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1-2单元)
一、选择题
1.下列器官中不属于呼吸器官的是( )。
A.心脏 B.气管 C.肺
2.调节电视机的声音旋钮,改变的是( )。
A.音量 B.音高 C.音节
3.小科设计了一份中餐食谱:红烧肉、家烧鲤鱼、米饭、花生。要使这份食谱变得更加合理科学,他应该再添加一份( )。
A.炒青菜 B.油焖虾 C.煎鸡蛋
4.小丽咬了一口肉包子,慢慢细嚼,把肉包子磨碎主要用( )。
A.臼齿 B.犬齿 C.门齿
5.蚊子发出的嗡嗡声是由( )振动产生的。
A.针状的口 B.声带 C.翅膀
6.在我们的呼吸器官中,( )是身体气体的“中转站”。
A.气管 B.肺 C.口腔
7.耳蜗把振动变为大脑能接收的( )。
A.声音 B.声波 C.信号
8.自然界的雷声是通过( )传进我们的耳朵的。
A.雨水 B.闪电 C.空气
9.乐器的演奏赢得了观众阵阵喝彩。观众发出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A.咽喉 B.声带 C.气管
10.今天早上,我吃了一碗鳝丝面,在卡片上记录食物时应为( )。
A.鳝丝 B.面条 C.鳝丝、面条
11.人吸入的气体经过的路线是______。
A.鼻腔—气管—肺 B.口—食管—胃 C.口—气管—小肚子
12.雾霾天气户外活动对人体影响最大的器官是( )。
A.肺 B.心脏 C.胃
二、填空题
13.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就是一个 ,如果振动停止了,声音就会停止。
14. 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
15.牙齿、 和 共同参与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功能各不相同。
16.在口腔中,有搅拌食物作用的是 ,能湿润食物、消化食物中淀粉的是 。
17.食物中的营养通常分为糖类,蛋白质,脂肪, , 和 。
18.一般情况下,成年男子的肺活量较 ;幼年和老年人都较 。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更 。
三、判断题
19.小王最近运动量比较大,需要多吃富含无机盐类的食物,补充足够的能量。( )
20.声音在塑料棒和钢条中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 )
21.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听同学在桌子另一端轻轻抓挠桌面的声音。这样听到的声音与耳朵不贴桌面上是完全一样的。( )
22.声音的强弱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
23.阅读食品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表”也是获取食物营养信息的一种方法。( )
24.马铃薯里含有丰富的淀粉和维生素。( )
四、连线题
25.把下列相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门齿 把食物浸湿、变软
臼齿 搅拌、传送食物
犬齿 切割食物
舌头 咀嚼食物
唾液 撕碎食物
五、简答题
26.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将食物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请你各列举2例。
27.向水壶中倒水,随着水越到越多,听到的声音高低不同,倒的水越多,声音越高,其科学原理是什么?
28.如果教室里没有了空气,我们还能听到老师的说话声吗?为什么?
29.为什么我们每天要吃不同的食物?各种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呢?
六、实验题
30.为了探究“肺是怎样呼吸的”,小明制作了一个模拟人体呼吸的装置(如下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中,瓶内气球模拟人的 ,吸管模拟人的 ,瓶底橡皮膜模拟人的 。
(2)从实验可知,呼气和吸气过程中,发生气体交换的主要装置是 。
(3)呼气时,交换后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呼出体外,此时 收缩, 放松。
(4)运动时,我们的呼吸速度 (填“变快”“不变”或“变慢”)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A
【详解】人体的呼吸器官由呼吸道和肺二部分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咽、喉为上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为下呼吸道。心脏属于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故选A。
2.A
【详解】声音的高低和强弱不同,衡量标准不同,声音高低用音高表示,声音强弱用音量描述。声音高低是由物体振动快慢决定的,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幅度大小决定的。电视声音的强弱由声音旋钮控制,调节电视机的声音旋钮,改变的是声音的强弱即响度。即改变的是声音的音量。故A正确。
3.A
【详解】小明设计了一份中餐食谱:红烧肉、家烧鲤鱼、米饭、花生,少蔬菜和水果,所以要使这份食谱变得更加合理科学,他应该再添加一份炒青菜。
4.A
【详解】人类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其中门齿用于切断食品,臼齿用于磨碎食物,犬齿用于撕裂食物。吃肉包子,把肉包子磨碎主要用臼齿。
5.C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蚊子没有专门的发声器官——声带,蚊子发出的嗡嗡声是由翅膀振动与空气摩擦形成的。故C选项正确。
6.B
【详解】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气体交换中转站,能够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7.C
【详解】耳朵的结构中,直接接受声音刺激的是鼓膜,它能将声波转变为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的耳蜗,耳蜗把振动变为大脑能接收的信号。
8.C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自然界的雷声是通过空气传进我们的耳朵的。
9.B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如果振动停止,发声就一定停止。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自如的器官是声带。 观众发出的声音是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10.C
【详解】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要按照早餐、午餐、晚餐的顺序回忆。重复吃的要分多次记。根据对食物记录的认识,吃了一碗鳝丝面,在卡片上记录食物时应为鳝丝、面条。
11.A
【详解】人体通过呼吸,外界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分解细胞内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能量供给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以及维持体温等,产生的二氧化碳则通过呼吸排到体外。人吸入的气体经过的路线是鼻腔﹣﹣气管﹣﹣肺。
12.A
【详解】近些年来,随着空气质量逐渐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它们在人们毫无防范的时候侵入人体呼吸道和肺叶中,从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生殖系统等疾病。
13. 振动 声源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就是一个声源,发声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要使一面正在发声的铜锣停止发声应该用手按住铜锣,不让铜锣振动。
