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十章单元作业(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 )
A.第一大经济体 B.第二大经济体 C.第三大经济体 D.第四大经济体
2.下列内容,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是 ( )
A.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 B.人均资源量大
C.人口分布均匀 D.经济发展平衡
3.娱乐场所因违反《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规定,被吊销或者撤销娱乐经营许可证的,自被吊销或者撤销之日起,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在( )内不得担任娱乐场所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A.二年 B.三年 C.四年 D.五年
4.下列不属于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的是( )
A.人口 B.资源 C.环境 D.教育
5.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的措施是( )
A.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B.加大西部地区投入,东西对口支援
C.修建南北向铁路 D.西部地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6.下列哪个方面不能说明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
A.钢铁、汽车等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 B.粮食产量居世界首位
C.人口总量居世界第一 D.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7.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有( )
①粮食短缺,饥饿问题严重 ②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③区域发展不平衡 ④海洋权益受到严峻挑战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上的发达国家
B.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货物出口国
C.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D.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平衡
9.中国的三大贸易伙伴是( )
A.日本、美国、欧盟 B.欧盟、美国、日本
C.美国、日本、欧盟 D.欧盟、日本、美国
10.下列能够体现我国在世界上是“负责任大国”的是( )
A.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 B.“神舟十号”飞船升空
C.青藏铁路通车 D.中国维和部队用实际行动彰显大国风范
11.要实现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 )
A.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不作考虑
B.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
C.坚持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更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D.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发展重工业,努力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2.中国经济特区是在国内划定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活动中采取较国内其它地区更加开放和灵活的特殊政策的特定地区。以下不属于我国经济特区的是( )
A.深圳 B.汕头 C.喀什 D.上海
13.关于中国国情叙述正确的是( )
A.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B.有55个民族 C.发达国家 D.人均资源丰富
14.我国地理差异显著.下列关于我国地理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气温南高北低,降水东多西少 B.农业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C.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D.人口、城市、交通线东疏西密
15.中国政府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在国际会议上全面阐述中国的立场和建议这些都表明( )
①中国已跻身于世界强国行列
②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中国积极树立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国际形象
④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关于我国区域差异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近年来,我国沿边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B.随着改革开放,沿海与内地的差异不大
C.我国南方和北方自然环境基本相似 D.地区差异显著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17.世界最大的货物出口国是( )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中国
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GDP增速很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极具发展潜力的国家之一
B.我国综合国力世界第一
C.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D.我国的国际地位正不断上升
19.关于我国重大工程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藏铁路的修建将会给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B.西气东输工程对缓解我国华北地区电力紧张的状况起重要作用
C.南水北调是把长江的水调入华北西北缓解那里的水资源不足的状况
D.我国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开发水电主要为满足本地的电力需求
20.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______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A.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B.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C.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人与环境和谐共生
二、判断题
1.世界上最大的货物出口国是中国。( )
2.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
3.我国在参与国际事务中遵循的原则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 )
4.我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一直积极承担维护国际秩序的责任。( )
5.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已经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 )
三、填空题
1.中国以世界上 % 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 % 的人口,这被公认为是一个奇迹。
2.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 ,我国正以更加自信、更加开放、更加负责任的姿态,走 的道路。
3.我国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的人口。我国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
,并且是常任理事国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积极承担维护国际秩序的责任。
4.2013年,我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为构建 贡献智慧和力量。
5.把下面内容的代号,填入图中恰当的方框内,完善框图。
①人口增长过快 ②砍伐森林,开垦草原 ③粮食短缺
④贫困 ⑤土地荒漠化 ⑥自然灾害频繁
A- ;B- ;C- ;D- ;E- ;F- 。
四、解答题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十周年。“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十年来,“一带一路”务实合作为沿线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材料二:为了满足各国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要,加强中外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多国建立了孔子学院(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
材料三:下图为“一带一路”沿线局部地区示意图、甲地宗教建筑图和丙地居民图。
(1)图中“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位于 (东/西)半球、五带中的 运往中国最短海上运输路线需经过① 海峡进入A 洋沿岸。带,地跨亚洲与 洲。
(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乙地区有丰富的 资源,该资源
(3)“一带一路”沿线,甲地居民大多信仰 教,丙地居民以 人种为主,孔子学院开展教学活动主要使用的语言是 。
(4)分析“一带一路”对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答出两点即可)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雅万高速铁路是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合作建设的高速铁路,是一条连接印尼雅加达和万隆的高速铁路,全长约为142千米,设计时速达到350千米,投入运营之后,雅加达和万隆之间的行程时间,由原来的3小时缩短到40分钟左右。下图示意爪哇岛及雅万高铁地理位置、雅加达气候资料和印度尼西亚位置示意图。
(1)描述雅万高铁所在的岛屿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
(2)雅万高铁的建设弥补了爪哇岛河运的不足,请分析爪哇岛河流航运价值不高的自然原因。
(3)请结合板块分布示意图分析雅万高铁配备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开展实时监控的必要性。
(4)结合材料一雅万高铁建成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雅万高铁是中国首个海外高铁项目,其全线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创造了中国和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新记录,高铁线路桥梁、隧道占比高达70%以上,沿途地质、地形条件复杂,自然灾害多发,工程建设难度大。雅万高铁建设全部采用中国标准,克服了众多技术难题。雅万高铁也是中国高铁技术第一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实践。
(5)列举两种在雅万高铁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6)中国高铁走出国门主要得益于 ,结合材料,分析雅万高铁建设对中国的积极影响 。
参考答案:
一、1.B 2.A 3.D 4.D 5.B 6.C 7.D 8.C 9.B 10.D 11.C
12.D 13.A 14.D 15.B 16.D 17.D 18.B 19.C 20.A
二、1.正确 2.正确 3.正确 4.正确 5.正确
三、1. 7 21
2. 不断提高 和平发展
3. 20% 常任理事国
4.人类命运共同体
5. ① ④ ③ ② ⑤ ⑥
四、1.(1) 东 北温 欧
(2) 石油 马六甲 太平
(3) 佛 白色 汉语
(4)有利于促进沿线资源开发;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
2.(1)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或者热带
(2)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水流急,不利于航行;陆地面积小,河流流程短(任意一条即可)
(3)雅万高铁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所以配备了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
(4)①缩短雅加达和万隆之间的距离,节省时间和运费;②方便各城市间的联系;③增加大量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④带动沿线地区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⑤推动铁路沿线旅游业的发展。(言之有理即可,至少两条)
(5)山地丘陵,地势起伏大;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高温酷暑天气多;该地区河流数量多,水流湍急,铁路修建需要跨越多条河流,建设难度大;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多发。
(6) 先进的技术 是中国高铁技术第一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实践,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国高铁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与印尼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等。(任意2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