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北京地区某学校正午时刻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最长的一天,也是该地区一年中白昼( )的一天。
A.最长 B.最短 C.适中
2.下列动物中,( )喜欢在白天活动。
A.蝴蝶 B.猫头鹰 C.蝙蝠
3.我国最早迎来黎明的地方是( )。
A.帕米尔高原——最西端 B.漠河——最北端
C.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东端
4.“坐地日行八万里”是因为地球的( )。
A.星空变化 B.公转运动 C.自转运动
5.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
A.1小时 B.1天 C.1个月
6.哥白尼的“日心说”相当于以下假设中的( )。
A.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B.地球自转 C.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7.从日出到正午,竹竿影长的变化规律是( )。
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 C.先变短再变长
8.如图是同一地点,一年四季正午时分太阳的位置。影长最长的是( )。
A.夏至 B.春分和秋分 C.冬至
9.关于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
B.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转
C.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
10.在做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时,乒乓球静止不动,让手电筒绕着乒乓球转动,并让手电筒的光始终对着乒乓球。这个实验验证的假说是( )。
A.太阳不动,地球自转
B.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C.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11.用橙子制作地球自转模型时,以下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①去掉橙子中的果肉 ②用小刀横切橙子 ③将吸管穿过橙子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二、填空题
12.在地球的南极、北极附近,太阳升起就不落下去的日子叫 ;一连几个月见不到太阳,都处在黑夜之中的日子叫 。
13.古人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 变化规律发明了日晷,利用日影 变化发明了圭表。
14.四季变化与 有关,当我们处于夏季时,南半球是 季。
15.地球的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从内到外依次是 、 、 。
16.地球的 (选填“自转”或“公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地区 ,西边地区 。北京和乌鲁木齐, 先迎来黎明。
17.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在不断地进行方向为 的自转,每年还要经历春、夏、秋、冬,是因为地球斜着身子绕着太阳在 。
18.早晨和傍晚,太阳高度 ,影子 。正午时,太阳位置 ,影子 。
19.动物的活动也有 之分,有些动物白天 ,晚上 ;有些动物晚上 ,白天 。
三、判断题
20.处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是差不多的。( )
21.阳光照射的角度不同,造成了地球表面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 )
22.地球上出现四季是因为地球的自转。( )
23.每天看到太阳和其他天体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 )
24.在沛县地区,同一根旗杆夏季正午时影子最长,冬季正午时最短。( )
四、连线题
25.模拟地球自转这个实验中,不同材料或动作各代表什么?用线连起来。
红色纸片 地球
围成一圈的同学们 太阳
按某种方向转动 地区上不同地区的人们
先看到红色纸片 先迎来黎明
贴有地名方位标志的同学 地球自转
五、简答题
26.我们是如何制作地球模型的?我们的模型可以解释地球的什么知识?
27.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我们是如何知道的?
28.在海边远望归航的船队,为什么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身?
29.四季是怎样产生的?
六、综合题
30.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用“→”标注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地球公转会产生 现象(填“昼夜交替”或“四季变化”)。
(3)下列生物活动中,与上题现象无关的是( )。
A.候鸟迁徙 B.北极狐换毛 C.蝙蝠昼伏夜行
(4)今天地球最接近 (填字母)的位置。
(5)当地球在位置C时,乐清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填“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详解】物体正午影子的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有关,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一年中正午影子最长的一天是冬至日,此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正午时分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最长,也是该地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故B正确。
2.A
【详解】昼夜影响动物的活动,动物根据光照持续时间长短来安排它们的觅食、繁殖等活动。有些动物白天觅食,这类动物被称为昼行性动物,比如蝴蝶;蝙蝠和猫头鹰喜欢在夜间活动。
3.C
【详解】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经度数越大,日出时间越早,西经度数越小,日出时间越早,越是东边的时区,越先迎来黎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在我国的最东端,所以最早迎来黎明。
4.C
【详解】地球自转运动是围绕地轴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周期是一天,约24小时,地球上赤道的长度是4万多千米,约合8万华里。“坐地日行八万里”描述的是在赤道附近地区不动随着地球一天自转一周,就能行驶8万里地。与地球公转运动、星空变化无关。故C正确。
5.B
【详解】地球的赤道直径是12756千米,自转周期是1天,公转周期是1年。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自西向东,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造成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异、太阳东升西落等现象。
6.C
【详解】日心说认为地球是球形的,地球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在宇宙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只有月亮环绕地球运行。这与昼夜交替假说中地球围绕太阳转的同时自转的观点一致。C正确。
7.A
【详解】由于地球自转,一天中的太阳高度不断发生变化,早晨太阳高度角小,影子长,中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短。因此从日出到正午,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逐渐变短。
8.C
【详解】在我国冬至日影长最长,夏至日最短,所以一般是先变短到一年中最短,再变长到一年中最长,分析图中的影长可知,冬至是影长最长的一天。
9.B
【详解】地球自转,昼夜交替产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还会使人们视觉上出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转是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B是正确的选项。
10.C
【详解】乒乓球静止不动,让手电筒绕着乒乓球转动,并让手电筒的光始终对着乒乓球,乒乓球代表地球,手电筒代表太阳,所以这依据的假说是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11.B
【详解】地球仪只是人们为了研究地球做的模型,事实上经线和纬线在地球上是不存在的。用橙子制作地球自转模型时,首先要用小刀横切橙子,再去掉橙子中的果肉,最后将吸管穿过橙子。
12. 极昼 极夜
【详解】极昼和极夜是极圈内特有的自然现象,极昼和极夜这种特殊的自然现象,是地球沿着倾斜的地轴自转所造成的结果。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还围着地轴自转且地轴倾斜,导致阳光总是直射极地,就产生了极昼现象,反之照不到的一面就产生了极夜现象。太阳升起就不落下去的日子叫极昼,都处在黑夜之中的日子叫极夜。昼指的白天,夜指的是夜晚。在地球的南极、北极附近,太阳升起就不落下去的日子叫极昼;一连几个月见不到太阳,都处在黑夜之中的日子叫极夜。
13. 长短和方向 四季
【详解】日晷是古人利用太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来测量时间的工具。它由晷盘和晷针组成,晷面是倾斜的,晷针朝北,并且晷针和晷面是垂直的。圭表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发明的一种度量正午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
14. 太阳的位置/地球的公转 冬
