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 课时作业
单选题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烟波无际,天水相接,固然旷阔可观,一湾浅溪的明净,也使人感到宁静与亲切。
B. 《史记》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通史”,主要是因为它是研究古代典章制度、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经济文化的重要史料的原因。
C. 拙政园中的远香堂山水明秀,花木繁茂,其名字便体现了莲花“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是观莲的首选胜地。
D.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近代以后,仁人志士忧患的是民族自强、复兴和独立。
2.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渔人甚异之 B. 臣之妻私臣 C. 辍耕之垄上 D. 何陋之有
3.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诗词中可常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分别写到了“白露”“清明”两个节气。
B. “‘本纪’纪年,‘世家’传代,‘表’以正历,‘书’以类事,‘传’以著人,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这是对《资治通鉴》的评价。
C. 古代礼仪中,“跪”是指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落在脚跟上。“长跪”则是把腰挺直,以表示敬意,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的秦王“长跪”。
D. “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李白字太白、杜甫字子美、苏轼字子瞻。
4.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亡亦死 亡:逃跑
B. 今或闻无罪 或:有时
C. 会天大雨 会:适逢,恰巧遇到
D. 数有功,爱士卒 数:屡次
5.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篝火(gōu) 数言(shuò) 将相(jiāng)
B. 丛祠(cí) 占卜(bǔ) 惩办(chéng)
C. 嗟乎(jiē) 烹食(zhēng) 当行(háng)
D. 辍耕(chòu) 阳夏(jiǎ) 怅恨(chàng)
6.下列加下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皆次当行之次所旁丛祠中 B. 乃丹书帛曰得鱼腹中书
C. 上使外将兵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 宜多应者功宜为王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陈胜认为起义将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天下苦秦久矣;秦二世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B.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是这次起义的导火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
C. 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他用毕生的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史记》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 陈胜、吴广采用“鱼腹藏书”“篝火狐鸣”等办法,在群众中树立威信,表现了二人对当时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及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
二、书写
8.陈胜、吴广揭竿反秦,提到的策略之一便是“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还提到“项燕为楚将”,这源自当时广为流传的一句话。请将这句话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三、综合性学习
9.学完《陈涉世家》后,班里开展了以“走近司马迁”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赏析对联】有人曾经用一副对联吟咏司马迁的命运和一生功绩:“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学溯龙门。”请结合你对司马迁的了解,简析这副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名片】陕西韩城是司马迁的故乡,请你仿照示例,从“名人故里”这个角度为韩城设计一张“名片”。(形式不做要求,60字以内)
【示例】
名片正面:历史——西安
名片背面:兵马俑见证历史变迁,大雁塔目睹王朝兴替,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浸润着这座千年古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10.读史要细,只有关注历史叙事的内在逻辑和精彩细节,才能品出历史的“滋味”。细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也可以再找一些你觉得有意思的问题,与同学交流。
(1) 起义的成功发动与陈胜、吴广的性格有怎样的关系?
(2) 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策略有什么高明之处?
