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第一学期学科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2015-12
基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徘徊 huí 着落zhuó 须臾yú 攲斜(jī)
B.拆散cāi 憔悴cuì 树杈chà 感慨kǎi
C.粼粼líng 屏息 bǐng 纠纷jiū 怦怦píng
D.霎时shà 荫蔽yīn 绰号 chuò 诀别ju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取诀 磕头 蛛丝马迹 鸦雀无声
B.响晴 菡萏 油然而生 浑为一谈
C.并蒂 抉择 美不胜收 悔恨莫及
D.莲篷 捶打 翻来覆去 花枝招展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李江作文竞赛获得了全区一等奖。
B.散文犹如文学园地里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不可名状的经典名作。
C.她生长在艺术之家,耳闻目睹,渐渐地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D.他每天东奔西走,为着家庭生计忙得不亦乐乎。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作家,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B.《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莫顿·亨特,是美国作家、心理学家。文章告诉我们遇到困难要坚持,要勇敢面对,不能放弃。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礼记》并称为“四书”,是记录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
D.《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主持编写的《世说新语》。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语言通顺是衡量一篇作文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C.地球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被采伐和毁掉,尤其是近五十年,部分地区森林减少了一倍。
D.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6.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四小题)(4分)
①绿树村边合, 。 ,把酒话桑麻。
②杨花落尽子规啼, 。我寄愁心与明月, 。
③ ,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
④ ,天光云影共徘徊。 ,为有源头活水来。
⑤孔子在《论语》里表明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的句子是 , 。
7.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说出对应的作家或人物或作品名(5分)
A.母爱 童真 自然 爱的哲学 作家:
B. 龟兔赛跑 狼来了 猫和鸡 山羊的怯懦 作品:《 》
C.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作品:《 》
D.潇湘馆 丫鬟紫鹃 葬花 焚稿 人物:
E.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作品:《 》
8. 阅读下列文字,请按要求回答题后问题(6分)
【知媒体】某中学校报在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对全校师生开展了“你是通过什么途径获知屠呦呦获奖”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
媒体 传统媒体 新兴媒体
报纸 广播 电视 互联网
比例 12.7% 1.6% 30.5% 56.2%
(1)根据表格内容,请你总结该问卷调查的结论: 。(2分)
【话标题】屠呦呦获奖后,国内各大新闻媒体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继报道了屠呦呦获奖的相关消息,以下是部分新闻媒体报道的标题:《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青蒿素之母”》、《屠呦呦诺奖给中医药注入强心剂》、《屠呦呦获诺奖启示:中西医结合当为未来方向》、《屠呦呦获诺奖助推中药“走出去”》。
(2)根据上面新闻标题,探究新闻标题具有的特点: (答一点即可)(2分)
【用新闻】获知屠呦呦获奖后,学校校报主编向校报指导教师提供了三个出报方案:
方案一:立即出报,转载《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媒体上的消息。
方案二:不着急出报,先收集各大媒体的相关报道,然后做一期“屠呦呦获奖”的专题,进行综合报道。
方案三:采访本校的老师、同学,根据采访内容做一期“身边人看屠呦呦获奖”的专题报道。
(3)请仿照示例,为校报主编补写出方案一或方案二的“方案分析”。(2分)
例:我选方案(三)。分析:能结合身边实际,可读性增强,但缺乏权威性和推广价值。
我选方案( ),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5分)
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9.选文第①段在结构安排上采用的方法是( )(2分)
A.分-总-分 B.分-总 C. 总-分-总 D.总-分
10.“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请你解释“招牌”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11.选文第①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12.“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13. 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并说说这些云有什么共同特点?(4分)
(二)(15分)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乐器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招考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
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
房门开处,室中探出一个头来。探身者说:“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明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
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那种神色,仿佛罗丹打量着雕塑。
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并回头望了一下坐在身后的助手。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谦恭地从台上走下来,把那张卡片递到朱丹手中。
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
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
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为什么 ”朱丹回答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
大师问:“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 ”“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没有忘记。”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朱丹说:“请原谅……”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断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
没有目的,也无须目的,朱丹追随雪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超越雪片,开始他孤独悲壮的石头城之别。贴着灯红,贴着酒绿,贴着作为一座现代大城市所应该具有的特征,朱丹鬼使神差一般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渲染。走近一看,竟然是一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明显是一个自发的群体而不是一支组织的队伍。坚忍是童稚的坚忍,缄默是天真的缄默,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枝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红宝石般的泪。
纪念碑呈横卧状,像天坛回音壁,又像巴黎公社墙。石墙斑驳陆离,像是胸膛经历乱枪。
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宽阔,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
