合物:煤、石油、冰水混合物
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A
迁移应用
2.如图所示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下列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单质,③为氧化物
B.②为化合物,④为氧化物
C.①为单质,③为化合物
D.②为含氧化合物,④为氧化物
B
板书设计
二、常见物质的分类
一、物质分类的方法
物质的性质:运用观察和实验
物质的组成
第4节 物质的分类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