1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等死,死国可乎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4)乃丹书帛日“陈胜王”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12.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度已失期,失期当斩。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A.①并杀两尉 ②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B.①召令徒属曰 ②神情与苏、黄不属
C.①从民欲也 ②虽欲言,无可进者
D.①乃入据陈 ②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______
A.①为坛而盟 ②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B.①复立楚国之社稷 ②衹辱于奴隶人之手
C.①陈涉乃立为王 ②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
D.①杀之以应陈涉 ②以告先帝之灵
(3) 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______
A.祭以尉首
B.卷石底以出
C.蒙辞以军中多务
D.苟全性命于乱世
(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13.通假字
(1)发闾左適戍渔阳 __________同__________
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天下唱 __________同__________
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以怪之矣 __________同__________
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军身被坚执锐 __________同__________
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B.“主要是因为……的原因”句式杂糅,应去掉“的原因”。
C.“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后缺少宾语,应加上“的特点”。
D.“自强、复兴和独立”语序不当,应改为“独立、自强和复兴”。
2.【答案】C
【解析】选项A代词,指代见到的景象。
选项B助词,相当于“的”。
选项D宾语前置的标志。
选项C和题干中的“之”均是“去、往”的意思,故选C。
3.【答案】B
【解析】选项B表述有误,引述内容是对《史记》的评价,故选B。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
B项的“或”意为有人,B项解释有误,故选B。
5.【答案】B
【解析】选项A的“将”应该读jiàng。
选项C的“烹”应该读pēng。
选项D的“辍”应该读chuò。
选项B注音全部正确,故选B。
6.【答案】D
【解析】选项A分别意为:编次/军队驻扎。
选项B分别意为:写/字条。
选项C分别意为:统率/将领。
选项D都是“应当”的意思,故选D。
7.【答案】C
【解析】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8.【答案】 (提示)要求做到准确、规范、美观;要避免涂改。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书写能力。书写时做到汉字在田字格中居中,且大小适当,结构匀称;标点符号单独占一格。
9.【答案】(1)【示例】“蚕室”“龙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司马迁虽然下蚕室遭受腐刑,但他忍辱负重,以千秋史笔写出了不朽巨著《史记》这部作品之事。
(2)【示例】名片正面:史迹——韩城
名片背面:一部《史记》爬满了历史的痕迹,见证了名人的事迹,《史记》出自司马迁之手,韩城是司马迁的故乡,一个见证历史的地方。
【解析】(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赏析对联的能力。解答时应从手法、内容、情感等方面来思考。本题需抓住“蚕室”“龙门”的比喻义。“蚕室”指受腐刑的牢狱。“龙门”一般比喻声望卓著的人的府第。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要紧扣题目中“陕西韩城是司马迁的故乡”这句话来表达,司马迁的作品有历史巨著《史记》,所以要写出韩城在历史、文学上的地位。
10.【答案】【小题1】陈胜的性格特点是有远大抱负,有洞察力和领导力,善于鼓动人心,能够得到众人的敬畏;吴广的性格特点是温厚,有勇有谋,能够得到众人的爱戴。起义的成功发动与二人的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小题2】首先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首先以“鱼腹藏书”树立陈胜的形象,然后通过“篝火狐鸣”把陈胜的形象跟楚国的复兴联系在一起,顺应民心,进一步巩固陈胜在士卒心目中的威望。其次是发动起义,关键是既要杀死两尉,又要得到支持,所以先使吴广“忿恚尉”,待到“尉果笞广”,众被激怒,然后动手,这又表现了他们策略的高明之处;就在群龙无首的时候,陈胜站了出来,先揭露秦的苛政,晓之以厉害,然后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来坚定斗争的信念,说明参加起义是士卒们的唯一出路,陈胜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全体士卒的拥护。接着提出策略口号,并“为坛而盟”,一支团结对敌的农民起义军宣告组成。
【解析】1.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分析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进行,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根据文中信息,“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可以看出陈胜具有远大的志向;“天下苦秦久矣……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可以看出陈胜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演讲时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看法可以看出陈胜具备非凡的才能;“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看出其做事周密细致;在遇雨失期时及时发动起义,并提出“等死,死国可乎”的号召,善于抓住时机,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吴广趁“将尉醉”抓住时机;“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可知吴广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将法),激怒众人。故吴广的智谋表现在:抓住时机;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将法),激怒众人。