14. 氧气 二氧化碳
【详解】地球上,除了人需要氧气以外,其他动物都需要氧气才能生存,就连河里和海里的鱼也离不开水中的氧气。人和动物从空气中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这样,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会越来越多,氧气也不会用完。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15. 舌 唾液
【详解】口腔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食物初步消化的场所。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功能各不相同。牙齿可以将食物切割、磨碎,舌头可以搅拌食物并协助吞咽,唾液不仅可以帮助吞咽也能帮助初步消化食物。
16. 舌头 唾液
【详解】口腔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食物初步消化的场所。牙齿可以将食物切割、磨碎,舌头可以搅拌食物并协助吞咽,唾液不仅可以帮助吞咽也能帮助初步消化食物。
17. 维生素 无机盐 水
【详解】一般来说,食物所包含的营养物质可分为六大类: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及水,食物的营养成分有利于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18. 大 小 强
【详解】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代表了一个人潜在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一般情况下,成年男子的肺活量较大;幼年和老年人都较小。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更强。
19.×
【详解】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营养的支持。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材料;脂肪、糖类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如果运动量比较大,需要多吃糖类食物,快速补充足够的能量。
20.√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各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塑料棒和钢条中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要快一些。
21.×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传声。声音在各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听同学在桌子另一端轻轻抓挠桌面的声音。这样听到的声音与耳朵不贴桌面上是完全不一样的。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听到的声音是固体固体传播的,传播速度快,声音更清晰。
22.×
【详解】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23.√
【详解】观察食品的包装,可以获取这种食品的有关信息,便于我们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配料、保存方法等,如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家厂址、营养成分及配料、卫生许可证、保存和使用方法等,所以阅读食品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表”也是获取食物营养信息的一种方法。
24.√
【详解】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营养均衡才能健康。马铃薯里含有丰富的淀粉和维生素。
25.
【详解】人的牙齿是重要的消化工具,分为门齿、犬齿、臼齿,门齿主要负责切断食物,犬齿主要用于撕裂食物,臼齿主要是磨碎食物。舌能将食物在口腔里进行传送和搅拌,食物在咀嚼的过程中被唾液浸湿变软。
26.植物类食物:西红柿、黄瓜、馒头等;动物类食物:鱼、鸡肉、大虾等。
【详解】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将食物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植物类食物:西红柿、黄瓜、馒头等;动物类食物:鱼、鸡肉、大虾等。
27.向水壶中倒水时,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随着水壶中水的逐渐增多,空气柱振动越来越快,发出的声音越来越高。
【详解】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向水壶中倒水时,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随着水壶中水的逐渐增多,空气柱振动越来越快,发出的声音越来越高。
28.如果教室里没有了空气,我们不能听到老师的说话声,这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真空环境中没有声音传播的介质。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如果教室里没有了空气,我们不能听到老师的说话声,这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真空环境中没有声音传播的介质。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状态,人与人之间讲话听不到声音,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29.因为不同的食物中含有人体所需的不同营养物质。富含糖类的食物:米、麦、玉米、高粱、甘薯、果汁富含维生素、矿物质、水的食物:食盐、水、蔬菜、水果富含脂肪的食物:植物油、动物油、肥肉、蛋黄、巧克力。
【详解】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我们每天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
富含糖类的食物:米、麦、玉米、高粱、甘薯、果汁
富含维生素、矿物质、水的食物:食盐、水、蔬菜、水果
富含脂肪的食物:植物油、动物油、肥肉、蛋黄、巧克力。
30. 肺 气管 膈肌 肺 胸腔 腹部 变快
【分析】人体的呼吸器官由呼吸道和肺二部分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咽、喉为上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为下呼吸道。
【详解】(1)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该装置中,瓶内气球模拟人的肺,吸管模拟人的气管,瓶底橡皮膜模拟人的膈肌;
(2)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气体交换中转站,能够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3)人在平静状态下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肋间外肌同时舒张,肋骨向下向内移动,这样,胸廓的容积就缩小,肺随之回缩,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
(4)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所以人在运动时,呼吸急促,每分钟呼吸次数与平静时相比会加快。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