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举例说明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尝试通过观察找出蛔虫和蚯蚓的区别。
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观察蚯蚓的实验。
【教学难点】
举例说明蚯蚓适于生活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蚯蚓的活动视频。 观看视频。初步认识蚯蚓的外形。 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蚯蚓的外形是细长的,为什么不属于线形动物?蚯蚓的外形与蛔虫有什么不同?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通过观察,学习蚯蚓,从中找到答案。
环节二 讲授新课: 观察蚯蚓,总结主要特征 引导学生观察蚯蚓的外形。 分组实验:观察蚯蚓。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总结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出问题】再次抛出前面的问题:蚯蚓的外形是细长的,为什么不属于线形动物?
【讲解】在学生观察、描述的基础上,归纳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所以称为环节动物。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特征。
【提出问题】如何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背部和腹部,左侧和右侧? 观察、描述,进一步认识生物体的两侧对称体形。
【讲解】在蚯蚓身体的前部有一个较粗的,分节不明显的环带。
【提出问题】与蛔虫的运动相比较,蚯蚓身体分节对它的运动有什么意义?用手指来回触摸蚯蚓,你有什么感觉? 依据已有的经验推测蚯蚓身体分节的意义。用手触摸蚯蚓的体表。
【讲解】蚯蚓身体分节,运动比较灵活。用手触摸蚯蚓的体表,有小的突起且有黏液,小突起是刚毛,朝向身体的后方。 用放大镜观察蚯蚓体表小突起的着生部位。
【提出问题】蚯蚓的这些特点与运动有关吗?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将蚯蚓放在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 观察、描述蚯蚓的运动。
【讲解】实验注意事项:
1.在观察过程中,应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其保持湿润。
2.观察蚯蚓在糙纸上的运动。
3.实验后,将蚯蚓放归自然环境。 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意识。
【提出问题】蚯蚓运动时,哪一端最先移动?身体粗细长短有什么变化? 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讲解】蚯蚓的运动:蚯蚓的前端先向前移动,身体伸长变细,前端锚定后,身体缩短变粗,拉动后端向前,逐渐向前移动。
【讲解】刚毛能够辅助运动,刚毛和肌肉配合,使蚯蚓能在土壤中钻行。
【总结】蚯蚓体壁的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运动。
【播放视频】蚯蚓的运动。
【提出问题】蚯蚓的这种运动方式适于在什么环境中生活? 依据经验推测:适于穴居爬行生活。
【讲解】蚯蚓体内无呼吸器官,体壁上有微血管网。 进行分析、推论。
【提出问题】据此想一想,蚯蚓体表的黏液有什么功能呢?
【讲解】体壁毛细血管里的气体可与溶于体表黏液中的气体进行交换。
【总结】引导学生填写表格,讲解:
1.蚯蚓的体壁与呼吸。
2.蚯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填写表格。 变式训练,巩固概念。
【提出问题】蚯蚓穴居在土壤中,那么,蚯蚓如何取食呢?蚯蚓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依据经验归纳蚯蚓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总结】蚯蚓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并且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环节三 讲授新课: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展示图片】展示其他环节动物,如水蛭、沙蚕的图片、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等的资料。 观察并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提出问题】与蚯蚓相比,环节动物具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总结】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总结】比较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特征。
环节四 讲授新课: 环节动物与人的关系 【展示图片】展示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资料。 认识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总结】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环节五:
拓展延伸 【讲解】水蛭与医疗。 拓展延伸。
环节六 总结:
环节动物 【课堂小结】请同学们来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学生回忆复述总结。 培养学生的知识输出能力。
【总结】总结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环节七: 课堂练习 【讲解】三道随堂练习。 学生思考并作答。 能及时地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