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12-31 14:0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双河中学“主动学习”课堂教学导学案 编号 034
课 题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授课教师 学生姓名 班级 学习时间 设 计 人
导学目标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2.通过实验探究得到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的结论
学习要点 重 点 难 点 考点 易错点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质量守恒定律 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课中导学 一、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方案一、磷在锥形瓶中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方案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实验方案方案一方案二实验现象质量变化情况二、分析:方案一中:(1)红磷燃烧时,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其目的是什么? (2)描述整个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情况,并加以解释 (3)上述变化是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4)如果白磷燃烧前后,小气球没有变化,其原因是什么? (5)如果玻璃管上没有系小气球,将可能出现什么后果?
课中导学 三、结论(即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从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是什么?1.用化学符号表示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变化 ______________ ______2.用原子、分子的观点分析这一变化的过程 (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 新物质在此变化中,下列要素是否变化?导致反应物的总质量==生成物的总质量的原因是哪些?物质的种类 分子的种类______ _元素的种类 分子的数目 而原子的种类___ 原子的数量_____ 每个原子的质量________
课堂练习 1、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合理的是(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D.化学反应前后,电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2、先将1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3、在A+2BC+2D的反应中,9.8gA和8gB完全反应生成14.2gC,同时得到______g。
双河中学“主动学习”课堂教学导学案 编号 035
课 题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2课时
授课教师 学生姓名 班级 学习时间 设 计 人
导学目标 质量守恒定律的使用范围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关键词的理解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
学习要点 重 点 难 点 考点 易错点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关键词的理解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 只适用化学变化
课中导学 一、实验5-1 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5-2 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实验5-1实验5-2实验现象质量变化情况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你的解释如何改进实验二、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范围:__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课中导学 三、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关键词: (1)质量:质量守恒定律强调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守恒”,并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对于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是气体的反应来说,反应前后的气体 总和保持不变,但其 却不一定相等。(2)参加:质量守恒定律强调的是真正参与了反应的 质量,反应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参加反应(反应剩余的)。例如:有A、B两种物质各5g组成的混合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A + B → C 反应一段时间后,发现剩余物质中含有3g A 、2g B 和若干克C,则参见反应的A、B的质量分别为___ _ 、生成C的质量________(3)总和:很多化学反应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有气体的参与,同时,还会有许多化学反应可以生成气体或沉淀。因此在考虑各物质质量总和时应当包含“固、气、液”三种状态的物质。例如: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变小。是由于燃烧生成 导致的。
课堂练习 (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并且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5g水受热变成5g水蒸气 B.5g食盐溶解在95g水中,成为100g食盐溶液C.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少 D.100mL水加入100mL酒精,成为体积小于200mL的溶液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变小,为什么?3、铁器生锈后,质量增加了,为什么?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水沸腾后,变为水蒸气,前后质量相等,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后,剩余水的质量减小,不符合定律(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双河中学“主动学习”课堂教学导学案 编号 036
课 题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3课时
授课教师 学生姓名 班级 学习时间 设 计 人
导学目标 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特别是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学习要点 重点 难点 考点 易错点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相对分子质量前面乘以系数
课中导学 4.阅读书P96页 化学方程式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中每个部分的读法(3)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2Mg + O2 ======== 2MgO 相对分子质量 48g 32g 48g 48g 50g 32g 24g 8g
课中导学 (3)化学方程式涵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图方程的具体含义为(即化学方程式的读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 ( )1、关于“”的读法错误的是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 B.硫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硫C.每32份质量的硫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D.32g的硫与32g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64g的二氧化硫( )2、从化学方程式中总结的信息有:① 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 ② 反应条件为点燃 ③ 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 ④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B.C.D.
