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四首 课时作业
单选题
1.下列对《渔家傲·秋思》这首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词人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浊酒一杯”怎能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 “燕然未勒”是借用东汉大将窦宪燕然勒石记功而还的典故,这里用来表现将士们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决心。
C.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在悲怆的情调中,鲜明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的控诉和批判。
D. 全词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深沉,语言质朴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2.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塞下(sài) 貂裘(diāo)
如拭(shì) 燕然(yān)
B. 千 嶂(zhàng) 平 冈(gǎng)
磨折(zhé) 右擎苍(qíng)
C. 未 勒(lè) 未 屑(xiè)
麾下炙(jiù) 了却(liǎo)
D. 羌管(qiāng) 的卢(dí)
倾城(qīng) 莽红尘(máng)
3.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下列对本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觅封侯”用班超典故表达建功立业之志。
B. “关河”两句表明作者已长期不受重用。
C. “胡未灭”三句抒写词人壮志未酬的悲愤。
D. “此生”三句表达作者对人生易老的感慨。
4.下列词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B.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C.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D.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B. “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风骚”作名词时,泛指文学,“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屈原的《离骚》。
C.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乐章、琴趣、诗余等。
D. 古代文人常用字、号(谥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如《稼轩长短句》《柳河东集》《杜工部集》分别用了字、籍贯、官职来命名。
6.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B.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C.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B. 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吴用等好汉引诱对方上钩全然不露痕迹,杨志虽极精细,仍然中了计。
C. 词,又称长短句,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一首豪放词,“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
D.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表明了一年中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清明”“端午”都属于二十四节气。
8.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下列对《满江红(小住京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词的上片,从客居京华写起,点明时值中秋佳节。院落篱下,菊花盛开,成为好的点缀和提示。这是概写,“秋容如拭”的一个“拭”字,写秋色澄明。这是特写。
B. 词的下片转为抒情,格调高昂激越。“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一组三字短句简洁有力,通过身与心的对比与反衬,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
C. 从这首词的语境来看,“俗子”当指词人的丈夫。这与“八年风味”的婚姻反思,与“青衫湿”的悲情是前后呼应的。
D. 词人泪湿衣裳,表达了知音难遇的情怀,也充满了没能冲出家庭、走向社会、参与革命斗争的忧郁和感慨。
二、默写
9.____________________,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10.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中陡然急转,一下子从热烈豪壮的回忆中跌回严酷的现实世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课文原句默写。
(1)《渔家傲 ·秋思》中,范仲淹借酒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3)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战马飞奔、弓弦雷鸣的战争场面。
(4)秋瑾在《满江红》中借用汉军破楚的典故,表达自己冲破家庭牢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2.欣赏漫画《凿壁偷“光”》,按要求作答。
(1)[阅读与鉴赏·信息提取]请概述漫画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与鉴赏·批判性思维]请说说漫画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
13.楹联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楹联又称对联或对子,要求字数相同,词性相对,词义相关,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班级开展“品赏楹联,传承文化”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从下面的句子中,找出能够组成一副对联的两句话,抄写在横线上。
A.立志读尽人间书 B.人生唯因读书好
C.悬梁刺股求学路 D.发愤识遍天下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处处是语文。请你自拟或从日常生活、文学诗赋中找出一副对联,并根据楹联特点写出所选对联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相继在央视热播。于是,“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成了同学们热议的话题。
