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1 07:3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大权独揽的袁世凯走上复辟帝制之路,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
1916.6
1920.7
1924.10
1928.12
袁世凯独裁专制(1912-1916年)
1912.3
皖系统治时期
(1916.6--1920.7)
段祺瑞
冯国璋
曹锟
吴佩孚
孙传芳
直系统治时期
(1920.7-1924.10)
奉系统治时期
(1924.10--1928.10)
袁世凯
军阀混战割据时期
时空定位
张作霖
北洋军阀:以清末组建的北洋新军为基础的军人势力集团,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从1912年开始到1928年结束。
2月15日,参议院在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时,决议建都南京。2月18日,参议院派蔡元培、汪兆铭、宋教仁等迎袁南下就职。袁表面同意,隆重欢迎蔡元培等人。暗中策划北洋兵变通电反对南下。列强也借口北京兵变,相继调兵入京。南京方面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与袁相呼应。许多革命党人也随之附和。3月6日,参议院同意袁在北京就职。这是袁世凯独裁的第一步:改都城。
袁世凯为何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其为何拒绝到南京就任?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袁世凯复辟路(1912——1916) 孙中山的革命路
1912.3
1913.11
1914.5
1914年底 1915.5
1915.10 1917
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宋教仁案、解散国民党
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颁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
与日本签订“中日民四条约"
参政院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
黎、段“府院之争”;张勋拥溥仪复辟;
段祺瑞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颁布《临时约法》限权
1913年“二次革命”
1915年护国战争
1917年护法运动
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
让孙中山彻底看清了西南军阀名为护法、实为争夺地盘的真面目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北洋时期,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相继爆发。军阀混战和割据,政治上分崩离析是这个时候最大的特点。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
(一)专制:军阀的倒行逆施
(二)民主:革命党人起而反抗
直系
冯国璋
奉系
张作霖
滇系
唐继尧
桂系
陆廷荣
晋系
阎锡山
皖系
段祺瑞
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一)专制:军阀的倒行逆施
(二)民主:革命党人起而反抗
(2)军阀混战和割据
①1920.7,直皖战争
②1922.4,直奉战争
③1924.9,第二次直奉战争
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是什么呢?
①军阀混战和割据
②政治上分崩离析
2.袁世凯后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一战中的中国——华工
——徐国琦《文明的交融:第一次世家大战期间的在法华工》
1.目的:为争取国际地位,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
2.概况: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协约国一方参战。
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材料:法国社会党活动家马略恶·穆特当时就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中国政府怀着真诚的善意,积极地参加这场与法国生死攸关的战争,中国所提供的援助弥足珍贵,成千上万的华工在我们的工厂里工作。这使我们可以腾出同样数量的法国工人到战争前线去服兵役”。
——徐国琦《文明的交融:第一次世家大战期间的在法华工》
3.影响:
(1)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
(2)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
一战中的中国——华工
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民国初期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中华民国的建立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
1.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
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国货、国货之声,几于三尺童子皆知,工厂制造几乎有应接不暇之势,于是自制之品日出日多。”
——《时报》1915年8月19日
民国初年颁布兴业条例法规86项。《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商人通例》,《商会法》,《商标法》……
——张静如《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
国 别 一战期间输华减少
欧洲列强 约1/5
英国 1/2
法国 1/3
德国 完全停止出口
1.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原因
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张謇和大生纱厂。
1.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概况
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荣氏兄弟大生纱厂
1.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概况
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1912年3月《时报》
除旧布新
2.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文学革命,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①学器物
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
②学制度
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
③学思想
资产阶级激进派
辛亥革命失败根本原因: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牢牢地束缚着。
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兴起标志
1915 年9 月陈独秀创办
《青年杂志》
思想阵地
北京大学和迁往北京的《新青年》
代表人物
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钱玄同、刘半农等
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法文刊名:青年
出版时间:中华民国四年(即1915年)九月十五出版
雄鸡形象:隐喻承继法国启蒙思想家
封面人物:卡内基
(隐喻中国也可以从落后到先进)
出版社:群益书社
(晚清时期创立,中国早期的现代化书店)
拥护“德先生”“赛先生”
民主、科学
1.思想革命: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
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2.文学革命: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
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三)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
在《新青年》的有力推动下,各地拥护新文化运动的刊物纷纷出版,使全国报刊面貌为之一新(报刊发展)
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也使这场运动所涉及的内容远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广泛和深刻(社会变革)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思想解放)
“到如今“新文化运动”这句话,成了一般读书社会的口头禅。马克思差不多要和孔子争席,易卜生差不多要推倒屈原。……比方从前思想界是一个死水的池塘,虽然许多浮萍荇藻掩映在面上,却是整年价动也不动。如今居然有了“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的气象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到第三期时,许多新青年跑上前线。”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3年2月
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北洋时代—一个新旧交织的时期
一个新旧交织:传统与现代;专制与共和;愚昧与启蒙;黑暗与进步。
两种势力较量:北洋军阀破坏民国,革命党人维护共和。
两次复辟败亡:袁世凯复辟八十三天,张勋扶植溥仪复辟十二天。
三次斗争艰难:二次革命讨袁失败;护国运动全国支持;护法运动中途夭折。
三派军阀混战:皖系军阀段祺瑞;直系冯国璋;奉系张作霖。
四个因素资发:辛亥扫障碍;民国颁措施;一战欧暂松;群众爱国货。
五个新文化要点:一个杂志新青年、一个基地在北大、一个伯乐蔡元培、两个口号俩先生、一群先驱促解放、
本课小结
1.下图是1918年发表于《风月画报》的漫画,该漫画的寓意是(  )
A.谴责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B.歌颂辛亥革命中新军英勇杀敌C.批评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决定D.揭露日本军事侵略中国的野心
A
本课小练
2.民国初期的一则报纸广告中有“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等字样。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
A.外资企业出现
B.洋务运动兴起
C.工人运动高涨
D.实业救国热潮
A
本课小练
谢谢参与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