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件】 22.文言文二则 (一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课件】 22.文言文二则 (一二课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2 04:4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22 文言文二则
第1课时
伯牙鼓琴


鼓:弹奏。
伯牙鼓琴:伯牙弹琴。
(√)
(×)
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用“/”画出长句子的停顿,多读两遍。
同桌互相听读,修正读得不准的字音和不恰当的停顿。
初读课文
伯牙 鼓琴,锺子期 听之。方鼓琴 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 鼓琴,巍巍乎 若太山。”少选之间 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 鼓琴,汤汤乎 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 破琴绝弦,终身 不复鼓琴,以为 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
/
/
/
/
/
/
/
/
/
/
善哉乎
巍巍乎
汤汤乎
善哉乎
·
shǎo
·
shānɡ
·
wéi
·
wèi
哪位同学能借助注释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伯牙)想着高山时弹琴。
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知晓文意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请结合图片,说说“巍巍乎”“汤汤乎”的意思。
“巍巍乎”,(山峰)巍峨高耸入云。
“汤汤乎”,(流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
谁能结合注释具体说说句子的意思?
弹得好呀,就像那巍峨高山。
弹得好呀,就像那浩浩汤汤的流水。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摔断。
扯断。
意思是伯牙摔琴断弦。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意思。
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他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意思。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想着高山时弹琴,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就像那巍峨的高山。”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就像那浩浩汤汤的流水。”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他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自由朗读课文,用“ ”画出描写伯牙鼓琴的语句,用“ ”画出锺子期听琴的句子。
品读“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读着句子,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伯牙鼓琴,锺子期痴迷地听着。伯牙想着高山弹琴,锺子期情不自禁赞叹道——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接读课文
伯牙鼓琴,锺子期忘我地听着。伯牙想着流水弹琴,锺子期情不自禁赞叹道——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伯牙的琴声不仅表现了高山流水,还表现了哪些美丽动人的场景?
杨柳依依 炊烟袅袅 清风徐徐
白雪皑皑 明月皎皎 波光粼粼
金光闪闪
想象拓展
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模仿句式,想象写话,体验知音心有灵犀一点通。
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伯牙鼓琴而志在白雪,锺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伯牙鼓琴而志在____,锺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善哉乎鼓
善哉乎鼓
清风
琴,皑皑乎若白雪。
琴,徐徐乎若清风。
一边读句子一边想象画面,可以像锺子期一样,感受伯牙心中所念,感受乐曲的变化。不管伯牙的琴声在表达什么,锺子期都能听出来。你想用哪个词来形容他俩?再次朗读课文,体验这种情感。
知音
小结
再读课文,体验文中“知音”的情感。
伯牙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弹得好呀,就像那浩浩汤汤的流水。
伯牙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
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伯牙、锺子期真是——心心相印,心有灵犀一点通……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思考
锺子期死后,伯牙是怎么做的?你体会到伯牙怎样的心情?请用原文回答。
研读“破琴”
他为什么这样做?结合“资料袋”,和同学交流你的感受。
伯牙、锺子期相传为春秋时期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吕氏春秋》《列子》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孟浩然《示孟郊》
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王安石《伯牙》
我国古诗常提及伯牙、锺子期的传说,如: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句话。
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知音已逝,再没人听得懂伯牙的琴声了。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诵云:“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拓展延伸
面对伯牙的痛苦与绝望,你想对他说什么?将你的想法写下来。
听《高山流水》乐曲,同学们试着背诵课文。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死,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唐代著名画家戴嵩画了一幅《斗牛图》。几百年后,关于这幅图,苏轼写了一篇文章《书戴嵩画牛》。
第2课时
书 戴嵩画牛
/
书:书写。
书戴嵩画牛:书写戴嵩画牛的故事。
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用“/”画出长句子的停顿,多读两遍。
同桌互相听读,纠正读得不准的字音和不恰当的停顿。
多样读文
蜀中 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 以百数。有戴嵩《牛》 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shǔ
chǔ
hào
shǔ
jǐn
/
/
/
一日 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 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 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 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chù
miù



/
/
/
/
/
/
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及联系上下文说说课文的意思;用“?”标出不理解的词句,和同桌讨论。
理解文意
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理解文意
哪一幅图是两牛打斗“尾搐入两股间”?
第一幅图牛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第二幅图牛尾巴翘起来摆动。
这张画画的是斗牛啊!牛打斗的时候,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错了。
同学们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吗?
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哪句话揭示了这篇短文蕴含的道理?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耕田种地
纺纱织布
耕田种地的农民。
纺纱织布的女佣。
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数以百计。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杜处士尤其珍爱。他用玉做了画轴,用锦囊装起来,经常随身带着。
请同学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意思。
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画的是斗牛啊!牛打斗的时候,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
想象趣读,走入情境
自由朗读课文,用“ ”画出描写杜处士的语句,用“ ”画出描写牧童的语句,说说他们对待“戴嵩画牛”不同的表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表现的地方?
描写杜处士的语句。
同学们觉得杜处士会在哪些时候带着戴嵩画的《斗牛图》?请你想象一下他的举止,试着说一说。
杜处士真是爱《斗牛图》呀!吃饭的时候,睡觉的时候,做客的时候,游玩的时候……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想象画面,体验牧童的天真可爱。
描写牧童的语句。
牧童“拊掌大笑”是什么样的?试着演一演。
小牧童,你拊掌大笑,是为何故?
1.面对牧童拊掌大笑,杜处士也笑了。你觉得
杜处士会怎样笑、怎样说呢?
2.试着说一说杜处士的神态、动作和语言。
同学们可以通过扮演文中角色,用自己的话来讲述故事吗?
牧童的故事:今天天气真好!放牛去喽!……
杜处士的故事:我姓杜,人们都叫我杜处士。我爱收藏书画……
苏轼的故事:我是苏轼,听说四川有个杜处士尤爱书画……
体验感情
讲故事评价单 故事内容符合课文原意,不要遗漏情节。 ★
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动作、神情。 ★
语言表达清楚、流畅,表演大方。 ★
从这个小故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艺术创作离不开细心观察,艺术家应该向富有实践经验的劳动人民虚心学习。
感悟启示
画《斗牛图》,当问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