双河中学“主动学习”课堂教学导学案 编号 037
课 题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4课时
授课教师 学生姓名 班级 学习时间 设 计 人
导学目标 利用化学变化前后质量总和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元素种类不变解答实际问题
学习要点 重 点 难 点 考点 易错点
利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个数不变解答实际问题 确定化学方程式中每种原子的个数利用元素种类不变不能确定的元素 确定化学方程式中每种原子的个数 确定化学方程式中每种原子的个数
课中导学 质量守恒定律中的5个不变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一、利用质量守恒,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例1】12.4g磷完全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28.4g,消耗氧气________g〖解析〗本题的思维切入点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____ 的总质量和 的总质量不变(相等)反应前反应后磷的质量: g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g氧气的质量:总和: 总和: g因为反应前后总和相等,即可列方程:二、利用质量守恒,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化学式【例2】硝酸易发生反应,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解析〗本题的思维切入点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 不变反应前反应后氢原子个数:氢原子个数:氮原子个数:氮原子个数:氧原子个数:氧原子个数:
课中导学 三、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组成【例】已知铜锈在隔绝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生成水、氧化铜和二氧化碳,由此可知,铜锈中含有_______________元素〖解析〗本题的思维切入点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 不变反应前反应后物质铜锈水、氧化铜、二氧化碳所含元素未知氢、氧、铜、碳因为,元素种类不变;所以,铜锈中含有 四种元素
课堂练习 1、a g 氯酸钾与 b g 二氧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锰装入了一支试管,加热至完全反应后,冷却称得氯化钾的质量为 c g 则生成氧气 ___________2、a g 氯酸钾与 b g 二氧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锰装入了一支试管,加热至完全反应后,冷却称得残余固体质量为 c g 则生成氧气 ___________3、著名化学家诺贝尔经过长期的研究与试验,终于发明了安全炸药 --- 三硝酸甘油。 这种炸药发生爆炸的反应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4、我国在古代炼丹中,经常使用到红丹,俗称铅 ( http: / / www.21cnjy.com )丹。在一定条件下,铅丹与硝酸能发生如下反应:铅丹 + 4HNO3 = PbO2 + 2Pb(NO3)2 + 2H2O。则铅丹的化学式是 5、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如下: ,则生成的淀粉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_____元素6、辨析:有一则广告:“水变汽油、柴油,经济收入惊人,技术转让,请有识之士加盟。”假如你是老板,你是否加盟?请谈一谈你有何想法?
双河中学“主动学习”课堂教学导学案 编号 038
课 题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5课时
授课教师 学生姓名 班级 学习时间 设 计 人
导学目标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答实际问题
学习要点 重 点 难 点 考点 易错点
依据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特点来确定反应物、生成物、催化剂 已知物质的质量时,如何确定氧元素的是否存在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答实际问题 当反应前后某物质质量不变时,可能是而不是一定是催化剂
课中导学 【例1】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22845反应后质量/g待测24014(1)反应后X物质的质量是 g。(2)用X、Y、Z、Q来表示这个化学反应 (3)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4)X物质可能是这个反应的 (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解析〗本题第一步:是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质量总和 =反应后质量总和。列出方程求出“待测”质量:方程: 解得: 第二步:根据化学反应的特点,判断出反应物和生成物(1)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大的物质是 (2)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小的物质是 (3)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的物质是 上述四种物质中, 的质量变大,是 ; 的质量变小,是 的质量不变,是 第三步:写出化学表达式 第四步:判断反应类型
课中导学 【例2】已知1.6g化合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该化合物中只含碳、氢元素C.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经计算,该化合物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6:1〖解答〗本题的思维切入点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 不变。可知:反应前反应后所含元素由此,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得:化合物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为了确定是否含氧元素,必须算出已知的三种物质中的氧元素的质量,O2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CO2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H2O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所以,该化合物中 (含不含)氧元素。【反思】当题目中没有出现物质的质量(或质量比)时,则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氧元素的存在;当题目中出现了三种物质的质量(或质量比)时,则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氧元素的存在。
课堂练习 1、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并将实验测定结果填写在下表中,请你分析并填空: 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201222反应后质量/g022待测(1)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是 g。(2)用A、B、C、D来表示这个化学反应 (3)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4)D物质可能是这个反应的 (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2、实验室里常用燃烧的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3.2g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该有机物中( )A.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B.一定含有C、H、O元素C.一定含有C、O两种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 D.只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
