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原创】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师原创】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29 19:4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本课教材地位分析: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计算机、生物工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航天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二战后整个世界的经济军事国际关系的变化无不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相关,第三次科技革命成为二战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
二、课程标准(实验稿)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情况,尤其以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体会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影响。
2.通过视频、材料、图片等素材,引起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史实,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
3.学生感受到科技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作用,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树立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读书的理想。
四、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
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嫦娥玉兔成功互拍》视频
教师:同学们,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为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航天事业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在人类攀登科技高峰征程中刷新了中国高度。我们把“玉兔号”的足迹刻在了月球上,也把中华民族非凡的创造力刻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光辉史册上。它反应的是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学生:第三次科技革命。
(设计意图:以学生重大时政新闻为突破口,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将学生带进历史情境,导入本课的学习。)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原因
教师: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美国,最终形成了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这场空前的科技革命的产生,有哪些深刻的原因和背景?
展示: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战还没有结束,新的科技革命已经开始了,交战双方为了尽早消灭对手,不惜重金吸引高科技人才,研究高科技武器,如美国为了计算炮弹弹道,而研制使用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利用原子能技术研制了原子弹病用于战争之中;德国人制造液体燃料火箭用于空袭英国。
材料二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的论文,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著名的核动力公式,为原子能的发现和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百度文库
材料三 (Manhattan Project) 美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陆军部于1942年6月开始实施的利用核裂变反应来研制原子弹的计划,亦称曼哈顿计划。为了先于纳粹德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制造出原子弹,该工程集中了当时西方国家(除纳粹德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外)最优秀的核科学家,动员了10万多人参加这一工程,历时3年,耗资20亿美元,于1945年7月16日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并按计划制造出两颗实用的原子弹。整个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百度文库
学生: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的展示,帮助学生认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忽如一夜春风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发源地、标志、核心、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等。
学生: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知识点。)
教师: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是哪一项?
学生: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独立潮头领风骚——网络技术真奇妙
教师:电子计算机又称电脑,哪位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介绍它?
学生: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台电脑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之后,电子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代变化。今天,人们正在研制第五代智能计算机。
教师:为什么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中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呢?
展示:互联网广告
电视和计算机的推广使人们比以前更便利和更快地分享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
教师:通过图片和材料,同学们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
教师:请同学们分析以下材料,探讨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及网络技术的影响。
展示:
材料一 信息技术已成为过去10年里在经济上所取得的更快的生产周期、更高水准的产品质量和低通货膨胀等特点的主要贡献力量。
——比尔·盖茨
材料二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块狭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地带,聚集了一万多家高科技公司。其中,大部分公司都是以设计和制造电脑芯片为主,而芯片又是以硅为基本材料的,人们把这一地区称为“硅谷”…… 有人统计,1996年,这里每24小时就产生62名百万富翁;1998年,“硅谷 ”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400亿美元
材料三 互联网将地球缩成一张小小的网,在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张网里,你可以发布消息、阅读新闻报道、寻医问药,甚至在线购物、网上股票交易,等等。互联网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学生: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电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材料三说明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展示:
教师:比尔·盖茨和李彦宏为什么能创造财富神话?
学生:因为比尔·盖茨创立的微软公司和李彦宏创立的百度公司占据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地位,因此才创造出令人炫目的财富神话。
教师:他们的成功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比尔·盖茨及李彦宏创造的财富神话,使学生形象地认识到电子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未来科技引航向——生物工程放光芒
教师:有可能成为下次科技革命核心的技术是什么?
展示:
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将是生物世纪,生物技术有可能成为下次技术革命的核心技术。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学生:有可能成为下次科技革命核心技术的是生物工程技术。
展示:
生物工程形成于20世纪7 ( http: / / www.21cnjy.com )0年代初,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微生物工程)四个部分。基因工程(又称遗传工程)是其中的核心技术。1953年美国的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建立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DNA即脱氧核糖核酸,是一种起遗传作用的高分子化合物。它的每一片段都储存特定的遗传信息,称作基因。60年代,科学家又发现了构成DNA的64个遗传密码。1973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科恩和博耶成功地进行了DNA重组技术的试验。接着,应用这种技术生产出胰岛素、生长激素和干扰素。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展示,使学生对生物工程有初步的了解。)
教师:生物工程技术是在何时进入人们视野的?
展示: 多利羊
教师:“多利”的诞生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的一个组织细胞,大量生产出一模一样的生命体。“多利”羊是生物工程中的什么技术的重大突破?
学生:克隆技术。
教师:克隆技术的发明为什么成为20世纪最有争议的科技突破之一?
展示:
克隆技术的设想是由德国胚胎学家首次提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利用这一技术在抢救珍奇濒危动物、攻克遗传性疾病、研制高水平新药等研究中发挥作用。但克隆技术在带给人类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问题。
学生:克隆技术在带给人类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问题。
教师: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科学技术也不例外,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发展科技的过程中,应该怎样做?
