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广西南宁专版)
(满分:75分 时间:75分钟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 共34分)
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1.著名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 )
A.秦始皇嬴政 B.宋太祖赵匡胤
C.汉高祖刘邦 D.唐太宗李世民
2.★“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 )
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D.派遣文官担任地方官
3.在《栾城三集》中,苏辙评述王安石“为了满足贫民的要求,特意损害富人的利益,自己都没有认识到这样是行不通的,等到他掌握了权力,专门就干这事”。据此,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 ( )
A.使北宋走向衰亡 B.加强了社会管控
C.实现了富国强兵 D.触犯了官僚地主利益
4.北宋与辽、西夏的战争,其结局都是订立和约,北宋每年送给辽、西夏大量钱财以换取和平。针对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南宋李焘指出,“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李焘认为“以钱财换和平” ( )
A.有可取之处 B.符合人民意愿
C.是一种屈辱行为 D.导致北宋灭亡
5.小钱币,大历史。以下关于北宋时期货币使用情况的材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 )
市罗一匹,为钱二万。——《宋史·食货志》注:1.钱:铁钱2.二万:约130斤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A.纺织业发展迅速且种类齐全 B.纸币产生适应经济发展需求
C.政府鼓励发展海外贸易 D.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6.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如果要对“宋辽议和”与“宋夏议和”进行比较,下列关于它们“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辽、西夏向宋称臣 B.北宋向辽、西夏割地求和
C.北宋送给辽、西夏钱物 D.互相禁止边境贸易
7.南宋诗人陆游写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南宋词人辛弃疾写下“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这些诗词共同反映了 ( )
A.民族矛盾的激化 B.宋朝与辽的战和
C.南宋与金的对峙 D.宋朝的重文轻武
8.北宋时期,政府在南方征收的米谷布帛和专卖收入,经运河运至京师每年达四五百万至一千余万石匹贯,构成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反映出 ( )
A.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 B.江南经济地位逐渐提升
C.南北方耕作技术差距很大 D.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9.“风从草原走过,吹散多少传说,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酿成了歌……到处传扬你的恩德,在牧人心头铭刻……”这是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的主题歌。成吉思汗被人们传扬的“恩德”是( )
A.统一蒙古各部 B.率兵灭金
C.建立元朝 D.统一全国
10.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建立行政机构的标志是 ( )
A.秦朝设置南海郡 B.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
C.明朝设置奴儿干都司 D.清朝设置台湾府
11.元朝统治的岁月是短暂的,但是这个王朝的历史是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关于元朝的历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铁木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
B.设驻藏大臣管辖西藏地区
C.元朝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进行有效管辖
D.1276年,元朝统一全国
12.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其中,分管全国军事事务的是 ( )
A.太尉 B.禁军 C.枢密院 D.御史台
13.《梦粱录》记载:“大抵杭城是行都之处,万物所聚。”“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既无虚空之屋。”该材料反映了( )
A.唐都长安的商业繁盛 B.宋代大都市的商业繁荣
C.宋代海外贸易的兴盛 D.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4.★北宋中后期,在东京的阳春三月,“举目则秋千笑”,荡秋千已十分普及,还出现了“水秋千”,把跳水和荡秋千结合起来,相当于现在的“花样跳水”。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 )
A.北宋贸易十分繁荣 B.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妇女地位得到提高
15.★“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是 ( C )
A.词藻十分华丽,半诗半文 B.讲究对仗工整,句式齐整
C.贴近市民生活,便于歌唱 D.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16.随着活字印刷术的推广,宋代书籍出版业逐渐成为一个新的手工业生产部门,由此形成了许多印刷出版的手工作坊和工场。出版业中各类书店集编辑、印刷加工、成品销售于一体。据此可知 ( )
A.印刷技术发展推动经营方式变革
B.商业资本主导城市手工业发展
C.理学传播促进文化教育走向兴盛
D.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者
17.★《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由此可知元朝 ( )
A.驿站分布广泛,加强了各地联系
B.丝绸之路畅通,便利贸易往来
C.鼓励对外贸易,驿站最远达欧洲
D.实行开放政策,强化边疆管理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1分)
18.(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 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朝削弱相权的办法。(2分)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分)
材料二 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了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2)根据材料二,比较唐、宋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并指出各自产生的影响。(4分)