【详解】四季形成的原因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并且地轴是倾斜的,方向和角度也不变,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律地变化,形成四季。当我们处于夏季时,南半球是冬季。
15. 地核 地幔 地壳
【详解】地球内部可划分为三层,从内到外分别是地核、地幔、地壳,不同的层有各自的特点。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位于地球的最内部。地幔在中间,地壳在最外层,最薄。
16. 自转 早 晚 北京
【详解】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北京和乌鲁木齐相对位置是:北京在东,乌鲁木齐在西;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这就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所以北京先迎来黎明。
17. 自西向东 公转
【详解】我们的地球在不停地运动着。地球除了围着太阳公转,同时还在不停围绕地轴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天体东升西落、地方时差异等自然现象;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不同季节物体影长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极昼极夜现象等。
18. 低 长 高 短
【详解】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一天中,早晨和傍晚,太阳高度低,影子长。正午时,太阳位置高,影子短。所以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晨和傍晚影子长,中午影子短,所以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19. 昼夜 活动 休息 活动 休息
【详解】略
20.×
【详解】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导致太阳东升西落,东边的地点最先见到日出,时间早,西边的地点较晚见到日出,时间晚。处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不同地区,东西排列,地方时差是不同的,迎来黎明的时间也是不同的,经度差越大,时间差越大。故题目说法错误。
21.√
【详解】阳光的直射与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直射比斜射温度高,形成了四季的变化。
22.×
【详解】四季形成的原因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并且地轴是倾斜的,方向和角度也不变,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律地变化,形成四季。
23.√
【详解】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所以太阳同一时间里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题目说法正确。
24.×
【详解】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不但与物体高度有关,更与太阳高度有关,太阳高度越大,物体影子越短。在沛县地区,同一根旗杆夏季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旗杆影子最短;冬季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小,旗杆影子最长。故题目说法是错误的。
25.
【详解】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模拟地球自转的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代表地球,贴有地名方位标志的同学代表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人们,红色纸片代表太阳,按某种方向转动代表地球自转,先看到红色纸片代表先迎来黎明。
26.制作步骤:首先观察观察特征,然后选择材料,再制作模型,最后解释模型
解释:(1)地球结构模型:地球由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组成
(2)地球海陆分布模型:地球的海陆占比
(3)地球自转模型: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
【分析】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是由底座、固定架、球、地轴组成的;地球仪上有各种符号、文字、颜色用来表示陆地、河湖、海洋、山脉、城市等,还有经线、纬线、南北极。
【详解】制作地球模型的正确步骤是:首先观察观察特征,然后选择材料,再制作模型,最后解释模型。地球结构模型可以解释地球由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组成;地球海陆分布模型可以解释地球的海陆占比;地球自转模型可以解释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
27.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就是昼夜交替的一个周期,也就是一天,即24小时。在自转的地球上看到地球以外的其他星体(如太阳、月亮等)东升西落,这是地球与它们相对运动的结果;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既然其他天体的运动方向是自东向西,那么地球的运动方向就是自西向东。
【分析】地球有多种运动形式,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是最基本的两种运动形式,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绕地轴运动,公转绕太阳运动。
【详解】地球有多种运动形式,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是最基本的两种运动形式,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绕地轴运动,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大约是24小时。公转是绕太阳运动。我们可以根据在自转的地球上看到地球以外的其他星体(如太阳、月亮等)东升西落,这是地球与它们相对运动的结果;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既然其他天体的运动方向是自东向西,那么地球的运动方向就是自西向东。
28.因为地球是球体。
【详解】人们根据大量的观测现象推测地球可能是球形的。观察月食时,发现地球投在月球上的影子是圆形的;在海边远望归航的船队,发现总是最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9.四季的变化与太阳的直射和斜射有关,由于地球永不停歇地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这种冷暖不停地交替着,从而形成寒来暑往的四季。
【详解】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且角度不变,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不同位置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昼夜长短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出现季节的变化,所以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半球时,北半球上就是夏季;同时太阳光斜射在南半球,南半球上就是冬季。
30.(1)
(2)四季变化
(3)C
(4)A
(5)昼短夜长
【分析】地球在太空中的运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绕自己的地轴旋转,叫自转;另一种是沿着椭圆轨道绕着太阳旋转,叫公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3小时56.4秒,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25天。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由西向东。方向都是逆时针。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它有一个不变的倾斜角度,太阳照射地球时,直射位置就会发生变化,造成同一地方温度有规律的交替变化,就形成了四季变化。
【详解】(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由西向东。方向都是逆时针。
(2)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它有一个不变的倾斜角度,太阳照射地球时,直射位置就会发生变化,造成同一地方温度有规律的交替变化,就形成了四季变化。
(3)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它有一个不变的倾斜角度,太阳照射地球时,直射位置就会发生变化,造成同一地方温度有规律的交替变化,就形成了四季变化。候鸟迁徙、北极狐换毛与地球公转有关,蝙蝠昼伏夜行与地球公转无关。
故选C。
(4)A点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B点当太阳光第二次直射赤道时,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C点当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D点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3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等长;故6月下旬地球最接近A位置。
(5)当地球在位置C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故乐清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