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
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
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
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
朱丹说:“考场的事,务请大师原谅。”
大师说:“不,应该是我请求你的原谅。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
朱丹问:“为什么 ”
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
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内容。(3分)
15.文中两次出现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有什么区别?(4分)
16.结合语境,对下列语句作赏析(4分)
(1)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
(2)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渲染。
17.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朱丹有什么特点(4分)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甲:一讲学家设账寺中,闻之笑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乙:宋①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②,常一人居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注释:①宋:春秋时宋国。 ②溉汲:打水浇地。
1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及其家穿井( 挖 ) B.丁氏对曰( 回答 )
C.国人道之( 道理 ) D.得一人之使( 劳动力 )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闻之于宋君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B.宋之丁氏家无井 得一人之使
C.是非木杮 则是无礼 D.有闻而传之者 闻之笑曰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
②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1.甲文出自于课文《河中石兽》,选自清代文学家( )的志怪小说《 》;乙文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
2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山中雪 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2)请对“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作简要赏析。(3分)
四、作文(4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欢乐,有忧伤;有振作,也有迷惘;有师长的叮咛和教诲,有同学的宽容和赞赏……一件件往事记忆犹新,一幕幕场景历历在目,这些犹如人生长河中泛起的朵朵浪花,都是美丽的,请结合自己的人生成长经历,以“一朵美丽的浪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2015学年第一学期学科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1——5:D C D C A
6.①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②闻道龙标过五溪 随风直到夜郎西
③海日生残夜 归雁洛阳边 ④半亩方塘一鉴开 问渠那得清如许 ⑤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7.A 冰心 B《伊索寓言》 C 《三国演义》 D 林黛玉 E 《水浒》
8.⑴(2分)示例一:新兴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知新闻的主要途径
示例二:新兴媒体已经全面压倒传统媒体
示例三: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已经全面压倒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
示例四:传统媒体已经被新兴媒体超越
示例五: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已不再是人们获知新闻的主要媒体
⑵(2分)吸引读者(或“提示内容,使读者在阅读之前对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或“评价内容,表达报纸的立场及态度”)(意思对即可)
⑶(2分)方案一:及时、迅速,但时间短促,难以做到深刻全面。
方案二:能查阅、参考各种资料,做到深刻、全面(或“详实”“权威”),但相对延迟,滞后。
(意思对即可“优点”“不足”各1分)
9.(2分)C 10.(2分)标志或象征。
11.(3分)比喻,排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云的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12.(4分)不能去掉。因为往往表明云和天气的变化存在着的关系,但不能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去掉,不符合实际情况。
13.(4分)打比方,下定义。共同特点:很薄很高,天气晴朗的象征。
14.﹝3分﹞朱丹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参加乐团招考,因拒绝演奏欢乐曲而放弃招考,却在大屠杀纪念馆为祭奠先烈而演奏时打动了主考官,最终被录取。
15. ﹝4分﹞第一次写他小心谨慎地取出木笛是说明他很重视这次考试,与后来选择放弃形成对比,更能突出他的民族精神;
第二次是突出朱丹面对死难者纪念碑很庄重,体现他的悲伤之情。
16.(1)﹝2分﹞外貌描写(或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朱丹身形纤瘦,有梅花般的铮铮傲骨和高洁品质。
(2)﹝2分﹞比喻(或排比),生动形象地写出孩子们在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前举行纪念活动,写出了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17. ﹝4分﹞ (1)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有出色音乐才华:他是两位参加决赛的选手之一;纪念碑前的吹奏表现出他出色的音乐才华,大师的高度称赞和最终被乐团录取也证明了这一点。
(2)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爱国精神):宁可落选也不愿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吹奏欢乐曲;到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凭吊死难同胞,并吹奏起悲壮的木笛曲。
(结合材料,每点2分)
18.(3分) C 19.(4分)B D
20.(4分)①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
②(打井)获得了一个人的劳力,不是在井中挖出一个人来。
21.(4分)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
听到任何传闻,要进行考察分析,千万不要轻信,不然就会是非不分,以讹传讹。
22.(1)清晨,雨后大地银装素裹,旭日东升,天气寒冷的景色 。 (2分,意思符合即可)
(2) 通过“檐流未滴”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清孤不等闲”突出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
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
(3分。结合具体诗句或翻译均可得1分,手法1分,情感品质1分,言之成理即可。)
译文:
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而出门到远处打水洗涤,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等到丁家打了水井的时候,告诉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并传给其他人,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全国人都在议论这件事,使这件事传到了宋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国君那里。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丁家回答:“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了一个劳动力,等于得到一个人。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寻到的消息如此,不如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