材料三 宋朝统治者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使其能很快铲除军阀割据势力,消除分裂的隐患,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发展……然而,重文抑武政策也同时有它的不利影响,最重要的是武官的积极性受到了致命的打击,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国防力量。因此,宋代在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军事斗争中常常处于不利的位置。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重文轻武”的利弊。(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宋朝采取上述措施的共同影响。(1分)
19.(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辽、宋、西夏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呈现出相互吸收的特点。在辽朝,契丹族上自皇帝下至臣僚百姓,大都向往汉文化。西夏王室同样重视吸收汉族文化。虽然宋朝自以为是文化大国,但仍然吸收了辽、西夏的某些文化成分。
材料二 蒙古等族的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较早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相通婚,逐渐交融。
材料三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其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割据分裂局面;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
(1)根据材料一,指出辽、宋、西夏时期的民族文化交往呈现的特点。(1分)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辽与西夏在学习汉族文化方面的相同之处。(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元朝时形成的新民族是 。(1分)请归纳新民族形成的原因。(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唐、宋、元三朝的史实,举例说明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发展的三种模式。(3分)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这对当今民族关系的处理有何借鉴意义。(3分)
20.(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首先,文官政治取代唐朝的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受到儒家教育的文人担任政府高级行政官吏。其次,宋代的农业文明、城市文明和物质文明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
(1)材料一中提到的军人政治在哪一历史事件后正式形成?(1分)最具代表性历史现象的历史时期?(1分)有何特点?(1分)
(2)改变材料一中武将专权的历史人物是 (1分)。简要叙述他为防止武将专权采取的措施。(2分)
(3)请列举宋元农业文明、城市文明和科技成就各一例成就。(3分)
材料二 著名历史学家王曾瑜先生曾指出,“自秦汉至明清,社会也有不少变动,例如自唐迄宋,日本学者称之为唐宋变革期。若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则至多只能算是一个小变革期”。“只有春秋、战国时期,才是中国古代最大最重要的变革期”。
——摘编自李华瑞《20世纪中日“唐宋变革”观研究述评》
(4)对于中国古代的社会变革,材料一认为“宋代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材料二认为“只有春秋、战国时期,才是中国古代最大最重要的变革期”。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1分)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行文流畅。(5分)答案:
1. ( B )
2. ( D )
3. ( D )
4.( A )
5. ( B )
6.( C )
7. ( C )
8. ( B )
9.( A )
10. ( B )
11. ( C )
12. ( C )
13.( B )
14. ( B )
15. ( C )
16. ( A )
17. ( A )
18(1)办法:分化事权。(2分)目的:加强皇权。(2分)
(2)不同:唐朝设置节度使,重外轻内;宋朝厉行中央集权,强干弱枝。(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影响:唐朝造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宋朝积贫积弱,军事上屡屡失败。(2分)
(3)利弊: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存在削弱军队战斗力等局限性。(言之有理即可得4分)
(4)共同影响: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治。(1分)
19.(1) 特点:相互吸收。(1分)相同之处:学习汉族文化以发展生产;创制文字。(2分)
(2) 回族 。
元朝疆域辽阔;人口流动大;文化交流频繁;民族交融等。(任答两点得3分)
(3) 第一种模式:中原政权南宋覆灭,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元朝。(1分)第二种模式:北宋时期,辽、西夏等民族政权强大,与中原王朝北宋势均力敌,形成政权分立局面;或南宋时期,金、西夏与南宋形成对峙局面。(1分)第三种模式:唐朝时期,中原王朝强大,吐蕃、回纥等各边疆民族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华民族。(1分)
(4) 中华文明是由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因此,我们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原则,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言之有理即可得3分)
20.(1)
历史事件:安史之乱。(1分)历史时期:五代十国时期。(1分)特点:武将专权,政权维持时间短,大多是武将取代前任帝王建立新政权。(1分)
(2) 赵匡胤(宋太祖) (1分)。
解除高级将领的兵权;武将定期换防,实行文官带兵;推行重文轻武政策等。(2分)
(3)
农业:秧马、占城稻、“苏湖熟,天下足”等。城市:开封、临安、大都。科技: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任答三点得3分)
(4)观点一:宋代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1分)论述: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科举制得到完善,文官政治取代了军人政治,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2分)城市中的商业活动突破了时空限制,世俗文化兴起,市民阶层逐渐形成;(2分)海外贸易繁荣,政府设置了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进行管理。(1分)
观点二:只有春秋、战国时期,才是中国古代最大最重要的变革期。(1分)论述: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逐渐走向瓦解,周王室权威不再;(2分)铁器、牛耕出现,生产力水平提升;(2分)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井田制瓦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