2. 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首先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陈胜、吴广从卜者“然足下卜之鬼乎”的建议中,得到了借鬼神“威众”的启示,先以鱼腹中书树立陈胜的形象,然后“狐鸣”而呼,把陈胜的形象跟楚国的复兴联系在一起,顺应士兵的愿望,从而进一步巩固了陈胜在士卒们心目中的地位。其次是发动起义。关键是既要杀死两尉,又要得到士兵的支持,所以先使吴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待到“尉果笞广”,众被激怒,然后动手,这又表现了陈胜的勇敢机智。就在群龙无首的时候,陈胜站了出来,先揭露秦的苛政,晓之以利害,然后用“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来坚定抗争的信念。这一席话令人信服地说明,参加起义是士卒们的惟一出路;陈胜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全体士卒的拥护。接着提出策略口号,并“为坛而盟”,一支团结战斗的农民起义军宣告组成。这支队伍的迅速组成证明陈胜是一名具有领导才能的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在为起义作舆论准备时,设计了“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的计策;发动起义时,打出“大楚”的旗号;在起义中,陈涉“立为王,号为张楚”。
译文:
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胜年轻时,曾同别人一起被雇佣给人耕地,(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息了许久,说:“如果有谁富贵了,不要忘记大家呀。”一起耕作的同伴笑着回答说:“你一个受雇耕作的人,哪来的富贵呢?”陈胜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贫民调派去驻守渔阳,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里面,担任戍守队伍的小头目。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了期限,按(秦朝的)法律都应当斩首。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即使现在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么?”陈胜说:“天下百姓受秦朝统治逼迫已经很久了。我听说秦二世是始皇帝的小儿子,不应立为皇帝,应立的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现在有人听说他没什么罪,秦二世却杀了他。老百姓大都听说他很贤明,而不知道他死了。项燕是楚国的将领,曾多次立下战功,又爱护士兵,楚国人都很爱戴他。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号召天下百姓反秦,应当会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他讲得对。于是二人就去占卜(来预测吉凶)。占卜的人了解了他们的意图,就说:“你们的大事都能成功,可以建立功业。然而你们把事情向鬼神卜问过吗?”陈胜吴广很高兴,考虑卜鬼的事情,说:“这是教我们利用鬼神来威服众人罢了。”于是就用丹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士兵们买鱼回来烹食,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本来已经对这事感到奇怪了。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到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在夜间提着灯笼,作狐狸嗥叫的凄厉的声音大喊:“大楚将兴,陈胜为王。”士兵们整夜惊恐不安。第二天,士兵们中间议论纷纷,只是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看着陈胜。
吴广向来爱护士兵,士兵大多愿意听(他)差遣,(一天)押送戍卒的将尉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使将尉恼怒,让他侮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士兵们。将尉果真用竹板打吴广。将尉拔剑出鞘想杀吴广,吴广跳起来,夺过利剑杀了将尉。陈胜帮助他,一起杀了两个将尉。(于是陈胜)召集并号令部属的人说:“你们诸位遇上大雨,都已误了期限,误期是要杀头的。假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去守卫边塞死掉的本来也会有十分之六七。况且壮士不死便罢了,要死就该成就伟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部属的人都说:“愿意听从您的号令。”于是就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顺从人民的愿望。个个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号称大楚。用土筑成高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个)将尉的头祭天。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他们攻打大泽乡,收编大泽乡的义军之后攻打蕲县。攻下蕲以后,就派符离人葛婴率军巡行蕲县以东的地方,陈胜则攻打铚酂苦柘谯等地,都攻占下来。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等到到达陈县,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士兵好几万。攻陈县时,那里的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只有守丞带兵在城门洞里同起义军作战。守丞不能胜,被人杀死了,起义军才进城占领了陈县。过了几天,陈胜下令召集当地管教化的乡官和才能出众的乡绅一起来集会议事。乡官乡绅都说:“将军您亲身披着战甲,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不义的暴君,消灭残暴的秦朝,重建楚国的江山,按照功劳应当称王。”陈涉于是自立为王,定国号叫张楚。在这时,各郡县中吃尽秦朝官吏苦头的百姓,都起来惩罚当地郡县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于是就以吴广为代理王,督率各将领向西进攻荥阳(在今河南郑州市辖区内)。命令陈县人武臣张耳陈馀去攻占原来赵国的辖地,命令汝阴(今安徽阜阳)人邓宗攻占九江郡(今安徽寿县)。这时候,楚地几千人聚集在一起起义的,多得不计其数。
文言实词“亡”的用法:
①逃跑,逃亡。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②失去,丢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过秦论》);
③死亡。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
④灭亡,使……灭亡。
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
11.【答案】(1)次:编次/次:旅行或军队在途中停留
(2)等:同样/等:用在名词之后,表示数量多
(3)数:屡次/数:几,概数词
(4)书:名词作动词,书写/书:书信,这里指丹书,布条
【解析】(1)句意为:陈胜吴广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里面。次:编次。/句意为: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到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次:旅行或军队在途中停留。
(2)句意为: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么?等:同样。/句意为:你们诸位遇上大雨,都已误了期限。等:用在名词之后,表示数量多。
(3)句意为: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数:屡次。/句意为: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士兵好几万。数:几,概数词。
(4)句意为:于是就用丹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书:名词作动词,书写。/句意为:士兵们买鱼回来烹食,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书:书信,这里指丹书,布条。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答题需要结合句子的意思,解释出相关字词的含义,然后总结归纳得出答案。
一词多义,是中考常考的题型,平时学习时加强归纳积累。
12.【答案】【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使将尉恼怒。
【解析】1. 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A.一起;
B.部下,部属/类似;
C.愿望/想;
D.占据/相连。
故选:A。
2.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注意结合语境理解一词多义。
A.承接/修饰;
B.的;
C.于是,就;
D.来。
故选:A。
3. 本题考查文言句式的把握。注意常见的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和倒装句的区分。
ACD是倒装句;
B.不是特殊句式句式。
故选:B。
4.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重点字词:故,故意;数,屡次;亡,逃跑。句意: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使将尉恼怒。
【译文】
吴广向来爱护士兵,士兵大多愿意听(他)差遣,(一天)押送戍卒的将尉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使将尉恼怒,让他侮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士兵们。将尉果真用竹板打吴广。将尉拔剑出鞘想杀吴广,吴广跳起来,夺过利剑杀了将尉。陈胜帮助他,一起杀了两个将尉。(于是陈胜)召集并号令部属的人说:“你们诸位遇上大雨,都已误了期限,误期是要杀头的。假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去守卫边塞死掉的本来也会有十分之六七。况且壮士不死便罢了,要死就该成就伟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部属的人都说:“愿意听从您的号令。”于是就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顺从人民的愿望。个个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号称大楚。用土筑成高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个)将尉的头祭天。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他们攻打大泽乡,收编大泽乡的义军之后攻打蕲县。攻下蕲以后,就派符离人葛婴率军巡行蕲县以东的地方,陈胜则攻打铚、酂、苦、柘、谯等地,都攻占下来。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等到到达陈县,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士兵好几万。攻陈县时,那里的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只有守丞带兵在城门洞里同起义军作战。守丞不能胜,被人杀死了,起义军才进城占领了陈县。过了几天,陈胜下令召集当地管教化的乡官和才能出众的乡绅一起来集会议事。乡官、乡绅都说:“将军您亲身披着战甲,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不义的暴君,消灭残暴的秦朝,重建楚国的江山,按照功劳应当称王。”陈涉于是自立为王,定国号叫张楚。在这时,各郡县中吃尽秦朝官吏苦头的百姓,都起来惩罚当地郡县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词义积累:
文言实词“素”的用法:
①白色的生绢,没有染色的丝绸。
流血五步,天下缟素(《唐雎不辱使命》)
②白色的。
秦伯素服郊次(《秦晋崤之战》)
③朴素,质朴,未加修饰的。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陋室铭》)
④向来,本来,平时。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文言实词“数”的用法:
①数目,数量。
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秋水》)
②几,几个。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左忠毅公逸事》)
③命运,气数。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六国论》)
④(shǔ)计算。
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黄州快哉亭记》)
⑤(shuò)屡次。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捕蛇者说》)
13.【答案】(1)適 谪 贬谪
(2)唱 倡 倡导、发起
(3)以 已 已经
(4)被 披 穿着
【解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