学生:趋利避害。
(设计意图:利用克隆技术在带给人类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问题,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的教育。)
三、长江后浪推前浪——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展示:
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大为缩短,例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为84年(1698—1782)、电动机为65年(1821—1886)、无线电为35年(1867—1902)、雷达为15年(1925—1940);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则多在10年以内,如原子能利用为6年(1939—1945)、电子计算机为5年(1946—1951)、晶体管为4年(1947—1951)、激光器仅为1年(1960—1961)。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教师:以上材料说明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什么特点?
学生: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教师:同学们能不能举例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这一特点?
学生:电脑、手机的更新换代非常快。
展示:
教师:苹果公司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说明了什么?
学生:苹果公司能够不断创新。苹果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的过程,就是巨额财富积累的过程。在苹果公司,科学技术很快转变为物质财富。
展示:
生物工程与生理学、生物化学、物理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学、控制论、信息工程、能源工程、化学工程、系统工程等多种技术相结合又产生了一种新兴的边缘科学技术——仿生学。
——金重远《20世纪的世界》
教师:生物工程的出现及其发展说明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什么特点?
学生: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展示:
当代的技进步已经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为1.7%,1950—1972年猛增至6.1%。在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在70年代约占60%,80年代达80%。
教师:以上数据说明了什么?
学生: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设计意图:通过对材料的分析使学生得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四、桑田碧海须臾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展示:
材料一 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丹尼森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经济增长核算》一书中分析1929—1969年促进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诸因素,其中知识与科技的贡献从37.8%上升到71.9%。60年代,苏联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诸因素中,约有40%是由于采用新技术,到70年代,这一数字上升到66.7%。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使信息技术产生了质的飞跃,导致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出现,“技术密集型”企业迅速崛起。发达国家“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大大超过“劳动密集型”企业,体力劳动者减少而脑力劳动者增加了。
——百度文库
教师:从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哪位同学能举例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了国际经济结构的变化?
学生:20世纪90年代,美国完成了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教师: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加快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各国都大力发展高科技,从而快速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
展示:
20世纪8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了“星球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战”计划,随后西欧提出了“尤里卡计划”,苏联和东欧国家提出了“2000年科学技术进步综合纲要”,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中国也制定了“863”计划。
——百度文库
教师:各国在高科技领域的激烈竞争,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学生: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的展示,使学生理解各国大力发展高科技的重要现实意义,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
(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教师: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技术革命和电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正如比尔·盖茨所坚信的那样:“二十一世纪,电脑和因特网会使各地财富和权利分配更加平均。”这次科技革命对每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这次科技革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契机,同学们应牢牢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促使学生实现情感的升华。)
六、课堂检测:
测验题目一:
1.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 ( )
( http: / / www.21cnjy.com )A 、二三十年代   B、 四五十年代  C、 六七十年代  D 、晚期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 )
A、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B、生物工程技术的广泛使用
C、航天技术的广泛使用 D、原子能的广泛使用
3.下列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 B、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C、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D、导致了垄断组织的产生
4.“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 )
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测验题目二:完成《助学》相关内容。
七、板书设计: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原因
二、忽如一夜春风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独立潮头领风骚——网络技术真奇妙
未来科技引航向——生物工程放光芒
三、长江后浪推前浪——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四、桑田碧海须臾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八、教学反思:
1.采用了板块教学,把本节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成四部分:一、问渠那得清如许——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原因;二、忽如一夜春风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独立潮头领风骚——网络技术真奇妙★未来科技引航向——生物工程放光芒;三、长江后浪推前浪——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四、桑田碧海须臾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把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保障了学生学习效果。
2.采用了图片和材料教学,为学生提供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量的图片和材料,让学生通过分析阅读图片和材料,总结结论,提高了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和相关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
3.注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注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本节课,我利用克隆技术在带给人类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问题,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的教育;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促使学生实现情感的升华,培养了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实现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落实了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比尔·盖茨,美国微软公司的董事长,曾任微软CEO和首席软件设计师。1995年到2007年的《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中,比尔·盖茨连续13年蝉联世界首富。2012年9月19日,《福布斯》2012年美国富豪排行榜发布,比尔·盖茨第19次蝉联美国首富桂冠。至今为止,比尔-盖茨以720亿美元的净资产连续第20年蝉联美国首富宝座。
2012年3月8日,福布斯杂志再度发布全球亿万富豪榜。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以102亿美元身家列全球富豪榜第86位,比去年同期发布的该榜单的95位上升9位,财富数也从去年95亿美元上升至超100亿美元。这是李彦宏第二次成为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的中国首富。
史蒂夫·乔布斯
2012年8月,苹果公司的市值高达6325.6亿美元,而微软、谷歌、Facebook和亚马逊这四家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总市值为6308亿美元。超过了波兰、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