请你就此话题发表看法并说明理由。(3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C.表达的是词人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故选C。
2.【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字音辨析的能力。字音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对于课本上出现的常用字的字音一定要读准,要注意形近字的读音和多音字的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解答】
A正确;
B项中的“冈”应读gāng;
C项中的“炙”应读zhì;
D项中的“莽”应读mǎng。
故选A。
3.【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本首词的内容、典故和作者情感的理解能力。分析诗词中的典故,要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去把握它的内涵。把握词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
【解答】
D.“此生”三句饱含着年迈的陆游国仇未报、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也暗含着作者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故D错误。
ABC正确。
故选D。
4.【答案】A
【解析】B.“亲射虎,看孙郎”用了“孙权射虎”的典故;
C.“的卢”指刘备的的卢马;
D.“青衫湿”语出白居易《琵琶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
5.【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题需要学生在学习中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解答】
D项,辛弃疾,字幼安,别号稼轩,《稼轩长短句》采用的是“号”而非“字”。故D错误。
ABC正确。
故选D。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划分朗读节奏的能力。
A项,正确的节奏划分为: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C项,正确的节奏划分为: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项,正确的节奏划分为: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B项节奏划分正确,故选B。
7.【答案】D
【解析】选项D说法有误,“端午”不属于二十四节气,故选D。
8.【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手法技巧、重点词句和作者情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要通读全词,结合写作背景,把握词的主要内容,揣摩作者情感。做题时抓住各项的表述要点,逐项分析判断。
【解答】
ABC正确。
D项表述有误,应为“词人泪湿衣裳,表达了知音难遇的情怀,也充满了希望冲出家庭、走向社会、参与革命斗争的感慨”,没有“忧郁”,故选D。
9.【答案】 四面歌残终破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背诵、默写能力。此类题型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的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直接性默写,根据提示写出上下句即可;理解性默写,需要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解答本题,学生根据平时积累的诗文背诵知识,调动所学所记,结合前后句的提示,写出应该填的句子即可。做题时要注意重点字书写的准确性,应特别注意“残”的正确书写。
10.【答案】可怜白发生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的理解、背诵、默写能力。理解性默写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诵读能力,意在不可死记硬背名篇名句。默写题要把字写正确写规范,错字、别字、添字和漏字均不得分。本题要注意如下重点字词的书写:“怜”等。
11.【答案】(1)浊酒一杯家万里
(2)会挽雕弓如满月
(3)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4)四面歌残终破楚 八年风味徒思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的能力。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直接性默写题、理解性默写题、迁移性默写题、运用性默写题、简单赏析性默写题五种类型。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默写时要做到“三不”:不多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注意“浊、霹雳、徒”的书写。
12.【答案】(1)示例:凿墙壁蹭邻居的网络。
(2)示例:讽刺社会上有些人患有手机上网依赖症,为蹭上网,不惜一切代价。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漫画的能力。概括画面内容,要做到语言简明,画面上有什么就描述什么,不要加入自己的看法,不宜进行想象虚构,只需把漫画内容客观地描述出来。仔细观察画面,抓住画面中的字描述,概述漫画内容时,要认真阅读画面,抓住画面上能表现其意境的有用信息,包括颜色、线条、文字、图案等,分析概括作答。从整个画面来看,画面反映的是那些有上网依赖症的人凿墙壁来蹭邻居的上网信号。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也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观察图表,找到关键信息,然后进行归纳,从而得出答案。这个漫画的寓意可以结合标题“凿壁偷‘光’”、画面人物正在用手机上网、文字“信号强多了”、画面上的“墙洞”等信息,联系现实生活,综合分析即可写出。
13.【答案】(1)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2)【示例】对联:天地留言,默默雾雨电;星月流响,朗朗家春秋。妙处:在对联中巧妙地嵌入了巴金先生的代表作,有很强的纪念意味;隐含了作者对巴金先生深沉的怀念。
(3)【示例】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好,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析】(1)本题考查掌握对联的能力。根据对联要求可知,A、D项词性相对,词义相关,可以组成一副对联。根据对联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的特点,A句为下联。
(2)本题考查积累、拟写及赏析对联的能力。示例中的“雾雨电”“家春秋”都是巴金先生的作品,从“天地留言”“星月流响”中可体会到对巴金先生的敬佩和怀念之情。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答题时,首先发表看法,明确态度;其次阐明理由。其理由可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人们的思想、认知等方面的作用考虑,然后组织语言作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