双河中学“主动学习”课堂教学导学案 编号 039
课 题 第五单元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授课教师 学生姓名 班级 学习时间 设 计 人
导学目标 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能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能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
学习要点 重 点 难 点 考点 易错点
能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能用最小公倍数法法配平 能用最小公倍数法法配平 能用最小公倍数法法配平 加热和点燃的区别标出生成物的状态,而不是反应物的状态
课中导学 一、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原则一:遵守 例题:下列化学表达式哪个是正确的( ) A、Fe + O2 -------→Fe2O3 B、Fe + O2 -------→Fe3O4 C、Fe + O2 -------→Fe3O4理由是: 原则一:遵守 。化学反应前后 不变。例题: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错误的是 ,理由是 A、C + O2 ======== CO2 B、Fe + O2 ========== Fe3O4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⑴写:根据事实写出 ,中间用短横线相连;⑵配: 化学方程式,使化学反应前后 ⑶等;将短横线改为等号;
课中导学 ⑷标:标明 以及生成物的状态:当 ,生成物中出现气体时,在气体后标上当 ,生成物中出现气体时,在气体后标上⑸查:检查化学式是否写错、是否配平、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是否标了、标得是否恰当。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一)最小公倍数法例题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课堂练习 练习1:1、镁在空气中燃烧:2、铁在氧气中燃烧3、氢气中空气中燃烧:4、双氧水分解(有少量的二氧化锰):5、加热高锰酸钾: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7、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
双河中学“主动学习”课堂教学导学案 编号 040
课 题 第五单元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第2课时
授课教师 学生姓名 班级 学习时间 设 计 人
导学目标 能用分数法配平能用观察法配平
学习要点 重 点 难 点 考点 易错点
能用分数法配平能用观察法配平 还原反应的配平 配平 配平后注意验算
课中导学 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配平化学方程式,使化学反应前后 (二)分数法例题1:C6H6+ O2点燃 6CO2 + 3H2O 例题2:CH3OH+ O2点燃 CO2 + 2H2O 总结:(三)观察法例题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CO + Fe2O3 ======== Fe + CO2总结:
课中导学 例题4: 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CuSO4 + H2O总结:
课堂练习 练习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 + O2 点燃 CO2 + H2O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O2点燃 CO2 + H2O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练习2:1、焦炭还原氧化铁: C + Fe2O3 ======== Fe + CO22、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 C + Fe3O4 ======== Fe + CO23、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 CO + Fe3O4 ======== Fe + CO2练习3:1、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 Fe2O3 + H2SO4======== Fe2(SO4)3 + H2O2、碳酸钠和氯化钡: Na2CO3 + BaCl2======== Ba CO3 + NaCl
双河中学“主动学习”课堂教学导学案 编号 041
课 题 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1课时
授课教师 学生姓名 班级 学习时间 设 计 人
导学目标 1、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和一般步骤。2、在理解化学方程式涵义的基础上,掌握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学习要点 重 点 难 点 考点 易错点
掌握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格式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未知量不带单位结构带单位
课中导学 例题1:加热分解7.4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g?小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1)设:根据题意设 。(2)方:正确书写有关 (3)关: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和 。(4)比:列出 ,求解。(5)答:简明写出答案。
课中导学
课堂练习 加热12.25g氯酸钾和2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最多可以得到多少g氧气?2、通过电解水来制得8克氧气,需要分解多少克水?
双河中学“主动学习”课堂教学导学案 编号 042
课 题 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2课时
授课教师 学生姓名 班级 学习时间 设 计 人
导学目标 掌握在化学反应中,掌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确定已知量的方法。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进一步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同时培养、提高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学习要点 重 点 难 点 考点 易错点
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确定已知量的方法 确定已知量 确定已知量 单位
课中导学 【例题3】、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锰混合物19.6克放入大试管,给试管加热来制取氧气,在反应不再发生后,等试管冷却,称量,得14.8克固体物质,问: (1) 制得氧气多少克? (2) 14.8克固体物质里含有哪些物质?各为多少克?
课堂练习 1、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40克放入大试管,给试管加热来制取氧气。反应开始后,烧杯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变化如下:时间01234567质量/g403937353230.430.430.4 (1)为什么第5-7分钟的质量不变? (2)制得氧气多少克? (3) 40克固体物质里含有哪些物质?各为多少克?用5%的双氧水68g与二氧化锰混合,可以制取氧气多少克?
分解
重新组合
聚合
“___”
“反应条件”
“______”
___________
生成物
点燃
1.6g 4.4g 3.6g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