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双河中学“主动学习”课堂教学导学案 编号 010
课 题 课题 1 空气 第1课时
授课教师 学生姓名 班级 学习时间 设 计 人
导学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
学习要点 重点 难点 考点 易错点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分析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现象、结论
课中导学 一、空气确实存在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一只空集气瓶倒扣在水盆中水 (能/不能)进满集气瓶集气瓶中有 在空气中点燃蜡烛蜡烛蜡烛 (能/不能)燃烧空气中含有 澄清石灰水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石灰水变 空气中含有 夏天戴从空调房间走出来眼镜会变得 空气中含有______ 二、空气就像一个“大家族”,其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是不相同的。你能填出下表吗?空气成分CO2稀有气体其它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三、如何用实验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按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体积分数)。1、操作步骤:①、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原因是 ;②、检查整个装置的 后,将c处的止水夹夹紧;
课中导学 ③、点燃红磷后,迅速插入左边的广口瓶中并把瓶塞塞紧。原因是 ;④、观察红磷燃烧时最明显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待燃烧停止,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将c处的止水夹打开。观察到的现象是 ;2、实验分析:①、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 ②、红磷在集气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了什么? ③、打开止水夹后,集气瓶中能吸入约占集气瓶容积1/5的水,说明了什么? ④、集气瓶中剩余气体是什么气体? ;其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多少? ⑤、如果红磷不足,集气瓶中吸入的水有多少?(﹥=﹤) 1/53、实验结论:·证实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课堂练习 1.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 ) A.1:4 B. 5:4 C. 4:1 D. 5:12. 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3.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4.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双河中学“主动学习”课堂教学导学案 编号 011
课 题 课题1 空气 第2课时
授课教师 学生姓名 班级 学习时间 设 计 人
导学目标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2、概念 3、进入集气瓶的水少于五分之一的原因 4、空气污染原因及其保护方法
学习要点 重点 难点 考点 易错点
进入集气瓶的水少于五分之一的原因和 纯净物、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 进入集气瓶的水少于五分之一的原因和 纯净物、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
课中导学 一、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思考:①为什么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水会从烧杯进入集气瓶中? ②进入集气瓶的水少于五分之一的原因可能有:1 2 3 ③如果用其他物质代替红磷,这种物质要满足什么条件? ※④能否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红磷?为什么?二、混合物与纯净物纯净物: 混合物: 举出一些在生活中常用的混合物,试说说它们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答:
课中导学 二、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氮气有什么性质、有什么用途?答:(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3)用途: 2.稀有气体有什么性质、有什么用途?答:(1)稀有气体包括哪几种? (2)稀有气体的性质: (3)稀有气体的用途: 3.空气的成分本身具有固定的组成,是不是说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 三.对于空气污染,你的认识是:(1)空气的污染物:(2)空气的污染源:(3)你知道如何防止或控制空气的污染吗?
课堂练习 2、“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是我市的旅游宣传语,清澈的瘦西湖水属于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3、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空气 C.氯酸钾 D.氯化铜溶液4、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啤酒 B.食醋 C.加碘食盐 D.蒸馏水5、目前很多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超标,原因是( )。A、人的呼吸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矿物燃料的燃烧 D.工厂的废气6、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A.燃烧煤和石油产生的废气 B.化工厂排放的烟尘C.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后产物
双河中学“主动学习”课堂教学导学案 编号 012
课 题 课题2 氧气 第1课时
授课教师 学生姓名 班级 学习时间 设 计 人
导学目标 1、了解氧气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氧气能和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2、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燃烧反应现象3、能够利用氧气的化学性质来检验氧气
学习要点 重点 难点 考点 易错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中,集气瓶内事先装水的原因 三个实验现象及表达式 实验现象
课中导学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展示】一瓶已制备好的氧气,正放在桌面上,用玻璃片盖好。观察其物理性质。1. 通常情况下,是 的 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同一条件下)【演示】实验2-2,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现象: 结论 归纳:如何检验氧气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2-3,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实验注意事项: 反应的化学表达式:
课中导学 【演示】实验2-4,观察现象,得出结论。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实验注意事项: 反应的化学表达式: 实验结论:可燃物在 中燃烧比在 中燃烧要剧烈。 氧气的化学性质 。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空气中的 发生反应。 物质燃烧具有的共同现象有:
课堂练习 1.氧气的化学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A比较活泼,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能与许多金属,非金属发生化学反应。B 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反应。C不活泼,常温时不能与其他物质反应。D非常不活泼,高温时能与少量物质反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重新燃烧的气体是 [ ]A.空气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A.碳 B.硫 C.镁 D.磷4、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产生绿色火焰 B.铁丝:发出耀眼的白光 C.镁带:火焰呈淡蓝色 D.硫粉: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双河中学“主动学习”课堂教学导学案 编号 013
课 题 课题2 氧气 第2课时
授课教师 学生姓名 班级 学习时间 设 计 人
导学目标 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的区别和共同点
学习要点 重点 难点 考点 易错点
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课中导学 一、填写下表:实验反应表达式反应物有几种生成物有几种硫燃烧铁燃烧磷燃烧蜡烛燃烧分析讨论: 上述前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定 义: 的反应叫化合反应特 点: 分析讨论:表中四个反应有没有共同的特征? 定 义: 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课中导学 二、探究: A、观察CO2、H2O、P2O5、Al2O3有什么相同之处?B、KMnO4与CO2与它们有什么不同?C、试一试归纳出氧化物的概念。 三、燃烧、缓慢氧化的区别区别共同点燃烧缓慢氧化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于钢铁工业,提高钢铁的质量和产量 B.氧炔焰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C.液氧制成炸药,用来开山采矿 D.液氧可用作宇宙火箭的燃料2、下列四个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水→氢气+氧气 B、氢气+氧气→水C、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D、木炭+氧气→二氧化碳3、下列物质燃烧后,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瓶中产生大量白雾 B.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火星四射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氧化反应未必是化合反应,而化合反应必定是氧化反应5、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植物呼吸 B.食物腐烂 C.铁生锈 D.硫燃烧
双河中学“主动学习”课堂教学导学案 编号 014
课 题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1课时
授课教师 学生姓名 班级 学习时间 设 计 人
导学目标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实验原理、注意事项。
学习要点 重点 难点 考点 易错点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实验原理、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及原因 原理 注意事项及原因
课中导学 实验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演示】实验2-5。(说出仪器名称和用途,观察药品颜色。)1、实验步骤:(1)1111 (2)1111 (3)1111 (4)1111 (5)1111 (6)1111 (7)1111
课中导学 2、实验原理: 注意事项:(1)实验前要 连接好装置后,先 ,后 ,如果出现 的现象,则表明装置不漏气。(2)试管口塞一团 :防止 。(3)试管口要 :防止 。(4)加热药品时要先 ,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5)实验结束后,先将 ,然后 。防止 。(6)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当 再收集。原因是 。如果出现 能够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优点是: 。缺点是: 。(7)若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 。有利于 。 ,表示气体已经收集满。能够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氧气的优点是: 。缺点是: 。
课堂练习 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装置,请回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列有关问题: (1)佳佳同学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加入的固体药品是 ,在加入该药品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 。(2)丽丽同学用A装置与C装置组合可制取的气体是 ,写出用此装置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双河中学“主动学习”课堂教学导学案 编号 015
课 题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1课时
授课教师 学生姓名 班级 学习时间 设 计 人
导学目标 1、说出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实验原理、过程、注意点等。2、说出催化剂的概念,催化剂的作用。
学习要点 重点 难点 考点 易错点
1、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实验原理2、催化剂的概念。 催化剂的概念 催化剂的概念 催化剂的概念
课中导学 实验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实验1: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现象:分析:实验2:向上述试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现象:分析:实验3: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现象:分析:反应的方程式:
课中导学 结论: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中的作用是: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 其他物质的 ,而本身的 和 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归纳: 一变: 二不变: 注:要证明一种物质是催化剂必须证明以上三点,请你思考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以上三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 。(硫酸铜溶液、红砖粉(氧化铁)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
课堂练习 2、利用双氧水进行制取氧气实验(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装置的气密性都已检查完毕)(1)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盛有二氧化锰的容器中制取并收集氧气,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表达式 。(2)某同学继续探究“红砖粉末是否也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①他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加入一药匙红砖粉末,然后将两支试管中的气体导出通入水中比较产生气泡的快慢,发现加入红砖粉末的试管中反应较快。②将反应较快的试管内固体过滤出来,洗涤、烘干、称量。③用称量后的固体重复步骤①的实验,现象与步骤①完全相同。 试回答:步骤①中他除了选用试管外还用到上面列出的仪器有 (填字母)。步骤③的实验目的是 。该学生认为通过上述实验已证明红砖粉末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但老师认为该同学的实验还缺少一个关键步骤,请指出来 。
双河中学“主动学习”课堂教学导学案 编号 016
课 题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3课时
授课教师 学生姓名 班级 学习时间 设 计 人
导学目标 1、掌握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2、选择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依据;3、分解反应的概念。
学习要点 重点 难点 考点 易错点
1、掌握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2、选择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依据; 选择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依据;
课中导学 1、写出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的反应表达式: ;选用下图的装置 来制取氧气,理由是: 2、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的反应表达式: ;选用下图的装置 来制取氧气,理由是: A B C D E F G3、实验室还可以用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来制取氧气。应该选用上图的装置 来制取氧气,理由是: 反应表达式: ;
课中导学 4、从反应物、生成物种类的数量归纳上述三个反应的共同特点是: 分解反应的概念: 特点: 5、工业上需要的大量氧气是如何制取的? 工业制法该过程是 变化
课堂练习 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装置,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指出A装置中的任意一种仪器名称 。(2)佳佳同学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加入的固体药品是 ,在加入该药品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 。(3)丽丽同学用B装置与C装置组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制取的气体是 (任填一种),写出用此装置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4)甲烷在实验室里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收集,请你根据甲烷的收集方法,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2、现有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1)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 。(2)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和收 ( http: / / www.21cnjy.com )集O2的一套装置是(填字母番号) 。写出用此装置制备O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3)若选用A装置制备气体时应考滤的因素是 。
红磷
铁夹
水
红磷
铁夹
红磷
红磷
C止水夹
水
红磷
铁夹
水
红磷
铁夹
红磷
红磷
C止水夹
水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